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些愤怒的读者写信给他,表示对他的某些文章不以为然,结尾又痛骂他一顿时,赫巴就如此回答:“回想起来,我也不尽然同意自己。我昨天写的东西,今天不见得全部满意。我很高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下次你来附近时,欢迎驾临,我们可以交换意见,遥祝敬意。”
如果面对一个这样对待你的人,你还能怎么说呢?
当你对的时候,你就要试着温和地、巧妙地使对方同意你的看法;而当你错了,就要迅速而坦率地承认。
这种技巧不但能产生惊人的效果,而且在任何情形下,都要比为自己争辩还要有用得多。
别忘了这句古话:“用争斗的方法,你绝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但用让步的方法,收获会比你预期的高出许多。”因此,如果你希望妥善地解决争端,请记住下面的规则:如果你错了,就要很快坦率地承认。
对朋友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的言行破坏了彼此间的关系。通过认错表示你对相互间的关系十分重视,这样不仅可以弥补产生裂痕的交情,而且还可以增进感情。
认错也要讲究方法技巧的,以下就是在认错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态度要诚恳
美国学者苏珊·杰考比说:“在我最初的记忆中,母亲告诉我在说‘对不起’时,眼睛不要看在地上,要抬起头,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样人家才会明白你是真诚的。我母亲就这样传授好的认错艺术即必须直率。你必须不是在假装道歉。这并非耻辱,而是真挚和诚恳的表现。”
隋朝时,隋文帝要将辛宣斩首,刑部侍郎赵绰说:“按照法律,辛宣不应斩首,我不敢奉诏!”隋文帝很生气,对赵绰说:“你爱惜他,就不爱惜自己吗?”命令左仆射高颖将赵绰斩首。赵绰说:“陛下宁可杀臣,不得杀辛宣!”赵绰被押到朝堂,剥去衣服,准备斩首,隋文帝又派人对赵绰说:“你究竟想怎样?”赵绰回答:“执法一心,不敢惜死!”隋文帝闻后一惊,心有所动,便命令放了赵绰。第二天,隋文帝向赵绰公开认错,并对他勉励了一番。
2.认错要坦诚
主动认错,检讨自己,纠正错误,是一种美德和值得尊敬的事。因此不必躲躲闪闪,但也不必夸大其词,一味往自己脸上抹黑。那样,别人不仅不会接受你的道歉,甚至觉得你虚伪。
3.道歉要及时
即使不能马上认错,日后也要看准时机及时表示自己的歉意。
闻一多先生早年曾是“新月派”诗人,同鲁迅作过对。后来,当他发现自己错了时,鲁迅先生已经逝世了。于是他便借纪念鲁迅先生的大会,当众表示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深深歉意。他说:“反对鲁迅先生的还有一种自命清高的人,就像我自己这样的一批人。”讲到这里,他忽然转过头去,望着墙上挂着的鲁迅像,鞠了一躬,然后说:“现在我向鲁迅忏悔,对不起,我们错了。当鲁迅受苦受难时,我们却正在享福。如果当时我们都有鲁迅那样的硬骨头精神,哪怕只有一点,中国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了。”对于闻一多这种坦诚直率的品德,与会者无一不报之热烈的掌声。
可见,及时认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言行不当带来的不良后果。
生活中,很多人做错事后,往往碍于面子,不肯向朋友低头认错,这种想法是很可笑的,朋友喜欢你、尊敬你,你才有面子。可是你做错事却不肯认错,朋友就会憎恶你,朋友都不愿与你交往了又有什么面子呢?因此,一旦做错了事,你就要勇于低头认错,这样朋友才会真正谅解你、喜欢你。
犯了错,责任在己就要勇于承认。诚恳的道歉不仅能够弥补被损坏的朋友关系,而且还可以使这种关系变得更为牢固。
给别人一个回旋的余地
有的人与别人相处时,动不动就让其下不了台,轻则颜面有损,重则怒而绝交。
孙磊是山东人,脾气又直又倔,常常得罪人。最让人接受不了的是他总是不给人留有余地,非要把事做绝,把话说绝。年轻时,孙磊在山东有个不错的工作,工资优厚,又很清闲,没什么人事纠纷,与孙磊的脾气很合。可是有一次,孙磊为了一件事和同办公室的一个同事吵了起来,大家都过来打圆场,那个同事也软了下来,表示愿意道歉。但孙磊却不肯罢休,扬言要把同事赶出这间办公室,“有他没我,有我没他!”大家都劝孙磊何必把事做得这么绝呢!和和气气地放人一马不好吗?但孙磊却不肯答应。结果三个月以后,那个同事居然升迁了。这样一来,孙磊只好辞了职,一个人跑到北京来了。不料孙磊是吃亏不长记性,在目前的单位还是维持老脾气,同事们都离他远远的,大家说:“千万可别惹上孙磊,那股不依不饶的劲,不把人逼到绝路上是誓不罢手啊!”就这样,孙磊成了“独行侠”,在单位里工作了七年,竟然没人愿意和他交朋友。
孙磊犯了处世的大忌,他不给别人留有余地,其实就是切断自己的后路。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可是轮流转的,今天你不给别人留余地,别人心里会记恨你,也会觉得你太绝情,等到他得意起来的时候,他就会报复你、打击你,这时其他人也不会同情你,反而要说:“活该!”一个不给人留有余地的人,是永远无法获得大家喜欢和支持的。
朱治小时候家里很穷。一天,有个客人到他家,诱人的鱼香,令他垂涎不已。朱治当时才6岁,还不懂得掩饰自己,他吵着要吃鱼,母亲答应了,但是有个条件:等客人吃饱后方可上桌。
朱治不听:“等客人吃饱了,鱼不就被他吃光了?”母亲答道:“知礼的客人绝对不会将鱼翻过来吃,另外一面一定还是好好的。不信你去窗边看看……”
朱治来到窗边,踮着脚尖往里看,眼睛盯着桌上的那条鱼,忽然间,客人用筷子把鱼翻了个身……朱治失望地跑回厨房,扑进母亲怀里大哭起来。母亲也哭了,她不知该如何安抚朱治的心。长大后,朱治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给别人留有余地,就同小时候妈妈告诉他吃鱼要给别人留一面一样。
朱治是聪明的,他没因那次没吃到鱼而遗憾,反而因此明白了一个处世的道理:要给别人留有余地。不考虑别人的人,别人也一定不会支持他,这种人的得意不但不会长久,还往往因此惹来祸端。
功与名是曾国藩毕生所执著追求的。他认为,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为保持自己来之不易的功名富贵,他事事谨慎,处处谦卑,坚持“花未全开月未满圆”的观点。因为月盈则亏,日中则昃,鲜花完全开放了,便是凋落的开端。因此,他常对家人说,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他称自己“平日最好古人‘花未全开月未满圆’八个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此外,他“长存冰渊惴惴之心”,为人处世必须如履薄冰,时时处处谨言慎行,才不致铸成大错,招来大祸。
人与人相处得饶人处且饶人。如果想获得别人的支持,想把自己的好运维持得长久,就要给别人一个回旋的余地,也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赚钱从帮助别人开始
既能帮助别人,又能使自己受益。只有从这种思路出发的生意,才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