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校长,谢谢您的信任。您让我考虑一下。”说实话,对于留校这一选择,还真出乎自己的意料。张建立是需要一点儿时间来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究竟该何去何从,规划一下自己的将来。
“好吧。我等你的回话。”穆校长并不勉强。他办学校,目的是把一个个盲人培育成自强自立的人。现在,建立已经掌握了生存的技能和本事,就像一条大鱼,他完全有权利选择属于自己的海洋。作为校长、老师,还有什么比亲眼看到自己培育的学生自立于世更令人欣慰和高兴的呢?
校长的话在建立心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那几天,他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他知道,学校往年毕业的学生有的去了北京,有的去了石家庄,也有的回家自己开起了按摩店。他们当中收入高的一个月就能有四千元,少的也有一两千。自己一点儿不比他们差,父母年纪渐渐大了,家里也希望他能挣钱养家。留校任教,工资是比较低,但是……
人生的最根本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词——选择。人生最难的也正是选择。俗语说,一步错步步错,一步慢步步慢。还说,一失足成千古恨。可见,选择不能不慎重,尤其是在人生的紧要关口,更不能选择错误,否则将来定会后悔懊恼不已。张建立明白,自己正是走到了这样的一个人生路口。究竟该如何选择呢?
下课空闲的时候,夜里睡不着觉的时候,他都在想这个问题。
他开始回顾自己的过去。“我是从正常人突然变成盲人的。变成盲人后,才真正了解盲人的生活有多难。自己失明后,一直害怕与人交往,只有待在盲人圈里,才觉得特别能放得开。如果同健全人在一起,心里反而会不平衡。”当年住院做手术前,他感觉自己就像被社会抛弃了似的,处处都是一个另类,与人群格格不入。只有住进了医院,身边接触到的都是盲人,都是自己的同类,心境才渐渐平静下来。回想当时,就连手术结束后,他都不愿回家,还愿意继续住在医院里。为什么呢?就因为那里有自己的同类,大家都是一样的,能够相互理解和体会,有共同话语。
过去的这四年,穆校长和学校给了自己莫大的帮助。这份恩情真是终生难忘。穆校长一直以身作则,和学生同吃同住,亲自教学,一个人去挣钱,不仅要维持学校开支,还要支撑自己一家老小几口人的生活。穆校长真是一个好人,他做的是一件大好事。就像他一再教诲的:盲人应该帮盲人!盲人应该帮自己!自助才能有他助和天助!我是学校培育的,现在我学到本领了,我这些本领都是学校和穆校长教给的,我该回报,也有能力回报。校长说得对,学校需要我,在这里我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想清楚了这些,他立即去找穆校长,告诉他自己决定留下来任教。
穆孟杰欣慰地笑了:“小张,人生的路长着呢!相信你能够成为一名好教师!”
“谢谢校长!我一定尽力而为。”
就这样,张建立一毕业便留校任教。
几年过去了,事实证明,穆孟杰的眼光是精准的,他的决定也是相当英明的。张建立老师不仅完全能胜任教学任务,而且还有很强的组织管理才能。
看着自己培育的学生逐渐成熟起来,穆孟杰也是满心欢喜。他任命张建立为学校教导主任,全面管理教学事务。
张建立没有辜负穆校长的期望,全面负责起学校的教学任务分解、教师安排、学生学习和生活,包括他们日常的吃喝饮食、生活起居以及同家长的联系。同时,他还担任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亲自上语文、自然、品德和社会课程,每周十七节。
在全校教学方面,他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和安排。学校教学分为基础教育和技术培训两个部分。基础教育主要针对十六岁以下学生,设置一至四年级。文化课贯穿一至五年级,要上盲文、语文、数学、音乐、品德、科技、电脑和体育等课程。技术培训,主要是按摩课程,又分为初级班和保健班,一半对一半。学制三年,毕业后基本达到按摩专业中专毕业水平。
对学校情况,张建立了如指掌。孟杰盲人学校至今仍是河北南部地区唯一一家民办特教学校,填补了农村盲人基础教育的空白。在这里,学生们同健全学生一样,只不过他们是用盲文来学习的。与正常学校还有一点不同,这里上一年级的学生有的都十三岁、十五岁了,年龄参差不齐,学生能力也很不一样,有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出门,第一次离开家人的照料独立生活。
而在这里当教师,也有许多的特殊之处。张建立深有感触地说:“一是要耐心,对待残疾孩子尤其需要耐心。要一遍遍、一次次地给他们做示范,手把手地教他们。二是要有爱心。要不嫌弃这些盲人,更要用心呵护他们,关心和帮助他们,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三是要细心。盲童主要靠听声音、凭感觉来接收外界信息。因此,老师在上课时不能来回走动,那样的话,学生就抓不住你的声音,就会感觉没着没落的。其次是,说话一定要注意口气。盲童对别人说话的口气非常敏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日常生活中,在细节上要格外注意。譬如生活老师帮助收拾屋子,哪些东西放啥位置决不能随便挪动,因为盲童是凭感觉来帮助参考记忆的,什么东西放在什么位置他都清楚,你一挪动他就找不到了。”
谈起学校办学的艰难和现状的不易,张建立说:“以前学校也找过一位特教学校毕业的老师,但是他塌不下心来,后来就走了。有的好的老师,更愿意留在大城市工作。我们学校工资低,而且缺乏保障,一般一个月就一千元,最高的不超过二千元。那些正规大学按摩专业毕业的人才,根本就招不来。”
更何况,在孟杰学校,每位老师还要身兼数职,同时承担几项工作。健全老师都要兼做生活老师,要给学生教生活技能课。
那些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从来就没人教他们如何自理日常生活,家长通常都是把他们锁在家里,任由他们坐在床上大小便,每天只供给他吃喝。结果这些原本并不傻的孩子一个个都变傻变呆了,看起来像智障儿似的。到了学校后,这些盲童坐在床上,还会一个人不自觉地拍手,或是自言自语,或是不停地摆动、左摇右晃。这些都是由于长时间单独一个人待着,又什么都看不见所养成的习惯,也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盲态”。孟杰学校招收的学生中有很多盲学生都有语言残疾的表现,感觉特别自卑。其实,这都是长期人为地将他们与世隔绝造成的。有些学生生活都不能自理,连上厕所都不会。
到了特教学校后,这些学生待在一起玩几天,打打闹闹,嬉戏学习,接触到的都是同类人、同龄人,相互之间不嫌弃、不鄙视,能够玩到一起。不像他们日常与健全人接触,经常听到别人的议论或者辱骂,又不能还击自卫,根本无法玩到一块儿。学校的生活老师又手把手地开始教他们自己穿衣服,自己走路,用牙膏刷牙,自己上厕所,用厕纸擦屁股,自己吃饭,洗衣服……老师们还经常给他们讲海伦·凯勒的故事、张海迪的故事,用这些名人的思想品德来教育学生,告诉他们,同样都是残疾人,也能够做出同样的成就。学校还组织起了军乐队、合唱队。每逢过年过节或是遇到重大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联欢会,教师和学生一起登台朗诵和表演节目,展示才华。有时还组织学生到校外去参加夏令营、表演节目等,拓展学生的视野,有意识地培养他们与外界联系和交往的能力。
经过三个月的学校生活,年龄小的学生都会大变样,走路说话不再慌张,也学会了与人交谈和交往。难怪许多家长过了一段时间放假了接孩子回家,看到孩子盲态少了,生活事务也能自己去做了,就像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都感到无比的惊讶,异口同声地夸奖孟杰学校真是好。
张建立老师说,能够让每位学生从学校走出去以后自立于社会,这是学校最欣慰的事情。近年来,不断地有毕业的学生去了北京、石家庄和邢台等地的按摩院,月收入都在三千至五千元,这还只是保底收入。许多学生如今不仅能自立,还能挣钱养家。每当收到这方面的消息,作为老师,是他最自豪、最高兴的时候。
在张建立的心目中,穆校长就是自己和每位老师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建立如今已完全适应工作,干起事来相当得心应手。他决心把学校搞得更好。在教学方面,要做好工作规划,将学校办成正规化的特教学校。在教师队伍方面,要招聘一些特教专业的老师,争取提高社会待遇,做好教师调配。学生的饮食,目前还比较粗陋简单,能够保证学生吃饱,今后要努力争取国家的中小学营养配餐项目,向主管部门申请经费补贴,真正做到让学生吃好、吃得有营养。在教学方面,今后要更灵活,更贴近现实需要。
在邢台和保定,盲校入学时都要对学生进行面试,生活不能自理的、智障的都不要,孟杰特教学校不设门槛,大门向全国的盲人敞开。新来的生活不能自理的学生就进基础班,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先教他们适应,学会自理,然后再正式上学。开学后正式上按摩课,从初级班开始。
现在,张建立最大的愿望是,能有更多的特教专业志愿者和老师加入到孟杰盲人学校这个团队中来,也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协助解决学生的营养餐问题。
盲人就该帮盲人
刚见到闫加威,他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我先作自我介绍:“我叫李朝全,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作家,来这里采访你们学校。”
闫加威看着我说:“我们盲人见面,肯定不会这样作自我介绍。盲人相互交流,通常都会说:‘我个子有一米七,比较瘦,头发短,上衣穿运动服,脚上穿皮鞋……’”
——嘿,这位85后的年轻教师一见面就先给我上开课了!
在与闫加威深入交谈之后,我发现,这确实是一位很有个性、很有想法、“不安分”的年轻人。
闫加威,1988年出生于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2013年夏天我曾经去山阴开会。这座藏在恒山山脉腋窝里的县城,树木葱茏,水丰草茂,生态良好,是我国最好的奶牛生产基地之一。山阴县的对外宣传广告是“山阴·牛”,标志是一头黑白双色的奶牛。
加威的姥姥是农村的,家里条件比较差。母亲是名教师。小时候,他跟着姥姥生活,念书后才回到父母身边。
加威还有一个孪生妹妹。兄妹俩在学习上你追我赶,都十分优秀。
小时候的加威特别调皮好动,爱折腾,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儿。那时的生活是相当惬意幸福的,谁见了这一家子都会不由得羡慕。
不幸在他上初中后开始降临。
刚开始时,加威只是感觉视力在下降。先是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接着竟然要凑得很近才能看清书本上的字。
家里人吓坏了,赶紧带着他四处寻医问药。然而病情却依旧在一步步恶化。
为了治好他的眼疾,父母真可谓操碎了心。
遵照大夫的建议,家里不惜代价,相继为他的眼睛做了十五次手术。其中,左眼十一次,右眼四次。然而,所有的手术都不成功。加威的视力几乎恶化到完全失明。
起初,他还坚持随原来的同学一块儿上课。眼睛看不清,主要靠上课听讲,强识硬记。但是,别的同学回家后都要做家庭作业,还能做课外习题,他则只能依靠父母帮他读教学内容。更难的是,考试的时候,因为看不清卷面,他每次都无法答题。
本来,按照加威自己的意愿,他还是希望继续跟着原先的班级学习下去,可是,任教的老师却不同意。
班主任找到加威的父母,苦口婆心地劝说:“加威妈妈,您也是教师,您能够理解学校的难处。我们学校没法教视力不足的学生。如果个别学生考试成绩低,考不上高中,就会影响到我们全校的升学率。所以,我们还是希望你们加威不要再在我们学校读书了。我们也是万般无奈呀。”
就这样,加威初中还没念完就被劝退回家。他的同胞妹妹则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
爸妈还要工作,妹妹忙于学业,从此,加威便一个人留在家中。和他相伴的只有一部小小的收音机。收音机里每位播音员的声音他听着都是那么得亲切和熟悉,因为正是他们陪伴着他度过了这一段“最黑暗”的时光。
为了给孩子解闷,父母在家里养了一只小猫。平时,加威整天待在家里,就有一条小生命做伴。猫咪很安静,也不闹腾,让他感到心里更安宁。有人说,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深圳女作家李兰妮在相继患上癌症和忧郁症之后,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周乐乐来治疗自己的忧郁症,居然极大地改善了病情。后来,她便以此为主题写了一部纪实作品《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推崇。看来,豢养小动物是治疗心理性疾患相当有效的一种手段。
加威生性活泼。和小猫玩,听收音机,总有腻了的时候。天气好的时候,他也摸索着一个人出门。可是,小区院子里只有老头儿、老太太。他整天就同这些老人在一起生活,也没有多少话说。孤独与寂寞如影随形,时刻伴随着他。就像眼前那推也推不开的沉重的黑暗,漫无边际,百无聊赖。
如果能够继续上学,该有多好哇!加威心里一直不甘心地想。
是啊,一个人当做什么的时候,就该去做什么。当读书时就该去读书,当恋爱时就恋爱,该结婚生娃时就结婚生娃。错过了,或许便会永远错过。就像社会上那么多的“剩男剩女”,或许就是因为没有及时抓住最佳时机,在合适的年华去做适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