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考满分作文分类大全
3043900000054

第54章 买镜(1)

(2004年湖北卷)

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唐朝的刘禹锡写过一首《昏镜词》诗。诗的小引说:一位制镜的工匠在店铺里摆了十面铜镜求售,其中只有一面磨制得清晰光亮,其余九面都昏暗模糊。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镜的昏明如此悬殊?工匠解释说:并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镜子都磨制得一样光亮,问题是买镜子的人十中有九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因为清晰光亮的镜子能照见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疵,绝大多数人用这样的镜子会感到不自在。

刘禹锡所说的镜似乎不是单指用来照脸面、照身影的日常用具。小自单个的人,一个家庭,大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离不开“镜”;“镜”也无处不在,有明镜,也有昏镜。制镜、售镜自有目的;卖镜、用镜大有讲究。请就“买镜”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试题分析

“买镜”这个题目看似浅显,却寓意深刻。考生应该透过材料表面荒诞的夸张来审视材料的隐喻义,把握材料所表现的事物的本质特征。题干中“刘禹锡所说的镜似乎不是单指用来照脸面、照身影的日常用具”一句,提示考生“镜”的象征意义,即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工具,由此可知,所为“明镜”指的是能客观工整反映现实的事物或评价,“昏镜”是掩饰缺点、报喜不报忧的事物或评价,而卖镜人的一席话正说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于“镜”的不良心态,正视存在这样的需求,才出现了“十镜九昏”的市场。另一提示语“制镜、售镜自有目的;卖镜、用镜大有讲究”,则提示考生,可以据此立意选材,从买卖双方入手,深入挖掘话题内涵。

写作思路提示

话题材料突出了“昏镜”与“瑕疵”,考生不妨以此为突破口打开思路:照“昏镜”有什么弊端?照“昏镜”怎么就不能看清“瑕疵”?看不清“瑕疵”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会有人怕照“明镜”看清“瑕疵”?买了“明镜”就一定能看清“瑕疵”吗?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买“昏镜”?怎样避免错买“昏镜”?还可以随话题扩展开去,由己及彼地洞察人生百态,借“买镜”一例探讨人性的弱点:不能正视自己、完善自己;爱听表扬话,听不进逆耳忠言;追求外表美而忽略了实质,等等。此外,考生举例分析时要注意紧扣话题,并非所有与镜子相关的材料都可以写进作文。

满分范文

青睐光亮,唯取明镜

(湖北一考生)

古有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可见,镜虽方寸之物,却功效无比。然而,现今还有多少人会高悬一面明镜于心头,让灵光穿过灵魂的阴暗之处,打造光亮的人生?但我始终相信,向往光明之人,总会以理智分辨明暗,青睐光亮照亮人生之路,摘取明镜照亮奋斗征程。

佛语中有“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之语,它告诫了人们修身的重要性。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行走的人,难免沾上名利之心,并任其发展。最终,原本高悬心头的明镜被铜臭和酒色之气所吞噬,心灵愈来愈麻木,忘记了曾经的誓言,忘记了曾经紧系心头的信念。于是堕落、腐化,抛弃“明镜”,给心灵安上一面昏镜。现实会给这样的人最真切的惩罚。

其实,每个人出生时上代就已经为其“买”了一面纯洁、朴实的“明镜”,高悬于心头,日夜提醒大家,然而,当成长为大人时踏入社会熔炉,发现“高悬的明镜”已经疲惫不堪,于是在某一个不为人知的深夜,将镜子偷偷地更换。他们听不见上帝沉重的叹息,他们看不见人间天堂的美妙,他们忘记了小时候虔诚地在思想品德课上听老师给自己讲解的品德、情操。

有人说,鲁迅先生以笔作匕首,然而我觉得他更似一面镜子,一面可以看得清任何瑕疵的明镜。先生解读国民的劣根性,时而痛斥,时而怒骂,酣畅淋漓。先生的文字似一面面明镜,不仅将一切蝇营狗苟者的嘴脸照得清清楚楚,而且还照出了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古国的反思。先生对自己也是严厉的,时时反省,时而忏悔,于是先生和先生的文字都始终被人仰望,因为他和它都是我们民族急需购买的明镜。

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民族是可悲的,因为它永远也弄不懂浅薄与深刻的真正含义;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国家是危险的,总以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等到推开窗户向远方眺望的时候,却已经兵临城下。唯有记取明镜,抛弃昏镜,才能永远闲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青睐“昏镜”,自以为从此可以走向光亮,殊不知黑暗已经悄然来临。而真正的智者,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遭受怎样的际遇,总能购取理想奋斗的“明镜”,终会走出一条光亮的人生之路。

所以,朋友,我劝你且记住了——青睐光亮,让我们唯取“明镜”!

得分点评

文章立意深刻,见解独到,把民族的复兴、社会的进步与选择“明镜”紧密相连,尤为突出的特点是作者选取鲁迅这面“民族的明镜”,照出了一切蝇营狗苟之徒的丑恶嘴脸,婉劝国人反省弱点、直面人生,表达了作者崇尚“明镜”,摒弃“昏镜”,向往、追求光明,不断进取等思想感情。文章语言流畅,引语自然,思路清晰,尤其是四、五段表达流畅、挥洒自如。

镜中花开,镜外花谢

(湖北一考生)

一面明镜中的世界,可以是一张并不美丽的脸庞,可以是一朵凋谢的花朵,也可以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灵……

一面昏镜中的世界,可以是一张轮廓秀美的脸庞,可以是一朵似乎绽放的花,也可以是一颗看似完整的心灵……

我们敢正视自己吗?敢面对清醒的自己吗?这个问题藏匿在人们心中很久,却始终没有人敢直接回答,或从来没有思考过。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心灵恶毒的皇后威逼镜子说她是世界上最美的人。魔镜战栗地撒了谎。

——我看见镜中有花在开放,镜外却花谢。丑陋的心灵企图用模糊视线的方法掩盖自己的卑鄙,但他却永远不知,面对自己的,永远是虚假的繁荣和真实的丑陋,因为当面对他人时,一张真实的面容显得更加扭曲和肮脏。

何必如此自欺欺人呢?

还曾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君王,想知道自己是否能统治长久,便与众大臣共同商讨此事。大多数臣子全都奉承地谏曰君子,可以长久也。然而一位大臣则眉头紧锁,告诫君王,王之弊甚矣。遂与之详谈。君子听后感言道:“子如朕之明镜一面,能让朕看彻内忧外患,而余下臣子皆昏镜,蒙朕之眼也。”

看清自己是何等艰难而重要的事啊!

明镜宛如一个修理器,当人们说自己哪里有瑕疵时,可以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等待镜子里的,将是一个全新的面孔。

昏镜犹如一个自蔽器,让你看不到缺点,看不到丑陋,只看到轮廓的完美无瑕,那么你的缺点伤口会继续溃烂,丑陋的影子会继续蔓延。

我选择明镜来照亮自己,让它呈现一个真实的自我,哪怕丑陋,哪怕是痛苦;我选择明镜来照亮自己,让它真诚地告诉我,瑕点在哪里,哪怕是苦难;我选择明镜来照亮自己,让它变成一个过滤器,让我不停地完善,不断刷新自己。

是的,为自己选购一面镜子吧!要明亮得能射出光线的那种,让它照射在自己洁白的心灵。

看,镜中花开,镜外花谢。

得分点评

文章开篇以“明”“昏”两镜中展现出的不同景象提出思考,随后引述两个不同的故事表明自己的现点,再后又以“明镜”的优势“昏镜”的弊端两相对比,表达了自己对“明镜”的期盼和思考。本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展现认识,语言清新流畅而又精炼形象。结尾处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显示出作者驾驭语言的高妙笔力。

镜中日本

(湖北一考生)

当大唐盛世的瓦当不再锃亮,当歌舞升平的霓裳不再绮丽,昨日繁华渐渐褪去。一叶载着一个叫徐福的术士和追随而至的童男童女的扁舟,向一个小小的渔岛驶去,一个名叫日本的民族在中国的臂弯里成长。可这小小的渔岛,却见证了泱泱中华的悲欢荣辱。

前天,当驶向西域的驼铃丁当作响,笨重的骆驼身上嗞嗞地冒出热气,碧眼的狐狸四下张望,闭关锁国的清政府不过是一个戴着罂粟花冠的瞎眼老人。可是,另一个腐朽的帝国却在“明治维新”之后睁大眼睛,张开臂膀,接受挑战,重焕生机。于是,古老的中华开始惊醒,在“维新变法”“洋务运动”中寻找重新崛起的机会,开始在这面镜子的映照下迈出自己的脚步。只是,这一觉睡得太久,这一步迈得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