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301300000001

第1章

易中天老师说过:“无为即有为,不教即家教。”这道出了家教的真谛:不是不教,不是跟孩子生气较劲,而是要用心教,用合适的方式方法教;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少干预孩子,通过身教和鼓励支持来影响孩子。

经常有人问我,你家孩子这么厉害,考上最好的高中,又奔向最好的大学,看你却很省心,很少为孩子烦恼,你有什么窍门啊?其实,窍门就是易中天老师的那句话。

20年来,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我一直在中学教学的第一线,还是班主任。我培养了自己优秀的孩子,也带出了一批重点大学的尖子生,感觉最深刻的一点是: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妈妈;妈妈不生气,是一个心态问题,多花点心思,孩子就会很争气,用心妈妈教出一流的孩子。

我给很多父母讲过教子问题,虽然家长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孩子寄予的希望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外界环境对孩子的诱惑,孩子的个性也越来越强,家长们时间有限,感到教子越来越力不从心,发现孩子更难管教了。其实这就暴露了一个观念的局限,家长满脑子想着管教,约束孩子,其效果会适得其反。大人在单位和公司不想被人“管教”,孩子不也一样吗?我们不得不承认,同样的期望,不一样的付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事实上,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方法欠妥,观念不科学,交流不畅,造成不少教育问题和亲子间的摩擦。

家长们这样说:

· 现在条件好了,对孩子有求必应,他却经常骗我的钱去玩游戏;

· 孩子很不听话,越管越不服,还离家出走过,真恨不得打断他的腿;

· 我家姑娘小小年纪不爱学习,就喜欢穿漂亮衣服,爱打扮,没个正经;

· 孩子真没用,你说每个学期花上万给他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成绩一点没长进,钱全打水漂了;

· 你说现在孩子活在幸福中不求上进,他又没啥缺点,就是平庸;

……

孩子们这样说:

· 我最烦我爸妈给我补这课那课的,压得我喘不过气,学的东西一点没消化。大人都有周末和假期,凭什么我们就不能好好地放松玩两天;

· 我学习上很自觉,会安排自己的学习,但是我有些自卑,因为爸妈总拿我的成绩跟人比,今天学习这个人,明天向那个人看齐,弄得我整天抬不起头来;

· 我有很多缺点,喜欢看电视、睡懒觉,但爸妈也是啊!深更半夜还在各看一个电视,周末早上都不起来给我做饭;

· 我家里做生意,是有钱,但他们只顾挣钱,小学时还把我丢老家读书,有时一周都见不到面,更别说陪我一起学习,我觉得自己被遗忘了,学习没意思;

· 我痛恨老师体罚我、父母惩罚我,我做事有点笨手笨脚,成绩也差,但没人教我,没人鼓励我,我不知道怎么学,只是混日子;

……

老师们则说:

· 这孩子没有礼貌,缺少家教,总找借口,还爱顶嘴,真不想管他;

· 其实她很正常,在学校很自觉,但听说到家里就发脾气,闹矛盾,这可能是亲子关系存在一些问题;

· 有些孩子脑瓜子很聪明,但不爱学习,老爱耍小聪明;

· 老师喜欢好学生,因为他们省心,好管理,有些偏爱是不言而喻的;

· 有时候我们想帮助一些学生,但学生屡教不改我们就放弃了,而接受老师指导的学生后来都有大进步,所以我们对人肯定有所取舍;

……

这些情况反映了一些共同的心声。教育真是孩子、家长、老师三方共同的事情,而且一定是以孩子为主,采用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才能够促进他的身心健康。带了好多届学生下来,我发现,在高中,虽然学生入学时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其实起点是不同的。这个起点不仅仅是中考成绩,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和思想认识,那些基础扎实,学习习惯优秀的学生起跑快,提速更快,每次考试总是很争气;那些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的学生,不知道时间的宝贵,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不知道怎样去学习,有的学生还自傲于中考成绩的优秀,三年下来,差距会越拉越大。

我是一个思想开放的人,读了很多教育学的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汲取了各家有益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方法理念。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学生的过程中,我经常拿这些方法和爱人、老师以及身边的家长探讨,分析总结之后,收获非常多。很多东西其实一比较就出来了,比如一些不好的方法观念,结合具体的教子事例,一说就明白。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收获,我会拿一些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日常行为,跟孩子们一起交流,问他们的感受,从他们那里了解需求,从而反馈给他们的家长。这种双向互通式的教育,我一坚持就是18年,积累了许多本厚厚的日记。化繁为简,去芜存菁之后,便有了这本书。

教育一定是以孩子为主体的,既要适合他们的天性,又要符合他们身心成长的规律,不能拔苗助长。因此,我提出“妈妈不生气”这个概念,其实是希望家长们能有一个好的心态,多些变化,少些僵化,多给孩子自由,少些干预,更不能摆家长作风,主观用事,根据自己的意志安排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这样会害了孩子。另一方面,要培养出一流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阳光自信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独立自主的精神,这样他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为此,我在本书中还列举了20位高考状元的成功经验与方法,尤其是他们的学习心态和独特思维,父母的教子理念和方法,老师的指导方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在此,我愿和大家分享一些大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会在书中配合例子进行详细分析:

孔子:因材施教,身体力行;

叶圣陶: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教会孩子思考;

布卢姆: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优等生;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夸美纽斯:培养孩子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的品格;

卢梭:要培养自然人,让孩子独立思考、身心健康发展;

马卡连柯:要让孩子在集体中成长,尊重孩子的想法;

蒙台梭利: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最大限度地减少父母干涉;

杜威:教育即生活,孩子要在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皮亚杰: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减少父母的意志安排。

闫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