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的精致目录到结合目录推出手机App,宜家一直在试图为顾客搭建一个体验产品的平台。这种努力的回报是用户的支持,该App推出不久就获得了千万的下载量,宜家不仅节约了销售、宣传成本,还进一步巩固了在消费者中的口碑。
4.5 西门子:卖的不是厨具,而是感情
最开始,App只是作为一种第三方应用的合作形式参与到移动互联网商业活动中来的,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愈发开放,App的盈利模式开始被更多的互联网大亨看重。App的受宠源于其庞大的用户基数,而对智能手机用户来说,之所以离不开移动App,其原因不仅在于它随手可用的便捷,也在于它丰富的功能为他们带来了许多实用性的内容与娱乐方式。
4.5.1 用户凭什么用你的App
对于App用户来说,其实用性是最重要的。谁都不喜欢自己的手机屏幕被各种图标占满,因此,手机用户会谨慎地选择保留哪些App,不实用的App即使被一些用户下载了,在试用一段时间后也一定会被删除。多数手机用户希望自己下载的App能为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便捷。所以,社交通讯、阅读资讯、导航地图等App一直是最热门的。
世界最大的电器公司之一西门子就把营销目光瞄向了移动App,究竟如何将电器与实用App结合在一起呢?西门子公司决定不直接宣传自家电器,而是以“吃”为切入点,将其产品悄悄潜入到菜谱介绍当中。
西门子开发的这款App叫做“西门子时尚厨房”,是一款生活应用类软件,实用性很强。它在软件介绍里就充分强调了自己的实用性:“你能想象有朝一日,因为有它……你无需再翻阅纸质菜谱,弹指之间便能烹制精致美食;你的厨房从此与众不同,成为了你时尚家居生活的中心!”它最初发布的版本共有五大板块:推荐菜谱、视频饕餮、定制食谱、时令美食和微博分享。在积累了相当的人气后,才在后来新发布的版本里增加了产品介绍和品牌直营店两个板块。
“西门子时尚厨房”介绍了各种美食的做法,从食材的挑选到每个烹饪步骤都十分详细,让用户不再为自己的厨艺感到烦恼。同时,它的设计也很精美,用户体验上佳。其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左上方是美食图片,右侧配有详细制作说明,左下方则是该美食的简介与材料说明,右下方是推荐制作这款美食的厨具。
对一些比较笨的“小白”用户,该App还在制作界面中设有视频讲解,进一步降低了用户的学习难度。所以,该App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用户的追捧。
4.5.2 我们该跟西门子学什么
“西门子时尚厨房”的成功至少可以给我们带来以下四点启示:
一、用诚意彰显品质
前面提到,App营销的核心是提供实用性,而所谓实用,其实就是对用户的种种关心和帮助。“西门子时尚厨房”并没有机械地罗列不同菜谱,而是对不同菜谱进行了合理的分类,其“推荐菜谱”版块下还细分了幸福烘焙、真味留恋、无火饕餮和最爱咖啡等子栏目,充分考虑到不同用户的口味区别。这种细致让用户感受到了西门子的诚意,同时,结合西门子厨房的背景图片,用户便在不知不觉中对西门子的厨具产品产生了“精致”“高端”的印象,同时增强了用户对西门子产品的关注度。
二、用户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愈发重视食品安全、生活质量方面的问题,人们对“享受”的欲望愈来愈强烈,因此,怎么“吃好”就成了很多人生活里的重要课题。消费者不仅要吃出美味,还要吃出健康。西门子就抓住这一点,精心为用户简绍美味、健康食谱,并根据节气等提供不同的时令美食推荐,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客户着想”。
三、不是做饭,是培养感情
我们知道,营销在以理服人的同时,更要以情动人。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丰富的感情,包括亲情、爱情、友情等等,企业要想让产品容易为顾客所理解、所喜爱、所接受。最好的形式是通过营销来传递感情,令大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厨房是烹饪佳肴的地方,爱吃的中国人对厨房有着古老而深沉的情结,所以“西门子时尚厨房”在一开始就打出“敞开厨房,向老味道致敬”的口号,主动贴近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让用户通过老味道回忆起父母、童年的美好。这样,西门子厨具在消费者眼中,除了精致,又有了温情。
四、将App与SNS结合
“西门子时尚厨房”有个版块是微博分享,用户可以通过此版块将自己喜欢的美食食谱分享到新浪微博、人人网、豆瓣网等社交网站,与好友进行互动。制作、享受美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这种愉快人们很乐于与朋友分享,而这种分享就是最好的口碑营销。因此,在App营销里,一定要记得留一个让用户连接其社交网站账号的端口。
4.6 迷你任务:创新公益与另类营销
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很多公司都愿意通过做公益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塑造企业口碑与品牌。但是,做公益并非简单的捐钱,从策划到执行再到推广,都有很多讲究。一般情况下,企业缺乏做公益的经验,公益组织则是缺乏资金,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将公益事业做大做好。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公益事业的参与门槛愈发降低,做公益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4.6.1 公益营销独辟蹊径
在这种情况,一款有特色的App应运而生,这就是“迷你任务”。迷你任务是一款通过手机拍照、定位功能,为企业、公益组织的工作提供帮助的应用。其操作流程共分为五步:
发布任务:所谓任务就是企业和公益组织的一些自身需要,这些需要主要由这款应用的普通用户来完成。企业和公益组织在“迷你任务”发布这些任务(主要是填写问卷、按指定的要求上传图片、回答问题等),同时表明任务地点、时间、细节、质量要求、完成报酬等等。
申请任务:用户通过二维码、App市场下载并启动该App,就能看到分布在自己周边的各种任务,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点击申请就行。
完成任务:用户申请完任务之后,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发布者的要求执行好任务,就可以提交给系统审核了。如果你在规定时间里没能完成任务,系统会自动取消你的这次参与资格。
审核任务:任务发布者登录系统后台,就能审核用户提交上来的任务完成资料,并给予审核意见。如果用户按照相关要求完成了任务,就能获得之前公布的报酬。发布者还能从系统后台将数据通过Excel等方式导出,这些资料也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分析的重要数据。
支付报酬:用户根据完成的任务获得相应的报酬,当报酬积累到一定数额时,就可以通过支付宝进行提现,或者捐献给系统推荐的公益组织。
这种任务模式使得每个用户都有机会参与到公益事业当中来,而做公益的企业与组织也找到了一个降低工作难度的机会。企业可以同公益组织一起发布任务,让用户帮助企业做一些简单的问卷调查等任务,完成任务后,企业就可以向公益组织捐献相应的款项。这样做的好处是:用户可以用力所能及的小付出亲身参与到公益事业当中——这也是公益组织希望看到的;企业一边达到了捐助公益,提升品牌形象的目的,一边还通过用户的帮助完成了很多从前需要大量营销人员才能完成的市场调研等工作;公益组织则在收获资金支持的同时,也收获了一大批更加关心公益事业的大众,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
举例说明:与宠物有关的企业,如宠物食品企业,可以同动物保护协会一起发布调研任务,动物保护协会号召旗下的志愿者参与其中。由于这些志愿者在生活里都是热爱小动物的人,所以也是宠物食品企业的目标用户。从他们当中获得的调研数据对企业来说更加值得参考。同时,通过这次活动,该企业也在这些目标用户群里中打响了知名度。而对用户来说,他们只是做了一些问卷就可以帮到心爱的小动物,还不需要自己花出真金白银,何乐而不为呢?
“迷你任务”作为企业任务的众包平台,其应用场景十分丰富:广告监测、商品覆盖率调查、新品价格调研、社会热点调查、产品服务体验反馈、促销活动参与等等。其成功为我们打开了App营销的新思路。
4.6.2 App公益营销怎么玩
一、搜集目标用户的信息
很多企业都会做市场调查,并跟进市场反馈,但其搜集的数据是否真实可信,有多少参考价值都存疑问。企业在传统市场调查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握数据提供者的背景信息,更无法判断其在做这次调查时是敷衍还是认真。“迷你任务”这款任务型App的出现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愿意接任务的都是对相关主题感兴趣的人,也就是企业的潜在客户,他们的调查意见更值得参考。同时,他们是主动参与到任务中来的,所以他们的回答相比街边随机接受调查时胡乱填写的内容更加有价值。所以,企业若是希望在App营销中搜集到高质量的市场数据,就要学会“为用户的付出买单”,或者换句话说,给用户配合调查一个合理的理由。
二、促使用户体验产品
企业除了可以发布调查任务,也能发布体验任务,即让用户去临近的企业活动场地亲身参与该企业的产品体验活动。我们经常在路边看到很多销售人员拉着你去体验这个尝试那个,一般人都会避之不及,所以收效甚微。而若是通过任务的方式发布,很多用户会主动参与其中。更重要的是,在体验之后,你还可以要求用户提供详细的体验感受。这种任务不仅增加了潜在用户购买你产品的几率,更提供了最有参考价值的产品使用反馈信息。
三、让公益营销细水长流
大多数人都有参与公益的意愿,却无力承担长期参与公益的资金负担。而企业虽然知道公益营销的重要性,却也怀疑一两次大手笔捐款的实际性价比。而“迷你任务”则很好地解决了双方的问题。“迷你任务”一方面使得热心公益的用户有机会长期参与公益事业,让微型公益事业拥有长久发展的基础,一方面也让做公益的企业不用一次性付出大量资金“赔本赚吆喝”,而是细水长流,既获得了稳定的目标用户群体,也持续巩固了其公益形象。这款应用让用户和企业达到双赢的完美状态,而且这种双赢是持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