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人类健康与环境(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3009700000019

第19章 环境激素污染与人类健康(2)

5.性与生殖功能异常

环境激素可能干扰性激素的分泌,或具有性激素样作用而影响性功能和生殖功能。如类似于雌激素的外源化学物质(壬基酚、双酚A、己烯雌酚、17α-乙炔基雌二醇等)和环境中的内源性雌激素(17α-雌二醇、17β-雌二醇、雌三醇、雌酮)等。现在多胎现象和不育不孕的现象越来越普遍。1992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丹麦人的精子近50年减少了50%。法国、比利时、印度、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也有类似研究。我国研究人员发现,1984-1996年,男子每次射精的精子总数降低近1/3,精子密度下降近27%。

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美国5个城市387名孕妇的父母和准爸爸的母亲。在他们的母亲记得曾吃了最多牛肉的男性当中,18%的精子数量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中属于生育能力较低。研究发现,男性的平均精子浓度随着他们母亲的牛肉摄取量上升而降低。每星期吃牛肉超过7餐的孕妇,其儿子们体内的精子浓度会降低24.3%。

研究人员将研究重点放在找出环境激素是否是造成精子数量减少的元凶。在美国,激素被普遍用来刺激动物生长(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也同样如此)。为了加速牛只快速长大,牛饲料里添加了激素。牛吃进了这些污染的食物或草料后,在体内产生了化学物质。当食用了这些牛肉的孕妇其胎儿在子宫内时,即使是微小数量的雌性激素也可以影响精子的数量。因此,牛饲料里的杀虫剂、激素或污染物可能是罪魁祸首。

6.乳腺癌与生殖肿瘤增加

据美国环境保护组织报告,20世纪60年代,妇女一生中患乳腺癌的比例为1/60,而至20世纪末则上升为1/8。近年来,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一些大城市已上升为女性肿瘤的第一位。诱发乳腺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促进乳腺癌细胞异常繁殖的雌激素。环境雌激素的增加不仅导致乳腺癌发病率增加,也是导致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发病的原因之一。

环境激素造成的危害案例

一、加勒比两岛男性遇“癌灾”

2007年9月19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一份9月19日提交法国议会的报告显示,法属加勒比海岛瓜德罗普岛和马提尼克岛正面临严重的健康灾难,1/2的男性都有患上前列腺癌的可能,而这一切可能都是岛上长时间使用一种污染性极强的化学杀虫剂造成的。

杀虫剂究竟对人体健康有多大的危害?关于这个问题医学界始终未有定论,所有的答案都与“可能”联系在一起。但即便是“可能”,有些结论也令人触目惊心。

报告中提到是一种合成氯化有机化合物--十氯酮,它曾被广泛用于香蕉种植业,用来杀灭香蕉球茎象鼻虫的幼蝇。不过由于十氯酮在水生环境和土壤中都不易水解或生物降解,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物质。1993年,盛产香蕉的马提尼克和瓜德罗普岛开始禁用十氯酮,但实际上普遍违禁使用的情况持续到了2002年。

撰写报告的巴黎癌症专家贝尔波姆教授在接受《巴黎人报》采访时表示:“我们开展的测试表明,法属加勒比海岛正处于一场健康灾难中,这并非危言耸听。马提尼克和瓜德罗普岛实际上已经中毒了十氯酮能在土壤中保留100年,其结果是导致食物链、特别是水源遭到污染。”

在长期与这样的水土接触后,十氯酮很容易被吸入体内,并在体内蓄积。目前两个小岛在前列腺癌方面的发病率在世界位居第二,相当于每两个男人中就有一个可能患病。贝尔波姆教授说:“这是与大规模使用杀虫剂有关的极其严重的危机,并且其影响将持续几十年,后果比20世纪80年代4000名法国人因血液污染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事件还要严重。”

贝尔波姆教授认为,除了可能导致癌症,十氯酮和其他杀虫剂的大规模使用也是岛上居民基因变异率高、生育率低的潜在原因。

二、鸟蛋蛋壳变薄引出孵化危机

2007年8月17日,龙虎网报道了一则鸟蛋在10年内发生蛋壳变薄的新闻。报道指出,10年以来,鸟蛋由落地不碎变为特别易碎,这是因为鸟蛋的蛋壳变薄的缘故。引起鸟蛋蛋壳变薄的主要原因就是农药的过分使用,报道还指出酸雨也可能是造成鸟蛋蛋壳变薄的原因。报道原文如下:“现在鸟类孵卵难度越来越大,而蛋壳逐渐变薄是其重要原因,只要是落地的鸟蛋会全部破碎。”昨天,有观鸟爱好者告诉记者,他们发现目前野外的鸟类产出的鸟蛋,其外壳正发生细微的变化。

与此同时,南京环保人士吴琦也在关注这一现象。

变化:10年前鸟蛋落地不碎

江北老山地区鸟类品种繁多,一直是观鸟和研究鸟类专家的“根据地”之一。但是,有观鸟爱好者发现,无论是林鸟还是水鸟,它们产出的蛋,外壳正变得越来越薄。

“举个例子,很多林鸟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10年前,我们在林子里观察白鹭等鸟类的生活习性时,一些鸟产出的蛋即使是从鸟窝里掉出来,落在林子里的土壤上也不会轻易破碎。”他说,“可是现在去考察时,只要是落地的鸟蛋就会全部破碎,常常都能看到蛋黄散了一地,或者成为别的动物的‘盘中餐’。”这位观鸟人士告诉记者,现在的鸟蛋毫无坚硬度可言,不知道是什么环境因素导致了蛋壳变得越来越薄。

环保人士吴琦也留意到了这一问题。“去年,我自己家院子里有一窝白头鹎孵窝,因为当时受到人为干扰,成鸟放弃了一窝重新孵了一窝,为了便于研究,孵化后的蛋壳我一直保留着,的确现在鸟蛋变得很薄。”吴老说,虽然具体数字需要研究才能“发言”,但肉眼的观察也显而易见。

研究:农药是蛋变薄的祸首?

由于我国对鸟类的研究起步时间很晚,因此目前主要是停留在识别鸟类的基础上,而国外的专家已经开始“专攻”鸟类的生态学研究。

据介绍,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就对画眉、歌鸫、槲鸫和环颈鸫四种鸣禽进行过研究。他们发现英国部分鸟类所产蛋的蛋壳近150年来逐渐变薄。经过分析后认为,酸雨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据悉,这种研究需要将目前的蛋壳同博物馆中保存的同类标本进行对照,而蛋壳出现了持续变薄的势头也有具体数字,变薄幅度最小为2%,最大达到11%。

另外,吴老也告诉记者,他留意过一份科研报告,就是美国科学家也对本国的国鸟白头海雕做过蛋壳方面的调查,科学家发现有毒农药(DDT杀虫剂)的使用,不仅导致其数量下降,并且让鸟蛋发生变异,其中蛋壳的变薄就是现象之一。“后来,美国就采取了生态措施进行农药的控制,随着生态改善,白头海雕的数量也在随之上升。”他说。

危机:蛋壳变薄鸟蛋易破裂

“蛋壳危机”会对鸟蛋的孵化带来哪些影响呢?吴琦告诉记者,如果蛋壳持续变薄,那么在孵化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破裂,导致幼鸟的出生率降低。

他向记者介绍,一般在孵化幼鸟的时候,成鸟不是仅仅对鸟蛋动也不动地照顾就行的,它们必须在孵化过程中时不时将其翻弄,调整方向和对应面,而成鸟嘴很锋利,如果蛋壳很薄,那么翻弄过程中就会导致其破裂;另外一方面,鸟巢不是很舒坦的“柔软床”,它是由很多树枝构造而成,其中也有不少坚硬的树枝,当这些树枝比蛋壳还坚硬时,那么危险就会随时存在。

疑问:酸雨影响鸟类食物链?

除农药外,有专家根据最新的调查分析认为,目前酸雨也是造成鸟蛋壳变薄的原因之一。据悉,酸雨会使植物所必需的钙、镁等体内成分都被酸水从叶子中和茎中夺取,同时也影响土壤营养。

而记者了解到,专家于2005年9月─2006年8月在南京市江北地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园内采集降水样品共59个,测定酸碱浓度。结果表明,当地降雨的pH值为4.17-8.34,频率达到了49.2%。

吴老告诉记者,很多鸟类都是杂食性的,它们不仅食虫,而且还吃草籽和树枝,比如南京常见的乌鸫等鸟类。而酸雨会使植物落叶中的钙含量减少,而植物落叶会被一些虫类食用,这些虫子最后又成为鸟类的食物。经过这一食物链之后,鸟类体内的钙含量不断下降,从而导致了蛋壳的变薄。他同时认为,这个鸟类新的生态研究课题,必须得到重视。

远离环境激素污染

环境激素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从滴滴涕(DDT)到用于制造塑料容器的化工原料、含苯乙烯的聚苯乙烯快餐盒、金属罐头内的金属防腐膜、合成洗涤剂、化妆品、农药及其降解产物、垃圾焚烧产生的污染物等,几乎无处不在。

基于对环境激素危害的认识,很多国家重新审定和制订了更为严格的环境标准和卫生标准。垃圾焚烧最多的日本,1997年颁发了控制二英的新指南,对二英排放超标的垃圾焚烧厂进行了强制改造。因为在目前已经认识的环境激素中,毒性最大的便是二英。

环境激素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防治环境激素污染的根本对策是不向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杜绝环境激素产生的源头。不焚烧垃圾;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同时应尽快立法,严厉打击种养殖业与饲料工业中滥用激素、抗生素等生产单位和个人,以保证人类的食物安全。

一、要有防范环境激素的意识

环境激素的威胁是人类为追求生活上的方便快速,滥用化学物质所造成的后果。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从根本的个人消费习惯改变做起,才能够减少其危害,而“简朴生活”就是唯一解答。

不要贪图一时的方便,大量使用塑胶袋。购物应该自备可重复使用的袋子;经常外食者最好自备环保杯、不锈钢餐具或可耐热的保鲜盒;至少也要准备一双环保筷以减少免洗筷的使用。尽量少用杀虫剂、强力去污清洁剂和化学用品,可以选用由天然物质制造的清洁用品。不要购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以及过度包装的商品;减少浪费就是减少垃圾污染。消费者有权利要求厂商诚实标示产品内容物,并抵制在制造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的商品。

不用泡沫塑料容器泡方便食品;不用聚氯乙烯包装材料在微波炉中加热食品;不要购买塑料婴幼儿用品;慎用含有激素的药物;要少食用近海鱼,因为小鱼和微生物摄取了海中的化学物质,然后又被大鱼吃掉,这种食物链的作用,在金枪鱼和青花鱼等大型鱼类体内浓缩的化学物质非常多,日本人通过食物摄取的这类化学物质总量中约60%来自鱼类;要多食用谷物和黄绿叶蔬菜,日本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容易使环境激素从体内排出的食物有糙米、荞麦、菠菜、萝卜、小米、黄米和圆白菜等。

日本开展了一些消除环境激素影响方面的研究,通过实验发现,有些水生植物能吸收被称为“环境激素”的有害化学物质和净化水质。我国目前对环境污染和有毒化学品的危害还缺乏全面的调查和评价,也没有对环境激素形成有组织的系统研究,在如何采取措施有效控制其危害上,更是有待加强。

二、尽量避免吃进环境激素

消费习惯对环境激素的摄入量影响颇大。举个例子:台湾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台湾怀孕妇女尿液中的环境激素--邻苯二甲酸酯,是美国孕妇的近20倍;而孕妇体内的环境激素干扰,可能导致早产及产下过动症、自闭症的儿童。因此,正确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十分重要。

饮食上要注意均衡饮食,不偏爱或排斥吃特定食物,不吃过饱;减少吃含有防腐剂、甘味剂、增色剂的食品;购买符合时令的、能去皮的、农药残留量较少的蔬果或确定品质的有机蔬果;减少食用动物油脂(如肉类、海鲜)的频率,特别是动物内脏、鱼肚鱼肠等;选购包装上标示清楚的食品;尽量少用塑胶容器盛装食物以及微波加热。

碗盘的清洗也很重要。洗洁精经常含有环境激素壬基酚,为避免将残留在碗盘上的清洁剂吃下肚,最好把油腻及非油腻(如喝水、茶、果汁的杯子)的杯盘碗碟分开,分别用温水加少量清洁剂浸泡20分钟后再清洗,可节省清洁剂用量。不锈钢、玻璃材质的餐具表面孔隙较小,清洁剂不易残留,最容易被洗干净;至于陶瓷、塑胶、树脂等,因表面孔隙大,最好多冲几次;如砂锅、大汤碗等,洗过后最好泡一下温水。当然,最安全的办法还是使用传统肥皂或提炼自天然油脂的清洁剂。

三、把激素从身体中排出去

除了要注意远离或不使用“环境激素”较高的食品,如含生长激素的禽蛋类,含孕激素的乳制品等,人们还可以通过多参加体育锻炼,来有效调节人体内的激素水平。实验证明,参加有氧健身运动中的人,体内的生化反应机制可使部分激素在肌肉运动中分解或随汗排出体外。可见,注意加强锻炼也是降低环境激素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的一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