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杜甫文集2
3016600000051

第51章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①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②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③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④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⑤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⑥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⑦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⑧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⑨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⑩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

【注释】

①天宝后:指安史之乱后。因安史之乱起,中原农村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剧减,故云“寂寞”。园庐:田园房舍。但蒿藜:只剩下一片野草。②里:坊里。唐制,百户为一里。各东西:各自东西逃散。③为尘泥:一作“委尘泥”,指尸骨朽烂。④贱子:老兵自谓。阵败:指邺城之败。旧蹊:旧路。此指故里。⑤“久行”二句:写征夫归来,所见皆空巷,终是无家可人,因为“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在这荒旷的家园中,惟馀暗淡惨凄的日光,可谓“写尽满目荒凉”(《杜诗镜铨》卷五)。日瘦:指日色无光,气象凄惨。王嗣奭曰:“日安有肥瘦?创云‘日瘦’,而惨悽宛然在目。”(《杜臆》卷三)⑥怒我啼:向我愤怒啼叫。狐狸对人啼,可见人宅已成狐穴。⑦“宿鸟”二句:犹云人生恋故土,既然能回到家乡,就是再困苦也要暂且活下去。⑧“方春”二句:写老兵为了生活又独自忙活起农事。灌畦:浇菜地。⑨习鼓鞞(pí):练习敲打军鼓,指又要他去打仗。⑩从本州役:在本州服兵役,言服役之近。无所携:是说家中没有人可以告别的。携:离。“近行”二句:是说自幸在本州服役,要是远去他乡就很难说了。终转迷:不知会怎么样。“家乡”二句:又翻进一层,是说家园既然都已经荡然无存,那么在本州与在外地服役反正都是一样,没有什么区别。这是老兵自伤只身无依之辞,揭露了他“无家”的内心痛苦。齐:都一样。“永痛”二句:是说母亲去世已有五个年头。安史之乱爆发至此时正好是五年,可见其母是死于战乱的。委沟溪:指死去未得安葬。委:抛弃。不得力:指不能救母于死,母死又不能葬。两酸嘶:言母子二人共同饮恨。一说指母病不能养,母死不能葬,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感到痛心。亦通。酸嘶:失声痛哭。“人生”二句:谓到了这样无家可别的悲惨境地,还让人怎么做老百姓呢?矛头直指皇帝。烝黎:百姓,民众。

【评析】

乾元二年(759)三月作。题云“无家别”,犹言无家可别。通篇是一个再次被征服役的单身汉的独白,可分三段:开头八句,写老兵乱后归乡;中十二句,言归而无家,分写故里荒凉之状与暂归旋役之苦;末十二句,言无家又别,既伤只身莫依,又痛亡亲不见,曲尽无家之惨。结句“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尤为痛彻心肺。此诗为“三吏”、“三别”的最后一篇,可作六诗总结。王嗣奭曰:“上数章诗,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公往来东都,目击成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年之泪。”“《新安》,悯中男也,其词如慈母保赤。《石壕》作老妇语,《新婚》作新妇语,《垂老》、《无家》,其苦自知而不能自达,一一刻画宛然,同工异曲,随物赋形,真造化手也。”(《杜诗详注》卷七引)《唐宋诗醇》卷一○亦云:“安史之乱,唐之不亡,幸耳。相州一溃,河阳危迫,驱民从役,势不得已。然其困亦极矣。甫于行役所经,伤心惨目,上悯国难,下痛民穷,加以所遇不偶,怀抱抑郁,程形赋音,几于一字一泪,觉千古不可磨灭,使孔子删诗,当在变雅之列。岂复区区字句之间,声调之末,与他人较工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