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022200000001

第1章 引言

大国崛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纵览现代世界大国之兴衰,一个大国要振兴,非有自己的兴邦之道不可。英、法、美走的是自由市场经济之路,德、日走的是民族利益至上的国家资本主义之路,苏联走的是社会主义的政府全面管理经济之路。这些国家都沿着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崛起,成为世界强国。中国的崛起,必然也要探索形成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当然,大国的社会发展道路并非天生而来,也不是一蹴而就。它总是要经过萌芽、发展、调整、成型的阶段,最终才能走向成熟。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在其社会发展道路的形成过程中,执政者主动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治国经验,经常是形成本国社会发展道路的必要措施。比如:沙俄帝国兴起时,就曾经积极地向西欧学习,沙皇甚至还微服出访西欧以学习他国的管理经验;日本兴起时,也曾经多次组团赴欧考察,然后积极模仿德国走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

撇开欧美国家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不谈,我们仅从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说起。一言概之,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建构中央集权、树立马列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由中央政府全面管理经济社会生活的道路。这条道路与英、美的社会发展道路有根本差别。英、美实行自由市场经济,走的是优先发展轻工业的工业化道路,苏联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走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在英、美,政府是经济社会活动的“裁判”,政府一般不对经济生活进行直接干预;在苏联,政府是经济社会活动的直接组织者,政府全面管理经济生活。走上这条发展道路后,苏联曾经创造了惊世骇俗的发展速度,用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对西欧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赶超,实现了俄罗斯民族的伟大宿愿。二战前夕,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不但分别超过了英、德、法,而且超过了英、德、法三国的总和。苏联在二战中遭受巨大创伤,但二战却使苏联模式的光辉照耀了半个地球。兹·布热津斯基说得对,苏联模式一度是人类文明的吉兆,一大批民族国家竞相以苏联模式为样板,自由资本主义一度处于守势、劣势。

恰恰在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走向胜利。对于这个沉睡百年的大国来说,历经千辛万苦获得独立主权之后,最沉重的任务莫过于选择社会发展道路。否则,赶超西方、振兴民族、富国强兵的梦想都将化为泡影。其时,世界上可供中国学习和借鉴的社会发展道路只有两条:一是英、美的自由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二是苏联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鉴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以及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政治敌对、经济封锁和军事威慑,新中国选择英、美式的自由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断然不可能的。因而,从保持中共政治路线的连续性和突破资本主义封锁、争取苏联援助的三个方面看,新中国那时只能选择走上苏联式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学习苏联、走上指令计划经济发展道路的一个时期内,中国取得了不可小觑的成绩,不但为新生代政权缔造了必不可少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国防基础,而且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经济格局。

但是,模仿的正确归宿必须是在继承中超越,新中国对苏联模式的学习必然要以继承和超越告终。有如造血功能缺失的病人移植异体骨髓一般,移植而来的骨髓可能不成活,可能成活并在短期内造血,也可能成活并长期造血。理论上讲,中国对苏联模式的学习和模仿,同样存在类似的这三种可能性:其一是学不成;其二是学成了但不能长久运行;其三是学成了并长久运行下去。我们的最大愿望当然是第三种情况。要实现这第三种情况,先决条件就是病人借助移植而来的骨髓,实现这部分骨髓的新陈代谢并产生自身的健康骨髓。对于模仿苏联模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人民来说,要在模仿中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通过模仿苏联模式,在继承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调整、变革和创新,最终形成符合国情的中国自身的社会发展道路。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人民做到了这一点,做到了对苏联模式的学习、继承、改革和超越。在实行苏联式计划经济三十年后,社会主义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在社会主义制度内进行新的革命,最终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在苏联寿终正寝的情况下,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时期大放异彩!

沿着这个思路,笔者从分析苏联模式的成因和基本特征入手,在扼要评价苏联模式历史地位的基础上,阐述了新中国对苏联模式的学习和模仿,论述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对苏联模式的继承和调整,最后重点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苏联模式的继承和超越,在总体上作了对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对照思考。所以,才有了这本书。

顺便交代本书的写作分工。全书由沈宗武设计章节写作思路框架,执笔撰写引言、第一、二章和跋,并对全书各章进行文字修改,第三章由沈宗武、马斌、康鑫撰写,第四章由沈宗武、李国麟、张建云撰写,第五章由李晓勇、付利撰写,第六、七、八章由夏禹、王春娥、王永贵撰写。各章作者享有各自完整的著作权,承担各自完整的著作责任。作者撰写本书时向多位专家请教,借鉴引用了多位学界同仁的观点和看法,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本书稿经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新闻出版总署、河北省新闻出版局、河北出版传媒集团的专家学者认真审读把关,在此对他们的辛苦劳动和宝贵意见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