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现代临床内科护理进展集萃
3023700000036

第36章 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护理(2)

出血:定期检查凝血功能,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抽血时针孔出血等出血倾向。指导患者减少活动,避免外伤,病情严重者应卧床休息。指导患者多食含优质蛋白质、铁、钙、磷及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过硬、过热的食物;保持情绪稳定,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肌肉注射,静脉穿刺时应做到一针见血,延长针眼处压迫时间。

血压等病情变化:尤其注意舒张压的变化。定时送检尿常规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定时检查眼底,直接评估小动脉的痉挛程度,重视自觉症状,随时观察孕妇有无头痛、眼花、胸闷、恶心及呕吐等症状。应用镇静剂后应卧床休息,观察有无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脑水肿表现;应用脱水剂时,注意意识状态、瞳孔、肢体活动和利尿效果,以监测颅压及颅内病变情况。使用降压药物时,严密监测血压,防止血压大幅度变化引起脑出血或胎盘早剥,要根据血压来调节药物滴速。

皮肤:各种皮疹、皮肤破溃、口腔溃疡为该病的常见症状。应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皂液,避免化学制品、清洁剂的接触;加强口腔护理,指导患者晨起、饭后和睡前进行口腔清洁,用软毛刷及无刺激的牙膏刷牙。皮肤红斑处外涂含激素类软膏,切忌挤压皮肤斑丘疹,预防皮肤破损和感染。加强四肢皮肤保暖,禁用冷水,防止雷诺现象发生,可经常行局部按摩和温水浸泡手足,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肢体末梢温暖,寒冷时要戴帽、手套、穿袜子等,避免引起血管收缩的因素。嘱患者注意防晒和个人卫生,学会皮肤护理,保持充足睡眠,提高机体抵抗力。

发热:监测体温,根据医嘱使用退热药,注意多喝水,可采取物理降温如冰敷,但禁用酒精擦浴。

关节疼痛:指导患者使用药物及非药物的止痛方法,注意不要压迫患肢,保持患肢关节处于功能位置,在缓解期及时进行功能锻炼。

激素应用时:激素在治疗该病中的抗免疫作用是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泼尼松是首选药物,能有效防止细胞免疫引起的免疫反应,预防和控制病情复发和恶化。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激素的作用及患者长期激素治疗的临床意义,告知激素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其重视激素治疗方法而严格执行医嘱。医护人员应注意皮肤黏膜有无感染灶、上腹痛等不适症状;定期检查血生化,预防低钾和水钠潴留;注意补钙,防止病理性骨折。

(2)产时护理。

1)剖宫产前充分做好术准备。患者妊娠后即可能处于高危状态,使妊娠并发症增加,容易发生子痫前期、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贫血、血小板减少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故多选择剖宫产。因此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如做血常规、凝血常规、血型、肝功能检查,备新鲜血;需有足够的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和转运准备(如新生儿的保暖物品、氧气、抢救药物等)。

2)阴道分娩时严密观察产程。产妇临产后,可由富有经验的助产师为产妇提供一对一的全程陪伴分娩,对产妇给予生理、心理、情感上的支持。助产师要严密观察产程进展,予以患者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予以胎心全程监护,注意羊水的颜色、量、性质,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使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时,应严格掌握催产素应用指征,胎儿娩出后可静脉滴注催产素20U,防止产后出血。应正确处理第三产程,准确测量阴道出血量;仔细检查软产道,正确缝合止血,防止血肿形成。

(3)产后护理。

1)防止产后出血。产后24小时内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子宫收缩、阴道出血情况,注意宫底高度、硬度,阴道出血颜色、量。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应指导其产后4小时内及时排尿,防止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注意会阴伤口有无渗血,询问有无肛门坠胀感,防止阴道血肿形成。剖宫产术的产妇,应置于抢救室,予以心电监护;沙袋压迫切口6~8小时;保持尿管通畅,注意尿液颜色、量、性质。

2)预防感染。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抵抗力差,易发生感染。术后应严密监测体温和血常规的变化,并做好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及各项基础护理,指导有效咳嗽,防止继发感染;留置尿管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将尿路感染的可能降至最低;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新鲜、流通,减少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3)防止静脉栓塞。患者产后虚弱、切口疼痛、卧床时间长、下肢静脉回流缓慢而血液淤滞,易导致产妇形成静脉栓塞。护理时应注意观察下肢温度、血管搏动,指导产妇卧床时经常做下肢屈伸和翻转运动,情况许可时尽早下床活动。

4)指导哺乳及新生儿观察。患者在产后一般仍需以泼尼松控制病情,因药物能通过乳汁影响新生儿,故服药产妇不宜哺乳,一般以溴隐亭片口服回乳。为此,在产后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不宜哺乳的原因,帮助指导并提供正确的喂哺方法,讲解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应注意新生儿保暖,防止肺炎、早产儿颅内出血硬肿症等并发症,并观察有无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表现。

5)出院指导。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指导产褥期的饮食、休息、服药、定期复查等自我护理,指导产妇及其家属加强对早产儿的观察和护理,建立咨询联系卡,随时接受咨询。

2.讨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特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并通过免疫复合物等途径引起全身多脏器、组织损害。多数学者认为,妊娠不改变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长期预后。但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尤其是肾脏和心脏,妊娠又可加重这些脏器的负担,且妊娠本身是一种免疫变态反应,妊娠期体内雌、孕激素等各种激素水平的增高,可抑制Thl细胞、刺激Th2细胞,从而使Th2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持续增强,使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情恶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妊娠期的病情恶化率为24%~75%。目前对于妊娠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仍以糖皮质激素作为孕期及产后的常规用药,以稳定和控制病情。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产前加强母婴监测、重视病情观察和护理,产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是患者安全渡过孕产期及保证胎儿健康的重要因素。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冲击治疗的护理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和多系统累及是SLE的2个主要临床特征。激素冲击治疗SLE奏效迅速,能顿挫狼疮现象,阻止病变发展,且减量快,可减少长期常规使用激素的不良反应。在冲击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加强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使患者顺利度过冲击治疗期。因此,有效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对近几年国内外有关SLE冲击治疗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护理

(1)用药期间的护理。

1)病情观察。注意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尿量和水肿情况。大剂量药物的冲击治疗常出现面红、失眠、乏力、血压升高、短暂性血糖升高,严重可诱发或加重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水钠潴留、心律失常、精神症状等,还可引起糖代谢异常、水电解质紊乱、胃黏膜损伤、股骨头坏死、柯兴症状等。监测血糖,定时做心电图,定时抽血查电解质,防止低钾、低氯、低钠血症。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呕血及黑便现象。定期检查大便隐血,早期发现消化道出血或溃疡。

2)心理护理。SLE是一种长期存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且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出现一些外貌上的变化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往往出现悲观、失望的情绪。有些患者由于单纯应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需要使用药物冲击治疗,而对药物的冲击治疗不甚了解,治疗前及治疗中应向患者说明用药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虽然冲击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如能遵医嘱正确使用,一般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且停药后不良反应可自行消失。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病因、疾病转归、药物的作用、疗效、不良反应及预防,同时介绍成功病例的治疗和经验。只要严格按医嘱用药,坚持接受正规治疗,则病情可长期稳定,加重次数会减少,生活质量会明显提高。因此,心理护理是直接影响患者整个治疗的关键。

3)预防感染。大剂量药物冲击治疗会强烈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患者免疫功能急剧下降,增加了易感性,尤以泌尿道、呼吸道、皮肤、口腔黏膜多见,因此预防感染是护理的重点。治疗期间应加强皮肤和口腔护理,早期处理口腔内各种病变,每天进行会阴部清洁,保持床单清洁。协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加强晨晚间护理,减少陪护及探视,杜绝引起感染的各种因素。合并感染者,及时进行细菌培养或血培养,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4)静脉通路的护理。环磷酰胺和甲泼尼龙静脉冲击可导致静脉炎,输注时间长更易发生。因此,应合理使用静脉,静脉选择一般从小静脉到大静脉,从肢体远端静脉到近端静脉,且交替使用。注射时选择弹性好部位适当且较直的静脉。用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力争一次成功。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观察滴速及穿刺部位有无渗血,针头是否保持在血管内。如药液漏出血管外,应立即更换穿刺血管,并局部50%硫酸镁湿敷,拔针动作轻巧,并用干棉签按压局部3分钟,防止药液外渗。

5)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糖皮质激素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时,可引起肥胖、多毛、疖、血糖升高、高血压、水钠潴留、水肿、血钾降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出血穿孔、骨质疏松、伤口愈合不良、并发或加重感染。因此,在护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压、出入量、体重、睡眠等情况,以便了解患者对药物的反应,给医生提供调整药量的依据。②观察患者有无胃痛不适、食欲减退及胃酸度增加等,以防引起药物性溃疡,如有胃肠道刺激症状,可用雷尼替丁、奥美拉唑治疗。③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感染的发生,如有无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口腔有无溃疡和咽喉不适等症状。④注意有无低钙症状,如有无肌肉痉挛、惊厥、体位性低血压、低钾、烦渴、多尿、心律失常等。用药期间加服钙剂及维生素D、阿法骨化醇或骨化三醇,以防缺钙及抽搐。⑤根据医嘱抽血检查血糖、血清钾或餐后2小时血糖。

环磷酰胺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环磷酰胺冲击治疗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不良反应较轻的还有胃肠道症状、骨髓抑制症状、脱发、出血性膀胱炎、性腺损害等。环磷酰胺为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能抑制骨髓,导致血小板减少,易引起各种感染和出血,应定期查血常规,了解骨髓抑制程度,合理使用升白细胞的药物,如强力升白片或肌肉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等;应注意患者有无出血现象,每天检查皮肤、黏膜,观察有无紫癜、淤斑和牙龈出血等。胃肠道症状的发生与个体差异及环磷酰胺剂量有直接关系,可预防性给药,在使用环磷酰胺前用甲氧氯普胺预防。用药前使用维生素B和肌内注射盐酸甲氧氯普安可有效地防止胃肠道反应。刘钢等分别于环磷酰胺输入后4小时、8小时各给予生理盐水100ml加昂丹司琼8mg静脉输注,可减轻环磷酰胺所致的胃肠道反应。环磷酰胺的代谢产物可刺激膀胱黏膜引起出血性膀胱炎,因此,治疗时应注意水化疗法,保持静脉输液l000ml以上,并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量的排出,促进环磷酰胺代谢产物排出,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并密切观察小便的颜色、性状,以预防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环磷酰胺主要在肝脏分解代谢,由于细胞的毒性作用,有可能引起肝细胞损害而致黄疸,可采用护肝治疗,经停药后转氨酶可逐渐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