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对积极思维的现实奖励,这是行为认知学派的观点。幸福是伴随自我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满足的体验,人本主义则这样认为。
精神心理学家们认定幸福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其生理机制无疑根植于大脑中心,而实际上他们也已通过实验证实:幸福者的大脑左前方叶显示出的“脑电流”更强,相反在大脑右前方叶中显示出较强的“脑电流”多是那些精神抑郁或沮丧的人。
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组成的“幸福学”研究者们,在近些年来更是获取了许许多多关于幸福感的新发现。
1.幸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若即若离。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公民的整体幸福水平,往往与该国家或该城市的GDP有着紧密的有机联系,所以幸福指数首先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指标。
2.小康者的幸福感往往最强。据对中国上海、北京、杭州等6个大城市居民幸福程度所做的调查显示,幸福指数最高的人并不是收入最高的大款,当然也不是低收入者,而是那些收入中等或中等偏高的小康者。
3.幸福更在过程,而非结果。一个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各种心理需要都会得到及时的满足,这是肯定没有幸福感的,因为幸福感往往在追求的过程中产生。实际上幸福存在于心理满足过程之中,存在于自身潜能发挥过程之中。
4.幸福是无数“小乐”的日积月累。一个人的幸福感竟然来自多次的“感觉良好”,而不是仅仅一次短暂的“大乐”。一些很简单的“小乐”,诸如和孩子出去放风筝、和朋友去野外踏青或享受一次自己制作的美味,等等——这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乐”加起来却往往胜过短暂的“大乐”。
5.幸福与年龄关系不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满意感不但不会下降,反而会有升高的趋势。一些研究者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人实际上能够根据自身年龄的变化对自己的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一项针对英国和美国居民的大规模抽样调查研究表明,年龄与幸福感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U型的最低点在40岁左右。
6.婚姻并不一定明显提升当事人的幸福感。婚姻往往被人们视为幸福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已被西方许多研究者反复证实。在他们看来,因为有配偶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婚姻因素会有助于提高幸福感水平。有人甚至将已婚者和未婚者之间幸福体验的差异比做“幸福裂谷”。然而,许多研究表明婚姻对幸福感的影响并没有这样强大。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人的幸福体验与婚姻状况之间的相关系数在逐渐下降。研究者认为,在美国出现的这种变化应当归因于离婚率的上升和未婚同居现象的增多,这两种现象使得已婚者与未婚者之间的“幸福裂谷”明显地缩小了。
7.好胜心过强不幸福。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不敢竞争自然不是好事,但物极必反,要是竞争心太强就会发展为好胜心。而据美国科学家的新研究,好胜者大多心率较快,血压偏高,睡眠不好,经常消化不良。由于免疫力下降,容易患神经性、皮肤性疾病甚至癌症。据计算,好胜心过强折寿最多可达10年。
基于以上认知,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幸福在于平时细心地积累和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一位心理学家还提出达到幸福需要经过九个步骤。
1.感受每个能够感动的瞬间。要生活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把孩子的微笑当成珍宝,在帮助朋友们中得到满意感,与好书里的人物共欢乐。
2.有效地控制好你的时间。幸福的人会确定大的目标,然后落实在每天的行动中。一天读1000页书是件很难的事,然而每天读两页则非常容易办到。这样坚持100天就可以读完一本书,这个原则可适用于任何工作。
3.有意识地增强积极情绪。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消极的情绪使人沮丧,而积极的情绪催人奋进。幸福的人懂得如何消除消极情绪。
4.善待身边的人。人们要学会很好地对待亲近的朋友、配偶,能够一下数出5个亲密朋友的人,其中有60%的人比不能数出任何朋友的人更感幸福。
5.面带幸福感。实验表明真正面带幸福感的人,他们更感到幸福,经常欢笑更能在大脑中引起幸福的感觉。
6.告别枯燥的生活。不要无所事事,不要把自己困在电视机前,要沉浸于能发挥你的技能的事情。
7.常常活动。室外活动是对抗压力和焦虑的良药。
8.好好休息。幸福的人精力充沛,但他们仍然留出一定的时间睡眠和享受孤独。
9.关照心灵。对信仰和幸福的关系研究表明,有信仰的人比没有信仰的人更有幸福感。当然,信仰不可能让我们免除所有悲哀,它不可能囊括一切,但是信仰常常提醒你沿着幸福之路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