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细节全书
3007000000026

第26章 做人从修身开始(25)

后来,这个消息竟传到一位犹太朋友富凯尔博士的耳朵里。他是井上夫人的朋友,他对井上夫人如此注重储蓄出乎意外地不欣赏,他讥讽道:“你看,没有储蓄,就会觉得生活上失去了保障,如此着重物质,成为物质的奴隶,人的尊严到哪儿去了呢?男人每天为了衣、食、住,在外面辛苦工作,女人则每天计算如何尽量克扣生活费来存入银行,人的一生就这样过去,还有什么意思呢?”

富凯尔博士继续说:“犹太人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富豪家族叫罗斯查德,这个家族自拿破仑时代起,就一直维持巨富的地位,你们日本人之中,能够找出一位世界上知名的富豪来吗?认为储蓄是生活上的安定保障,储蓄的钱越多,则在心理上的安全保障的程度就越高,如此累积下去,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这样,岂不是把有用的钱全部束之高阁,使自己赚大钱的才能无从发挥了吗?你再想想,哪有省吃俭用一辈子,在银行存了一生的钱,光靠利息滚利息而会成为世界上知名的富翁的?”

井上夫人问:“你的意思是反对储蓄了?”

“当然不是彻头彻尾地反对。”富凯尔博士解释道,“我反对的是把储蓄变成嗜好,而忘记了等钱储蓄到了相当数目时可以提出来动动脑筋,活用这些钱,使它能赚到远比银行利息多得多的钱。另外,银行里的钱越存越多的时候,你们在心理上觉得相当有保障,便靠利息来补贴生活费,这就养成了依赖性而失去了冒险奋斗的精神。”

从富凯尔博士的一番话中能够看出,犹太人是喜欢行动的,他们不会把自己的金钱放在银行,他们会把金钱拿去投资,拿去做更大的买卖。无论怎样都应尝试着让钱生钱,而不是坐在家里数钞票。

我们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功,就要勇敢行动,只有行动了,才有机会让自己变强。

机会总是眷顾一直在行动着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会因为失败而放弃,也有人因为战胜失败而成就一番更大的事业;有人会因为对手强大而畏惧,也有人会因为挑战巨人而使自己快速成为巨人;有人会因为产品卖不出去而抱怨产品,抱怨公司,抱怨顾客,也有人因为产品卖不出去而创新出大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有人会因为受不了上司的严厉而每每跳槽,也有人会因为“严师出高徒”而使自己在胜任更复杂的工作后不断晋升到高位!

对事物的看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而且每个人都必定要为自己的看法承担最后的结果。消极思维者,对事物永远都会找到消极的解释,并且总能为自己找到抱怨的借口,最终得到了消极的结果。接下来,消极的结果又会逆向强化他消极的情绪,从而又使他成为更加消极的思维者,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穴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和鸡一起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便一直以为自己也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

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都似这只鹰学会飞翔的过程一样,只有历经磨炼才可以唤起成功的力量,只有经过坎坷和磨难,才能获得成功的条件。当我们面对危机的时候往往会生发出巨大的潜在力量,所以我们要学会挑战自己,淘汰自己,让自己面对困难和挑战,这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所有的这一切正如叔本华所言:“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即使我们不能改变环境,至少我们可以改变内心的想法和看待事物的态度。我们不可以改变自己的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利用好今天;我们不可能每战必胜,但我们可以尽心尽力。所以我们要立刻行动,要直面困难,积极生活。

在很久以前,30岁的小王只身闯荡深圳。当他得知一家企业内刊招聘记者时,当即携作品集赶了过去。

到现场一看,仅有的一个岗位,竞争者竟达125人!而且其间不乏学历、资历、年龄、口才诸方面胜过自己者。见此阵势,小王本欲打退堂鼓,可又一想既然来了,长长见识也是好的,便耐着性子坐下来。

面试的人太多,而且主考官正是该公司的老总,小王又被安排在后面,看着应聘者一个接一个面色沉重地走出考场,他已预感到形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必须采取独特的面试方式打动老总才能出奇制胜。

这时候,在会客室里坐等的几位应聘者开始闲聊。其中有这么几句牢骚话引起了他的注意:“来的都是有经验的人,小小内刊还拿不下来?一个面试还搞这么复杂!”“肯定要当面出题让应聘者动笔,不怕它,都带了作品集来,还说明不了问题?”

小王心里一动,当即赶往楼下的打字店,以“求贤若渴”为题写下一篇现场短新闻。回到会客室时,正好轮到自己出场了。

面试的内容有些出乎他的意料,神色已略显疲惫的老总既没提业务,也不问应聘者经历,而是要他从自己的角度谈谈如何当好内刊记者。小王当即递上刚打印完的那篇短新闻稿说,自己的角度就是“敏锐”。

最终小王成了应聘人员中百里挑一的幸运儿。老总说:“其实正确的方法大家都注意到了,但心动不如行动,你要及时把大家都注意到的东西先做在前面。”

是呀,心动不如行动,只有小王当时把大家都注意到的东西先做在了前面。

我们还等什么?想好了,你就干,你才会有机会成功。只停留在“想”字上的人,愿望也只能是幻想——机会只会眷顾那些有准备而且一直在行动着的人。

行动是通向成功的最便捷的路径

有一位名叫西尔维亚的美国女孩,她的父亲是波士顿有名的整形外科医生,母亲在一家声誉很高的大学担任教授。她的家庭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她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她从念中学的时候起,就一直梦寐以求地想当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她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才干,因为每当她和别人相处时,即使是生人也都愿意亲近她并和她长谈。她知道怎样从人家嘴里“掏出心里话”。她的朋友们称她是他们的“亲密的随身精神医生”。她自己常说:“只要有人愿给我一次上电视的机会,我相信一定能成功。”

但是,她为达到这个理想而做了些什么呢?其实什么也没有。她在等待奇迹出现,希望一下子就当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西尔维亚不切实际地期待着,结果什么奇迹也没有出现。谁也不会请一个毫无经验的人去担任电视节目主持人。而且节目的主管也没有兴趣跑到外面去搜寻天才,都是别人去找他们。另一个名叫辛迪的女孩却实现了西尔维亚的理想,成了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辛迪之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她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切成功都要靠自己努力争取。她不像西尔维亚那样有可靠的经济来源,所以没有白白地等待机会出现。她白天去做工,晚上在大学的舞台艺术系上夜校。毕业之后,她开始谋职,跑遍了洛杉矶每一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是,每个地方的经理对她的答复都差不多:“不是已经有几年经验的人,我们不会雇用的。”

但是,辛迪没有退缩,也没有等待机会,而是走出去寻找机会。她一连几个月仔细阅读广播电视方面的杂志,最后终于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北达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电视台招聘一名预报天气的女孩子。

辛迪是加州人,不喜欢北方。但是,有没有阳光,是不是下雨都没有关系,她希望找到一份和电视有关的职业,干什么都行。她抓住这个工作机会,动身到北达科他州。

辛迪在那里工作了两年,最后在洛杉矶的电视台找到了一个工作。又过了5年,她终于得到提升,成为她梦想已久的节目主持人。

为什么西尔维亚失败了,而辛迪却如愿以偿呢?西尔维亚那种失败者的思路和辛迪的成功者的观点正好背道而驰。分歧点就是:西尔维亚在10年当中,一直停留在幻想上,坐等机会;而辛迪则是采取行动,最后终于实现了理想。

只幻想而不采取行动的人永远不会成功,行动是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

行动是一切成功的创造者。知而行,行而知,不断探索才是人生的真谛。投入生活,快乐地工作,愉快地休闲,你将得到丰厚的回报,善待生命,生命将给你带来惊喜。

没有任何时刻像现在这样重要

没有行动就无法接近你真正的人生目标。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行动的死敌是犹豫不决,即碰到问题,总是不能当机立断,思前想后,从而失去最佳的机遇。

成功有一对相貌平平的双亲——守时与精确。每个人的成功故事都取决于某个关键时刻,在这个时刻来临时,一旦犹豫不决或退缩不前,就会与机遇失之交臂。马萨诸塞州的州长安德鲁在1861年3月3日给林肯的信中写道:“我们接到你们的宣言后,就马上开战,尽我们的所能,全力以赴。我们相信这样做是美国和美国人民的意愿,我们完全废弃了所有的繁文缛节。”1861年4月15日那天是星期一,他在上午从华盛顿的军队那边收到电报,而第二个星期天上午9点钟他就作了这样的记录:“所有要求从马萨诸塞出动的兵力已经驻扎在华盛顿与门罗要塞附近,或者正在去往保卫首都的路上。”

安德鲁州长说:“我的第一个问题是采取什么行动,如果这个问题得到回答,第二个问题就是下一步该干什么。”

英国社会改革家乔治·罗斯金说:“从根本上说,人生的整个青年阶段,是一个人个性成型、沉思默想和希望受到指引的阶段。青年阶段无时无刻不受到命运的摆布——某个时刻一旦过去,指定的工作就永远无法完成,或者说如果没有趁热打铁,某种任务也许永远都无法完工。”

拿破仑非常重视“黄金时间”,他知道,每场战役都有“关键时刻”,把握住这一时刻意味着战争的胜利,稍有犹豫就会导致灾难性的结局。拿破仑说,之所以能打败奥地利军队,是因为奥地利人不懂得5分钟的价值。据说,在滑铁卢那场击败拿破仑的战役中,那个性命攸关的上午,他自己和格鲁希因为晚了5分钟而惨遭失败。布吕歇尔按时到达,而格鲁希晚了一点。就因为这一小段时间,拿破仑就被送到了圣赫勒拿岛上,成千上万人的命运也因此改变。

有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语几乎可以成为很多人的格言警句,那就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做的事情往往永远都不会有时间去做。化公为私的非洲协会想派旅行家利亚德到非洲去,人们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出发。他回答说:“明天早上。”当有人问约翰·杰维斯(即后来著名的温莎公爵),他的船什么时候可以加入战斗时,他回答说:“现在。”科林·坎贝尔被任命为驻印军队的总指挥,在被问及什么时候可以派部队出发时,他毫不迟疑地说:“明天。”

与其费尽心思地把今天可以完成的任务千方百计地拖到明天,还不如用这些精力把工作做完。而任务拖得越后就越难以完成,做事的态度就越是勉强。在心情愉快或热情高涨时可以完成的工作,被推迟几天或几个星期后,就会变成苦不堪言的负担。在收到信件时没有马上回复,以后再拣起来回信就不那么容易了。许多大公司都有这样的制度:所有信件都必须当天回复。

当机立断常常可以避免做事情的乏味和无趣。拖延则通常意味着逃避,其结果往往就是不了了之。做事情就像春天播种一样,如果没有在适当的季节行动,以后就没有合适的时机了。无论夏天有多长,也无法使春天被耽搁的事情得以完成。某颗星的运转即使仅仅晚了一秒,它也会使整个宇宙陷入混乱,后果不堪设想。

“没有任何时刻像现在这样重要,”爱尔兰女作家玛丽·埃及奇沃斯说,“不仅如此,没有现在这一刻,任何时间都不会存在。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或能量不是在现在这一刻发挥着作用。如果一个人没有趁着热情高昂的时候采取果断的行动,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实现这些愿望的可能了。所有的希望都会消磨,都会淹没在日常生活的琐碎忙碌中,或者会在懒散消沉中流逝。”

目标再完美,如果不行动,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行动是实现目标的唯一捷径,只有行动才能顺利实现目标。

立即行动,不要让你的梦想萎缩

大多数的人,在开始时都拥有很远大的梦想,因为缺乏立即行动的个性,梦想于是开始萎缩,种种消极与不可能的思想衍生,甚至于就此不敢再存任何梦想,过着随遇而安、乐于知命的平庸生活。这也是为何成功者总是占少数的原因。

有一个幽默大师曾说:“每天最大的困难是离开温暖的被窝走到冰冷的房间。”他说得不错。当你躺在床上认为起床是件不愉快的事时,它就真的变成一件困难的事了。即使这么简单的起床动作,亦即把棉被掀开,同时把脚伸到地上的自动反应,都可以击退你的恐惧。

那些大有作为的人物都不会等到精神好的时候才去做事,而是推动自己的精神去做事的。

“现在”这个词对成功的妙用无穷,而用“明天”、“下个礼拜”、“以后”、“将来某个时候”或“有一天”,往往就是“永远做不到”的同义词。有很多好计划没有实现,只是因为应该说“我现在就去做,马上开始”的时候,却说“我将来有一天会开始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