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老舍与都市文化
3044200000009

第9章 “伦敦经验”与老舍国家形象传播意识之建构(1)

伦敦经验与山东体验

“伦敦经验”与老舍国家形象传播意识之建构

——兼及《四世同堂》英译问题

吴小美,魏韶华

吴小美,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魏韶华,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

一、“伦敦经验”中的“泛媒体”

1924年9月10日老舍乘坐德万哈号轮船抵达伦敦,至1929年夏结束在伦敦的教书生活,是老舍生命史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伦敦五年是老舍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作家的“精神原点”。对这一精神原点的意义,老舍是有充分自觉的,他认为自己设若始终在国内,就不会成为一个小说家。

伦敦作为当时世界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城市之一,为老舍带来了空前的视觉和精神刺激,这让他有机会和能力质疑中国的旧文明和旧生活,跳出中国文化的窠臼,从而完成现代文化人格的塑造。置身伦敦的老舍,以教书为主业,可是,他无时无刻不置身于这座大都市的环境氛围的包围之中,由这些全部体验所构成的观察、观感、思绪和思索等构成了老舍独特的“伦敦经验”。这一经验包括可视的器物文明比如街道、楼宇、美术馆、动物园、植物园、教堂、火车、汽车、电车、地铁(地道火车)、公共汽车(公众汽车)、自行车、摩托车(摩托自行车)、电话(电话机)等对老舍的视觉和精神刺激,而更深层的碰撞则来自精神软环境比如媒体环境等。

作为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英国在过去几个世纪中一直领导着世界的潮流,其中,新闻传播业在20世纪上半叶以前,更是代表着世界传播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老舍客居伦敦时期,英国传播业发展正步入大众化商业报刊阶段,迎合大众趣味的一批新的大众报刊纷纷涌现,其代表是所谓的“三每报”,即哈姆斯沃斯的《每日邮报》、皮尔逊的《每日快报》和哈姆斯沃斯的《每日镜报》。这些大众报刊的出现所形成的冲击波及到高级报纸原有的严肃风格。由工业化和民主化进程所带来的变化,彰显了现代报刊的信息传递和舆论宣传功能,读者群迅猛扩大。报刊想要获得办报独立性,就必须实现经济自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告成为报刊的重要资金来源,其运作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报刊的生存空间。在报纸购阅者急剧增加、报纸定价降低的情况下,发行人都会出售报纸上的广告版面。这一英国新闻传播新动态,被敏锐的老舍纳入自己的视野:“工人们多是叼着小泥烟袋,拿着张小报,在家门口儿念。”老舍:《二马》,《老舍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604页。在《我的几个房东》中,老舍仍能清晰地记起多年前伦敦的房东达尔曼,说:“假若他还有什么说的,便是重述《晨报》上的消息与意见。凡是《晨报》所说的都对!这个老头是地道的英国市民。”他太太的“意见不但取自《晨报》,而且是由达尔曼先生口中念出的那几段《晨报》”。他女儿“只看《晨报》上的广告”。还“在分类广告上登了一小段广告——教授跳舞”。老舍:《我的几个房东》,《老舍全集》第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60页。小说《二马》中的李子荣有时候靠翻译广告增加收入;他还建议古玩店在“《亚细亚杂志》和东方学院的《季刊》全登上三个月的广告”。老舍:《二马》,《老舍全集》第1卷,第529页。在一个媒体时代,人们知道,“做买卖顶要紧的是广告”。同上,第427页。李子荣懂得利用广告效应做买卖,华工砸铺子,李子荣“故意的在事后躲开,好叫马威的像片登在报上,(一种广告,)。”同上,第622页。伦敦一到夏天,“车站上,大街上,汽车上,全花红柳绿的贴着避暑的广告”。老舍:《二马》,《老舍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451页。老舍在这里揭示了现代传媒对城市普通市民的精神影响。“外国人最怕报纸,可是也最喜欢把自己的姓名,像片,全登出来。这是一种广告。谁知道小玛力?没人!她一在报纸上闹腾,行了,她一天能接几百封求婚书。”同上,第607页。东伦敦的华人砸马家铺子,报纸纷纷做夸大报道:“各晚报的午饭号全用大字登起来:‘东伦敦华人大闹古玩铺。’‘东伦敦华人之无法无天!’‘惊人的抢案!’‘政府应设法取缔华人!’……马家古玩铺和马威的像片全在报纸的前页登着,《晚星报》还给马威像片下印上‘只手打退匪人的英雄’。新闻记者一群一群的拿着像匣子来和马威问询。”同上,第618页。通过一个事件的媒体反应,老舍表现了当时英国媒体的商业化运营模式——传媒与资本的结合。《二马》中写温都姑娘“手里拿着张报纸,正看最新式帽子的图样”。小饭铺里,“人人手里拿着张晚报,(伦敦的晚报是早晨九点多钟就下街的。)专看赛马赛狗的新闻”。“英国人自要有报看,是什么也不想说的。”同上,第445页。“晚报上一大半是赛马和足球队比赛的结果,人们在早晨九点钟便买一张,看看自己赢了没有。看见自己是输了,才撅着嘴念点骂外国的新闻,出出恶气。”同上,第531页。伦敦市民已深知负面新闻禁不住报纸的宣扬。同上,第599页。不合世俗伦理的事,“报纸上一宣扬”,“一家子也全跟着毁了!”同上,第603页。老舍认为普通英国人的观念是由报纸上看来的,杂志也开始与普通市民息息相关,他在小说《二马》中写到:“凯萨林坐在椅子上,掏出一本杂志来。”同上,第504页。写到李子荣参加《亚细亚杂志》的征文同上,第518页。,还提到“无线电广播”同上,第531页。。进入老舍视野的媒体环境,除了报纸、杂志、广告、广播等狭义媒体以外,还包括与现代传媒有关的电影、戏剧以及市民通俗小说等。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将其统称为“泛媒体”,而把由“泛媒体”所构成的环境称为“泛媒体环境”。

老舍关注“泛媒体环境”,关注“泛媒体环境”对普通人的影响,作为中国人,他更关注“泛媒体环境”对中国的书写及其后果。即西方人的“讨厌中国人也全是由报纸上,电影上看来的”。《二马》中的保罗就喜欢看“骂中国人的电影”老舍:《二马》,《老舍全集》第1卷,第532页。。普通市民的逻辑是:“设若中国不是一团乱糟,外国报纸又何从得到这些坏新闻呢!”“篇篇电影是那样,出出戏是那样,本本小说是那样,就算有五成谎吧,不是还有五成真的吗?”同上,第454页。报纸在那个时候已经成为城市市民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晚报”、“晨报”等各种报纸对中国的歪曲报道也深深地影响着城市市民,而“泛媒体”关于中国和中国人的报道、虚构和想象最能刺激老舍那颗来自弱国之邦的脆弱的心灵。玛力看的“报纸上说:中国人屠宰了英国人”。同上,第419页。她跟母亲辩论道:“我今天在报纸又看见三张像片,都是在上海照来的。他们把人头杀下来,挂在电线杆子上。不但是挂着,底下还有一群人,男女老少都有,在那块看电影似的看着!”同上,第459页。在小说《二马》中留有老舍“伦敦经验”的直接印痕,其中多次提及白种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夸大报道和妖魔化书写:“东伦敦”是“最给中国人丢脸的中国城”。“没钱到东方旅行的法国人美国人到伦敦的时候,总要到中国城去看一眼,为的是找些小说、日记、新闻的材料……就是因为中国是弱国,所以他们随便给那群勤劳耐苦,在异域找饭吃的华人加上一切的罪名。中国城要是住着二十个中国人,他们的记载上一定是五千;而且这五千黄脸鬼是个个抽大烟,私运军火,害死人把尸首往床底下藏,强奸妇女不问老少,和作一切至少该千刀万剐的事情的。作小说的,写戏剧的,作电影的,描写中国人全根据这种传说和报告。然后看戏,看电影,念小说的姑娘,老太太,小孩子,和英国皇帝,把这种出乎情理的事牢牢的记在脑子里,于是中国人就变成世界上最阴险,最污浊,最讨厌,最卑鄙的一种两条腿儿的动物!”老舍:《二马》,《老舍全集》第1卷,第394—395页。这里,老舍深刻揭示了英国“泛媒体”对中国的负面书写及其恶劣影响,受其影响,“中国人都好赌”、“凡事守秘密”等都成为是英国人对中国人的固定认识。同上,第613—614页。出现于这部虚构小说中的这些文字是带着作者的深深隐痛的,其中有老舍全部“伦敦经验”的泪痕悲色。

“泛媒体”的中国观对英国人形成了一种类似精神控制的东西。仅以电影论之,在人类这些最早的活动影像里,匪夷所思的习俗、麻木狡猾的神态、病弱的身体,构成了其中的“中国形象”。保留在早期纪录片中的中国是一个贫弱不堪的形象:抬轿的苦力与轿子里的权贵,进出租界的外国军队,饥馑的孩童和无家可归的难民。肖同庆:《早年纪录片里的“中国形象”》,《人民日报》,2004年11月30日。这里有真实,更有西方人对他者窥探的目光。除纪录片外,西方人当时拍摄的关于中国的电影多是有明显辱华倾向的。《二马》中的亚历山大就以金钱诱惑老马参演辱华电影:“我现在帮着电影公司写布景……现在他们正作一个上海的故事,他们在东伦敦找了一群中国人,全是扁鼻子,狭眼睛的玩艺儿……这群人专为成群打伙的起哄,叫电影看着真像中国……导演的人看这群人和一群羊完全没分别;演乡景他们要一群羊,照上海就要一群中国人。”老舍:《二马》,《老舍全集》第1卷,第561页。媒体影响人心形成普泛的社会偏见,又反过去影响媒体制作者。这个电影“是英国最有名一位文人写的。这位先生明知中国人是文明人,可是为迎合人们心理起见,为文学的技艺起见,他还是把中国人写得残忍险诈,彼此拿刀乱杀;不这样,他不能得到人们的赞许。”同上,第620页。电影对英国市民心理起着决定性影响。老舍在伦敦时,“繁华热闹的伦敦”“七百万人”,足“有四百个电影院”。老舍:《二马》,《老舍全集》第1卷,第612页。《二马》中的马威喜欢并且经常去看电影,“他常看电影里的英雄”。同上,第417页。还常请玛力去看电影。当温都太太第一次见到前去求租房屋的马家父子时,就拿他们与电影中的中国人做比:“看着:这俩中国人倒不像电影上的那么难看,心中未免有点疑惑。”同上,第412页。普通英国人对中国人用毒药害人的“信仰”就来自电影。在玛力的意识中,“中国人的用毒药害人是千真万确,一点含糊没有的”。因为,“自要戏里有个中国人,他一定是用毒药害人的。电影,小说,也都是如此。温都姑娘这个警告是有历史的,是含着点近于宗教信仰的:回回不吃猪肉,谁都知道;中国人用毒药害人——一种信仰!”同上,第418页。老舍清醒地看到,英国人对中国人的偏见与“泛媒体”的中国形象书写脱不开干系。他们的逻辑是:中国人“要是不讨人嫌为什么电影上,戏里,小说上的中国人老是些杀人放火抢女人的呢?”同上,第454页。在英国的中国人深知英国人“本来就看不起我们中国人”。同上,第446页。“温都姑娘警告她母亲留心毒药以后,想起前几天看的那个电影。”除了电影还有小说,马威就“看过英国小说——中国人用毒药害人的小说”。同上,第419页。马威对玛力说:“你们看不起中国人;你们想中国人的时候永远和暗杀,毒药,强奸联在一块儿。”“我知道你们关于中国人的知识是由造谣言的报纸,和下贱的小说里得来的。”同上,第580页。“外国人在电影里,戏剧里,小说里,骂中国人,已经成了一种历史的习惯。”“中国戏台上不会有黑脸曹操,外国戏台上不会有好中国人。这种事不是感情上的,是历史的;不是故意骂人的,是有意做好文章的。中国旧戏家要是作出一出黑脸曹操的戏,人家一定笑他不懂事;外国人写出一出不带杀人放火的中国戏,人们还不是一样笑他。”老舍:《二马》,《老舍全集》第1卷,第580页。老舍指出这一偏见是“有历史的”。

二、作为“他者”的中国形象及其历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