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懂心理,会管理
3051600000030

第30章 做决定不要受到“沉没成本”的干扰

所谓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发生的,在任何条件下都无法改变的成本支出。对于管理者来说,应对沉没成本,最合理的方法,就是管理者在继续作出各种决策时,不再考虑沉没成本,否则就会被过去的成败拖住手脚,无法发挥。

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某大学在两个城市的交界处买了一块地皮,这里比较荒凉但却便宜。大学领导的起初用意是投资30万元办一座生产豆奶的校办食品加工厂,结果一生产就亏损,很不景气。如果就此打住,这30万元对于大学来说也不算什么,但是学校领导很不甘心,不愿让这笔钱就此打了水漂,于是又投资70万,从德国引进全套的进口设备,希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以赢得效益。结果还是一个字:赔。此时如果放弃这家工厂,将其折价处理,应该说损失还可以承受,但是领导的思维却是这样的:已经投入了100万,如果放弃,损失太大,不如继续在这块地皮上投入,以期扭亏为盈。于是又作出决策:投入300万,在这里建立实习基地……

在这种思路的支配下,最后,这块地皮干脆建成了该大学的西校区,一共投资两个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校区而今已经成了笑谈。它孤独地矗立在荒郊野外,其他大学的新校区则全部搬进了大学城。

现实生活中,这种为了追回沉没成本而继续追加投资,导致最终损失更多的例子,比比皆是。

其实,在复杂的市场当中,投资决策的失误是难以避免的。一旦出现,管理者应该避免将错就错,一错到底。作为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要注意,不要因为存在沉没成本而影响了你的理性决策。你仅仅需要考虑某件事情本身的成本和收益,至于以前和这件事情相关的成本,是不应该考虑在内的。因为不管“沉没”的是什么,“沉没”了多少,对未来而言,都已经没有意义。彻底放弃那些沉没的东西,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才是智慧的体现。

英特尔公司就是因为战胜了“沉没成本”对决策的干扰,穿越了“死亡之谷”,使企业经历了成功的战略转折。

20世纪70年代,由于经营策略的正确,技术上的创新,英特尔公司已经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巨人地位,几乎没有对手。1976年3月,日本最大的5家电气公司的科研力量联合起来,组建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不到四年时间,就取得了巨大成就。调查显示,美国最好的产品的次品率,竟要比日本最差的产品高出5倍。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日本公司制造技术的改进和美元汇率的走强,日本的存储芯片大量涌入美国市场,迅速吞噬存储器的市场份额。1978年,美国产的动态存储产品是日本的3倍,到1985年,形势完全逆转,英特尔公司连续亏损,业界甚至怀疑其能否生存。

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和总裁安德鲁·葛洛夫认识到,继续下去,将把公司的全部资产投入到一场没有希望的消耗战中。因而,他们决定从存储器业务泥潭中撤退。当然,这不论从业务的角度还是从感情的角度,都是一项困难的决策。在所有人的心目中,英特尔就等于存储器,如果没有了存储器业务,英特尔还称得上是一家公司吗?但葛洛夫说做就做,他力排众议,顶住层层压力,坚决砍掉了存储器生产,而把微处理器作为新的生产重点。后来,他们在微处理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回首往事,葛洛夫无限感慨:“穿越战略转折为我们设下的死亡之谷,是一个企业组织必须经历的成长磨难。”

英特尔公司为管理者对待“沉没成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在管理工作中,为了有效规避“坚持到底却不能取胜”的危险情形出现,防止产生“沉没成本”,管理者应该及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

(1)对重大事项成立专案小组,或借助外部专业咨询机构专业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在做一件事之前,要进行周密的谋划,特别是一些重大项目的立案,更应做好评估。做了充分评估后的可行性方案,才能有效预防失败发生,避免产生“沉没成本”。比如,上文提到的大学建厂的事情,决策者如果充分考虑在这块地皮投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就可以避免低效率的巨额投资。

(2)执行中发现存在问题,要及时调整策略、方案,而不要一意孤行

当管理者发现过去的决策有重大缺陷的时候,可能会产生“鸡肋情结”——已投入的项目似乎食之无味,但又弃之不甘,陷入骑虎难下的两难境地,违心地“将错误进行到底”,并抱着侥幸的“扳本心理”试图挽回投资。这使管理者陷入“当局者迷”的状态,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管理者可以请局外人或专家站在第三人的客观公正立场上,重新评估决策方案。只要发现方案不值得继续下去,就要果断地叫停,尽快“停损”,避免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3)减少投资风险和“沉没成本”

用“拿钱买教训”、“交学费”等观点看待“沉没成本”是片面的。从减少“沉没成本”的角度来看,通过合资或契约,采用非市场的管理结构等,对减少“沉没成本”是十分有利的。因为非市场的管理结构,能为交易提供更有效的保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风险;在现代企业经营中,技术合作、策略或战略联盟,已经成为重要的趋势,其内在原因,就包含了分散技术开发和市场拓展风险、减少“沉没成本”方面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