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太空生活全接触(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
3009800000014

第14章 探索空间站

空间站又称为“轨道站”或“航天站”,是可供多名宇航员巡航、长期工作和居住的载人航天器。在空间站运行期间,宇航员的替换和物资设备的补充可以由载人飞船或航天飞机运送,物资设备也可由无人航天器运送。

空间站在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和军事上都有重大价值。它的用途包括天文观测、地球资源勘测、医学和生物学研究、新工艺开发、大地测量、军事侦察和技术试验等。空间站还可以作为人类造访火星等其他行星的跳板,并试验载人行星际探索技术。

广义上讲,空间站可分为单一式、组合式两种。单一式空间站由运载火箭或航天飞机直接发射入轨;而组合式空间站则由若干枚火箭或航天飞机多次发射并组装而成。空间站通常由对接舱、气闸舱、轨道舱、生活舱、服务舱、专用设备舱和太阳能电池翼等部分组成。对接舱一般有数个对接口,可同时停靠多艘载人飞船或其他飞行器。气闸舱是宇航员在轨道上出入空间站的通道。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道上的主要工作场所。而生活舱则是供宇航员进餐、睡眠和休息的地方。服务舱内一般装有推进系统、气源和电源等设备,为整个空间站服务。专用设备舱是根据飞行任务而设置的安装专用仪器的舱段,也可以是不密封的构架,用以安装暴露于空间的探测雷达和天文望远镜等仪器设备。

1971年,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此后到1983年又相继发射了“礼炮2~7”号。1986年前苏联又发射了更大的空间站“和平”号,现该空间站已坠落于南太平洋预定海域。美国于1973年利用“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剩余物资发射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

前苏联的“礼炮6”号空间站是1977年9月29日从丘拉坦空间发射场发射的。初始轨道近地点219千米,远地点275千米,轨道倾角516°,周期891分。“礼炮6”号主要由一个服务舱和两个可居住的密封舱组成。这两个密封舱一个是位于站体后边的过渡舱,一个是工作舱。工作舱系由两个不同直径的圆柱体构成,中间同舱间段连接起来。“礼炮6”号设有两个对接装置和20多个观测窗口,“礼炮6”号所装载的观测仪器设备,均比以前各型号所载仪器有所改进。“礼炮6”号同两艘“联盟”号飞船对接后总长达30米,总重约32吨。工作舱是空间站的中心,舱内设有各种仪器设备、控制中心、电传打字机及宇航员体育锻炼设施、医学监控设备、卫生设备、废品贮存容器、两架遥控相机等。过渡舱设有天文观测定向设备、照相控制设备等。在过渡舱和工作舱的舱间段中,装有生物医学设备,以及光谱仪、多光谱摄像机、两台黑白站内摄影机、三台站外摄影机和一台彩色摄影机。服务舱呈圆柱形,由螺栓固定在工作舱后面。舱内装有机动变轨系统、燃料箱、气箱、供电线路设备、姿态控制发动机、交会信标、电视摄像机、对接装置闪烁信号灯、无线电天线系统、太阳能电池帆板、对日定向设备等。工作舱长9米,直径29~42米,容积90立方米,是宇航员工作和生活的居室,自发射上天,先后有数批宇航员进入其间进行了时间不等的太空飞行。

我国将发射“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天宫1”号的重量有8吨,类似于一个小型空间实验站。在发射“天宫1”号之后的两年中,我国将相继发射“神舟8、9、10”号飞船,分别与“天宫1”号实现对接。

我国首个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具备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资格发射核心舱。为此,我国将在海南文昌新建第四个航天发射场,可发射大吨位空间站。

2001年11月20日,俄罗斯的一枚“质子”号运载火箭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起飞,成功地发射了“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曙光”号舱。

“国际空间站”计划是1984年由美国总统里根提出的,原名为“自由”号,由美国牵头,现有16个国家参与建造,于2004年投入使用。继“曙光”号舱之后,美国又在后来发射了“节点1”号舱,并同“曙光”号对接到一起。站上的各种设备由俄罗斯火箭和美国航天飞机分45次运送到轨道上。

“国际空间站”由重新设计的“自由”号和俄原准备建造的“和平2”号两部分组成,两部分的交接处就是已率先发射的“曙光”号舱。全站建成后重426吨,长108米,宽88米(含翼展),运行在高约400千米、与地球赤道呈516°夹角的一条轨道上。该站初期可乘3人,后期可增至6人。它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和平”号。知识点美国“天空实验室”

美国在1973年5月14日成功发射一座叫天空实验室的空间站,它在435千米高的近圆空间轨道上运行,先后接待三批9名宇航员到站上工作。这9名宇航员在站上分别居留28天、59天和84天。“天空实验室”全长36米,最大直径67米,总重775吨,由轨道舱、过渡舱和对接舱组成,可提供360立方米的工作场所。1973年5月25日、7月28日和11月16日,先后由“阿波罗”号飞船把宇航员送上空间站工作。在载人飞行期间,宇航员用58种科学仪器进行了270多项生物医学、空间物理、天文观测、资源勘探和工艺技术等试验,拍摄了大量的太阳活动照片和地球表面照片,研究了人在空间活动的各种现象。1974年2月,第三批宇航员离开太空返回地面后,“天空实验室”便被封闭停用,直到1979年7月12日在南印度洋上空坠入大气层烧毁。它在太空运行2249天,航程达14亿多千米。空间站的环境为造成与地球相似的生活环境,宇宙飞船设计时采取了一系列十分可靠的技术手段,模拟大气的混合比例,造成大气条件。“环境”包括座舱温度、湿度、气流等方面。太空的空气异常稀薄,在200千米的近地轨道,大气压力仅为地面的六百万分之一。人若无保护,就会造成体液沸腾,失去意识。因此,座舱大气的确定,是载人航天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保证座舱内有近似地球的大气环境,座舱采取一个大气压的氧、氮混合压力制度,用罐装气体或电解供氧的办法使座舱中氧气占80%,氮气占20%,保障宇航员每人每天所需的576~930克氧气。对每人每天呼出的约1000克二氧化碳,采用分子筛吸附等方法处理,规定其浓度不大于1%。

保持座舱内适当的温湿度。座舱通过自动调温、调湿和通风系统来实现温湿度的控制。而座舱热源首先来自人体热,每人每天大约产生314~628千焦(75~150千卡)的热量,占总热量的1/3;其次,太阳辐射和各种电子仪器散发的热量,亦占1/3左右。除座舱壳体采取隔热措施外,还采用专门的热交换器,把多余的热量吸收和辐射出去,使温度维持在18~25℃。人体每天呼吸、出汗和皮肤蒸发排出水分15升,在座舱内形成水蒸气,倘若不及时除去,会使电路造成短路。座舱采取冷凝和化学吸收办法,使相对湿度控制在30%~70%。

经常保持座舱卫生。研究表明,人体代谢物达400种,倘若和各种垃圾、废物混合在密封舱内,势必会造成环境污染,给宇航员身心带来危害,研究人员采用物理吸附、化学吸收等方法为座舱排除空气污染。

在轨道上,飞船因处于失重状态,气体自然对流现象消失。为维持人体热平衡,便采取气体人工对流的方法,使气流速度保持在03~05米/秒左右。特别是人体头部,吹向眼睛的风速不宜过大。

种植植物和喂养动物,造成鸟语花香的世界。如前苏联先后在“礼炮6”号和“礼炮7”号空间站设置了特别温室,用以栽种小麦、豌豆、葱、郁金香和兰花等植物,现已证实在空间开辟绿洲的可行性。在太空作长期旅行,开辟空间绿洲,既给空间站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又可供给宇航员蔬菜、果品,真是一举两得。

宇宙飞船座舱的小环境,是宇航员生命保证的至关重要问题。无论是美国的“天空实验室”和前苏联的“礼炮”号空间站,其座舱的温控问题,一直是宇航工程设计攻克的难题。在以往的载人航天中,都曾发生过这样或那样温度失控的现象,使宇航员的心理和身体受到很大威胁。除了在工程上完善温控设计,目前航天医学又从医学的角度提出,在宇航员训练中适当扩大身体对宇宙飞船座舱环境的适应能力,作为缓减宇航员对太空环境不适应的辅助手段。用双管齐下的办法,使宇航员适应座舱小气候,使小气候服务于宇航员。座舱微小气候的调节,目的是保证宇航员在太空生活和工作期间有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