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地球的变脸:天气与气候(地理知识知道点)
3005700000017

第17章 节气概说(3)

为什么叫做“干支”纪年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从现在的纪年方法谈起。我们现在用的是公元纪年,是目前世界上一般通行的纪耶稣画像年方法,它以耶稣诞生这一年起算。在中国古代,有两种纪年的方法。一种是以封建王朝的年份来纪年的。例如,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他在公元627年做皇帝,这一年就叫贞观元年。玄奘赴西域取经在公元629年,这一年便是贞观三年。又如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思宗的年号是崇祯,崇祯自缢死亡的一年,是崇祯十六年。这样的纪年法,必须非常熟悉封建王朝的各个朝代和年号,计算起来很麻烦。而且遇有纪年方法不统一的时候,例如三国时,魏、蜀、吴三国各有各的年号,照哪一个纪年好呢?因此,这种纪年方法很不方便。

中国古代另有一种比较科学的纪年法,叫做“干支”纪年。“干支”就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字叫“地支”。天干的十个字和地支的十二个字,依次搭配,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这样配合成六十组,循环使用,就叫做“六十花甲子”。用这样的方法来纪年,每六十年循环一次,再配以一定的王朝年号等等,前后所隔年份,就比较清楚,容易计算。比如,1898年的维新运动,叫做戊戌变法;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通常叫辛亥革命;1894年,北洋水师抗击日本侵略的海战,称甲午海战。

十二生肖与地支

1961年是辛丑年,1971年是辛亥年,1981年是辛酉年……从它们的排列可以知道,凡是表示“天干”的前一个字相同时,一定是相隔10年的整倍数;而表示地支的后一个字相同时,如甲子与丙子,一定是相隔12年的整倍数。因为10与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天干、地支两字完全相同的年份,一定相差60年的整倍数。这种纪年法,虽然还不及公元纪年法方便彻底,但由于中国历史上用得很多,所以我们应该了解。

中国习俗上的生肖,就是以地支来计算的。它们的对应关系是:子—鼠,亥—猪,戌—狗,酉—鸡,申—猴,未—羊,午—马,巳—蛇,辰—龙,卯—兔,寅—虎,丑—牛。所以在实际生活习惯上,“干支”纪年也还有用处。

其实,十二生肖不独在中国流行,在印度、希腊、埃及等文明古国里也有,只是由于国家不同,十二种动物有所不同罢了。如希腊十二生肖为:牡牛、山羊、狮子、驴、蟹、蛇、犬、鼠、鳄、红鹤、猿和鹰。

历法与传统节日

讲了我国古代的纪念方法,我们再来看看我国的传统节日。讲到传统节日,自然要先说一说我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春节是中国民间历史最悠久、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其历史大约已有3000多年。古代先农们经过一年的辛勤耕作,在岁尾年初的农闲季节,用收获物祭祀众神,祈盼来年丰收,并开展各种喜庆活动,尽情欢娱和享受。春节习俗一直沿至今日。

春节实际是指农历元旦,即正月初一,与现行的公历毫无相关,在公历中日期也不固定。农历在中国影响深远,至今仍是公历和农历并用,在日历上,农历日期同样标出。公历新年元旦,中国人不十分重视,然而过春节却要隆重得多了。

那么,春节过后的元宵节是怎么回事呢?元宵节也是我国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中国传统把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分别称为上元、中元和下元。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在正月十五日(上元日)的那天夜间进行的庆祝活动。元宵节之夜,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不少地方还要举行大型花灯会和灯谜会,各电视台也要为百姓组织一个欢庆的文艺晚会。

据《史记》载:西汉初年,平定诸吕叛乱即在元月十五日,所以汉文帝(公元前180~前140)将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在汉武帝时期,正月十五日也称为上元燃灯节,此晚灯火通宵,用于祭祀太乙天神,在天文学上,太乙曾专指北极星。自唐朝中期以后,上元灯会逐渐演变为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含合家团圆之意。

我国民间另外一个重要的节日是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最富诗意情趣的喜庆节日。中秋节之夜阖家团聚,观赏明月,品尝月饼,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为中秋佳节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

中国历史上,中秋节又称仲秋节,是在秋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古时代,只有仲秋节(即秋分节),无中秋节。但秋分在八月十五日前后,由于农历有闰月关系,秋分日可以在八月初至八月末的任何一天。古时秋分节是祭月节,无明月,就失去了祭祀的意义,故后人把中秋节由秋分固定为八月十五日,以使中秋节之夜,通宵能望见明月。历法规定秋季为七月、八月和九月。八月十五日正好为秋季的正中,称为中秋节最恰当了。

中秋节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唐朝已有仲秋赏月活动,宋代较为盛行,明清已发展成中国传统佳节。中秋祭月是古老习俗,现今北京留存的四座祭坛遗址中,月坛就是古代专门祭月的场所。

我国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民间节日,即腊八节。古代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腊月初八是民间的腊八节。时至今日,每逢腊月初八,中国人还沿袭着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一般由江米、红枣、花生、栗子、红小豆、云豆和莲子等若干杂粮为原料,加水熬制而成。在不同的地域,腊八粥的原料组成略有不同。

古时“腊”是一种祭礼,岁末年终时,古人用打来的猎物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以求吉祥平安,这种祭祀活动也称为“腊祭”。佛教传入中国后,“腊祭”与佛祖释迦牟尼纪念日结合起来,随之产生了“腊八节”。相传释迦牟尼出家修行,有一天饥饿昏倒。幸好一牧女用粘米杂粮熬粥相救,后终在腊月初八悟道成佛。以后适逢腊月初八,寺院都要举行诵经,熬制五谷杂粮等多种原料配成的粥。这种粥称为“佛粥”,传到民间,就叫“腊八粥”了。

节气与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和腊八节都与我国的历法有关系。下面我们再讲两个跟节气有关的传统节日。炎热的夏季,在大暑和小暑之间,民间流传着“三伏”的说法。据《史记·秦本纪》记述,三伏创于春秋时代的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距今已2600多年。农谚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从中可以看出在华北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为三伏日。古代三伏天,民间百姓大多要休息不外出,以避暑气,富贵人家还要外游,选择荫凉地方消暑纳凉。

三伏含初伏、中伏和三伏,三伏也称末伏。年年过伏日,伏日是如何计算的,知道的人不多。《阴阳书》中叙述了三伏的计算方法:“夏至后第三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三伏的日期是按节气的日期和干支日期相配合来计算的。按农历规定,夏至后第三庚日(干支纪法中,带“庚”字的日期为庚日,如庚午日、庚寅日等)定为初伏第一日,也称为头伏。夏至日与初伏之间的天数是不固定的,在20~30日之间。第四庚日为中伏(也称二伏)第一日,因按干支纪日法,庚日到下一庚日之间相隔10日,所以初伏距中伏之间的日期固定为10日。立秋后的第一庚日进入三伏。从二伏到三伏的日数也不固定,有10天或20天之分,这取决于夏至到立秋有4个庚日还是5个庚日。如果有4个庚日,则有10天间隔;如有5个庚日,则有20天间隔。

三伏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自古以来流传着“头伏萝卜,二伏菜,末伏有雨种荞麦”、“初伏种胡麻,中伏种粟”等谚语,至今一些华北地区偏远农村还用着这些谚语来劳作。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用“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来形容一个人的刻苦训练。我们既然说了“三伏”,就不能不说一说“三九”。“三九”其实是冬九九中的第三九。

冬九九至今仍流传于中国北方。所谓冬九九,它是从冬至这一天算起,每9天为一九,顺序往下排列,共9个9天,合计81天。当自冬至日经过81天后,春天就来了。数九九按各地区农事与风俗的差异,编排出九九歌略有不同。如元朝《吴下田家志》一书中记载的现今仍流传于民间的一首“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九九”与“二十四节气”大致相应,故有“春打六九头”的说法。“九九”大约起源于宋代,数九九据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九是阳数,又是数中之最大。冬至过后,古人认为阳气开始上升,大地回暖,用阳数九来数九消寒,是祈盼来年丰收的好兆头。

知识点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目前,国家法定休假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