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细节全书
3007000000061

第61章 提升做人的高度(13)

其实,有时候,刻薄的人比那些表面迎合你的人更有用处。因为,他们的话语虽然尖酸,他们的行为虽然刻薄,但却可以让你因此而学到宽容。

有一名自认学富五车的学者搭船过江。为了夸耀自己学识渊博,他便问船夫:“船夫啊,你懂文学吗?”

船夫摇摇头表示不懂。学者不屑地说:“不懂文学,那你就等于失去了一半的生命了。”

过了一会儿,学者又嘲讽船夫:“那么,你懂哲学吗?”

船夫摇摇头。学者又惋惜地说:“不懂哲学,那你就又失去了另一半的生命了。”

船行到江中,学者又问:“既然你不懂文学,也不懂哲学,请问历史、生物、美学……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船夫耸了耸肩说:“我一样也不知道。”

学者听了摆出相当鄙夷的表情,夸张地说:“我真为你的无知感到难过。什么都不懂,那你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说时迟那时快,突然,一个大浪打上来,小船一不小心就被浪花打翻了,船夫和学者双双落入水中。学者吓得面无血色,不停地挣扎着。船夫问:“你懂游泳吗?”

学者摇摇头。船夫接着说:“那你就失去了你全部的生命了。”

故事中,这位言词刻薄的学者自认为了解天地间所有高深的哲理,却忽略了最浅易的处世方法,没料到自己会因为恣意嘲弄船夫,而可能丧失宝贵的生命。

如果你是故事中那位被批评得一无是处的船夫,在学者可能惨遭灭顶的时候,会不会对他伸出援手呢?

泰戈尔曾说:“越是有人责备我,我就越坚强;越是面对刻薄的人,我就越懂得宽容。”

因为,刻薄的人,有时候是一面自我反省的镜子,我们可以从镜中看到自己曾经刻薄的嘴脸,进而体会到“被刻薄”的人那份渴望被宽容的心情。

学者与船夫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各有志,各人头顶一片天,因此,为人处世不要太过刻薄。因为你的鱼翅说不定会是别人的毒药,怎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所有人?人更没有资格仗着自己的学识,去评断别人的生存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可悲的不是活在狭窄的天地中,而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一味以自己的眼光看待别人。因此,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就是懂得向刻薄的人学习宽容。

常怀宽容心,多份宽容多份喜悦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里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里斯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加倍地扩大着。海格里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东西竟然长大到把路堵死了。

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对海格里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忘了它,离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的路,与你敌对到底!”

我们生活在茫茫人世间,难免与别人产生误会、摩擦。如果不注意,在我们轻动仇恨之时,仇恨袋便会悄悄成长,最终会导致堵塞了通往成功之路。所以我们一定要记着在自己的仇恨袋里装满宽容,那样我们就会少一分烦恼,多一分机遇。

宽容别人也就是宽容自己。要知道,你并非踯躅独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各自走着自己的生命之路,纷纷攘攘,难免有碰撞,所以即使心地最和善的人也难免要伤别人的心,如果冤冤相报,非但抚平不了心中的创伤,反而只能将伤害者捆绑在无休止的争吵战车上。

学会宽容,对于化解矛盾,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子女、对配偶、对同事、对顾客等,都要有一颗宽容的爱心。

拿破仑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养成宽容他人的美德。作为全军统帅,批评士兵的事经常发生,但每次他都不是盛气凌人的,他能很好地照顾士兵的情绪。士兵往往对他的批评欣然接受,而且充满了对他的热爱与感激之情,这大大增强了他的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成为欧洲大陆一支劲旅。

在征服意大利的一次战斗中,士兵们都很辛苦。拿破仑夜间巡岗查哨。在巡岗过程中,他发现一名巡岗士兵倚着大树睡着了。他没有喊醒士兵,而是拿起枪替他站起了岗,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哨兵从沉睡中醒来,他认出了自己的最高统帅,十分惶恐。

拿破仑却不恼怒,他和蔼地对他说:“朋友,这是你的枪,你们艰苦作战,又走了那么长的路,你打瞌睡是可以谅解和宽容的,但是目前,一时的疏忽就可能断送全军。我正好不困,就替你站了一会,下次一定小心。”

拿破仑没有破口大骂,没有大声训斥士兵,没有摆出元帅的架子,而是语重心长、和风细雨地批评士兵的错误。有这样大度的元帅,士兵怎能不英勇作战呢?如果拿破仑不宽容士兵,那后果只能是增加士兵的反抗意识,丧失他本人在士兵中的威信,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宽容,对人对己都可成为一种无须投资便能获得的“精神补品”。宽容,它往往能折射出一个人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良好的涵养。学会宽容,需要自己吸收多方面的“营养”,需要自己时常把视线集中在完善自身的精神结构和心理素质上。否则,一个缺乏现代文明阳光照射的贫儿,当然会被人们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当然,宽容决不是无原则地宽大无边,而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于社会基础上的适度宽大,必须遵循法制和道德规范。对于绝大多数可以教育好的人,宜采取宽恕和约束相结合的方法;而对那些蛮横无理和屡教不改的人,则不应手软。从这一意义上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乃是应取的态度。

处处宽容别人,决不是软弱,决不是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在短暂的生命里程中,学会宽容,意味着你的思想更加快乐。宽容,可谓人生中的一种哲学、一种艺术。学会宽容别人,能使生活中平添许多快乐,使人生更有意义。正因为有了宽容,我们的胸怀才能比天空还宽阔,才能尽容天下难容之事。

得体淡泊,学会宽容!

宽容地对待你的敌人、仇家、对手,在非原则的问题上,以大局为重,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喜悦。

气量是一种修养,让他三尺又何妨

唐代娄师德,器量超人,当遇到无知的人指名辱骂时,就装着没有听到。有人转告他,他却说:“恐怕是骂别人吧!”那人又说:“他明明喊你的名字骂!”他说:“天下难道没有同姓同名的人?”有人还是不平,仍替他抱怨,他说:“他们骂我而你叙述,等于重骂我,我真不想劳动你来告诉我。”有一天入朝时,因身体肥胖行动缓慢,同行的人说他:“好似老农田舍翁!”娄师德笑着说:“我不当田舍翁,谁当呢?”

清代中期,当朝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廷玉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要心怀坦荡,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有了互相之间的谅解,就能清心降火,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的品格。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淡泊名利,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相互之间的矛盾就容易化解;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我高你低。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品格气质的差异,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然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能否拥有雅量,关键靠三点:

一是平等待人的态度。不自认为高人一等,保持一颗平常心,平视他人,尊重他人。

二是宽阔的胸襟。心胸坦荡,虚怀若谷,闻过则喜,有错就改。

三是宽容的美德。能够仁厚待人,容人之过,“宰相肚里能撑船”,而不是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由此看来,在雅量的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素养和品行。如今的一些人之所以难有雅量,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外,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在于以上几个方面的修炼不到家,素养与品行上尚欠火候吧。

气量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

器量宽宏万物容,拥有豁达的胸怀

人有一分器量,便有一分气质;人有一分气质,便多一分人缘;人有一分人缘,必多一分事业。

虽说器量是天生的,但也可以在后天学习、培养。我们阅读历史,多少名人圣贤,有时不赞其功业,而赞其器量。所以,器量对人生的功名事业至关重要!有器量的人在为人处世上的表现就是豁达大度。

豁达的人,常常是乐观的人。而所谓乐观,按照某位哲人的说法,就是乐观的人与悲观的人相比,仅仅是因为后者选择了悲观。

豁达的人在遇到困境时,除了会本能地承认事实、摆脱自我纠缠之外,他还有一种趋乐避害的思维习惯。这种趋乐避害,不是为了功利,而是为了保持情绪与心境的明亮与稳定。这也恰似哲人所言:“所谓幸福的人,是只记得自己一生中满足之处的人;而所谓不幸的人,是只记得与此相反的内容的人。”每个人的满足与不满足,并没有太多的区别与差异;幸福与不幸福相差的程度,却会相当巨大。

观察分析一个心胸豁达的人,你往往会发现,他的思维习惯中有一种自嘲的倾向。这种倾向,有时会显于外表,表现为以幽默的方式摆脱困境。自嘲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每个人都有许多无法避免的缺陷,这是一种必然。不够豁达的人,往往拒绝承认这种必然。为了满足这种心理,他们总是紧张地抵御着任何会使这些缺陷暴露出来的外来冲击。久之,心理便变得脆弱了。一个拥有自嘲能力的人,却可以免于此患。他能主动察觉自己的弱点,他没有必要去尽力掩饰。从根本上来说,一个尴尬的局面之所以形成,只是因为它使我们感到尴尬。要摆脱尴尬,走出困境,正面的回避需要极大的努力,但自嘲却为豁达者提供了一条轻而易举逃遁出去的途径——那些包围我的,本来就不是我的敌人。于是,尴尬或困境,就在概念上被消除了。

据说一位店主的年轻帮工总是迟到,并且每次都以手表出了毛病作为理由。于是那位店主对他说:“恐怕你得换一块手表了,否则我将换一位帮工。”这话软中带硬,既保住了对方的面子,又严厉地指出了对方的过失,这样比较易于让对方接受。

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有大度的心胸。在我们的下属中,可能有各种各样性格的人,各人的处世方式、工作能力都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有宽阔的心胸。

宽容就像清凉的甘露,浇灌了干涸的心灵;宽容就像温暖的壁炉,温暖了冰冷麻木的心;宽容就像不熄的火把,点燃了冰山下将要熄灭的火种;宽容就像一只魔笛,把沉睡在黑暗中的人叫醒。

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常常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带来包涵谅解,这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被人不理解或不信任,但不苛求任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也是宽容。

在日常生活中,当你的“对手”,出于内心的丑恶,在你背后说坏话做恶事时,此时你想伺机报复还是宽容?当你亲密无间的朋友,无意或有意做了令你伤心的事情,此时你想从此分道扬镳还是宽容?冷静地想一想,还是宽容为上。这样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有一天,一个强盗突然闯进禅院,向七里禅师抢劫:“快把钱拿出来,不然就要你的老命!”七里禅师指指木柜说:“钱在抽屉里,你自己拿吧,但请留下一点给我买食物。”强盗得手后正要逃走,七里禅师却把他叫住:“收了别人的东西应该说声谢谢才对啊!”强盗扭头随便说了句“谢谢”便头也不回地跑了……

后来,这个强盗被捕了,衙差把他带到七里禅师面前:“他交待曾抢劫过你的钱,是吗?”七里禅师说:“他没有向我抢,钱是我自愿给他的,再说,他也谢过我了。”

这个人服刑期满之后,立刻来叩见七里禅师,真诚地恳求禅师收他为徒。七里禅师虚怀若谷的“宽容之心”,使强盗那邪恶的心灵在瞬间得到了净化,最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什么是宽容?汉语词典上说:宽容就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意思是说,对别人的伤害不计较和追究。

宽容的确是一种美德。温暖的宽容也的确让人难忘。不妨让我们看两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