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3003000000029

第29章 起名十忌(4)

重复也是一种平庸和俗气,不能给人们以美感和新鲜感。社会同姓名多了,不仅对本人不利,而且还会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社会问题”,如在邮政通信、电话、电报、银行储蓄、户籍档案、探亲访友、统计管理以及海峡两岸同胞和国外侨胞寻根追祖、访谱联宗等方面带来种种麻烦。甚至还可能给犯罪分子提供盗名、冒名的机会,或者张冠李戴,造成错案。

起名按“俗套旧规”套用“俗语”,体现落后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这都是“俗”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起名仍旧围着福寿安康、耀祖光宗、三纲五常打转转,他们手持易经、八卦、相法之书,讲五行、占凶吉、论八字,什么马金宝、常有德、陈淑贞、李来福、张宗礼、赵守贤等等“老套”名字便开始与他们相伴为“伍”,也有人追思“俗语”而以“现成”为快,如起名法正、华夏、唐诗、宋词等,此也为“俗”。

名字有时就如包装,如果一件很平常的东西,经精美的饰物包装就会收到非凡的效果。这正如衣冠,衣不洁冠不正则为人所耻笑,因为名字要跟随我们每个人一辈子,一个人的名字体现了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追求。如果起一个粗俗的名字,犹如一个清秀漂亮的人穿着一件肮脏的衣服,那将是终生遗憾的事。因此应起高雅、有涵养的名字,那样,即使一个人不甚高雅,在不了解他的人的眼里也会多上几分高雅品质。高雅、高深的名字妙如诗美如画醇如酒,不仅令人回味,使人难忘,犹如清晨阳光下弥漫的花间的温馨气息,沁人心脾,会自觉不自觉地陶冶名字主人的心灵,改善其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应起一个好的名字装饰你的人生,使其放射光彩。

按封建迷信的方式,或者根据封建迷信的内容起名,更是一种陈规陋习。当今社会,很多人的头脑之中还存在着严重的封建迷信意识,所谓“人的命,天注定”,使一些人深信不疑,相信命运的安排,任凭命运的摆布,不思进取,坐享其成,白白丧失了许多良机。

一个好的名字能带给人清风扑面的感觉,而庸名俗名则给人一种不愉快的、陈旧的心理排斥感,应当尽量避免。

忌抄袭洋人、名人

现在的社会上,似乎有一种时尚,模仿洋人的名字和名人的名字起名的人似乎越来越多。有的人甚至直接沿袭洋人、名人的名字起名。这反映了一种社会开放的现实,同时也体现了当代人追求卓越的心理需要,也许不应该轻易否定。问题是过多地效仿和抄袭成风,它对我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应值得我们的注意。

对于中国人起洋名,我们的态度是:洋名可以用,但仅应宜丽取,勿自陷浅薄误区,盲目求洋。中华民族在其悠悠的历史岁月中,吸收了域内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并熔于一炉,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今天,我们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也绝不可能脱离世界文明的大道而另辟蹊径,而必须遵从文化发展的规律,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以我为主,博采众长,不仅要继承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而且要继承人类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

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吸收、使用一些外国人名和外国文学遗产中塑造的典型人物的命名方法,如果借用得恰如其分,用得有意义,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安娜”,仔细分析起来,有中国传统的味道。不仅响亮动听,而且马上使人想起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再次回味安娜这一动人的主人公形象(顺便说一句,文学大师果戈理的恋人也叫安娜,安娜是西方的常见名,起名安娜并非意味不吉,可见无论是汉名还是洋名,都迷信不得也不宜过于仿效);再如“浮士德”,不仅具有“勇士的高尚品德”意味,而且令人想起歌德的巨著《浮士德》中那个执著追求个人幸福、个性自由与解放,投身社会实践,渴望改造社会的主人公形象,回忆起那句名言“要每日每天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够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激励人们不断追求。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是洋名,都可以拿来一用,以求“洋名”的“洋气”。

一般来说,中国人应起中国人的名字,汉语语音的优美多变、铿锵有力和婉转绵长,字义的博大玄妙、丰富多彩和深厚悠远,字形的多姿多彩、灵活生动和气韵传神形成的汉字足以使西方汉学家对汉名的羡慕和惊叹其无穷的魅力,西方人的名字相比之下便逊色三分。但任何事物并不是绝对的,人名本身即符号,便于区别识记,在追求美的前提下,有些“洋名”也有其独到的价值和文化背景。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西文的理性艺术的搭配,出现了许多美丽如画、朗朗上口的好名字,如王安琪(安琪,西方文学中背生双翅向人们献花的小天使),冯海伦(海伦,是希腊神话中的美丽女神)、白瑞德是《飘》中的男主人公,安娜、舒贝、朱丽、叶林娜等,西方某种独特的文化背景,加上汉语的独特魅力,使得这些名字的主人如同套上了幸运的光环,而备受瞩目和青睐。但是却不可过分洋化,否则将适得其反。

再如“约翰”、“玛丽”、“琼丝”、“丽莎”、“洛夫”、“朱丽”等,虽然“洋味”十足,但并没有什么确切的汉字意义,只是外国人名字的音译罢了,也就是在汉字中缺乏意义体现,除非你不在意字义而只求符号,否则就完全没有“借用”的必要。试想,如果人们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听到“王约翰”、“李琼丝”这样的名字,第一感觉就肯定是“不伦不类”,“四不像”,继而会招致嫌厌和耻笑,落下“此人必是崇洋媚外的主儿”,处处给人留下这样的坏印象,就不可能得到信任,得到理解,势必会影响一个人的社会交往。

起名时“追随”伟人和先贤,企望以之为楷模,在创业上有法,治学上有为,终能成大器。但以名人名字为模本,为自己和他人起名,这种仰慕之情与客观效果并没必然和直接的因果联系。沿袭名人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种机械搬用,毫无创造性,也不符合独立的精神,淹没了自己本来的个性。青年人要自信,不自卑也不自大,崇拜名人并不一定是要效仿名人名字。

因此,要尽量克服盲从心理,倡导一种理性的、能展示个人特色、时代内涵和审美情趣的起名新思维。

如果我们永远追随他人,以用其名为“美”,更多的可能是永远都走不出他们的影子,充其量不过是世上有更多的人在使用同一个名字。所以起名字时最好不要沿袭名人的名字。

在如何对待洋名和名人名字的问题上,我们要拿起鲁迅先生倡导的“拿来主义”的武器,要会“拿”,会用,即不要一棒子打死,也不“一概请进”。总之一句话:要会用,但不滥用。

忌无性别差异

起名字的作用是便于人的交往、生产和生活,但生活中有不少人的名字起得不伦不类、不男不女。笔者曾有一中学同学起名“牛增辉”,尚未谋面,都以为他是个小伙子,待到见了人,果然外形极似小帅哥:白净的面皮,流行的短发和酷似男孩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语都一时蒙住了不少人的眼,但不久有“爆炸”性新闻传出:他是个女子,一时班内哗然。

这种“不男不女”的起名方式无论初衷如何,客观上都会给人际交往带来负面的影响。两性的自然属性在气质和性格上的表现使得女子要采用体现温柔、美丽、贤淑一类的字起名,而男子则大多采用体现旷达、刚健、雄壮等一类的字起名。但这些并不意味着在否定女子坚强的一面和男人内心脆弱的一面,这是一种一般化的总体印象。

笔者的哥哥从小学到高中曾一直用父亲给他起的一个女孩般的名:“海燕”,然而寒窗十年道路坎坷,加上哥哥的性格内向,步入高校后情况愈加严重,直至情场失意。或许起名之初,由于高尔基那篇散文诗的关系,哥哥和父亲认为“海燕”像征着一种不屈不挠、敢于挑战的奋斗精神,但在别人眼中,这名字和他人一样太女子气,后来他中途易名,才逐渐恢复了开朗。

起名要有个性,但要适度,更不能完全“异化”、“不男不女”。否则这样既不符合实际,又有害而无益,应当加以抑制并促其转化。

附带说明一点,女性起名要注意别叫“姐”和“妹”。

中国人的名字中有姐和妹字的并不少,张二妹,简称二妹。张二姐,简称二姐,还有著名的刘三姐。这些名字虽不难听,但有弊病。简单来说,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才能称姐或妹,遇见比自己大的叫姐,遇见比自己小的人叫妹,可是名字叫什么姐或什么妹,对一个比自己小的人叫姐,心里肯定不平衡;对比自己大的人叫妹,好像也别扭。可见取名还是不用姐或妹为好。

有的人名字比姐和妹的辈儿还大,叫怡(与姨谐音),这就更不妥。我认识一个人,她叫丁怡。她比我小10岁,可我见面就得叫她怡(姨)。还有那位给她取名的老爸,也得管女儿叫怡(姨),这就更不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