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营销模式中,广告信息内容的编写与策略一直倍受关注,因为,广告内容的品质会直接影响到营销结果。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电视、报纸等传统广告媒体的关注度迅速下降,相对于传统媒体,人们更乐于关注自媒体。一是因为自媒体广告成本较低;二是因为自媒体更加生动、有趣,而且具有互动性。当然,要做好自媒体宣传,内容同样不容忽视,而要做内容首先就要思考一个问题,用户为什么会关注你。
7.1 内容不在多,在于流行度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时间日益呈现出碎片化,这就促使了人们阅读习惯的碎片化,相应地人们也很少会花大块地时间去关注一项内容。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运用内容策略比的不是内容的多少,而是内容的流行度,是谁的内容能够获得更多用户的关注与推崇。
7.1.1 精炼内容:字字传递价值
移动互联网营销的核心是优质内容,那什么样的内容才算优质内容呢?以微博为例,微博每条限发140字,那如何在140字内提供最优质的内容,吸引粉丝的关注和转发呢?其实,内容的优劣并在于文字的多少,正相反,140字的限制恰好是对优质内容的激发。
当年,Twitter创始人杰克提出限制字符的想法是因为每条英文手机短信有160个字符限制。杰克希望微博也有字数限制,以便通过短信发送。为了给发送者的名字留出20个字符空间,便为Twitter规定,每条不能超过140个字符。后来其他类似微博服务都沿用了这个看似武断却又有无穷趣味的规则。
每条微博140个字的限制,拉近了专业作者与业余网民的距离。大家可以轻松自由地在微博上记录点滴,不需要长篇大论。在网上发布内容不再是必须长时间集中精神才能完成的任务,而是几秒钟的事。每一条微博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被转发和阅读,影响到所有受众,从而影响到整个世界。
一旦你输入的内容超过了140个字,网页上就会提醒你超出的字数,此时就需要看一看哪些字词是可以删掉的,然后删减到140个字以内,再点击“广播”按钮,发出微博。正是由于超出字数的微博是无法发送的,而将内容拆分为两条微博又不符合微博粉丝的阅读和转发习惯,所以,这就要求企业在策划微博内容时,必须一再进行锤炼。
7.1.2 预测热点:走在话题前面
光精炼文字还不够,微博内容描述的东西也要符合热点。所以,企业对微博内容的设计通常要走这样一个流程:通过热搜词汇挖掘热点,结合热点与品牌定位的相关度进行筛选,选择最适合的热点进行跟进,编辑内容并优化在140字以内。有时候,仅仅跟风是不够的,企业还要善于发现有可能会火的信息。因为根据微博传播规律,针对同一个热点,人们总是习惯关注和转发最火的一条微博,所以只有对热点做好预测才能及时占领高地。
企业和企业的微博营销团队要学会预测企业的潜在消费者将要热议哪些话题,甚至有时候,企业也可以根据线索,制造一两个有趣的话题。当企业走在热门话题的前头时,企业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曝光度,吸引新粉丝。
下面我们仍以微博为例,分析一下有哪些类型的话题和内容容易成为热点,需要企业格外关注。
一、新鲜
内容新鲜的微博属于微博内容里较为稀缺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引起广泛关注的。试想一下,一条爆炸性的娱乐新闻突然从某条微博上传出来,很快就会引起无数微博粉丝的关注和转发。Twitter上有人第一时间报道了一架飞机落在哈德逊河上,歌手韩红车祸时也用微博进行了第一时间直播,王菲与李亚鹏在微博上宣布离婚……这些新闻的转发量都是惊人的。最新发布的资讯自然会成为舆论焦点,正是因为如此,搜狐CEO张朝阳为了推广搜狐微博,才会在大S婚礼时选择用其微博进行直播。
当然,新鲜也并非都是重大新闻,一些用户从未见过,别开生面的创意活动也属于新鲜的类别。
以佳沃休闲零食品牌“吃货”为例,它在情人节来临之前推出了一份由“枣”与“核桃”搭配而成的情人节表白礼物“枣想核你在一起”。上市当天,其天猫旗舰店的1314份限量版“枣想核你在一起”,不到4个小时就被疯抢一空,更引起一阵话题热潮,无数网友在微博、微信晒出自己的“战利品”。
其实,单纯从商品来说,“枣”与“核桃”并非现代吃货们的挚爱,但由于佳沃别出心裁,将其打造成市场上从未出现过的“中式巧克力”,提升了品牌附加值,并以谐音的方式将其包装成情人节表白礼物,这才使得它大受追捧。
二、趣味
新鲜的内容可遇不可求,但有趣的内容则可以人为地设计。多数情况下,人们使用微博就是为了获得轻松而“便捷”的快乐。这里的“便捷”既有直接的意思,也有“不需要经过大脑反复思考”的意思。所以说,这种趣味内容通常不是高级的幽默,而更像一种“快餐文化”。但对需要保持微博关注热度的企业来说,这种文化又与自己十分投契,否则他们就要每天为编撰一条高质量的幽默笑话而煞费苦心了。
以名为“热门搞笑娱乐”的微博为例,它就经常发布一些只使用了简单幽默技巧的笑话,但其效果显著,经常引来大量转发。
事实也证明,这种类型的笑话是最受微博粉丝喜欢的,在新浪草根粉丝榜上,长期占据前三的有两个都是这类型的账号。
当然,这不是让企业每天都发一些段子来逗乐,而是说企业应当注意如何才能让自己想要发布的信息更加有趣。就以下面这条微博为例,如果是内衣企业,就可以将它改编成推销自己内衣的软广告,只需要将人物的话语略做改变就行。
三、实惠
虽然很多人玩微博时并不喜欢广告,但如果有货真价实的优惠,相信他们还是不会拒绝的。现在很多企业在做促销时都会发布“转发并@你的五位好友就有机会获得本公司的××一部”的微博,只要设置的奖品足够诱人,这种微博也能引起不小的关注。我们建议企业不要单独、频繁地发布这种微博,因为单纯这么做效果并不理想。最好是配合企业其他营销活动,适时推出,这样既不会引起用户的审美疲劳,也能提高投入产出比。
四、专业
微博内容虽然相比微信要“低端”一些,但这不表示微博粉丝就没有高端、专业内容的需求。微博粉丝基数巨大,只要定位精准,找到你的目标用户,哪怕他们只占整体粉丝数的一小部分,其数量也是可观的。因此,那些与企业专业相关的,视角特别、观点独到或者总结全面的“科普”内容也是很受欢迎的。而且这种内容更符合粉丝对企业的预期,企业也更容易据此打造出专业的品牌形象。不过,专业的微博最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140字的文字微博很难做到既专业又详细,这就需要企业微博营销人员学习微信的内容编排形式,多使用图文结合、GIF动态图演示、视频等不同方式来进行介绍。
五、互动
单向广告的时代已经过去,互动营销才代表着未来。因此,互动型的微博也是很重要的。这种互动不仅包括常见的提问、调查以及产品活动,还可以通过征集产品名称或LOGO、为品牌广告的剧情投票等创意方式开展。这种微博内容的核心在于活动本身的设置是否新颖有趣,而不只在于文案的撰写。
六、神秘
人们都有猎奇心理,对很多未知、神秘的事物既感到畏惧,又忍不住去探寻。因此,企业若是有一些产品与神秘、探险等元素有关,其微博内容也可以选择用故弄玄虚的方法来编撰。例如,微博上曾有一条关于河南封门村的灵异事件视频广为流传,甚至连江苏卫视王牌主持孟非都转发过这条微博。借着这个热点,一些探险类书籍作家就整理了一些诸如“中国十大灵异事件”和“我去过的最恐怖的10个地方”等帖子,也迅速成为热点,并吸引了大批粉丝关注。
七、感人
2014年,马航失事,许多明星都在微博上表达了自己的哀思,无数粉丝也进行了转发。这种现象早已是微博的常态。不管出了什么重大自然灾害还是人为事故,大部分用户都会在微博上表达自己的关切与同情。与此类似的就是感人的微博内容,微博粉丝十分乐于转发那些让他有共鸣的内容,顺便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在电影《致青春》热映时,就出现了很多回忆青春的微博,此时一些老的服饰、运动鞋、食品企业就应当立即跟进,整理一些诸如“那些年我们一起穿过的回力鞋”“你还记得小浣熊干脆面吗?”等内容。因为感人,能引起共鸣,所以这些内容的传播度会很高。
7.2 做碎片化阅读的整合者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数据的大爆炸和碎片化阅读的风行,给新媒体的内容提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必将面对该挑战的企业和个人来说,想要应利用好移动互联网这个平台,做一个出色的碎片化阅读的整合者,在内容提炼、加工和制作等方面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根据读者兴趣、需求来精选、加工、整合信息,创出新的信息形式, 来吸引更多读者的兴趣与关注,同时增加内容推广的效度。
7.2.1 你只有30秒吸引读者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一路告别甲骨青铜、竹木简帛,甚至连纸张都要被电子屏幕所取代。移动互联网时代,阅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我们不必在包里放上沉重的书籍,小小的手机或Kindle里就能存放上万本书,指尖轻轻一动,新鲜丰富的各种资讯就纷至沓来,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随身携带了一个移动图书馆。
移动互联网阅读在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阅读碎片化。在本书第一章中我们就提到时间碎片化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正是由于时间碎片化,使得人们的阅读习惯也成了碎片式的。哪怕移动互联网用户拥有一整段空闲时间,他们选择的阅读内容也多半是碎片式的讯息:140字的微博段子、朋友圈里的图片加短文、头条新闻App里的新闻汇总……用户普遍扫两眼就会带过去,即使有什么激起他的兴趣,他也不会耐下心来仔细阅读超过10分钟。
因此,移动互联网内容策略的首要关注点就是如何以最精炼的内容快速吸引用户关注,这里的快速,不超过30秒。如果你的内容在30秒内不能让用户感受到价值或趣味,他就会立即跳过,而且下次也不会再关注。
7.2.2 精炼+持续=价值
因此,希望通过一两次的优质内容推送就能吸引移动互联网用户关注,甚至成为你的品牌粉丝,无异于痴人说梦。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碎片化阅读要求企业在内容的提供上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精炼,二是持续。精炼是为了符合他们碎片化阅读的习惯,抓住他们的眼球;持续则是为了保持热度,给你提供的碎片式内容一个不断积累和拼接的过程,最终达到建立品牌形象的目的。
先来看看自媒体通过内容的提供发财致富的例子:微博红人张发财以历史八卦微博集结成的《一个都不正经》;东东枪把诸多MSN签名加微博段子汇集成《俗话说》……紧接着,各路明星纷纷跟风,将自己的微博语录整理成书出版,从而获得丰厚的收益。
这种现象让我们认识到,碎片化的内容虽然每一条都是孤立而零散的,价值不大,但集结、整合在一起,其价值就有了质的飞跃。这就像你偶尔读了一篇营销文章并不能有什么实质性的长进,但若是系统地学习了一整本营销书籍,就能对营销有不浅的认识。所以,企业要学会整合移动互联网的碎片式内容,为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具有内在连续性的优质文章。
7.2.3 筛选碎片,整合精华
要想做一个移动互联网碎片化阅读的整合者并没有那么简单。你至少要熟练掌握以下几点。
一、筛选信息
首先,你要具备从海量信息中筛选优质信息的能力。海量信息容易造成阅读疲惫,而限量的优质信息则能刺激用户以最佳状态阅读。这相当于你不仅要从书海当中挑出读者最感兴趣的几本,还要将每本书最具亮点的内容挑选出来,并配上最恰当的标题。
这就像央视火爆一时的节目《第十放映室》,它不仅帮观影者从每季度上映的海量电影中筛选出最有代表性的几部,还根据每部的特点进行生动有趣的介绍。这种风格为《第十放映室》赢来大量粉丝,它的吐槽系列视频在网络上的点击率惊人。
二、筛选受众
其次,你要具备从无限用户中筛选有限受众的能力。这点最为重要,无限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虽然听起来诱人,但同时也意味着受众、目标用户的不确定性,这将为营销带来极大的难度。精确定位到有限的目标用户,专心为他们提供优质内容,才能算有的放矢。
证券公司操盘手陈逊说:“我每天要阅读几万字的碎片化讯息,这是出于工作需要,做我们这行的与整个社会的联系都很紧密,一条不起眼的消息,甚至微博上一个假消息都可能会对股市产生影响,因此多获取信息对于我们来说是必须的。”他每天的阅读都和网络分不开:每天下午收盘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上QQ和微博,和朋友、同行交流最新信息,然后登录各大网站、论坛看新闻,并参与热点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