老师走过来,看了看椅子,脸色都变了。他回到讲台,猛地一拍讲桌,大声问:“这是谁干的?”我们吓了一跳,谁也没见过一向和蔼的老师这样生气。“是谁?主动站起来承认!”老师的声音更高了。教室里静悄悄的,连窗外飞进的一只小虫“嗡嗡”的叫声,都能清晰地听到。老师索性不说话了。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了两个字——“是谁”,还有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时,坐在任星星旁边的一个女生慢慢地站起来了,几十双眼睛“刷”地投过去诧异的目光。难道是她——中队长宋婉芸?不会,她可是助人为乐的典范,老师的得力助手,每次中队会的主持活动都少不了她的身影。她会干出这种事?大家都呆了,老师也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她低着头,怯怯地用沙哑的声音说:“对不起,我感冒了……我……不是故意的。”说完,就离开座位,慢慢地走到任星星的旁边,默默地掏出手绢,弯下腰轻轻地擦去痰,再用卫生纸把整个椅子擦了擦。做完这一切,她向任星星点了一下头,满脸歉意。
老师带头鼓掌,全班掌声如雷!
中队长宋婉芸同学,因为感冒,不留神将一口痰吐在同学的椅子上,面对老师的大发雷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勇敢地站起来,承认此事的经过。掌声则表达了老师和同学们对她“吐”这口痰的谅解,更是对她“处理”这一口痰的称赞。
能给予就不贫穷
文/彭冰莹
只有内心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
教师节那天,一大群孩子争着给他送来了鲜花、卡片、千纸鹤……一张张小脸蛋洋溢着快乐,好像过节的不是老师倒是他们。
一张用硬纸做成的礼物很特别,硬纸板上画着一双鞋。看得出纸是自己剪的——周边很粗糙,图是自己画的——图形很不规则,颜色是自己涂的——花花绿绿的,老师能穿这么花的鞋吗?
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老师,这双皮鞋送给你穿。”看着署名像是一个女孩儿——这个班级他刚接手,一切都还不是很熟,从开学到教师节,也就是十天。
他把“鞋”认真地收起来,“礼轻情义重”啊!
节日很快就过去了,一天他在批改作文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女同学送给他的这双“鞋”的理由。
“别人都穿着皮鞋,老师穿的是布鞋,老师肯定很穷,我做了一双很漂亮的鞋子给他,不过那鞋不能穿,是画在纸上的,我希望将来老师能穿上真正的皮鞋。我没有钱,我有钱一定会买一双真皮鞋给老师穿的。”
这是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姑娘的心愿,他的心为之一动。但是,她怎么知道穿布鞋是穷人的标志?
他想问问她。
这是一个很明净的女孩子,一双眼睛清澈得没有任何杂质。当她站到他面前的时候,他似乎找到了答案。
他看见了她正穿着一双方口布鞋,鞋的周边开了花,这双布鞋显然与他脚上的这双布鞋不一样。
于是有了下面的问话。
爸爸在哪里上班?
爸爸在家,下岗了。
妈妈呢?
不知道……走了。
他再一次看了她脚上的布鞋,那一双开了花的布鞋。
他从抽屉里拿出那双“鞋”来。这时他感受出这双鞋的分量。
她问,老师你家里也穷吗?他说,老师家里不穷。你家里也不穷。
同学都说我家里穷。她说。
他说,你家里不穷,你很富有,你知道关心别人,送了那么好的礼物给老师。老师很高兴,你高兴吗?
她笑了。
和老师穿一样的鞋子,高兴吗?
她用力地点点头。
他带着她来到教室,他问大家,老师为什么穿布鞋呢?有的同学说,好看。有的说,透气,因为自己的奶奶也穿布鞋。有的同学说健身,因为自己的爷爷打拳的时候都穿布鞋。很奇怪没有人说他穷。他说穿布鞋是一种风格,透气,舒适,有益健康。
后来这位老师告诉同学们,脚上穿着布鞋心里却装着别人,是最让老师感到幸福的!只有内心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
能给予就不贫穷,这句话一直让我回味。
记得别人的感受
文/马旭
当你感到难过害怕的时候,也别忘了别人心里的感受。
有一天,在儿童俱乐部的大厅里,一位满脸歉意的工作人员,正在安慰一位四岁的小孩儿。
原来这位工作人员,因为一时疏忽,在网球课结束后,少算了一位,将这位澳洲小孩儿留在网球场。等她发现人数不对时,才赶快跑回网球场,将这位小孩儿带回来。而小孩儿因为一个人在偏远的网球场而饱受惊吓,已经哭得精疲力竭了。
正在这时,小孩儿的妈妈出现了,看着自己的小孩儿哭得惨兮兮的,也非常担心。
如果你是这位妈妈,你会怎么做,痛骂那位工作人员,还是生气地将小孩儿带走,再也不参加俱乐部了?
这位妈妈蹲下来安慰她的小孩儿,并且很理性地告诉她:“已经没事了,那位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地紧张,所以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位姐姐脸颊,安慰她一下!”
只见那位四岁的小孩儿,踮起脚,亲了亲蹲在她身旁的工作人员,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
当你感到难过害怕的时候,也别忘了别人心里的感受。
孩子,我为你骄傲
文/飘雪
诚实,是一种美德。幼小的心灵需要春风般的关爱与赞美。
四十年的时间似乎已经很长,长得足以使人忘记一个熟人的名字,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验。
有一位我曾经很熟悉的老夫人,现在我已记不起她的名字了,她原本是我在迈阿密送报纸的时候认识的一位客户。那是一九六二年的年末,那一年我十二岁。虽然已经隔了这么多年,但她曾经给我上的一堂宽恕他人的课还像是昨天刚刚发生过一样,我只希望有一天我能把它传授给别人。
那件事发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我正和一个朋友躲在那位老夫人家的后院里,朝她的房顶上扔石头。我们饶有兴趣地注视着石头从房顶边缘滚落,看着它们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彗星一样从天而降,我们觉得很开心很有趣。
我拾起一枚表面很光滑的石头,然后把它掷了出去。也许因为那块石头太光滑了,当我把它掷出去的时候,不小心,它从我手中滑落,结果砸到了老夫人后廊上的一个小窗户上。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时,就像兔子一样从老夫人的后院里飞快地逃走了。
那天晚上,我一想到老夫人后廊上被打碎的玻璃就害怕,我担心会被她抓住。很多天过去了,一点动静都没有。我确信已经没事了,但我的良心却开始为她的损失感到一种深深的犯罪感。我每天给她送报纸的时候,她仍然微笑着和我打招呼,但是我见到她时却觉得很不自在。
我决定把我送报纸的钱攒下来,给她修理窗户。三个星期后,我已经攒下七美元,我计算过,这些钱已经足够修理窗户了。我把钱和一张便条一起放在信封里,我在便条上向她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说我很抱歉打破了她家的窗户,希望这七美元能弥补她修理窗户的开销。
我一直等到天黑才鬼鬼祟祟地来到老夫人家,把信封投到她家门内的信箱里。我的灵魂感到一种赎罪后的解脱,我终于觉得自己能够重新正视老夫人的眼睛了。
第二天,我去给老夫人送报纸,我又能坦然面对老夫人给予我的亲切温和的微笑并且也能回她一个微笑了。她为报纸的事谢过我之后说:“我有点东西给你。”
原来是一袋饼干。我谢过了她,然后就一边吃着饼干,一边继续送我的报纸。
吃了很多块饼干之后,我突然发现袋子里有一个信封,我把它拉了出来。当我打开信封的时候,我惊呆了。信封里面是七美元和一张简短的便条,上面写着:“孩子,我为你骄傲!”
妈妈的蓝本子
好朋友间应该互相谅解,互相谦让,互相帮助。
妈妈有本蓝本子,卡加每天晚上看见妈妈在蓝本子上写啊写。
这天,妈妈又拿出了蓝本子,在上面写啊写。
“妈妈,你在写什么啊?”卡加问。
妈妈说:“在写你的事啊!”
“是我的事吗?”卡加好奇极了,爬到了妈妈的膝盖上。
妈妈写的字好难哦,卡加看看这个,不认识;看看那个,也不认识。突然,他指着本子上的“卡加”两个字兴奋地叫起来:“这是‘卡加’!”
妈妈笑着点点头,问:“想不想知道妈妈今天写的是什么事?”
“想。”
于是,妈妈看着蓝本子念了起来:
“今天,卡加的好朋友爱米来家里玩,卡加拿出图画书和爱米一起看。看着看着,两个人打了起来。因为卡加看得快,爱米看得慢,卡加不耐烦等,就推开爱米,只顾自己往下看。爱米伸手抢图画书,不小心撕破了书。就这样,卡加和爱米打了起来,后来,爱米哭着回家去了。”
念完,妈妈看着卡加的眼睛,说:“你知道妈妈刚才写这段话的时候,在想什么吗?”
“不知道。”卡加老老实实地回答。
“妈妈在想,卡加和爱米一点儿也不像是好朋友。”
卡加急了,大声说:“是好朋友!”
“如果是好朋友,”妈妈说,“那么,两个人一起看书,看得快的人就应该耐心地等一等啊!”
卡加脸红了,他悄悄告诉妈妈说:“妈妈,我看得快,是因为那本书我看过好几遍了,爱米他是第一次看。”
“那你就更不应该那样做了,更不应该和爱米打架,是不是?”妈妈摸着卡加的大脑袋说。
卡加马上从妈妈的膝盖上跳了下来,说:“妈妈,我要去爱米家一趟。”
妈妈知道卡加要去干什么,不过,她说:“现在天晚了,明天去吧。”
上床睡觉了,起先,卡加怎么也睡不着,他在想明天见到爱米时要说的话。后来,他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梦见自己和爱米手拉着手一起跑。跑啊跑,卡加惊讶地看见自己的图画书在前面飞,就和爱米一起追了过去。突然,图画书变成了一张魔毯,他和爱米跳上去,魔毯载着他们高高地飞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