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从此中国开始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在毛泽东关于“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1页。]的号召下,新中国自始就主动仿效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从新中国成立起到1956年,尽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许多创造性,也形成了许多有别于苏联模式的具体制度,但是此时形成起来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基本制度,是通过学习和模仿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所以,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呈现出学习和模仿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模仿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之所以全面学习和模仿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多方面原因。从理论上看,正因为中国和苏联在意识形态上具有同质性,两者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毛泽东等第一代中国领导人又把苏联模式当作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样板,由此中国才可能自觉主动地模仿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从实践上看,新中国模仿苏联模式有两个非常直观的原因:其一是为了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其二是为了争取苏联的经济援助。对于历经百年抗争方才实现独立自主的国家来说,当时新中国的首要任务就是巩固政权和尽快建立起国防工业基础,这种制度选择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
1.意识形态的同质性
正是由于中苏具有共同的指导思想,两者在意识形态上具有同质性,中国才可能模仿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正式传入俄国,可以从19世纪80年代格·瓦·普列汉诺夫在瑞士日内瓦组建俄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算起。该团体宣布:在俄国宣传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批判企图利用所谓的俄国农村公社跳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的民粹主义思潮;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合俄国的实际,传播马克思主义,反对沙俄专制政权,唤起全俄劳工大众,推翻沙皇统治,建立民主政权,而后进入马克思恩格斯毕生奋斗的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引领俄国革命胜利前进,最终由列宁作了重大发展而成为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列宁在革命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当时世界及俄国的现实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对重大的问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见解。在20世纪初至中期,列宁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进一步、退两步》、《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和《国家与革命》等光辉著作。列宁在这些著作中,系统、完整、准确地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并且结合当时欧洲和俄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马克思主义水平的理论见解,从而指导俄国革命走向胜利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并指导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前进。列宁逝世后,他的思想体系被斯大林概括为列宁主义。
1924年4月,斯大林在斯维尔德洛夫大学演讲时深入阐发了列宁主义的内涵。斯大林说列宁是马克思主义者,其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亦即列宁主义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这个提法的出现和被广泛认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苏联的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高层领导的引领下,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被确立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斯大林执政和斯大林逝世后的一段时期内,尽管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但是苏联并没有抛弃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而是坚持以之为社会生活的最高指导思想。斯大林生前从未接受“斯大林主义”的说法,他在多个场合反复阐发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指导作用。到1950年,斯大林还给马克思主义下了一个定义,他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文中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1页。]诚然,斯大林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至于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强调,他的众多论著都作了阐述,不再引文佐证。
中国共产党在分析苏联是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时,曾经明文作了充分肯定。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了反斯大林的报告后,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书记处会议修改《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时指示:斯大林犯了一些严重错误,是一个不自觉其为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者。真正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总结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斯大林还是第一人。要鲜明地提出斯大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吴冷西:《十年论战》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因此,毛泽东主持讨论和反复修改发表的《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中指出:在列宁逝世之后,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物斯大林,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如果一定要说什么“斯大林主义”的话,首先,它是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其次,它包含了一些极为严重的、必须彻底纠正的、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错误。苏联的经验(包括十月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正反经验)的基本性质,首先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苏联共产党和整个社会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员,带领苏联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1~35页。]这些论述阐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包括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0页。]俄国的十月革命唤醒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中国先进分子由此开始积极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建立和武装中国共产党,“走俄国人的路”。中国共产党的历任领导人,尤其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时,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1949年6月,当毛泽东宣布“向苏联一边倒”时,他实际上也宣布了新中国与苏联在意识形态上的同质性。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我们提出‘一边倒’,是意味着在政治上必须同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团结起来,同社会主义国家站在一起,不能一脚跨在社会主义方面,一脚又跨在资本主义方面。所以,‘一边倒’就表明我们在政治上同资产阶级断然分开,打消一切西方国家的幻想。”[《中共党史研究》,1991年第1期,第55页。]周恩来也说:“如果没有这一明确的宣布,帝国主义者就会胡思乱想地望着我们,如司徒雷登在南京时还想钻空子。‘一边倒’的方针给这种胡思乱想的人浇了一头冷水。”[转引自孙其明:《中苏关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页。]
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马克思列宁主义由一个政党的指导思想演变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1951年3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要求全党党员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年5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提出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和全国规模上教育人民,从而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具有最高理论水平的一个民族。为此,党中央要求每一个党员既是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又是宣传马列主义理论的工作者。为了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翻译出版了《斯大林全集》并亲自电告斯大林,指出“这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劳动人民来讲是一个重大政治事件”。翻译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有益于加强党的理论工作,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水平。1952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筹建马恩列斯著作编译所;翌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决定建立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系统地有计划地翻译出版马恩列斯的全部著作。
新中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这不仅是中国方面反复强调的正确认识,而且也是斯大林和苏联方面的看法。新中国成立前夕,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期间,斯大林在他的别墅设宴招待***及其代表团成员,斯大林赞赏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他说:中国共产党“现在已经是政治上成熟的党、成年的党了。它在斗争中成长起来,成熟起来了!”“中国共产党主要的成就是有了在实际斗争锻炼中培养出来的干部,他们经过了实际考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烈火中锻炼成熟的党!”斯大林不无感叹地说:“关于马克思主义,从一般理论方向上来讲,也许我们苏联人比你们知道得多一些。但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则应用于实际中,你们则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411~412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苏联时,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其小办公室会见毛泽东,他对毛泽东赞不绝口:“伟大!真伟大!你对中国人民的贡献很大,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斯大林还主动建议毛泽东把自己写的文章和文件等编辑成集出版。1952年,《毛泽东选集》(俄文版)第1卷在苏联出版。1953年底,《毛泽东选集》(俄文版)第2、3和4卷也相继出版。斯大林还将毛泽东的《实践论》俄文本译稿交给了苏共中央理论刊物《布尔什维克》杂志社,该杂志全文刊载了毛泽东的《实践论》。随后,《真理报》发表编辑部文章,高度评价这部著作“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对复杂的哲学问题的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与叙述的形象性和鲜明性结合在一起”。毛泽东获悉后,欣然派胡乔木将《实践论》和苏联《真理报》编辑部的译论文章先后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由新华社全文播发。[《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434、459、477~480页。]
毛泽东逝世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从党和国家利益出发,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仍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讲话时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个体系,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1980年10月25日,邓小平起草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将其列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这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始终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总之,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两者具有意识形态的同质性。正是由于具有这种意识形态的同质性,中苏两国才可能形成无比亲密的友谊,这种同质性是中国接受苏联模式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
2.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的理论认识
革命胜利在即,对新政权组织形式的选择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此时,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开始思考未来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鉴于毛泽东在党内的崇高地位,他对苏联模式的理论认识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对学习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作过一些非常扼要的论述,其中的根本思想就是新中国应该学习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且,即使在1956年毛泽东提倡中国要以苏为鉴,要重新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以后,在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照抄照搬”苏联模式的历史时,他仍然肯定了当时学习苏联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