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马头墙里的向阳花
3037800000021

第21章 最痛莫过生死别

父亲的泪水

父亲回到家,已经瘦弱得不成样子,一句话说几遍我们才能连听带猜地明白他的意思。虽然如此,他的态度依然镇静。

这天,下午四点多钟,唐记者带着摄像小潘从省城来到我家。他们进门时,父亲躺在客厅临时搭成的床上吊水(他已经没有力气走上楼),母亲在给他调节点滴速度。热情简单的寒暄过后,唐记者和小潘开始试机。他们拍了一些室内的镜头,又去院里拍外景。

小潘站在摄像机的三角架后,耐心地捕捉一只在枝叶间叼啄的小鸟。夕阳的光芒照射在枯败的花草间,散发着温暖的气息。

我平静地看着他们,等待两个月的采访,终于要开始了……

昨天唐记者在QQ上问我,父亲到家没有?当时我很犹豫。内心里,我想拒绝这次采访,我觉得父亲已经没治,接受采访已帮不到他。伤心惶然中,我只想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多陪、多看他几眼,谁也不要来打扰我们……

从父亲回来那刻,我就关闭每天必开的电脑,整天和父亲默默相伴。此时的父亲和去之前的他,已不可同日而语。他脸色蜡黄憔悴,脚步虚浮拖沓,仿佛被衣服角刮到都会跌倒。除了起来上厕所,其他时间父亲都躺在简易床上。我的位置在床的右后方,轻轻扭过头,便看到床上那个沉默的身影。他的身体因为极度瘦弱,盖在被子中几乎看不到。我默默地看着他,有满腹的话想说,又一句也说不出来。

奇怪的是,虽然父亲已是命悬一线,可是只要能看到他,我心里依然有一种说不出的踏实。连着几天,我放弃原有的日常活动,就这样默默地沉浸在与父亲相伴的气氛里——就像一个贪恋父母怀抱温暖,久久不愿离开的孩子。然而,想到即使这样相视而坐的时间也不多了,我心里就说不出的悲伤,什么也不想管了。

但是,当我冷静下来,心中又隐约觉得不安。这次采访,是唐记者努力争取才批下来的,她为这采访足足等了两个月,如果我突然撒手不干,唐记者怎么向台领导交代?这不是给她添难吗?还有,我这样沉溺于伤感,不上网、不回复网友们的关心,网友们又会怎么想?在父亲治病的日子里,可是网友们给了我们无私的帮助啊!他们一定会失望,会想,“华清怎么这样啊,以为她是个坚强的人,才敬佩她帮助她,没想到她是个懦弱的人。”这么想着,我仿佛看到一个个不屑的眼神向我投来,顿时满脸发烧,如坐针毡。

我意识到,只顾自己沉浸在伤感中,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虽然父亲的病没治了,但卖词的事情并没有结束,不管结果如何,我不能令大家失望。

父亲吊完水,母亲帮他扶起身,垫好靠背,让他半躺在床上。眼睛亮晶晶的唐记者,微笑着坐在床边和他聊起来。我惊讶地发现,父亲的声音这会儿忽然很清晰,我能感觉到他翻转舌头时的费劲,但他依然努力说清楚每一个字。父亲和唐记者聊到易校长,言辞间透着感恩之情,说到那天病危的情景,父亲也潸然泪下。

看着父亲的眼泪,我的眼睛猛然一热,连忙扭过头,拼命克制住。

一直到晚上八点半,唐记者他们才结束拍摄,这时,外面早已是家家灯火通明。在晚间的整个拍摄过程中,我一直很配合唐记者的工作,虽然第一次面对镜头很紧张,说话都变得生涩,但我没有逃避的心理。看到父亲向唐记者敞开心扉,让我感到几分安慰,父亲也有满腹的话没处说呀。

唐记者走后,我像平时一样打开电脑,上网回复孙哥以及其他的留言,登记了一位预订词集的网友地址。我平静地做着这些事情,内心的悲伤已有所节制。我的生命,从出生那刻起,就和父亲结下超越常人的情感纽带,几十年来,他一直无怨无悔地为我付出,现在,我也要坚强地为他站好这最后一班岗。

尖锐的采访

次日下午,专程从县城来配合节目拍摄的网友“拈花”,联系镇林业站的朋友,准备在林业站的电脑上采访阿春。在外面采访阿春是我的意见,父亲不知道阿春的事情,他的时间已经不多,还是不打扰他内心的平静为好。

在镇林业站的楼下,“拈花”和小潘把我连人带轮椅抬上二楼,一行人进入一间窗明几净的办公室。

阿春已经在电脑那边等着了。唐记者和小潘要寻找最佳拍摄角度,以及调节摄像机焦距等,我和阿春先聊了起来。阿春在我眼里,是极其亲切顺眼的,一见到他,我就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

“你看他俩多好啊,你见过小青这么开心地笑过吗?”忽然听见唐记者在桌对面低声问母亲,我不好意思地回头,母亲正微露尴尬地摇着脑袋。

不过没一会儿,我就从电脑前撤出,让位给唐记者了,采访开始。

“小青是个重度残疾人,你喜欢她什么?”这是唐记者与阿春寒暄后的第一个问题。

“小青是一个很纯很温柔的人,她的心就像清水一样,我俩在一起很开心,很合得来。”

视频上,阿春神情自若,看不出多大紧张。但唐记者的这个提问,却让我感到一种来自人群的“不平等”(人们对残疾人的爱情总是抱着疑惑),心中陡然添了一份沉重。

如果说,唐记者的第一个问题还比较温和,接下来的提问就很尖锐了。

“小青完全不能自理,她身体上的残疾,你真的都能接受吗?”唐记者特意加重的语气,强化了问题中隐含的疑问。

“我都能接受。”阿春坦然地,很快意识到什么,“我要不能接受,我不可能那么无聊去伤害小青,没有必要那么去做。”阿春一口气说着,不满地一撇头。

看得出来,唐记者这个提问让他稍有些不痛快。

“有没有想过,真是到现实当中,你们俩怎么面对彼此的残疾?”唐记者紧盯着,一句也不放松。

“想过,能不想吗……”阿春诚实地回答,他沉默片刻说,“我想,时间可以证明一切。”他没有过多地表白,只是用一句简洁但很有分量的话回答。

我在唐记者身后不远处,静静地听他们对话。我的态度和阿春是一致的,有些事情不需要过多的表白,说得天花乱坠反而不可信。

我正想着,这时,阿春又说话了:“小青,她没有经历什么感情上的事,她没有免疫力的,经不起伤害。”阿春认真的态度。既表明了他的真心,也似在维护我免受伤害。

他话音一落,我连忙别开了脸,他的话深深地触动我的心,让我感动得心颤。我假装看对面的墙,眼眶却热热的,心潮起伏。

阿春这一番话,也触动了唐记者,口齿尖利的她,此刻竟然停止了问话。机敏的小潘摄像早就调转镜头对准我,记录下这真实感人的一幕。对阿春的采访大约进行了二十分钟,唐记者满意地离开电脑。接着,他们又拍了一些我和阿春聊天的镜头。整个拍摄过程中,阿春都很自然,唐记者直夸他表现好,让我很高兴。在我心中,阿春从内到外都是优秀的,他黝黑的面庞,他说的话,甚至连他身上穿的青色外套,在我眼里都说不出的亲切……

采访圆满结束,我们与“拈花”网友辞别,和唐记者、小潘摄像一起往回家的桥上走。

“小青,阿姨,阿春人不错呢,你看他说话很朴实的。”活泼干练的唐记者一边走一边对我和母亲说,“如果他刚才回答的是:‘小青是残疾人,我要对她好。’那样反而就不可靠了。”

唐记者捏着嗓子表演得活灵活现,我和母亲都笑了。阿春的表现,对我来说,不是满意一词可以形容的。我觉得,他对我的爱不只是普通恋人之间的那种激情,还包含了一种血脉中的相连,仿佛我本来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不知道这种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只是越来越真实地感觉到,阿春发自真心、发乎自然的爱。尽管,从相识到现在,我们连面也没有见过。

一说到你,他就流眼泪

第三天下午,母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我背上邻居家的三楼平台。这里是唐记者挑选的,她说这里风景好且无人打扰。

头一次上这么高的地方,放眼只见错落的瓦屋顶或灰白的阳台,颇有几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超然。不过,此刻我可没有杜甫那份闲情逸致。采访最后一天,是我的个人专场,不知道伶牙俐齿的唐记者会问些什么问题?我忽然倍感紧张。

唐记者和我相对而坐,小潘摄像在前面调节摄像机焦距,我便和唐记者随意地聊着,以舒缓内心的紧张。正说着,唐记者冷不丁凑近我:

“采访你爸爸,不能说到你,一说到你,他就流眼泪。”说完,她双眼逼视着我,仿佛想看到我的心里去。

唐记者话音一落,一股悲伤猛然窜上我的心头,我再也无法维持内心的坚强,一下呜咽出声:“爸爸,他没有多长时间了!”

本来,我是想保持贤淑的女孩风范,冷静得体地出现在省电视台的节目上。但是现在,事情发展完全出乎预料,我的情感取代了理智,竟然克制不住在镜头前痛哭起来。

“所以你着急卖词的事情是吗?”唐记者递过一叠纸巾,柔声问。

“是的,我着急,我想爸爸有钱治病……”我接过纸巾,一边抽泣一边努力平静自己,“我怕我最后的心愿也实现不了。”

一阵大风猛地从左侧的山坡上吹来,茂盛的枇杷树发出阵阵涛声。这涛声加剧着秋日的萧瑟,也加剧着我心头的伤感。我一头蓬松的乌发,在脸边随风乱舞,不禁打了个寒战。

天灰蒙蒙的像要下雨。唐记者摸摸我单薄的短上衣,问我要不要加衣服。我摇头说不用,继续采访吧。被释放的情感,让我放下了紧张,并且还有一种想诉说的欲望。

“我在网上看到,也有人攻击你,说你是骗子,你为什么要发卖词的帖子?”唐记者紧盯着我的双眼。

“我就是想为父亲做点事情,为他寻找一份希望,父亲是我生活的依靠,我不能没有他。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只要能救父亲,要我做什么都愿意。”我含着眼泪,坚决地说。

曾经的那些恶毒的攻击,那些伤心委曲,此刻对于我来说已经无足轻重。挽救父亲生命的执著愿望,让我抛弃了一个女孩所有的胆怯、柔弱,甚至抹下了娇贵的颜面,但是,想到我付出这些还是挽救不了父亲,他为我辛苦一辈子,我却什么也没有回报(并且再也没有机会回报),他就要“走”了,我的悲伤难以自抑,泪珠又情不自禁地滚落下来。

“你爸爸说,你小时候,他一直把你带在身边上学,你对父亲的感情是不是要超过家中其他人?”

“我五岁时就跟着爸爸上学了,我非常爱他……”

我擦着眼泪,曾经的时光不觉浮上心头。

那时,父亲在一个外地小镇教书。他每天清晨照顾我吃穿,背我去上学,中午把我背回来,午饭后又背去,晚上放学他则让我自己走,锻炼我软弱的双腿。我常常走到一半就走不动了,一个人就在石板桥上席地而坐,看下面奔腾的溪水。不一会儿,父亲急匆匆的脚步就会在路上出现了……

有一年夏天,为了请一位从上海回乡的医生,他顶着毒辣的太阳走了三个多小时的路,当他回来背我去见医生时,身上的衣服湿得像从水里捞出来,身上的汗水在一道道地流……

长大成人的我,依然是依靠父亲生活的,从物质到起居无一例外……

几十年与父亲的朝夕相处,在我心中扎下一个稳固的意识,只要父亲在,我就什么也不用怕;他若不在,我的世界就会坍塌。其实,父亲也为我的将来做了打算,他说,他在一天,就由他照顾我一天,不让我受苦。如果他不在了,他要求我的妹妹,继续照顾我的后半辈子……

虽然他早就为我安排好一切,可如今仍旧是放心不下,而我,又如何愿意失去他,没有父亲呵护的世界,想想都让人惶惑凄凉。

我详尽地回顾了与父亲共度的这半生,灰白广袤的天空,以及从耳边刮过的山风,低沉地回应着我忧伤的心情。

当唐记者满意地收起话筒线时,天空已经开始昏暗……

爸爸不在了,我该怎么办

父亲仅仅在家中待了一个星期,就支持不住去了县医院。

自安徽卫视的采访后,歙县电视台又对我的事情进行了采访报道。我的事迹引起县领导的高度关注:副县长孙海燕,以及县残联、妇联,文联等领导先后登门看望慰问;妹夫向学校提出为父亲捐款的建议,也得到校领导的欣然应允。

父亲在县医院坚强地挨过二十多个日子,于2008年11月1日永远地离开!

……

连着下了两天的绵绵细雨,下得人心中分外阴冷无绪。今天起来,天放晴了,灿烂的阳光像金子一样洒在地上,把一切都照得暖洋洋的。温暖的冬阳是我最喜欢的,一见到满院的阳光,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微笑。如今,我对门外的阳光失去兴趣,看着没有父亲的家,我连说话的劲头也没有。

无滋无味地吃过午饭,我又默默地往椅背上一靠,对着大门外的明媚发呆。桌上的电脑待机着,QQ被设置成暗淡的灰色,默默地陪我为父亲守孝。除非有事,我无意招呼Q上的人来人往。父亲去世的打击,把我的心掏成一个冷寂的空壳。

“爸爸真的走了?就这样撇下我走了?我三十多年的保护神,最依赖的爸爸,就这样没有了。”我心如刀绞,怎么也不愿意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但是客厅中空空的藤椅,被收走的简易床,还有案桌上父亲的遗像——他终日在那里冲我微笑,却不会开口说一个字。这一切,都在告诉我这个不争的事实,父亲走了,永远走了!我只觉天塌地陷,泪珠不自主地往下掉。

有时,我会恍惚地觉得,这悲伤的一切是不真实的,是一个虚假的幻境。父亲没有死,他活着,他在,他随时可能从后门外走进来,像以往一样,从学校下班或是出去玩了一圈,神情轻松地回来了。这种感觉非常真实强烈,每次都会把我从恍惚中激灵出来,促使我立刻扭头去看客厅后门。那扇父亲每天出入必经的客厅后门,油漆已经斑驳退色,活像一位经历沧桑的汉子,默默敞立在那儿,只是不见了男主人的身影。

我不由想起父亲葬礼那天,从县城来吊唁的表姑对我说的话。“小青,你爸爸不在了,你以后可怎么办哟?”她坐在我的旁边,神情戚然,“你爸爸和我说过,他不放心啊,最不放心的就是你。”我的心猛然一颤,连忙扭头假装看门外,不让颤巍的泪涌出来。

后门外的街道在午后寂静着,调皮的风追着一张纸片打旋,瞬间又不见了踪影。远处有说笑声在隐约,被遗忘的孤寂,让我越发觉得孤苦。忽然,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从街上传来,我的耳朵下意识地竖起来,这声音这么熟悉,这不是父亲的脚步吗?心顿时怦然狂跳。脚步声在走近后,带入视野一个陌生的男人身影,很快过去、走远了。我的心骤然一沉,涌起深深的失望。“不是爸爸,爸爸不会回来了,不会再有他的脚步声了。”巨大的悲伤汹涌而来,眼泪立刻模糊了视线。我甚至在心里痛恨那个过路的男人,好像是他欺骗了我的感情。

“爸爸不在了,我该怎么办?”

以前,我心里装着求助的事情,没有细想这个问题。现在父亲没了,我才蓦然发觉,失去父亲的生活是如此灰暗凄冷,自己就像一个迷失在人间的孤儿,不知何去何从。

“过去的安稳生活已经支离破碎,妈也老了,以后,我注定要靠自己来撑起一片天,没有自理能力的我,行吗?我的出路在哪里?”我答不上来,茫然和疑问加重着心头的凄凉,令我更加无助。我讨厌地一摇头,不愿意再想那些烦恼的问题。“爱怎么样怎么样吧。”一个颓废的声音说。

可是不一会,那个问题却又抑制不住地钻出来。“三十多年在父亲保护下生活的重残孩子,三十多年几乎没有体验过社会的重残孩子,突然想靠自己撑起一片天?”这次的怀疑似乎更深。我不敢回答,不但不敢回答,内心的恐惧也更深了。

“为什么要这样考验我?我只是一个柔弱的残疾女孩啊!”我冲着窗外的天空,在心中痛苦地低喊,泪珠再一次滑下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