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3040700000024

第24章 今天我们怎样阅读(7)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知识与实践脱节。当代社会,传统意义上的书呆子是越来越少见了,但口会说,笔会写,却脱离生活实际的事,还是时有所闻。中国人知道很多道理,就是不按道理做。中国成绩很差的孩子到美国都能当班长,当数学课代表。我们整个基础教育是非常扎实的,而且学者也是。大家知道,清朝人的传统文化比我们好,但是鸦片战争还是照样打败了,国家照样衰亡。这里原因固然很多,但“知而不行”是其中之一,学的道理不去做。世界上的道理并不多,你抱定一个道理,然后去实践它,你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难怪有人讽刺一些读书人,称其不是知识分子,而只是一个“知道分子”。这种人从幼儿园小班开始到博士毕业,考试成绩都非常好,别人和他提到的事情,他全知道,却无远见卓识和创新能力。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这是中国近两百年来落后的主要原因。对此,我同意刘震云的看法。他说:“我觉得我们中国什么都不缺,我们不缺人,因为中国人最多;我们不缺钱,因为现在世界上很多奢侈品店是靠中国人来支撑的。我们缺的是什么呢?……缺的是见识,是远见。”因为在我看来,读了书,并且有见识和远见,这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到了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而后行”显得更为重要。人们不仅学了以后要去做,还必须根据实际需要来学。也就是说,读书学习要有针对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要撒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是知识的播种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道德的引领者。因此,教师不应该自甘平庸。要做一个好教师,就要结合本职工作认真去读一些书。教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提升自我,成就自我,完善自我。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成就学生、完善学生。所以,有兴趣的东西,我们要学;没有兴趣的东西,我们也要学。教师读书不能只凭个人的兴趣,还要看需要而定。有人对年轻人提了这样三条建议,第一是读书与思考,第二还是读书与思考,第三不能老是读书与思考。换句话说就是要行动起来。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人之读书,可以有多种目的,但大略说来包括两类: 一类是消遣,读什么书没有固定的标准,凭自己的兴趣,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一类是使用,即抱有功利性目的读书。消遣犹如消费,使用转化为创造。德国学者伊莱亚斯·卡内蒂说,有一种人叫书迷鬼,“书迷鬼看到所有的书,无论什么书都可以,只要读得懂就行”。这是一种兴趣爱好、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不愿聊天、不愿打牌、不愿旅行,就是愿意面对书籍,这是非功利的。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有功利性的一面,比如你准备做一个研究,或者搞一个课题,或者想弄明白什么问题的时候,目标明确,有方向、有系统地阅读就显得非常重要。

教师是离书本最近的群体,教师读书不仅是涵养自己,还应该把读书与教书结合起来。作为一名教师,最忌讳的是“就知识讲知识”。如果一个数学老师只会讲解公式,那学生怎么会感兴趣呢?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阅读,充分解读公式背后的故事,拓展公式修正的过程,这样更能打开学生的学习视野。语文老师的知识结构更要宽泛,在课堂上要能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其实,每个教师都应该培养阅读习惯,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益。语文特级教师张万祥在《优秀教师的30本案头书》的序言中说:“最优秀最幸福的教师,一辈子只做两件事——读书、教书。读书是利己的,教书是利人的,而教师的幸福正在于,这两者是完全一致的。”由此看来,教师要在讲台上直挺挺地站着,肚子里没有几本书撑着是不行的。教师的书架上没有书,就好像农民秋收后的粮仓里没有种子。当书架上只剩下教科书和参考书,当书架成为书香不再的地方,教师就已远离阅读。特级教师王栋生曾感慨地说:“教师的个人修养直接作用于学生,不读书的老师怎么教好新时代的学生?”

教师要在读书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教师在读了一些书、思考了一些问题、积累了一些知识后,就要注意把这些思考和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去,大胆尝试,努力改进教学。比如,我国古代文学长廊中有许多优美的篇章,它们吸引着人们去阅读欣赏。那优美的词句、铿锵的音节、深厚的内涵,无不陶冶人们的情操,打动读者的心。将古典诗词引入写作或教学中,既可增加文采,又可彰显你的文化内涵。只教书不读书,教书可能成为“教死书”,或是无书可教了;只读书不教书,“躲进小楼成一统”,不去实践,没有实践的检验。没有行动和研究,读再好的书都只能是“纸上谈兵”。教书只有与读书结合起来,在教书的过程中多读书,通过汲取书中的营养以用之于教书。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这句话,人们的一般理解是,一个人做事或做学问,一方面要读书,另一方面也要实践。其实,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是说读书与实践两者有互动互构的关系。实践越多,体验越多,那么读书才能读懂读透;反过来,读书越多越深,实践就越自觉,收益就越大”。童庆炳: 因此,对于读书来说,除了消遣娱乐,我们总应该有一个目标和追求。只有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把读书与工作、事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教师发展的实际本领,并从中获得源源不竭的动力。读以为学,可以增加知识;学以致用,可以把工作干得更好。这样,读书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著名教育专家顾泠沅,曾在上海市青浦县(现为青浦区)任中学教师十余年,边读书边实践,笔记记了百余本,主持青浦农村教改实验十五年,其研究成果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价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著名特级教师赵谦翔,他的语文教学之路,发动于读书,升华于读书。他把课外读书与课内教学挂钩,开创了“青春读书课”,语文课堂活水绵绵,生机无限,学生获得了素质提升和决胜高考的“双赢”。可见,对教师来说,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将需要与兴趣结合起来,头脑中始终装着“教育”两个字。

十一、 读书要善于借鉴

一个成功的人需要吸收历史上累积下来的成果,并且与当下的实际联系起来。人生很短,无论一个人多聪明,多有天分,也不可能漠视几千年来人类创造的成果。这是人们了解自然、了解人生、了解人际关系累积下来的经验与智慧,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成就的,所以一个人通过读书来获得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一个人在生活中直接向别人学习的经验是极其有限的,但是通过读书间接向别人学习的经验则是无限的。

通常说,世界名著之所以成为世界名著,除了语言之美,更重要的是能给读者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思维方式。正因为如此,读书治学必须借助前人,按牛顿的说法,就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有人曾批评这句名言,说含有骄人自得的成分。其实,这正好说明牛顿的博大与谦逊,它旨在告白: 自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借鉴前人作了点创新而已。还有,于漪老师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国际创造性与领导学基金会有次邀请约瑟夫·布罗茨基作演讲。演讲结束,当主持人表示谢意时,这位孤傲的诗人毫不客气地当众宣称:“一点也不要谢我。我坐在这里,并不完全是我自己,我是我所读过和所记得的东西的总和。一旦我不记得了那些东西,一旦我成了街上的普通人,任何人都可以捅死我也不会造成很大损失。但是只要我记得,我就是件珍品!”于漪: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之所以不断进步,正是由于科学文化知识不断传承和创新的结果,这既需要前辈甘于做“人梯”,更需要后辈勇于不断攀登高峰。这正如田径运动中的接力赛跑,每人都只能跑完自己那一棒的路程。当然,在学习借鉴前人的同时,对所读之书还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一本书也罢,一种思想也罢,只有经过这个过程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财富,“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就书籍本身来说,也是这样。如果打开一本书,里面尽是作者一个人的倾吐,丝毫不见对同一话题别人意见的讨论或借鉴,那么,这本书通常是不值得读的。以大家熟悉的马克思为例,他的《资本论》的文献引用就是一个非常系统的经济思想史学习指南。所以吕叔湘先生说:“阅读的本领学会了,自己写文章就不难了。”从一定意义上说,学会写作大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没有大量的阅读、学习、模仿和借鉴,是写不出来优秀作品的。

十二、 读书需要“意志”

历史上,对读书,我们有读《易》“韦编三绝”的先贤孔子,有“头悬梁”的孙敬和“锥刺股”的苏秦,有“凿壁借光”的匡衡,有“映雪读书”的孙康……他们以自己的刻苦和坚毅传承着中国文化,也为世代的读书人树立了榜样。

看来,读书学习是一项艰辛复杂的脑力劳动,坚持读书学习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须善耐寂寞,甘守孤独。古人云:“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白纸黑字的阅读是个“苦中有乐,乐中有苦”的过程,没有极大的毅力支撑,是很难将阅读坚持到底的,所谓“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毅力是一种希望,更是一种成功的力量,凭勤奋和毅力可以水滴而石穿。在阅读的时候,我们要耐住寂寞,不怕孤独,专心致志。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咬定青山不放松,养成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读书习惯,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境界。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心急吃不到热汤圆”;说得稍微文雅一点,就是“一口吃不成胖子”;再文雅一点,就是“欲速则不达”;再文雅一点,就是荀子所说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篇》)。无论表达方式是俗是雅,其意思都是一样的: 任何成功或进步都是一点一滴不断努力的结果。

战国时期,张仪在各诸侯国从事游说活动,说服各国采纳他的主张,游说数年没有成功,还受到很大侮辱。回到魏国故乡,他的妻子劝说他不要再游说了。张仪对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否?”他的妻子笑着说“还在”。张仪说,“有舌头在就足够了”。后来张仪自荐成功,担任秦相,说服各国服从秦国,瓦解齐楚联盟夺取楚汉中地,辅秦惠文君称王。试想,如果他“不锲而舍”,那恐怕就不能成就后来的事业了。

知名作家方益松曾写过《蜗牛的壮举》,大意是讲一群蜗牛靠着自己的力量,坚持不懈地爬上了世界著名建筑胡夫金字塔的顶峰。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像蜗牛如此速度的,也能达到它们理想的顶峰,这世界上的事,靠的就是“毅力”二字,只要坚持不懈,你就能成功。

让我们再看一个美国人的人生轨迹: 21岁——生意失败;22岁——角逐议员落选;23岁——再度生意失败;26岁——爱侣去世;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49岁——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

这个“大失败者”,就是亚伯拉罕·林肯。无数次的失败,没有让他泄气,反而激发了他强大的信心与敬业热忱。他始终坚持不懈,终于在52岁时登上了总统宝座,成为了名垂千古的伟人。

人生如此,读书和做学问也是一样,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清朝咸丰年间有个武官叫张曜,因苦战有功,被提拔为河南布政使。他是个文盲,常受朝臣歧视,御使刘毓楠说他“目不识丁”,因此改任他为总兵。他受此耻辱,从此立志要好好读书,使自己能文能武。张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回到家要求妻子教他念书。妻子说: 要教是可以的,不过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行拜师之礼,恭恭敬敬地学。张曜满口答应,马上穿起朝服,让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对她行三拜九叩之礼。从此以后,凡公余时间,都由妻子教他读经史。每当妻子一摆老师的架子,他就躬身肃立听训,不敢稍有不敬。与此同时,他还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经常佩在身上自警。几年之后,张曜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后来,他在山东做巡抚时,又有人参他“目不识丁”。他就上书请皇上面试。面试成绩使皇上和许多大臣都大为惊奇。张曜在山东任上,筑河堤,修道路,开厂局,精制造,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因为他勤奋好学,死后皇帝谥他为“勤果”。在这方面,现代国学大师陈寅恪更是一个典范。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回忆说:“那时在德国的学生们大多数玩得乱得不得了,只有孟真(傅斯年)和(陈)寅恪两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意思是说他们对读书对学问颇有定力。这种咬定目标、坚持不懈的定力,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