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从故事中学会团结友爱(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3010800000018

第18章 重情重义同心同德(3)

孔融,字文举,是东汉末年的学者,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友爱和谦让。他4岁时,有一次家里人在一起吃梨。母亲将洗好的梨放在盘子里,让年纪最小的孔融先拿。孔融看到盘子里的梨有大有小,他就从中挑了一个最小的梨。母亲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梨。”

东汉末年,宦官把持着朝政,政治十分腐败。孔融15岁的时候,有个叫张俭的官员,揭发了当权的宦官侯览和他的家人所犯的罪恶,却反遭陷害,官府要抓捕他治罪。

张俭是孔融的哥哥孔褒的好友,急迫之中,他逃到了孔家,请求掩护。不巧孔褒外出不在家。孔融就出来接待了他。张俭见孔融还是个孩子,就没有说明来意。孔融看出了张俭神情紧张、欲言又止的样子一定是有什么为难的事,就对张俭说:“我哥哥虽然不在家,但你是他的好友,难道我就不能做主收留你吗?”听了孔融的话,张俭心里踏实了下来,他在孔融家里躲藏了好几天,找了个机会,终于安全地逃走了。

不料有人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去向官府告发了。官府抓不到张俭十分生气,就把孔融和他的哥哥孔褒抓了起来。

审官对孔融和孔褒说:“你们兄弟到底是谁放走了张俭?你们知道不知道,张俭是朝廷的要犯,放走了他就是犯了杀头之罪!”听了审官的话,孔融知道哥哥和张俭是好朋友,朝廷是不会轻易放过他的。只有自己主动承担罪责,才会保全哥哥的性命。于是,他对审官说:“留藏张俭的是我,你要治罪的话,就请治我的罪吧!”

听了弟弟把罪责承担在自己身上,孔褒忙说:“张俭是来投奔我的,这事不关我弟弟的事!要杀就杀我吧!”

孔融、孔褒兄弟在堂上争了起来,都说是自己放走了张俭。审官见兄弟俩争罪,怎么也拿不定主意了。最后,只好如实上报。后来,皇帝定了孔褒的罪,下令杀死了他。

孔融虽然没能救了哥哥,但是他友爱兄长,凛然争死的事迹却流传了下来。

荀巨伯为友舍生忘死

杀戮将死的人,为不仁;见人有难而逃离,为不义。

——荀巨伯

荀巨伯,汉桓帝时,颍川(今河南登封、宝丰以东一带)人。这年冬天,荀巨伯冒着严寒,从远道来探视病危的朋友。不巧,赶上胡兵进犯郡城。

荀巨伯远远望见城门大开,乱糟糟的人群,从城里涌出来。一时间,哭天嚎地,甚是凄惨。荀巨伯愣愣地站在那里,一位匆匆走过来的老人说:“兄弟,还不快逃命呢,胡人就要进城了!”荀巨伯谢过老人,穿过人群,拼命往城里挤。当他赶到友人家里,见友人躺在床上,紧闭着双眼。好一会,友人才睁开眼睛,见是荀巨伯,颤动着嘴唇说:“可把你……盼来了,这不是……梦吧!”说着,二人同时落下泪来。荀巨伯劝慰了一会儿,友人忽然神色不安地说:“你来得太……不是时候了,胡兵就……要进城了,能看上你一眼就……够了,你快走吧!”说完,闭上眼睛,不再言语了。荀巨伯想:我来得太是时候了……突然,城外传来了喊杀声,由远而近。友人惊恐地睁开眼睛,颤声说:“快,藏起来……”话音未落,几把雪亮的大刀,同时对准了荀巨伯。好友吓得昏了过去。“什么人?还胆敢留在这里!”胡兵怒吼着。荀巨伯镇静地说:“远道而来的中原人,来探望病危的朋友!”“人都跑光了,难道你就不怕死吗?”荀巨伯从容地答道:“中原自古讲仁义。杀戮将死的人,为不仁;见人有难而逃离,为不义。料胡人亦是如此。今我愿舍生取义,望你们成全!请杀了我而留下他吧!”说完,闭上眼睛,等死。“唰”的一声,几把大刀同时插入了刀鞘,胡兵走出屋去。荀巨伯睁开了眼睛,扑向病友……胡兵头领得知了这件事,感慨地说:“看来,我们这些不仁不义的军队,是进犯了一个有道德的国度啊!”于是,下令退兵。

荀巨伯义退胡兵,不仅救了友人,也救了全城百姓,人们交口称赞。

白敏中宁肯不当状元

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

——《史记》

白敏中(776—826)与贺拔惎(生卒年不详)是好朋友,两人同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经常携手去街上游玩。

那一年的主考官是王起。王起知道白敏中出身贵族,文才也好,私下想取他为状元,但王起嫌贺拔惎贫寒,心里不喜欢,叹息地说:“白敏中怎么老同贺拔惎来往呢?多可惜呀!”他于是叫人悄悄地对白敏中说:“只要你不再同贺拔惎来往,王主考就取你当状元。”

自敏中皱起眉,没有答话,恰巧,这时贺拔惎来了,看门的人就骗他,说:“白敏中不在家,到朋友家去了,晚上也不回来。”贺拔惎站了一会儿,踅身就走了。

一会儿,白敏中听说这件事,急得从屋里跑出来,连连喊道“快把拔基请回来,快点!”贺拔惎来后,白敏中把情况如实说了一遍,并说:“状元有什么稀奇的,怎么也不能不要朋友呀!”说完,他命人摆起酒宴,两个人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举杯畅饮,聊个痛快。

王起派来的人把这些看在眼里,大为生气,便一五一十向王起回禀了,最后还说:“他就舍不得贺拔惎,咱们偏不让他当状元。”

白敏中宁肯不当状元也要朋友的品德,倒使王起感动了,他说:“我原来只想取白敏中,现在我却也要同时取贺拔惎了。”

这一年,两位朋友都中了举,后来,白敏中在唐宣宗时还当了宰相。

杜甫与李白情深义厚

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

——(唐)李白

唐代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他长期住在洛阳,他对这儿的豪官富商钩心斗角的风气十分反感。可是,杜甫却在这儿遇到一位他的终身好友、伟大诗人李白。

公元744年初夏,杜甫在洛阳结识了大诗人李白。那时李白44岁,杜甫只有32岁。李白在京师受到高力士、杨玉环等人谗毁,很不得志。

两人初见面,杜甫被李白的风采吸引住了。李白对杜甫的青年有为也很欣赏。当时,他们俩都对现实不满,因此一见如故。两人的志趣相同,时常在一起吟诗作赋,自得其乐。

那时候,社会上有一种求仙访道的风气。杜甫与李白相约结伴而行去寻找瑶草。两人渡过波涛汹涌的黄河,尽管路途艰险,但他们互助互爱,常常吟诗作句,以苦为乐。他们走到山上的小有清虚洞天,去参拜道士华盖君。可是华盖君已经死去。他们凄凉地望着寥廓的四野,尽管彼此心中有不尽怅然与失望,但他们都互相劝慰对方,最后不得不按原路回去。

这年秋天,他们和另一诗人高适遇在一起了。这三个朋友经常在城里的酒楼饮酒赋诗,各叙心中的愤懑,也谈论着当时的国事,讽刺唐玄宗的醉心声色。渐渐地,杜甫和李白更加了解对方,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不久,这三位朋友都先后离开长安,各奔前程。

第二年秋天,杜甫和李白又在兖州相遇。他们白天携手同行,寄情于山水之乐。晚上,常常一边饮酒,一边仔细讨论文学上的问题,有时喝得大醉,同床酣睡。他们两人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日子,彼此都从对方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学业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久,他们又分别了,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踏上人生的新路。杜甫在别后常常想起李白,回忆起往昔与李白在一起的快乐日子,便感慨地写了一首五律:“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谓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杜甫住在渭水之滨的长安,把自己比作春天的古树;把漫游江东的李白比作日暮的浮云,诗句充分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李白和晁衡的真诚友谊

择友如淘金,沙尽不得宝。

——李成用

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公元698年出生于日本奈良。自小酷爱汉文学。公元717年(唐开元五年),正是晁衡19岁的那一年,他被朝廷选为留唐学生,随遣唐大使来唐都长安学习。

到达长安不久,晁衡被安置在唐代最高学府国子监太学里学习。太学里集聚着许多富有才华的中外学生,在学习气氛甚浓的环境里,晁衡专心攻读周秦以来的封建经典,并以优异的成绩,博得了唐朝许多学者的青睐。公元753年任秘书省的秘书监(相当于当今国立图书馆馆长一职)。

晁衡在唐期间,正是我国诗人辈出,诗歌创作极为繁荣的时期。李白和晁衡年龄相仿,学识相当。李白十分钦佩晁衡谦虚好学和良好的汉诗修养,二人一见如故,友谊极深。

晁衡在唐生活十八年后的公元753年11月15日,偕同藤原清河(日本天皇遣唐第十次使团团长)等人离长安,经扬州、张帆东归。21日船行至冲绳岛北部,天气骤变,航船遇难,170多人遭难,幸存者仅晁衡、藤原清河等十几人。消息传至唐朝,大家误以为晁衡也已遇难身死。李白听后,不竟失声痛哭,写《哭晁卿行》,以志悼念: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远逢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晁衡等人历尽艰辛,最后又重返长安。以为他已死去的李白及朋友们见他活着回来,欢喜若狂。

晁衡自日本来唐至埋骨盛唐,在中国度过了54个春秋,李白与晁衡的友谊至今传为佳话。1977年5月,东京上演了著名剧作家田义贤编写的,歌颂李白与晁衡中日友谊的话剧《望乡诗》,受到人民的喜爱。

郭子仪李光弼齐心杀敌

私仇不及公。

——左丘明

郭子仪,陕西华县人。李光弼,辽宁朝阳人。他们两个人都是唐朝的大将。

唐朝的时候,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重要的边境地区设立了10个军镇,军镇的长官叫节度使。郭子仪和李光弼曾在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的手下当军官。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英勇善战的战将,可是两个人相互之间不服气。路上相遇,两人总是互相回避,有时候,就是同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他俩也只拿眼睛瞟瞟对方,从来不说一句话。俩人把私怨深深地埋在了心里。

公元755年,唐朝的范阳兼河东节度使安禄山发动了叛乱,企图推翻唐朝。由于唐朝统治腐败,军队的战斗力很差,叛军几乎没遇到什么有力的抵抗,就占领了大片地区。在安禄山的放纵下,叛军每到一处,奸淫掳掠,残害百姓,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为了平息叛乱,唐玄宗提拔郭子仪当了朔方节度使,让他统兵御敌。这样一来,郭子仪就成了李光弼的顶头上司。李光弼心想:“以前我不服郭子仪,俩人心里结了怨。如今他成了主将,自己成了他的部将,要是他寻机报复,我恐怕要死无葬身之地了。”于是李光弼想投靠到别人手下去。

正在这时候,朝廷传来圣旨,要郭子仪从手下挑选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领兵去平定河北的叛军。郭子仪深知李光弼是一员智勇双全的战将,便不计前嫌,向朝廷推荐了李光弼。

不久,朝廷的任命下达了。李光弼以为这是郭子仪的借刀杀人之计,心里很不安。可是,朝廷的命令又不能违抗,自己也有平叛立功的心愿,就接受了任命。

临行前,李光弼担心自己的家人受到郭子仪的迫害,便硬着头皮对郭子仪说:“我死固然甘心,只是过去我不好,得罪了您,希望您不要报复我的妻子儿女……”

没等李光弼说完,郭子仪忙离开了座位,跑过去,把李光弼紧紧地抱住,流着热泪说:“李将军!现在叛贼猖獗,国家危急,百姓生灵涂炭,正需要我们齐心协力讨平叛贼。平定河北,非将军这样的将才不行。在这紧要的关头,我们还能像过去那样鼠肚鸡肠,计较个人的恩怨吗?”

说完,郭子仪把李光弼扶到座位上坐下,边为他倒茶,边向他说过去都怪自己气度太小,请李光弼原谅。并一再表示说,要和李光弼在平叛的战斗中互相帮助,互相支援……听了郭子仪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语,李光弼很受感动。他想:郭子仪身为主将,心怀坦荡,不计个人私怨,向朝廷推荐我,委以重任。我一定也要心胸宽广一些,和他搞好团结,齐心杀敌。

当下,李光弼和郭子仪手拉着手走出大帐,相互对拜了几拜。随后,李光弼带领着郭子仪分给他的一万多兵马出发了。

李光弼到了河北以后,果然不负众望,接连打了许多胜仗,很快就扭转了不利的战局。不久,郭子仪也率军来到了河北,他和李光弼团结一致,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打败了叛军,收复了黄河以北十七郡的地方。

张巡许远团结守睢阳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贺知章

张巡,河南南阳人。许远,浙江海宁人。他俩一个是唐朝真源县县令,一个是睢阳太守。在安史之乱中,张巡和许远团结一心,共守睢阳城,对阻止叛军南侵江淮地区起到了很大作用。后因外援断绝,兵粮俱尽而牺牲。他们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英雄。

公元755年,唐朝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和他的部将史思明,趁唐朝统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大减的时机,反叛了唐朝。在安禄山的放纵下,叛军每攻占一处地方,都奸淫掳掠,残害百姓,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当叛军打到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的时候,张巡的上司,谯郡太守杨万石投降了叛军,并命令张巡迎接叛军进城。张巡接到了命令不但不投降,反而率领当地的百姓和士兵举起了讨伐叛军的义旗,收复了被叛军占领的雍丘城。

在雍丘城,张巡和叛军斗智斗勇,杀退了敌人无数进攻,使叛军损兵折将,不敢再和张巡交锋,只得下令解围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