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们相互之间的实力较量,只要女性有能力和信心,就可以参与到这场角逐中并取得胜利。因此,要想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一名出色卓越的女性,就必须打破偏见,走出教育女儿的教育误区,让女儿接受各种应该面对的锻炼。
尽管从母体受孕那天起,孩子的性别就已经被确定了。但是,如果想使她或他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女孩或男孩,还有许多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婴儿的性别取决于母亲的染色体X同父亲的染色体X或Y的偶然相遇。这两个简单字母的结合将决定这个孩子是女孩还是男孩。
在母亲方面,所有的卵子都有着相同的身份:22对染色体再加上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只有一种,即X。在父亲方面,精子同样有22对染色体,再加上一对性染色体。但是性染色体却有两种,一种是X,一种是Y。因此,倘若卵子与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未来的婴儿就是女孩;倘若卵子与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那么就是男孩。
在母亲怀孕的前6周,女性胚胎与男性胚胎几乎看不出什么区别。从怀孕的第7周开始,胎儿的性器官开始发育。性器官的不同,使得婴儿出生时很容易分辨性别。那么,除了这一点外,男孩和女孩还有其他的不同吗?
儿童专家指出:“一直到3岁之前,女孩和男孩之间的区别都不是很大,他们的身高和体重的成长曲线几乎一样。3岁以后,同龄的男孩一般会比女孩高1~2厘米;体重也比女孩重600~700克。”这种区别是由于在男孩体内分泌的睾丸素使得男孩身体发育更快。同样也是由于这种激素,使男孩的行为和女孩不一样。某些研究同样表明,男孩比女孩更需要释放自己的能量。
最新的医学成像技术可以清楚地表明,男人和女人(婴儿也是如此)使用大脑的方法不同,大脑活动的优势区域也不同。比如,如果说女孩在语言方面更强的话,男孩的空间识别能力可能更胜一筹。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关专家认为这种现象可以在激素分泌方面找到答案。因为作用于胎儿性器官发育的激素,同时也对大脑发育构成影响。它更倾向于激活某些神经元的连接,同时抑制其他神经元的连接。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总结,那就是男孩和女孩的大脑也是存在着差别的。
既然根据染色体的不同就可以决定一个婴儿是男是女,那我们为什么还要问“怎么成为女孩或者男孩”呢?因为,染色体决定的只是婴儿的生理性别,而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这个孩子更具有男孩样还是女孩样,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抚养与教育方式。
科学家从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1957年,3位美国科学家跟踪了105个婴儿的成长。这些婴儿出生后,人们无法从外部的生殖器官判断他们的性别(由于染色体或激素分泌的异常,这样的事情是有的)。结果怎么样?这些婴儿完全是按照父母的养育方式来确定自己的性别角色的。
尽管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极力倡导男女平等。但是,对不同性别采取完全“一样”的教育是根本行不通的。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传递的信息,以及对他们的期望,是根据孩子性别的不同而不同的。
育女心得
对孩子的养育,不同的性别有着不同的养育方式。那么对于女孩,父母该如何养育呢?
(1)女孩富着养
俗话说“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对女孩就要优待一些,即所谓“娇养”一些,但绝不是“娇生惯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吃、穿、用都要讲究一些。这样会使孩子拥有一个健全的心理,使她不去想这些东西,因为她全有,不会去眼馋、嘴馋其他的孩子。事实证明,这样的女孩长大之后,不会斤斤计较,不会患得患失,与人友善,行为大度,“不与肉食者谋”。个性独立,淡泊名利,藐视“权贵”,都与幼儿时期的“娇养”有关。
(2)多和女儿进行语言交流
女孩是天生的语言家,天生就具备语言天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更好的听众和交流者。女孩比男孩较早开口说话,而且能很早说出相当复杂的句子。到两岁的时候,一般女孩能运用的词语就比男孩多一倍。因此,父母要在婴儿时期就和女儿进行有声语言交流,以便训练女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多一些鼓励
男孩子的世界充满动作,喜欢探索新奇,女孩子与其不同的是,她们关注更多的是人,因此相比较来说,女孩子的心思更为细腻。她会很重视父母的看法,同时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要在这方面对她进行鼓励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