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我们一直接受各种教育。但是,从接受教育到走向社会,我们一直伴随着各种困惑和问题在成长。在面临问题和困惑时,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态度、习惯和方法,有的人消极对待甚至抱怨,而有的人则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人生。
任何集体或社会都由很多人构成。各个人的态度、习惯和困惑聚集起来,就形成了集体性、社会性乃至世俗性的态度、习惯、困惑、观念、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方面决定了社会的文化、风气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广义地说,培养每个人具有良好的道德,以理性、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问题和困惑,都是教育的责任。因此,有必要梳理人生面临的共性问题和困惑。
第一节 从理想到现实的无奈
在生活中,绝大多数人从孩童到老年经历了充满梦想、困惑到无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历了迷茫、痛苦、挣扎甚至无法面对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总要面对社会、走向社会,梦想和理想总会被无情的现实打碎。
在美国的幼儿园教育中,考虑到小孩对社会、生活、人生的认知完全是一种理想状态,所以,除了教育小孩识别字母和基本数学概念以外,还会教学生区别不同职业的人大致做什么事,譬如医生、教师、邮递员、警察、消防人员等;了解生物生命的演变过程,包括人的生、老、病、死,毛毛虫变蝴蝶;从地球仪、拼图上学习地理,了解地球上有很多居民,很多国家,不同的肤色;懂得人要住在房子里,孩子要上学,成年人要上班。《从美国小学教学目标看国内基础教育》,http:∥www.youjiao.com/e/20090625/4b8bcbbc 79ce8.shtml。
我们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引导小孩树立远大理想,长大后当科学家、做接班人、为社会做贡献等。这样的理想本无大碍,但很少考虑到小孩对社会认知的不足,使得这些理想对孩子们而言,显得空洞苍白,无法与现实结合。
另一方面,社会的等级和面子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幼小的心灵。因此,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甚至硕士、博士毕业,很多人逐步融入现实生活,形成较为单一的价值取向,缺乏理性的分析和思考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因为孩童时代空洞的理想无法实现,对生活充满了无奈。同时,他们又不甘心而时常抱怨。
长时间的无奈和抱怨,使得有些人开始变得麻木,个人的理想就这样一点点被消磨殆尽。甚至有的人发扬“阿Q精神”,常常说自己年轻时如何辉煌、身边哪个朋友高升了、自己哪个同学在美国读了博士等,而自己却没有付诸任何行动。所以,当理想回归现实的时候,很多人逐步放弃了对理想的追求,常常感叹“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古人曾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其实是对生命的一种无奈,一切都这样,无所谓了。
我们常常持有这样的功利性思维:将知识、文凭、职业、事业和理想等概念简单地关联起来,希望通过学知识获得文凭,通过文凭获得好职业,通过职业成就事业,通过事业成就理想。可这几个概念并不是一回事。随着生活的延续,现实总是会把理想大打折扣:儿时的梦想可能是当科学家等,抽象且空洞。从幼儿园到高中,很多人的目标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具体且现实。
学习、工作、生活、理想等概念有关联,但却不能等同,因而导致理想与现实存在巨大差距。从更本质的角度看,这种差距实际上就是因为抽象概念缺乏实现理想的具体载体所致。简而言之,如果当科学家、歌唱家可以用某种具体标准度量的话,那么,似乎很多人就可以实现人生理想。例如如果能推导证明某个复杂的理论,某个人即可当物理学家,一旦其被评价为物理学家以后,他就有稳定的工作,那么,很多理想即可实现。
在现实中,抽象的理想不能等价为具体的结果,更何况人人必须每天面对各种生活琐碎。因而,对大多数人而言,理想犹如天上的月亮,永远也够不着。成年以后,很多人别无他法,他们就把理想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具体化为小孩取得理想的成绩,逐步实现家长自身的理想。这样不断地恶性循环,理想就成为了永远无法实现的梦。
笔者认识的一个家庭,父母文化程度并不高,小孩却很聪明。家长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以为将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接受教育,即可实现父母的希望,却不关心孩子学习、生活的态度、习惯培养。从小学到初中,该小孩的成绩非常不理想。对于很多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小孩教育的成败直接关乎这些家庭的幸福。很多家长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办。
第二节 几个跨越的困惑
人,从生下来到走向社会,总要经过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甚至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等几个阶段。可是,不管经过了多少阶段的教育,人总要经过从学习到工作的跨越,走向社会转变为社会人。我们站在个人成长过程的角度来看,他们到底缺少了什么?这些缺失会对他们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导致他们产生什么样的困惑?
一、婴幼儿阶段
在婴幼儿时期,很多家长教小孩认字、背单词、背唐诗、背《三字经》等,却没有系统地给他们介绍道德、普世价值观、对生命的尊重甚至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气等,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态度和习惯。很多很小的小孩即能认很多字、背很多唐诗和“三字经”、说出常见的英语单词,这些表现固然是好事,但这种行为常常得到电视媒体、老师家长的极力宣传褒奖,使得整个社会都忽视了更最为重要的道德、价值观、态度、习惯等的培养。
其实,婴幼儿时期是人的各种感官发育最重要的时期,也是道德、态度、习惯等形成的最重要时期。甚至可以说,这个时期所形成的一切都是一个人的“童子功”。有人将这个时期的教育寄希望于国学经典,然而,国学太抽象,孩子们即便能熟练地背诵,他们也不解其意,更无法做到言行一致。
迄今为止,我们没有系统地研究,家长在这个时期如何教育小孩(How)、教什么内容(What)、谁教小孩(Who)、什么时间教(When)、什么地点教(Where)。因此,没有人告诉这些年轻的家长,孩子出生以后他们该怎么教育,以至于很多家长,甚至老师都只是“跟着感觉走”,根据社会世俗观念、自身的感觉认识开展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朴素家庭教育。
在婴幼儿阶段,父母的形象是高大的,而且是不可替代、几乎唯一可参照的标准。父母的言行举止、价值取向、喜好憎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小孩的价值观形成、思维方式,甚至影响着其智力发展和大脑发育。如果我们将成年人的道德、态度、习惯、性格等看成楼房,那么,他在三岁以前所形成的禀性、态度、习惯和性格则可说是房子的地基,主要受其父母的影响而形成。不要将婴幼儿看成成年人,他们的脑袋就像白纸。也许父母很随意地说一句“他×的”,小孩就会没有任何好坏判断地进行模仿。因此,我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润物细无声”、“言传身教”等,道理即在于此。
可在家庭教育中,“身教”形式较少,“言传”形式较多。因为前者具体,后者抽象,前者比后者对小孩的影响更加直接。小孩结合现实生活理解“言传”的道理和知识也更加深刻。很多人小时候没少背唐诗、《三字经》、《论语》之类的东西,可并不能深刻地理解其意。家长要求小孩背东西的教育方式,显然是认为“培养小孩就是传授知识给他”。这是一种简单且朴素的教育观念,但却忽视了如何培养小孩形成良好的道德、态度、习惯、能力乃至方法。
到幼儿教育阶段,各个幼儿园的教育方法更是千奇百怪、千差万别,缺乏统一的标准、方法和目标。有的教小孩识字,有的教小孩学数学,有的教小孩背英语单词,有的教小孩各种技能,以至于很多家长只根据所学知识的类型、多少判断幼儿园的优劣。进入幼儿园以后,家长对小孩的教育开始渐渐地放手不管,甚至有的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基本不过问幼儿园的教学过程,只关心小孩学了什么知识、是否吃得好、是否健康甚至是否吃亏了等,很少关心小孩在态度、习惯方面的培养和发展。这时,小孩的思维和判断开始被引导为“以知识掌握”为目标,从小孩到成人、从学校到社会,一代代的人就这样形成并普遍地“近亲繁殖”这种教育观念。
小孩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不能靠自由“生长”方式任其发展。因为人的被教育过程主要集中在二十岁以前,黄金教育阶段可能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更为关键的是,如果缺乏引导,小孩自身没有判断力,很容易走岔路。西方的《圣经》将很多价值观、道理蕴含于通俗易懂的故事中,宣传和弘扬一种向善的人文文化。和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比,我们在知识教育方面已经远远地赢在“起跑线”,但针对人的教育,我们是否应该结合国学精华,梳理核心要点,系统性地设计一个循序渐进的人文教育体系并编撰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书籍呢?
二、小学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除了学习常识性的书本知识以外,还需要培养什么能力?老师和家长还需要注重小孩哪些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呢?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小孩很聪明,但是,他们的学习成绩就是不理想,这是为什么?
当下小学教育的定位和目标,主要是以书本知识为中心,而不是以通识教育为目的,甚至常常要排名,分出优、良、中、差。通识教育本来就是教育小孩对世界形成常识性认识,很难区分优劣好坏。但是,一旦采用“近亲繁殖”方式,就导致了教育方式的单一化。可以说,这种教育方式即是专业化的教育思维,老师在教学、布置作业和考试时,唯恐遗漏,设计各种题型,恨不得将所有可能的出题方式和解题方法都讲授给学生,以至于很多题目可以被形容为“难、怪、刁、钻”。做题目的人,如果不按照出题人的思维去理解、解答,则很难完成。“奥数”就是典型示例,以至于有教育者提出“奥数对学生的毒害胜过黄赌毒”。
站在学生的角度,他们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大多数学生基本上不会主动学习新知识,不会主动思考,更不会变成自己的思想。就像学习“快餐文化”,学生学习了很多知识,却不会消化沉淀形成自己的思考。以至于很多学生掌握了很多书本知识,却不知道知识形成的思考方法,缺乏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甚至很多学生连常识性的知识都非常缺乏。
更为麻烦的是,书本知识是抽象的,我们为了学知识而学知识的方式,严重地脱离了实际生活。学生不会结合现实生活理解知识,思考知识的产生过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基于这种教育方式,简单地以书本知识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以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将学生的优劣进行量化、评价,不自觉地将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殊不知,学生的优劣评判,就像综合评判人的好坏,属于抽象层面的事物。任何抽象的事物皆不可能进行绝对的量化评价。
我们不妨设想一个“调皮的差生”如何形成的过程,看看他是否各方面都不如其他同学。如果老师出的考题和少数重点内容,该学生恰恰没有掌握好,极端情况是,他的考试成绩是倒数第一名,我相信,他自己就可能很后悔“怎么没有好好地复习考试涉及的内容呢”。但成绩出来以后,如果他遭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甚至被骂“你怎么这么笨”、“你是我们班最差的学生”,无异于被“落井下石”,就会让他觉得“我的学习不如其他同学”。如此经过一个学期,该生可能就被“划分”成“调皮的差生”,甚至可能一辈子都会背上“我是班上最差学生”的烙印。即便他本来很聪明,可就因为成绩不理想,他很可能就开始走向另外的极端,通过调皮、作怪、捣乱等方式表现其“聪明才智”,甚至可能因此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性格扭曲。在这个过程中,导致他的成绩不理想的态度、习惯、能力和方法,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并帮助他们。
当教育的目标被“近亲繁殖”成“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知识,为了成绩而只关注成绩”时,个人的道德、态度、习惯、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统统都给追求高成绩“让步”,更不要说“培养有德行、有思想和判断能力、有人类共同理想和共好意识的人”。这种思维逻辑与只简单地追求GDP而忽视其他方面如出一辙。这种只追求结果的思维被“近亲繁殖”,导致大多数学生思维狭隘甚至偏激。长大以后,他们通常也只会简单地追求可见的目标。
反过来,这种思维又使得我们的教育,只剩下书本知识、成绩、金牌、第一等结果性目标追求。君不见,今天我们常见“中国在×××方面世界第一”之类的报道,迎合了全民的胃口,满足了整个社会的希望,甚至成为国民的兴奋剂,都是教育使然。仅以学习知识而言,数百年前,西方教育家就认识到: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重要,狭隘的知识教育(被称为“经院教育”)并不能培养完整的人。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在这条歪路上走得太远了,可大多数教育管理者、研究者和教师尚未突破这种被不断“近亲繁殖”化的思维观念,没有认识到问题所在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说,我们教育的未来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