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有思
(一)
我想诚恳地告诉读者:这本书不是游记。
(二)
我走过很多地方,大都是以工作的名义。当然也确实是因公出差,但哪次旅游观光不是出差“顺带”的呢?我不敢贸然对此进行评价,也无需对此非议,但说是当今一种社会现象,恐怕是不为过的。
我喜欢思考。不论走到哪里,见到那里的山水景观、人文故旧,总得引发一些联想,发一番感慨。究竟孰是孰非?也想作为引玉之砖,抛出来供读者朋友们批评。
这也是情感的驱使吧。天地玄黄,宇宙运转,孕育了我们生命;山水万物,先贤后智,哺育了我们成长;烟火延续,社会发展,赋予了我们责任。我们于是向往光明,远离黑暗;投身美好,排斥丑恶;渴求公平正义,拒绝专横霸道。集韵成诗,集腋成裘,集百草可让世界都香,集万法可致国富民强。因此,我愿意从不同地方、不同角度,将我的点滴感受捡拾起来,以期作一微乎其微的呼喊,也作为公差之余的另一份收获和贡献吧。
(三)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冰岛。在那块遥远的土地上逗留的日子里,我一直怀着十分敬佩的心情,慨叹着她的神奇伟大。特别有三件事最令我折服:一是掩映在灌木丛中的小屋。那是冰岛人的别墅,里面现代化的设施一应俱全,可外表却是那么简陋,与周边的景色协调一致,毫无差异。我想冰岛的生态之所以保持得如此完好,与冰岛人强烈的环保意识应是密切相关的。二是露天议会的会址。作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发祥地之一,那里留给了人们太多的想象。英哥夫从上岛伊始,就放弃实际拥有的绝对专权,实行推举制和议会制,使之成为西方民主宪政的先觉先行。一个好的制度——民主制度,竟然使大海盗变成了真正的人民公仆!三是黄金瀑布。我从那奔腾不息的激流中,似乎看见了西格里德,看见了律师斯文,看见了人性的光辉。我多么希望见到更多的冰岛啊,然而我很失望,虽然很多地方有各自的优势,有十分值得称赞之处,但没有一个地方是能与冰岛相比拟的。我因此赞扬冰岛是“最后的圣土”,也毅然以这个命题作为本书的书名。
(四)
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地球,这是宇宙的荣耀;地球上有了人类,这是地球的不幸!
人类能从生物链中脱颖而出,这是人类的幸运;人类倚靠智能无节制地发展,这是人类的悲哀。
十年前,刚进入新世纪新千年的时候,我也曾发出过一丝微弱的呼吁:科学技术应该停止发展!因为照现在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地球生态必然难保,人类会加速招致灭顶之灾!
尽管我的呼吁并不是杞人忧天,但也就像一只蚂蚁向天地呐喊,谁能理睬得到一丁点呢?
不幸的是,时至今日,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地球,真的已经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了。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如果说其他动物只能等死的话,那么号称万物之灵的人类,为什么还如此执迷不悟,还在竭泽而渔呢?你看给人类带来灾难带来恐怖的事情,甚至种种自然灾害,有几件不是科学技术惹的祸?特别是由于科技的发展引起的疯狂竞争,更是把地球糟蹋得不像样子,随时都有可能毁灭全球生灵。至今还有多少地方,一方面在高喊低碳环保,一方面却在拼命追求GDP拼命发展以求领先他人?又有多少地方的发展领先不是建立在疯狂掠夺资源掠夺他人利益之上的?我想凡是有识之士,都应该起来呼吁,都来力劝各国各地:停止发展以保护地球!有了现在这样先进的科技水平和足够的社会财富,富人富国只要略微节制一下私心和欲望,搞一点公平分配,整个地球人就能享有较高质量的生存条件了。大家都能多活几天,不比大家一起早死强吗?
让地球喘口气吧,让它休养生息以承载生灵,不要再贪得无厌、自掘坟墓了!
(五)
古云: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指的是人生的短暂。正如小沈阳调侃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
那么人的一生究竟应该怎样走过呢?人的价值究竟何在呢?试看芸芸众生,都在终生苦苦追求,企图寻到自认为最佳的答案。
当然,这是个无解的课题,“一百个人眼里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每个人都有自己活着的价值。我在行走之间,真的常常被一些人所感动,不论他或她是高贵的还是低下的,是伟大的还是渺小的。我敬仰贤良的岳母,我也为普天下平凡的母亲放歌;我慨叹苏轼、彭玉麟等伟人的风流倜傥,我也欷歔梅香、王朝云的一片痴情;我对包拯、况钟等清官贤吏五体投地,我也对自称“拙政”的王献臣、音乐神童莫扎特、雕刻巨匠维尔兰等艺术大师顶礼膜拜。当然我也遇到了一些不配为人的人,尤其是那些与品德高尚者背道而驰的邪恶败类。在他们身后,在历史的长河里,便只剩下相形见绌的腐朽了。
从我“拜会”过的这些人身上,我真的看到了人生的价值。有人问,人生在世,何为幸福?我以为,上帝把我们带到人间,就是我们的福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上帝感恩对生命感恩,因而应该珍惜生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点时光。只要是在造福自己造福他人,都是在创造生命的价值,都值得作为“人”而骄傲。
愉悦即幸福。一个人在积善积德、在终生为事业奋斗,在为他人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时候,他一定是愉悦的,自然就是幸福的。而一个人为他人做了一丁点善事,或为老者折枝,或为幼童逗乐,心情一定很愉悦;一个人为自己做了一丁点乐事,或对镜美容,或面壁健身,不也是愉悦的吗?既是愉悦的,就是幸福的。凡不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愉悦,比如身体不健康,不能随遇而安,缺少包容之心,常因欲望满足而自寻烦恼,不懂得享受生活,或是做了不应该做的事,生了不应该生的气,等等,就远离了愉悦,也远离了幸福。
如此看来,那些能感动人的人,就不仅是愉悦的人、幸福的人,更是为生活创造美、为他人创造幸福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伟人。
(六)
三人成众,众人组合便构成了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有别于其他生命的形态,已经存在几万年。在经历了漫长的原始形态之后,进入智力统治时期,也走过了几千年。几千年来,人类在刀光剑影、互相残杀从而导致玉石俱焚、谁也得不到好处之后,才逐渐明白,要使大家都能平等相待,人人享有人权、享受公平、享用正义,靠武力征服不行,靠专制暴政不行,靠巧取豪夺不行,需要的恰恰是文明。于是人类找到了民主法治这一当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在一些地方,甚而至于在大多数地方,少数人乐于为此积极奉献,多数人乐享其成。然而在另一些地方,却还是在落后的机制体制之中运行,难以向民主法治前进半步。这就形成了社会的不同,环球难以“同此凉热”!
尽管如此,人类追求进步、追求幸福的步伐不会停止,社会向着进步、向着幸福迈进的步伐也不会停止。人们知道,在不同地方,社会前进过程的艰难程度会有不同,有的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但社会发展规律不会改变,追求者们的意志不会改变,他们绝不会屈服于邪恶,而是勇往直前地朝着“世界大同”“天下为公”攀登,向着真正的文明境界前进!
我在行走中踏雪寻梅。我为沉没的西夏王国叹息,我站在井冈山头、大渡河旁感慨。我为江西的护绿使者们高歌,我也为“有锡争,无锡宁”的经典和那里的发展轨迹而吟哦。我徜徉于滕王阁内,为王勃的苦心发着感叹;我也顾盼于兰亭水边,思酒之助人成败助社会兴衰。我更感怀于发达国家先进的体制机制,以及由此产生的良好社会秩序:为柏林国会大厦的透明穹顶、为格拉兹的议会辩论、为市镇长们的真心服务精神、为新加坡人居生活的高幸福指数……
我并无他念,只为观今鉴古,学优汰劣,借得他山石,攻取自身玉。一片苦心,苍天可鉴。不敢奢求多大用处,但为了却此生心愿。如能引得高人见教,或有益于国家民族之万一,则是我三生之幸!
行者有思。
行者之思为有感而发,发乎景则思景色之珍贵;发乎人则思人生之大义;发乎物则思物我之悲喜。
我留恋我走过的每个地方。我惊诧河山的哀怨,企盼美景缓逝;我感叹人生的深沉,呼唤善本回归;我倾听社会的涛声,渴求公正普崇。
2010年9月5日作于南昌三纬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