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懂心理,会管理
3051600000043

第43章 鲶鱼效应:用一个人激活组织活力

挪威人在海上捕到沙丁鱼后,如果能让鱼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只有一只渔船总能成功地带着活鱼回港。该船长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才打开他的鱼槽,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

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了。

人们通过这个故事,命名了一个心理效应,就是“鲶鱼效应”,也就是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竞争作用。它对于现代人才管理的运行机制给出了很好的启示:一个组织中,如果始终有一个“鲶鱼式”的人物,无疑会激活员工队伍,提高工作业绩。

一般来说,充当鲶鱼的可以是管理者本身,也可以是团队中的一员,甚至只是一个让人来劲的工作内容。

首先,管理者本人成为鲶鱼。

沙丁鱼就象征着一批同质性极强的群体,他们技能水平相似,缺乏创新和主动性,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整个机构是一种臃肿不堪的状态,而鲶鱼管理者的到来(或者内部沙丁鱼进化成鲶鱼),新官上任三把火,整顿纪律,规范制度,改造流程,合理配置岗位和人、财、物,逐渐组织的经营有了起色,成本减下来了,臃肿的机构简化了,无能的沙丁鱼被吃了、赶走了,有能耐的沙丁鱼得到了正面的激励。这样,整个机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鲶鱼管理者的带领下,整个组织的活力都被调动起来,从而使集体的力量更加强大,占领市场、保有市场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从这个角度看,“鲶鱼”管理者应该具备如下特质:

办事果断,雷厉风行。迅速发现组织停滞不前的病症所在,并能够快刀斩乱麻,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说话算话,作风强势。科学地决策,并能够监督决策的执行,及时评估政策的有效性。

倡导创新,结果导向。提倡创新,塑造鼓励创新的氛围,从业务流程、工作设计、人员招聘与配置、薪酬设计和考核等方面,体现创新思想。

成就需求,前瞻视野。有短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能够预见组织发展的方向以及现存人力资源与未来的差距,能够有效地辨别未来人才,裁减掉不适合组织发展的拖后腿人员。

系统视角,敢于变革。能够从系统内外观察组织系统结构的变化和功能,既把自己当做组织的一部分,又要把自己看成一个小系统中的管理者,能够带动员工队伍打开局面、打破常规,取得良好效益。

对于在管理者领导下,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职工群体而言,如果管理者有鲶鱼特性,那么要生存下去的方法就是运动起来,激发自己的能量,至少要和鲶鱼同步速度,并且要保证同一方向(企业目标),这样才不至于被鲶鱼追上吃掉,或者被其他沙丁鱼挤到最后憋死。

其次,团队中一员成为鲶鱼。

一个团队需要不同性格、不同技能、不同工作经历的人加盟,如果都是清一色的员工,那么这个团队产生奇思妙想、产生高绩效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在注重团队建设、致力团队沟通的今天,适当地吸引一些鲶鱼加入团队,会给整个团队带来活泼的工作气氛,带来创新,带来多赢。

日本本田公司总经理本田先生就曾为公司找来了这样一条鲶鱼。本田在一次对欧美企业进行考察时发现,许多企业的人员基本上由三种类型组成:一是不可缺少的干才,约占两成;二是以公司为家的勤劳人才,约占六成;三是终日东游西荡,拖企业后腿的蠢材,占两成。他发现,在自己公司的人员中,缺乏进取心和敬业精神的人员也许还要更多些。那么如何使前两种人增多,使其更具有敬业精神,而第三种人减少呢?他找来了自己的得力助手、副总裁宫泽。

宫泽先生给本田讲了这个挪威人捕沙丁鱼的故事,引起了本田极大的兴趣。本田听完了宫泽的故事,豁然开朗,连声称赞这是个好办法。于是,本田先生进行人事方面的改革。销售部经理的观念离公司的精神相距太远,而且他的守旧思想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下属,必须找一条“鲶鱼”来,尽早打破销售部只会维持现状的沉闷气氛,否则公司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经过周密的计划和努力,他们终于把松和公司销售部副经理、年仅35岁的武太郎挖了过来。武太郎接任本田公司销售部经理后,凭着自己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和过人的学识,以及惊人的毅力和工作热情,受到了销售部全体员工的好评。员工的工作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活力大为增强,公司的销售出现了转机,月销售额直线上升,公司在欧美市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其实,本田先生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巧妙地引进了一条“鲶鱼”,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公司上下形成了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局面,达到了“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