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懂心理,会管理
3051600000055

第55章 给工作留个“缺口”,调动员工积极性

心理学家蔡格尼克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要求一些参加实验的人去完成20件指定的工作,其中半数工作最终允许其完成,而另一半的工作则人为地加以阻止,使其无法完成。当这些人完成实验任务后,要求他们对所做的工作进行回忆,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人,对未完成工作的回忆要优于对已完成工作的回忆,前者的回忆量几乎是后者的两倍。

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蔡格尼克效应”,它是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为什么人们对未完成的工作的回忆,会优于已完成的工作?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未完成的工作引起了情绪上的震动。此外,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会有较强烈的去完成它的动机,所以记忆自然也会较为深刻。

这的确符合人们的记忆规律:人的大脑总是记住一些需要加工的内容,将之放在工作记忆中,就像电脑的内存一样,对于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的内容,大脑则会有意地去遗忘。另外,人类似乎都有一种追求完美的倾向,有时甚至是强迫自己追求完美。有时我们确实会有这种倾向,无法容忍一些没有完成的事情,以至于让那些没做完的事给自己造成压力。

根据人的这种心理特点,管理者在工作中可以给下属留一个“缺口”,可以更好地促进下属的工作效果。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道:“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相反,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留一个“缺口”给下属,正是体现了一个重要的理论——“目标-手段”论。领导的最佳方式是上级把握目标,下级提供手段,而下级的手段,又转化成更下一级的目标。一个领导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目标与手段传递的过程。

中国台湾某电子企业获准在上海投资。一位MBA毕业生荣幸地被选作大陆方面的二把手。在公司落成典礼之后,按照行程,老总要接见各方面的人员,但是有一些重要的见面最终被取消了。当这位新人对老总提出建议时,老总拍拍他的肩膀说:“那这件事就委托给你了。”这位MBA带着这份重托信心十足地开始了行动。很快,在这种“不完美”的答案中,各位相关人士认识并且接受了这位年轻的新人。随后的工作,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目前中国很多企业的老总都是第一代创业者。这些人就好比是当年的马上皇帝,自认为是文武全才,在各个方面都争强好胜,结果造成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局面。

湖南某机顶盒企业老总周某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作为20世纪70年代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毕业生,不乏优秀知识分子的智慧,而在商海中从餐饮业转战到IT销售再到房地产,然后是机顶盒OEM,每一步的成功都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商战高手的勇气和魄力。这样的人的确有理由自信,但是过分的自信正逐渐让他的企业远离发展的轨道。用他的话说,自己“求贤若渴”,但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使他很难在自己的工作中留下一个“缺口”,让下属去完善。所以,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累,真的很累,没有值得信赖的下属。”

可靠的下属往往不是招聘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没有机会锻炼,一个再好的人才也只能纸上谈兵。即使谈得再好,在实战的时候,也会像赵括一样一败涂地。所以,留下一个“缺口”让下属去完善就显得异常必要。

事必躬亲,是对员工智慧的扼杀,往往会事与愿违。长此以往,员工容易形成惰性,责任心大大降低,习惯把责任推给管理者。情况更严重的,会导致员工即便工作出现问题,也不愿向管理者寻求帮助。何况人无完人,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且片面的。

由于蔡格尼克效应,管理者为员工画好蓝图,给员工留下空间,发挥他们的智慧,他们才会画得更好。管理者多让员工参与公司的决策事务,是对他们的肯定,也是满足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需要。赋予员工更多的责任和权利,他们会取得让你意想不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