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现代口腔正畸治疗学
3027100000048

第48章 临床操作技术(7)

2、干净空气干燥 如果综合治疗台使用的油泵年限较长,三用枪所喷出的空气中可能会含有油脂,使用含油脂的空气干燥酸蚀后的牙齿表面会降低黏结强度,因此应当避免。

3、避免睡液接触 酸蚀处理后的牙齿表面釉质脱矿形成蜂窝状结构,唾液中大分子蛋白质可以进入这些孔隙,妨碍黏结树脂进入并有效形成树脂突,进而影响黏结效果和强度,因此酸蚀后的牙面避免接触唾液。

4、黏结剂厚度不宜过大 黏结本身的强度很大,黏结的薄弱之处在于黏结剂一托槽底板界面和黏结剂牙釉质界面。因此黏结剂过多,厚度增加并不能增加黏结强度,相反,还会影响托槽底板与牙面的贴合,影响托槽槽沟数据的准确表达。

5、去除多余黏结剂 正畸附件底板溢出的多余黏结剂表面粗糙,利于菌斑堆积,增加了局部清洁的难度和釉质脱矿的风险。多余的黏结剂暴露于口腔中还会着色,影响美观,甚至对牙龈造成直接刺激。因此,黏结过程中要务必仔细去除附件底板溢出的多余黏结剂。

(五)黏结后的注意事项

口腔矫治器要贯穿整个矫治过程,使用时间长达2~3年。因此,为保持矫治器完好无损和D腔内软硬组织健康,需要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患者积极配合才能使矫治顺利完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维护矫治器完整,避免损坏脱落;第二是加强口腔卫生管理,维护软硬组织健康。

1、治疗初期 初戴矫治器或者每次复诊加力后的最初2~4天里,牙齿通常会出现酸胀、酸痛感,咀嚼无力。一般会影响正常饮食。此阶段以软食为主,避免进食过硬食物引起不适。

2、治疗中期 每次复诊后的不适感消失后,仍应避免进食过硬食物以免对矫治器造成损坏。苹果等较硬水果宜切片后食用,禁食坚果等过硬食物。

3、口腔卫生 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进食后及时清洁口腔,定期进行牙周检查,维护牙体以及牙周组织健康。

(六)黏结程序

根据托槽等附件黏结的程序,分为两种方法。

1、直接黏结 直接黏结是临床最常用的黏结方法。医生通过眼睛直视定位托槽,将未经处理的托槽直接黏结于牙齿表面。与间接黏结相比,直接黏结方法简便,容易掌握,因为不需要实验室操作而使成本降低。由于口内视野的限制以及错输牙齿位置的影响,直接黏结的主要困难是医生必须能够准确确定托槽等附件的位置,并且快速准确地将附件放到正确的位置。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一般认为直接黏结附件的准确性要于间接结。

2、间接黏结 间接黏结是在实验室将托槽等附件黏结于模型牙齿表面,然后制作托盘将附件转移黏结到牙齿表面。与直接黏结相比,间接黏结可以不受视线和错位牙齿的影响,托槽的位置更加准确,因此主要用于口腔内视线较差的时候。间接黏结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实验室步骤,整体操作相对复杂,因而成本较高。目前,大多数医生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或者舌侧正畸时才使用间接黏结。

§§§第十节 托槽黏结

精确的托槽定位是成功正畸治疗的重要因素。托槽定位包括了三个方向上的位置:龈颌向(高度)、近远中向和轴倾度。由于牙齿形态以及轴倾度等不同,以及不同的矫治方案,例如拔牙矫治或者不拔牙矫治,对托槽位置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一)方丝弓托槽

1、高度 托槽位置的高度是指牙尖或者切缘至托槽槽沟颌向底面的高度。不同牙位的托槽高度一般要求如下:

2、近远中 在近远中方向,托槽位于牙齿唇面的中心。

3、轴倾度 牙列中各牙齿的轴倾度不尽相同,因为方丝弓矫治器托槽没有预成任何数据,因此黏结时,要考虑各牙齿的轴倾度并做相应调整。

(二)直丝弓托槽

标准方丝弓矫治器用托槽高度来确定托槽位置。由于不同患者之间牙齿大小和形状的差异,用托槽高度所确定的托槽位置在不同患者牙冠上的部位不是恒定的。当牙齿较大时托槽位置靠近切缘,牙齿较小时托槽位置靠近龈缘,这种变化会影响托槽转矩的表达。因此,对于直丝弓矫治器,用托槽高度确定托槽位置是不可靠的。

直丝弓矫治器用临床冠中心来确定托槽的位置。临床冠是替牙晚期或恒牙期临床肉眼见到的牙龈健康的牙冠。“临床冠中心”是临床冠长轴与牙冠水平线的交点。磨牙的临床冠长轴为颊面的主垂直沟,其余牙齿的临床冠长轴位于中发育嵴上,是牙冠唇面最突出部。牙齿的临床冠高度可以因为牙齿大小不同而不同,但临床冠中心均保持恒定。

直丝弓托槽位置的确定

(1)将托槽中心对准牙齿临床冠中心放置,牙托槽位置稍偏颌向。

(2)托槽纵轴与牙齿临床冠长轴一致。

(三)托槽位置常见错误

1、龈颌向错误 托槽过于颌向或龈向。常常是因为牙齿萌出不足,或者是在确定临床冠中心切的时候,视角不当造成的。龈颌向错误会使牙齿升高或压低,同时受到不正确的转矩力的影响。

2、近远中向错误 托槽过于近中或者过于远中。常常因为前牙视角不当或者后牙视野受限造成。切牙与磨牙唇颊侧面相对平坦,少量的近远中向错误影响不大。尖牙和双尖牙颊面为弧形,近远中向错误会造成牙齿扭转。

3、轴倾度错误 托槽纵轴与临床冠长轴成角。主要是因为没有精确确定牙齿的临床冠长轴,或者以颌平面为参考,使托槽与颌平面平行。轴倾度错误会改变牙齿的轴倾角。

§§§第十一节 弓丝结扎

与焊接于带环上的托槽不同,黏结托槽后不能承受过大的拉力"其强度分别为抗压强度>抗剪切强度>抗张强度。因此,需要学习正确的弓丝结扎方法。常用的结扎材料有两种!结扎丝和结扎圈。结扎丝为直径0.20mm或0.25mm的不镑钢丝。使用结扎丝结扎,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控制结扎的松紧程度。不镑钢结扎丝不存在吸水膨胀问题,因此,和结扎圈相比更容易清洁,但操作相对费时。结扎圈为橡胶材质,表面光滑,对口腔黏膜刺激性小,临床操作简便快捷,但放置时间如果过长会吸水膨胀,影响局部清洁。临床操作时,以持针器夹持结扎丝或者结扎圈进行操作,另一只手扶持托槽以防其脱落。

§§§第十二节 去除矫治器

正畸治疗结束后,需要去除牙齿表面的矫治器和全部黏结剂,将釉质表面尽可能恢复到治疗前的状态。

带环通过磷酸锌水门汀或者玻璃离子水门汀固位于牙齿表面,水门汀与带环和釉质表面都不能形成强大的黏结力。以去带环钳的长喙端固定于牙齿颌面,以短喙端置于带环龈向边缘下方,对带环施以颌向力使带环变形,牙齿或带环表面的水门汀断裂,从而取出带环,这一过程对釉质表面几乎没有损伤。

去除托槽时,黏结剂本身的强度较高"正畸黏结的薄弱环节在于釉质一黏结剂界面和托槽底板一黏结剂界面,利用这一特点作用于这两个薄弱环节就可以达到去除矫治器的目的。但是,由于很多现代黏结材料与釉质表面的黏结力较强,去除黏结材料时可能会造成釉质表面损伤。因此。最安全的方法是使托槽底板发生形变,造成黏结材料与变形底板之间的断裂。

将钳子的双喙尖端置于托槽底板近远中边缘,加力使托槽底板变形,利用黏结剂抗张强度和抗剪切强度较小的特点使托槽脱位。这种破坏多发生于托槽底板黏结剂界面,因而黏结剂多残留于牙齿釉质表面。

目前使用的黏结剂与牙齿釉质颜色相近,因而完全去除残余黏结剂并不容易。通常选择合适大小的碳钨钻,以每分钟30000转速磨除残余黏结剂。由于在湿润状态下,残余黏结剂与釉质颜色的对比度降低,因此在去除最后的残余层时要保持局部干燥。当所有黏结剂去除后,以拋光杯和拋光膏拋光牙齿表面。

参考文献

1、武广增.实用正畸弓丝弯制技术图谱[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丹)梅尔森.成人口腔正畸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李志强,周海静.口腔医学基础与进展[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3

4、.陈扬熙.口腔正畸学基础、技术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5、王春梅,韩光丽.口腔正畸工艺技术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傅民魁.口腔正畸学(供口腔医学类专业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7、段银钟.口腔正畸临床拔牙矫治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8、段银钟.口腔正畸临床技术大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9、段银钟.口腔正畸临床固定矫治技巧第2版[M].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1.

10、林久祥.口腔正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11、林久祥,许天民.现代口腔正畸学科学与艺术的统一[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

12、林珠,段银钟.口腔正畸治疗学[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

13、(美)莱文达.现代口腔正畸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14、白玉兴.临床正畸治疗中的生物力学与美学设计原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15、赵美英,罗颂椒,陈扬熙.赵美英牙颌面畸形功能矫形[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16、(美)SamirE.Bishara.口腔正畸学[M].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3.

17、张震康,俞光岩.实用口腔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8、张震康、俞光岩.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19、余擎.牙科临床规范化操作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0、MithridadeDavarpanah,HenryMartinez,MyriamKebr.口腔种植学临床操作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21、刘影.口腔组织及病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2、王嘉德.口腔医学实验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3、姖爱平,杨佑成.口腔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24、赵铱民.口腔修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5、陈慧.现代临床口腔病诊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

26、肖云鹤,原工杰,王妍.正畸托槽及牙面残余粘接剂的去除方法研究进展[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3):185-187.

27、段银钟.口腔正畸临床拔牙矫治指南[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29:256.

28、宫振业,高鲲.微型种植支抗系统在口腔正畸以及正畸-修复联合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4):107-108.

29、陈启林.错颌畸形患者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1):125.

30、王红梅.回顾口腔正畸临床与基础研究及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0):38-39.

31、曹智辉.88例口腔正畸矫正术中弓丝的固定方法探讨[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2,7(7):128-129.

32、赵志河.我国口腔正畸学发展现状及展望[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2,47:129-133.

33、白玉兴.临床正畸治疗中的风险管理[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2,47(3):144-147.

34、徐琦.牙周正畸治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2,28(4):24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