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杜甫文集2
3016600000036

第36章 北征(2)

①皇帝二载:即肃宗至德二年(757)。初吉:朔日,即阴历每月初一。一说自朔日至上弦(初八日)为初吉。②杜子:杜甫自谓。苍茫:怅惘貌。因时当世乱,家信难至,不知家中情形究竟如何,加之忧时伤乱,恋阙难舍,所以有苍茫之感。问:探望。③维时:犹是时,当时。艰虞:指紧张困难的局势。暇曰:闲暇的日子。④“顾惭”二句:是说自感惭愧,皇帝的恩泽加于我个人,诏许回家探望。其实是话中有话,为什么在“朝野少暇日”这么紧张的关头,放杜甫回家探亲呢?是因为疏救房琯惹恼了肃宗,才墨制放还,这是变相的放逐。蓬荜:用草和树枝搭成的简陋房屋,指贫苦人家。⑤拜辞:拜别。诣:到。阙下:宫阙,指朝廷。怵惕:惶恐不安貌。久未出:言依恋而不忍去。⑥谏诤:直言规劝。谏诤姿:谏官的品质和才干。杜甫为左拾遗,谏诤是他的职责。虽乏:是谦辞。君:指肃宗。⑦中兴主:复兴国家的君主,指肃宗。经纬:指治理国家。密勿:为双声,声转为黾勉。《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黾勉从事。”《汉书·刘向传》引作“密勿从事”,颜师古注:“密勿,犹黾勉从事也。”⑧“东胡”二句:安禄山本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胡人,故称“东胡”。这年正月,其子安庆绪杀父自立,据洛阳称帝,继续作乱,故云“反未已”。对此,杜甫愤恨至极,故曰“愤所切”。⑨行在:行在所的简称,天子所居之地,指肃宗临时所在地凤翔。恍惚:心神不宁貌。二句谓恋阙难舍,挥泪而别,回家途中,依然精神恍惚。⑩乾坤:天地,天下。疮痍:创伤。忧虞:忧虑,忧愁。二句是说因安史之乱的破坏,遍地疮痍,自己忧国忧民,何时能了?靡靡:行步迟缓貌。《诗经·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摇摇。”逾:跨越。阡陌:田间小路。南北曰阡,东西曰陌。眇:少。萧瑟:萧条,荒凉。二句谓因战乱破坏,沿途所见,人烟稀少,一片荒凉。“所遇”二句:谓沿途所见,多是受伤流血的人(包括兵与民)。回首:因心在朝廷,故不时回望。凤翔县:即行在所。旌旗飘动,在落日余照中,或隐或现。“前登”二句:言前行登上重重寒山,多次碰到饮马的水池。重:重叠。饮马窟:饮马用的水池,正是战争遗留的痕迹。邠(bīn):邠州,今陕西省彬县。郊:郊原。邠州郊原是个盆地,从山上往下看,如在地底,故曰“入地底”。泾水:即今泾河,为渭河支流,从邠州北境流过。荡潏(yù):水流动貌。“猛虎”二句:承前写山势险峻难攀。苍崖状如猛虎,蹲踞于前,怪石嶙峋开裂,好像猛虎张口吼叫似的。戴:印上之意。这句是说古老的山路上留有车辙的痕迹。“青云”二句:是说走在山上,头顶青天,凭高望远,激起极高的兴致,连山中幽微的景物也令人喜悦。幽事:指山中景物。琐细:细小。罗生:丛生。橡栗:即栎树的果实,似栗而小,长圆形,义名橡子。丹砂:即朱砂。点漆:黑而发亮。二句形容山果或红或黑的色泽。“雨露”二句:言草木只要受到雨露滋润,无论其实或甘或苦,在秋天都会结果。这是大自然的恩赐。言外感叹人反不能及。濡:滋润。缅思:遥想。桃源:即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写的世外桃源。诗人见山水清幽如桃花源,令人向往,更加感叹自己身处尘世的愚拙。坡陀:山冈起伏不平貌。鄜畤(zhì):指鄜州。春秋时,秦文公在此筑坛以祭神,称为鄜畤。畤:祭祀天地及古代帝王的坛场。杜甫家在鄜,望鄜畤实即望家。岩谷:山岩和深谷。互:交互。“我行”二句:是说自己已经下山到达水滨,而仆人还走在山上,隐含急于到家与妻子相见的迫切心情。犹:尚。木末:树梢,指山上。鸱鸟:即鹞鹰。一作“鸱枭”,即猫头鹰,专吃鼠、兔一类小动物。拱:用力扒开,用力掀开。拱乱穴:谓野鼠乱扒洞。一说山陕田野中,有一种黄鼠,见人则交其前爪而立,如人拱手作揖,称为拱鼠,又名礼鼠。“寒月”句:描写夜间所见战场恐怖惨状。以下四句即因上二句所见而联想到去年的潼关之败,所以说“往者”。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安禄山陷洛阳,玄宗命哥舒翰率兵二十万守潼关。因杨国忠促战,被迫出关迎敌。十五年六月,大败于灵宝,全军溃散,死者数万。百万师:非实指,极言其多。卒:同“猝”,仓促。“遂令”二句:接上言哥舒翰战败后,遂使众多秦地百姓,为叛军所残杀。半秦民:极言其多。为异物:化为异物,指死亡。堕胡尘:身陷贼中,指被俘至长安事。及归:指由长安逃至凤翔。尽华发:头发都花白了。经年:杜甫于去年八月离开鄜州,今年闰八月才回到家中,整整经过了一年。茅屋:指在鄜州的家。衣百结:形容衣服破烂不堪,打满补丁。“恸哭”二句:谓家人乍见恸哭之声使松涛、泉流都为之共鸣。恸哭:痛哭,大哭。幽咽:低声哽咽。所娇儿:所宠爱的孩子,指宗文、宗武等。白胜雪:回想离家那时娇儿的容颜是雪白可爱的,而如今呢,即是下二句所写之惨状。耶:同“爷”,俗称父曰爷。背面啼:因怕生而背过脸去哭。垢腻:肮脏。不袜:光着脚。形容穷苦至极。补绽:指缝补过的旧衣。才过膝:刚到膝盖,言衣裳短小。“天吴”四句:是说用绣有海景波涛的旧衣料来缝补裋褐,所以天吴、紫凤这些图案,被“曲折”、“颠倒”得东倒西歪。坼(chè):裂开。天吴:虎身人面,是八首八足八尾的水神。波涛、天吴、紫凤:都是指“旧绣”的花纹和图案。裋(shù)褐:粗布短衣。情怀恶:心情不好。呕泄:上吐下泻。卧:卧病。那:犹“奈”,那无:奈何没有。其实并不是没有,而是说稍微有一些,与下文“衾稠稍罗列”互文见义。凛傈:冻得发抖。粉黛:古代妇女用的化妆品。粉:用以搽脸。黛:用以画眉。解包:打开包袱。衾稠:被与帐。面复光:脸上又见了光泽。头自栉:自己梳头。栉(zhì):梳、篦一类梳发用具。这里名词作动词用。无不为:事事照着作。随手抹:信手胡乱涂抹。移时:过了一段时间。朱铅:指胭脂和铅粉。狼籍:散乱不整,言把眉毛画得不成样子。“生还”二句:是说在战乱中生还,见到孩子们,高兴得好像忘了饥渴。“问事”二句:写来家时间一长,孩子们就无拘无束地争着扯着他的胡须问这问那,可谁又忍心发怒喝止他们呢。问事:问这问那,诸如陷贼和逃归等事。嗔喝:发怒呵斥。“翻思”二句:是说孩子们虽然吵闹,但回想在长安陷贼时思归不得的愁苦,却感到是一种乐趣。翻思:回想。聒(guō):声音嘈杂,吵闹。“新归”二句:意谓历尽艰难,能活着归来就已经很欣慰了,至于一家的生计又怎么谈得到呢?慰意:心情获得慰藉。生理:生计。至尊:皇帝。蒙尘:君主流亡在外,蒙受风尘之苦。此指玄宗奔蜀,肃宗在凤翔,都未回长安。几日:犹何时。休练卒:指战乱停止。“仰观”二句:谓时局有好转的迹象。天色改:气运改变,中兴有望。坐觉:顿觉。妖氛:指叛军气焰。豁:裂开,澄清。“阴风”二句:写至德二年九月,肃宗听从郭子仪建议,借兵回纥平乱。回纥怀仁可汗派遣太子叶护及将军帝德将兵四千馀人至凤翔,表示愿意帮助唐朝收复两京。回纥:即今维吾尔族。一作“回鹘”。按回纥,其先匈奴人,元魏时亦号高车部,或曰敕勒,讹为铁勒,至隋大业中,自称回纥。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回纥第四代可汗与唐和亲,特遣使至长安,表请改“回纥”为“回鹘”,始有“回鹘”之名,杜甫当时是不称“回鹘”的。惨澹:黯淡无光貌。因杜甫反对向回纥借兵,认为后患无穷,故以阴风、惨澹来形容回纥兵的剽悍和杀气腾腾。因回纥居住我国西北,故曰“西北来”。其王:指回纥怀仁可汗。李唐是正统天子,安史叛乱为逆,助唐平叛,乃顺天之意,故曰“助顺”。善驰突:善于骑马作战。一万匹:回纥兵善骑射,一人备两马,故曰“一万匹”。此辈:指回纥兵。少为贵:人数少而战斗力强。一说杜甫认为应少借回纥兵以免难治。或谓回纥以少壮为贵。《汉书·匈奴传》云:“壮者食肥美,老者饮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均可参。服勇决:都服其骁勇果决。“所用”二句:言所来皆精兵。鹰腾:像鹰一样飞腾搏击。过箭疾:极言破敌之速,迅疾如箭。“圣心”二句:写肃宗一心想倚赖回纥平定安史之乱,当时朝中虽有不赞成借兵的,但慑于皇帝威严,也不敢坚持。史载,回纥军至凤翔后,肃宗接见叶护,“宴劳赐赉,惟其所欲”,并命广平王李俶和叶护结为兄弟。圣心:皇帝之意。虚伫:虚心期待。时议:指当时持不同意见的议论。“伊洛”二句:言收复东、西两京(洛阳和长安),易如反掌。伊、洛:二水名,均流经洛阳。指掌收:形容很快就能收复。西京:长安。不足拔:不堪一击。官军:唐朝军队。请深入:应该深入敌后。蓄锐:养精蓄锐,指精兵。可俱发:谓官军与回纥一同进击。《资治通鉴》卷二二。载,回纥军至后,“元帅广平王(李)俶,将朔方等军及回纥、西域之众十五万,号二十万,发凤翔”。“此举”二句:谓收复两京后,要乘胜打开青、徐,然后北略恒、碣,直捣叛军老巢。此举:指上述唐军与回纥联合进攻。青、徐:青州、徐州,今山东、苏北一带。旋瞻:转眼之间。略:攻取。恒、碣:恒山和碣石山,指山西、河北一带。昊天:秋天。秋于五行属金,有肃杀之气。杜甫认为自然界时当肃杀的秋天,平叛局势的发展应是与其相一致的,国家正宜于此时一举肃清妖氛,平定叛乱。上句与下句互文见义,意谓叛军灭亡被擒,当在今年秋季。祸转:厄运已经转到叛军一边。其:义同“岂”。皇纲:皇朝的纲纪,指唐王朝的正统地位。绝:断绝。“忆昨”句:上句乃追忆去年潼关失守、玄宗逃往四川的事。狼狈初:指玄宗仓皇出走。与古先别:与古代君王遭遇到类似情况时的处置有所不同,指下文奸臣被铲除事。奸臣:指宰相杨国忠。竟:最终。菹醢(zū hǎi):剁成肉酱。同恶:指杨国忠的亲属和党羽。荡析:扫荡,消灭。二句乃指以下史实:至德元年六月,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领禁兵扈从玄宗逃难入蜀,至马嵬驿,发动兵变,诛杀杨国忠,军士“争啖其肉且尽,枭首以徇”。韩国、虢国二夫人亦为乱兵所杀。国忠之妻裴柔与子暄、晞等,也都被杀。其余党羽或被杀,或坐诛。“不闻”二句:谓周幽王宠爱褒姒,殷纣王宠爱妲己,招致亡国之祸。这与玄宗之宠杨贵妃引起安史之乱情况虽相似,但玄宗能从国家大局出发,同意将杨贵妃缢死,是与历史上的亡国之君不同的。此即上文所云“事与古先别”之意。夏殷:宋人马永卿引作“商周”,胡仔认为当作“殷周”,以与下句“褒妲”对应,似通。然下文有“周汉”,似犯重复。仇兆鳌则以“夏殷”为是,为了对应,擅将“褒妲”改为“妹妲”,即妹喜(夏桀宠幸美女)、妲己。其实不必拘泥,顾炎武曰:“不言周,不言妹喜,此古人互文之妙。”(《日知录》卷二十七)言夏、殷,实亦包括周;言褒姒、妲己,实亦包括妹喜。周汉:喻唐朝。宣光:周宣王和东汉光武帝刘秀,两人都是中兴之主。这里指肃宗。期望肃宗再复兴唐室。桓桓:勇武貌。陈将军:即陈玄礼。仗钺奋忠烈:指陈玄礼率兵杀死杨国忠及其党羽事。钺:古代兵器,形似大斧。微:没有。尔:指陈玄礼。二句谓假如没有你,人们已非唐朝的臣民;由于有了你,到现在国家还存在。大同殿:在长安兴庆宫勤政楼北,玄宗常在此朝见群臣。白兽闼:即白兽门,长安宫中禁苑南门,在凌烟阁之北、太极殿西南。言旧宫殿之凄凉、寂寞,是表达人民期盼皇帝早日收复京城,即下文之“望翠华”。都人:京都长安的人民。翠华:以翠羽为饰的旗,为皇帝所用仪仗。佳气:中兴、祥瑞之气。金阙:指朝廷。二句谓人民渴盼皇帝回来。光复长安。园陵:唐历代帝王的陵墓。固有神:言有先帝的神灵护佑。扫洒:祭扫。数:礼数。以上四句即上云“皇纲未宜绝”之证。煌煌:光明宏大貌。二句谓唐太宗李世民所开创的唐朝基业宏伟昌盛,光照后世。这是诗人对唐朝开国之君的赞颂,也是对唐肃宗中兴唐室的期望。唐太宗是唐王朝的实际缔造者,又有“贞观之治”的政治典范,故称“太宗业”。宏达:宏伟昌盛。

【评析】

至德二年(757)秋作。这年二月,唐朝政府由彭原进驻凤翔。四月,杜甫由长安逃至凤翔,五月授左拾遗。因疏救房琯,触怒肃宗,下三司推问,赖张镐等人相救获免。闰八月,放还鄜州(今陕西富县)省家,这首诗就是归家后写的。北征,即北行。因鄜州在凤翔东北,故曰“北征”。题下原注:“归至凤翔,墨制放往廊州作。”墨制,即墨敕,墨写的诏书。肃宗墨制放还,实是对杜甫的政治放逐。全诗一百四十句,七百字,是杜集中最长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以归途中和回家后的亲身见闻为题材,以陈述时事为主,表达了诗人对政局的见解。作者把国家大事与个人遭遇相结合,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胡小石《杜甫<北征>小笺》评云:“杜甫兹篇,则结合时事,加入议论,撤去旧来藩篱,通诗与散文而一之,波澜壮阔,前所未有,亦当时诸家所不及(元结同调而体制未弘),为后来古文运动家以‘笔’代‘文’者开其先声。”全诗可分为五大段:从开头到“忧虞何时毕”为第一大段,写奉诏探家,动身之前的复杂矛盾心情;从“靡靡逾阡陌”到“残害为异物”为第二大段,写归家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况我堕胡尘”到“生理焉得说”为第三大段,写归家以后的悲喜情况;从“至尊尚蒙尘”到“皇纲未宜绝”为第四大段,写对时政的意见,对借兵回纥,表示忧虑;从“忆昨狼狈初”到结束为第五大段,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安史之乱的初步总结。激励肃宗继承太宗遗业,完成中兴大业。这是杜甫最有名的巨制之一,全篇铺陈终始,夹叙夹议,表情曲折,描写细腻,结构完整,充分体现了杜诗博大精深、沉郁顿挫的风格。《唐宋诗醇》卷十赞曰:“以排天斡地之力,行属词比事之法,具备万物,横绝太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有五言,不得不以此为大文字也。问家室者,事之主;愤艰虞者,意之主。以皇帝起,太宗结。恋行在,望匡复,言有伦脊,忠爱见矣。道途感触,抵家悲喜,琐琐细细,靡不具陈。极穷苦之情,绝不衰馁。”向被誉为“古今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