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晚清第一外交官李鸿章传
3021200000021

第21章 投身官场——40年荣辱与共(16)

李鸿章在介绍完“洋器”之后,便顺理成章地开始探触到“洋器”背后更深的知识和技术背景,虽然浅白,却是中国官员对“西学”的知识谱系认识进一步深化的标志。而且,他开始把中西之“学”的某些方面作一比较,也是中西文化比较的重要标志。因此他的这番论述确实格外重要,其实这也是他此信最重要的目的。

其时,日本“开国”向西方学习不久,李鸿章已感到日本的崛起在即,故以日本为例鞭策国人:日本前些年也为英法等国侵略,但现在“日本君臣发愤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西国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现在已能驾驶轮船,造放炸炮”。此时国人大都仍视日本为微不足道的“蕞尔岛国”,而李鸿章却已看到日本今后将对中国造成严重威胁:“夫今之日本,即明之倭寇也。距西国远,而距中国近。我有以自立,则将附丽于我,窥伺西人之短长。我无以自强,则将效尤于彼,分西人之利薮。”

读史至此,不能不使人备感遗憾,近代中国的历史被李鸿章的后一种预言不幸而言中,近代中国“无以自强”,迅速强大的日本岂止是“效尤于彼”“分西人之利薮”,而是成为中国最疯狂的侵略者。不过,几年后当他初掌全国“外交权”时,却一度忘记此言,居然主张“联合日本”对抗西方!这说明,当时他提出日本对中国的潜在威胁主要是为了激励国人。

他痛心国人对世界大势蒙昧无知,拒不变改,语重心长地引用苏东坡的话说:变革“言之于无事之时,足以有为,而恒苦于不信。言之于有事之时,足以见信,而已苦于无及”。也就是说,当形势从容足可以变革时,人们总不相信危机在即,因此拒不改革;直到危机来临时,人们才相信应当变革,只是这时往往已没有时间了。综观晚清历史,清政府就是这样被形势步步紧逼,一误再误,最终丧失变革图存机会的。

最后,李鸿章指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的确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因为世界工业发展史表明,从手工制造机器到用机器制造机器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李鸿章提出“觅制器之器”直接进入用机器制造机器的阶段,将大大缩短从手工制造机器到用机器制造机器的历史过程。“觅制器之器”自然要有“制器之人”,而中国传统考“八股”文章的科举制度根本培养不出“制器”之人,他提出只有在科举考试中把自然科学知识“专设一科”以培养“制器之人”,确属洞见,但当时却是惊世骇俗之论,恭亲王奕在呈皇上的奏折中对此也只字不提。然而40余年后,科举终被完全废除,不知在白白浪费40年时光后,人们是否想起李鸿章的这番建议。

但对李鸿章此信提出的派京城火器营兵弁到江苏学习炸炮的建议,恭亲王却赞赏有加,并奏准实行。值得一提的是,恭亲王在奏折中特别强调“京营学成后,只可推之各省驻防旗兵学制。缘旗人居有定所,较易防闲,仍禁民间学习,以免别滋流弊”。而慈禧当即下谕说:“该弁兵等到苏后,该抚务须加意稽查,妥为防闲,俾秘妙之传不至稍有漏泄,方为妥善。”清政府对民间深抱警惧的心态,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

自强要从军事方面抓起

和老师曾国藩一样,李鸿章的洋务活动也是从军事开始的,而他在中国军事近代化方面的贡献,要远远超过他的老师,也超过了他同时代的其他洋务大臣。这一方面和他不拘成法的办事风格有关,同时也是和他刚一出山就被派往列强盘踞的上海,推行“华洋会剿”政策的特殊情况有关。这一点,又是曾国藩有意为之的了。

1862年,李秀成率领大军攻打上海,上海派人向曾国藩紧急求援,经过仔细考虑,曾国藩决定派李鸿章前往上海,同时编练淮军,一方面抵抗太平军,实现战略包围,同时也是派得力干将,抢占这个重要的军饷来源地和洋务的桥头堡。

到达上海之后,李鸿章看见外国枪炮性能优越,杀伤力强,而中国自己生产的却质量低劣。同时他又发现,太平军专用洋枪,尤其是李秀成所部用洋枪最多。为了在战场上争得主动,李鸿章决定用西方新式武器武装淮军。

李鸿章通过兄长李瀚章,在广州购买了大量的西方新式枪炮,不仅用来武装改编后的淮军,而且分拨给曾国藩、曾国荃的湘军使用。从这年的6月开始,李鸿章的淮军里面也出现了“洋枪队”。从此以后,湘淮军开始了新式武器的装备,后来曾国藩多次说,湘淮采用洋枪,是李鸿章倡导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对洋枪洋炮,曾国藩并不迷信。当时曾国荃屡次要求李鸿章为他代买洋枪洋炮,曾国藩就表示,打胜仗“在人不在器”,关键还是训练好。这种认识当然存在一定的误区,这是曾国藩受条件限制的原因。但他并不保守,一旦发现洋枪洋炮的威力后,对于李鸿章的行动,他不但同意,而且还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他的积极扶持和指导下,李鸿章才走上了洋务强国的道路。

在奕的帮助下,李鸿章的意见终于得到慈禧太后的首肯,允许他在“剿匪”的前提下,学习制造军火。

随后,李鸿章开始跟有军工经验的英、法军事人员接触,目的是要模仿他们的生产。由于李鸿章与外国军队的频繁接触,使他对外国武器的效力更为推崇。

在实践中,李鸿章的洋务自强思想也在不断深化。不久,他就认识到,长期依靠购买西方军火,只能增加对外国的依赖性,要想自立自强,就必须学习外国的生产技术,创办和发展自己的军工企业,实现自主生产。从此,他开始与有经验的外国军事人员接触,学习有关知识。经过不断地了解,逐渐坚定了生产西式武器的决心。

1862年10月,由韩殿甲领导的技工在李鸿章的军费资助下,开始生产炸药及雷管。

1863年,李鸿章雇用英国人马格里,会同直隶州知州刘佐禹,首先在松江设立了一个洋炮局,主要制造炮弹铜帽等军用品,这是上海最早成立的洋炮局。

这一年的9月,李鸿章调丁日昌到上海,又建了一局,仿造短炸炮以及各种新式炮弹。三个洋炮局先后成立,李鸿章将其合称为上海“炸弹三局”,当时又称之为上海洋炮局。

丁日昌,字雨生。广东丰顺人。他曾任江西万安知县,当时李瀚章是丁日昌手下的赣南道。丁日昌因为万安失守被革职,投奔到曾国藩处当幕僚。曾国藩很欣赏丁日昌的才干。李鸿章组建淮军的时候,就想要丁日昌跟自己去上海,曾国荃则提出要丁日昌跟自己去攻打天京。曾国藩谁也没有给,把丁日昌和李瀚章一起派到广东去办理厘金了。当时还在到处寻找人才的李鸿章听说丁日昌在广东军营,已经督制出了大小炮硼36尊,子弹2000多颗,十分羡慕。心想如果能让他来主持炮局就好了。李鸿章于是使劲追着曾国藩要人,终于奏请朝廷批准把丁日昌调到上海主持炮局。

事实表明,丁日昌办的炮局最有成效,它能制造“田鸡炮”(迫击炮),还有能发射80磅炮弹的“开花炮”。后来,丁日昌一直在李鸿章身边做他的得力助手,成为“洋务运动”的积极实行者。

1864年5月,和太平天国的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按理,洋枪洋炮的制造也该放松下来,但是,李鸿章不但没有放松,反而认为更应当加强。在仿制洋枪洋炮的基础上,他强调,不但要仿造,而且还要逐渐学会制造“制器之器”,刻不容缓。建议朝廷向日本学习,掌握西方的先进技术,加强国家的国防力量,在世界上站起来。

韩殿甲和丁日昌分别主持的炸弹局,“都不雇佣洋匠,只选中国工匠,仿照外洋做法”,分别用手工铸造炸炮。这三个炸炮局所造的炮,大多限于轻便的短炸炮,炮重不满50斤,每月只造6至7尊。炸弹则每月可出产万余颗。

“炸弹三局”生产出来的各种炸弹源源不断地被送到前线,给李鸿章消灭太平军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并为李鸿章日后创办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积累了经验。1864年,淮军攻占苏州,李鸿章把马格里、刘佐禹主持的洋炮局迁往苏州,成立了苏州洋炮局。地址设在太平天国纳王府,占地比上海大得多。这期间,马格里通过李鸿章的允准又从外国购买了一批机器,规模扩大,生产也颇有成效,每一星期就可以生产1500到2000枚枪弹和炮弹,还制造了规模不同的开花炸炮。对此,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奕在1864年5月奏请朝廷允准,从保卫宫廷的火器营中选出了8名武弁、40名兵丁前往苏州洋炮局学习。于是李鸿章成了让人们刮目相看的洋务派首领之一。

1864年5月,同太平军作战即将结束,李鸿章再次强调制器之不可缓。他在致总署函中说:“前者英法各国以日本为外府,肆意诛求,日本君臣发愤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西国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日本制造,现已能驾驶轮船造放炸炮。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恃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由是凝然不动,而英人固无如之何也。”“日本以海外区区小国,尚能及时改辙,知所取法,然则我中国深维穷极而通之故,夫亦可以皇然变计矣。”

1865年,李鸿章接替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他看到,原来所设立的三个洋炮局设备不全,就在曾国藩的支持下,购买了上海虹口美国人的一座旗记铁厂,将它和原来设在上海的两个洋炮局合并,扩建为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总局规模极大,该局用两江海关二成的洋税作常年经费,主要制造军械。此外,江南制造总局还附设译书局,专门翻译外文科技书籍。

该局坚持“自立”、“自强”的主旨,从经费的筹措、机器设备的购置、管理人员的委派到洋匠的雇佣、机构的设立等问题,李鸿章和曾国藩都要过问,可谓费尽心机。

在制造枪炮之外,江南制造总局同时还生产“制器之器”也就是生产造机械。同时,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制造轮船的分厂。李、曾二人都清醒地认识到,要对付西方列强,实现自强,对海域的争夺是关键,因此就要多造船,防御好沿海各个重要港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曾国藩又奏请另外划拨两江海关的两成洋税,其中一成作为江南制造总局专造轮船的费用。同治七年(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终于造出了第一艘大型新式兵轮。中国近代的船舶制造业也从此开始发轫起锚。

从江南制造总局的成立可以看出,“自立自强”是其主旨,这是曾国藩和李鸿章师徒二人的主要目的,因此事无巨细,二人都十分关注,从经费筹措、机器设备的购置、管理人员的委派到洋匠的雇佣、机构的设立等题,他们都要过问,这使得江南制造总局从一开始就有了强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1863年11月,曾国藩从两江总督任上调赴徐州前线为钦差大臣,全力主持“剿捻”事务,李鸿章也移至南京。这样,苏州洋炮局又迁移至南京,改为金陵机器局,又称金陵制造局。该局局址设在南京中华门外的瓷塔山,规模又有所扩充,设备有所改进,到1879年计有3个机器分厂,翻砂、热铁、柞厂各2个,还有火箭局、洋药局、水雷局等;能够制造炮位门火,车轮盘架,子药箱具,开花炮弹、洋枪、抬枪、铜帽、大炮、水雷等。

1870年,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对崇厚所办天津机器局进行了接管并加以扩充。天津机器局在李鸿章的经营之下,分设东西两局,规模比以前大得多,主要生产火药、枪弹、炮弹、水雷等,辅之以修造船舰等。产品主要供应淮军以及北洋水师之武器装备。

李鸿章创办及接办的这几个制造局,再加上1866年左宗棠创办的福建船政局,成为中国早期军事工业的主干。几年间,制造局规模初具,奠定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根基。在李鸿章和曾国藩的带领下,许多省份也先后用“机器局”、“制造局”的名义,不断设立军火工厂。尽管其中存在一些缺点,但是毕竟引进了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已经和原来的官营工场手工业有了根本的区别,打上了资本主义企业的烙印。而通过几年的努力,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生产新式武器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了清朝军队的落后状况,走上了国防近代化的道路。

综观李鸿章为实现“自强”而兴办近代军用工业的过程,从他购买船炮到仿而制造,其性质究竟是为了镇压国内人民反抗还是为了“自强”而抵御外侮呢?从以下几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后者是主要方面。

第一,不论是金陵制造总局、江南制造总局还是天津机器局的兴建和扩大,都是在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败局已定的情况下,所以,如果李鸿章为对付农民起义而制造枪炮,是没有多大必要的。相反的,从前述促使李鸿章设厂制器的原因来看,“自强御夷”的目的是主流。

第二,李鸿章等人从购买船炮到自行制造的举动,为中国近代社会带来了一种实实在在的新生产力,并且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开了新风气。

江南制造总局开局之初,就有过“各委员抨考图说,以点线面体之法,求方圆平直之用;就厂中之洋器,以母生子,触类旁通,造成大小机器三十余座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