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世界永远是无忧无虑的,烦恼和疼痛总是过眼就忘。每天,日子都是全新的,快乐、乐趣都是无穷的。虽然眼睛瞎了,但是孟杰每天还是兴高采烈地出门。他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摸索到伙伴们玩的地方。他们玩捉迷藏、耍小木棍、捏小泥人……
失明实在是有太多的不便。小伙伴们捉迷藏,轮到孟杰找人,小伙伴们也不藏远,就躲在他身边附近。他几乎只能凭借嗅觉和听觉来判断边上是否有人,然后喊小伙伴的名字。遇到有淘气顽皮的,故意不作声不应答。孟杰只好用手去摸寻。大家都在偷偷地笑话他。
轮到孟杰藏的时候,小伙伴们故意不去找他,等到他躲得不耐烦了,自己跑出来。有时,别的孩子都回家吃午饭去了,他还一动不动地藏在麦草堆里。因为看不见,他也不知道几点了,更不知道别的孩子都把他甩下了。过了很久很久,他才自己钻出来,呼唤着小伙伴的名字,结果没有一个答应的。这才明白,原来大家耍他玩呢,故意把他落下了。孟杰倒也不生气,慢慢地摸索着独自走回家去。
踢球,孟杰只能跟着大家瞎跑,几乎抢不到球,因为他根本就看不清球在哪里。有时,球踢在了他的身上,他也强忍着不哭不叫。
和泥捏小泥人,这是孟杰拿手的游戏。但是,每次他都弄得一身黑泥回家,脸上、手上也尽是泥巴。
每次,母亲都要抱怨:“娃,你别出去玩了,总是挨人欺负!瞧你这一身衣服,沾这么多泥,洗都洗不干净!”
然而,孟杰每天依旧快活地出门找伙伴们玩。为了免受母亲的数落和唠叨,每天回家之前,孟杰都要把身上的泥巴擦干净。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厚道。有时,村里的人看见了孟杰,都在悄悄议论:“瞧老穆一家,都快成瞎子窝了!”
“这个老穆,养一群瞎子,还不如养一窝兔子!兔子长大了可以卖钱,可以宰了吃,你说这瞎子养大了能当啥用!”
“是啊,他们家还拿瞎子当宝贝哩!我们家养条狗还能看门,他们家养俩瞎子,连门都看不住!即便小偷进了家也看不见。”
……
各种的风言风语,各种的冷嘲热讽。孟杰的父母偶尔听到了,也只能低着头,当作没听见一样。
孟杰也听到了别人的嘲笑与讥讽。但他毕竟还是个孩子,还不明白失明对于一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有的大人,还故意逗他。站在路中间默不作声,等着孩子走上来撞到自己身上,然后大声呵斥他:“你个小瞎子,走路都不看路!”
有的大人,从背后偷偷撩一下他的头。
“谁?”孟杰大声问道。那人却不回答,躲在一边偷着乐。
还有的大人偷偷地弹他一栗凿,或是掐一把他的小脸,完全把他当作一件玩具耍弄。孟杰都无可奈何。
还有个别不安好心的人,故意牵着孟杰的手往前走,走到前面坑坑洼洼的地方也不告诉他,结果孟杰一脚就踩到了泥坑里,弄脏了裤子不说,还把脚都给崴了。人家扔下他,逃到一边嘎嘎嘎大笑。
有一次,村里的人给他指路,指点他径直往前走,结果孟杰一下子掉进了一个半米深的土坑里,滚得满身的泥,手臂也擦破了。
大家却围在坑外面,大声地取笑他:“嘿,瞧这个小瞎子,都快滚成一头土猪了!”
“大家都来看哪,小瞎子和泥,越和越乱,都成滚猪了!”
所有的人都在看笑话,就是没有一个人伸出手去拉他一把。孟杰只好双手抓住坑沿,慢慢地往上爬。
穆家真是祸不单行。好端端的三个儿子,就接连有两个眼盲!三个闺女的眼睛全都好好的,唯独两个男孩儿瞎了!
这个家庭都快崩溃了。孟杰的母亲觉得自己真是全世界最苦命的人。孩子刚出生时,要侍弄他们;现在孩子长大了,自己仍旧不轻松,每天还得照料他们的吃喝拉撒睡。
亲戚看着她可怜,劝她:“要不,把孟杰送给别人去养?这孩子长得又好看又伶俐,兴许会有那无儿无女的家庭愿意收养他?”
“娘,我谁家都不去,就跟爹娘在一起!”孟杰叫嚷着。
母亲断然拒绝了亲戚的好意。她说:“眼好眼赖都是我的儿,我谁也不送!谁知道哪朵云彩会下雨?”
听到母亲的话,孟杰放心了。
世界上,就属娘对他最好了!他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当那朵下雨的云,自食其力,为盲人争口气!也为爹娘争气!
“我要上学!”
过了年,一起玩的小伙伴们都要去大队的小学上学去了。
“我爹明天就带我去学校报名注册了,过两天我就要上学了,不能再跟你们玩啦!”一个孩子说。
“我娘明天也要带我去学校报名,我们分到一个班好了!”长腿的狗蛋说。
“孟杰,你也去上学吧?”胖墩墩的铁柱问他。
“我不知道,我回家问我爹。”
晚上,爸爸回家了。
孟杰对他说:“爹,明天你也带我去学校报名吧。我要上学!”
“孩子,你眼睛看不见,怎么跟老师念书呢?”父亲问。
“我可以用耳朵去听,在心里默记。我的耳朵可灵了!”孟杰坚持说。
“好,爹明天带你去找老师看看。”父亲答应了。
孟杰心想,自己就要跟别的小朋友一样去学校念书了,兴奋得一夜都没好好睡。
天一亮,孟杰就摸索着起床,自己洗漱,穿好衣服,和父亲一起吃过早饭,正是老师上班的时间了。
大队小学其实就在他们家院子的西面。
这是东辛寨大队办的学校。一个并不大的小院落,一共只有不到百名学生。招收的基本上是这个村子里的孩子,就连老师也是本村的,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相互都很熟悉。
穆东修领着孟杰走进学校的院子门,远远地看见校长,便打起招呼:“王校长早哇!”
“你早!”看着老穆手里领着一个孩子,就问,“你是带小娃来报名注册的吧?”
“是啊。你看,这就是我那娃。——孟杰,快问校长好!”老穆推过躲在自己身后的孟杰。
“王老师好!”孟杰怯怯地说。
“老穆哇,咱们乡里乡亲的,大家都熟悉。你们家孟杰我们这学校可不能收。”王校长知道孟杰的情况,直截了当地拒绝了。
“王校长,你看能不能让孩子跟着大伙儿读,能读成啥样就啥样。我们按照学校的统一规定该交多少学杂费就交多少。您看成吗?”
“那也不中!盲童要上专门的盲人学校。咱们学校没有教盲人的老师。”王校长毫不松口。
一直抱着憧憬和希望的小孟杰在边上听着两个大人之间的对话。当他听到校长坚决的回绝,他的心跳加快,更加紧张了。但是,上学的强烈愿望最终压倒了胆怯和紧张。他自己开口求校长:“王老师,您看我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人家都说我的耳朵灵着呢。我在家里听姐姐背唐诗三百首,自己也学会了好几首。不信,我给您背背李白的《静夜思》。”
两个大人停住了对话,静静地听孟杰用稚声稚气却有板有眼的语调背道: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背完了,孟杰仰头去看。
王校长弯下腰来,不忍心地对孟杰说:“孩子,咱们这所学校小,没有能教你的老师啊。”
“王老师,没事的,我虽然看不见,但我的记性好着哩。我爹娘经常夸我聪明呢。您看我还会数数,从1能数到100。不信,我给您数数看:1,2,3,4,5,6,7,8,9,10,11,12,13,14……”孩子倔强地说。
王校长实在不忍心打断他,更不忍心给他泼冷水。但是,学校确实没有条件招收盲童,也没人教得了盲童。
“孩子,老师知道你很聪明。但是,你想想,你们要学习认字,要看课本,要跟着老师朗读。黑板上的字你都看不到,书本上的内容你也看不见,你,你就没有办法跟着老师学呀。”王校长依旧耐心地给孩子解释,心里却在不停地惋惜:多好的读书苗子啊!可惜就是眼瞎了!这老天爷实在太不公平了,给了孩子那么好的智力,却不肯给他一双好眼睛!
穆东修知道,再怎么央求校长都没有用。虽然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他也指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超过自己,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但他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农民,王校长讲的道理他都懂,他也完全能理解学校的难处。一个盲孩子,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怎么可能读书写字呢?
他拉起孩子的手:“娃,咱走吧!王校长的学校委实教不了咱。”
孩子还不肯走,不停地回头张望。小院子做的操场上,有几个孩子正在快乐地打篮球、奔跑追逐,不时地发出欢呼声和笑语声。他是多么渴望能够融入到这个群体中去呀!
失望到顶的老穆用力拽着孟杰走出学校。孟杰死死地拖着父亲的手不肯离开。他蹲在了学校的院墙下,放声大哭,边哭边倾诉:
“我要上学!”
“爹,我要念书!”
“爹,我要念书哇!”
……
这好一阵的哭,哭得天昏地暗,哭得天都快塌下来了。
孟杰读书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那,曾经是这名盲童心中一个多么美好多么有趣的梦想啊。如今,这个五彩的梦想正在离他越来越远。
父亲沉默着,由着他哭。听着孩子不甘心的哭声,做父亲的心里何尝是滋味呀。
也不知过了多久,父亲拉起他的手,发愤地说:“娃,别哭了!你就认命吧,死了念书这条心吧!不能上学,爹娘管你一辈子!”
学是上不成了。但是,上学的渴望、上学的梦想,却始终萦绕在小孟杰的心底里,就像一个美丽的梦,才刚放下,却又浮现上来。
隔墙求学
小伙伴们上学去了,没人再同孟杰玩了。每天,父母都下地干活儿去,就从外面锁上门,把他锁在家里。
开学了,老师开始给刚入学的小孩儿上课,孟杰就贴着西墙根,隔着院墙,专心去听老师讲课。老师教学生拼音字母,他也跟着念:……跟着抑扬顿挫地读:……。
老师教孩子们认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人口手,上中下,大小多少,日月水火……
他虽然看不到字是什么样的,但也跟着有板有眼、一字一字地念。然后,屏息静气地听老师讲解。他觉得,读书,真是一件好玩儿而有趣的事情。
更有趣的是,老师还经常给学生们讲故事,讲毛主席小时候当“牛司令”的故事,讲周总理打了许多补丁的睡衣,讲英雄***和***炸碉堡的故事,讲**千里送大娘回家,讲诸葛亮草船借箭,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那些故事,就像一扇扇大门,为小孟杰打开了知识王国的奥秘,让他懂得了原来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神奇的事物和那么多引人入胜的事情。
上音乐课了,孟杰一句一句地跟着唱电影《地道战》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这是当年由歌手邓玉华演唱的一首家喻户晓的歌:
太阳出来照四方,
毛主席的思想闪金光。
太阳照得人身暖哎,
毛主席思想的光辉照得咱心里亮,照得咱心里亮。
主席的思想传四方,
革命的人民有了主张。
男女老少齐参战哎,
人民战争就是那无敌的力量,是无敌的力量。
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哪怕敌人逞凶狂。
咱们摆下了天罗地网哎,
要把那些强盗豺狼全都埋葬,全都埋葬。
把它们全埋葬!
孟杰跟着还学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歌曲。闲下来,或是平时,他开始喜欢轻轻地哼唱这些动听的歌曲。
在寂寞的时候,沉浸在无边的黑暗中,这些歌曲给了孟杰极大的慰藉,从此,有事没事他都喜欢唱唱歌。家里人也似乎是在突然之间发现,原来这孩子有一条特别亮堂的嗓子,唱的歌曲像模像样,气势很足。这个孩子的记忆力相当惊人,老师教的歌曲虽然他弄不清意思,但是当天就几乎会照着哼唱了。真是可惜了,要不是失明,他一定是一名优秀的学生,长大了一定会有大出息。
受到了大人们的夸奖,孟杰感受到了学习本领的快乐。
从那时起,他就处处留心向别人学习,拜他人为师。跟这人学点本事,跟那人学点本事。这,成了他终生的习惯,也培养了他各种各样的才能。
“你这个小瞎子能干啥”
看着孩子从早到晚待在家里,每天除了跟老师读读书,玩玩院子里的泥土,几乎都是闲着的,父亲就想给孟杰找点什么事做,别让他从小养成懒惰的习惯。农民人家,不能养懒人。
那么,有什么是一个盲孩子可以做而且做得了的事情呢?
父亲穆东修想到了养兔子。
兔子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家畜。只要喂它草吃,它就能不停地长肉,不停地下崽。
老穆给孩子买了一对小白兔。孟杰轻轻地触摸小兔子,兔子也不躲闪,十分温驯。小兔身上摸起来毛茸茸的,他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孟杰的生活中增添了一项内容,就是每天都要到地里去打草。父母下地以后,他就摸索着出门,到田野里去找草。按照父亲教他的,尽找那些叶子绵嫩、扯下来就会流出黏糊糊的奶汁的草。在春夏的野地里,到处都能找到这些鲜嫩翠绿、开着各种颜色小花的草。
然而,孟杰看不见,他只能摸索着寻找。
有时,走在路上不小心撞到了别人,自己摔倒了不说,还要挨人家一顿训:“你个小瞎子,真是没用,连走路都不会,你还能干啥?不会走路你干脆躲自个儿家里好了,还跑出来到处撞人!”
有时,摸索着找草,他不小心就掉进了水坑里,身上滚满了泥水。村里的大人看见了,肆无忌惮地大声笑话他:
“嘿,小瞎子,你这下变成小泥猴了!”
孟杰很生气,跟人顶了两句。人家不高兴了,骂得更加难听:
“嘿,我说你个小瞎子,叫你小泥猴不对吗?你就是一个小泥猴,又瞎又傻,又土又脏,要多蠢有多蠢!”
边上路过的乡亲实在看不过眼了:“人家小孩儿眼瞎了看不见,你这个大人,怎么跟他过不去,拿他穷开心呢?”
受的嘲讽多了,孟杰的心里愤愤不平,也很委屈。他开始整天都躲到家里,越来越不敢外出了。
但是,可爱的小兔子就会饿肚子了呀!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