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
——[明]方孝孺
所谓敬畏,是又敬重又畏惧。在《说文解字》里,“敬”字解释为“肃也”,意思是要恭敬、端肃;《礼记·曲礼》注释为“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敬畏强调发自内心的敬重与自觉,不单单是畏惧。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写道,“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敬畏之心是植根于人类天性和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感,它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和整个社会道德价值秩序的维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敬畏,是因内心感到神圣而敬重和畏惧。一个健康而高尚的人,须臾不能没有敬畏之心。人活在世界上,确实需要对一些东西心怀敬畏,这样才能有所戒惧、自我警醒,把好理想信念的“总闸门”,节制自己的言行和欲望。
古人云,“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官有所畏,业有所成”。领导者要懂得敬畏,要有所“怕”才好。领导者在大胆工作、开拓进取的同时,还要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时时感到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头脑清醒,严格自律,对历史、百姓、权力、法度都有真真切切的敬畏,以此来坚定理想信念,陶冶品行情操,不断加强道德修养。
(1)敬畏历史
历史是人创造的,历史又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时空,人在历史的延续中成就着自己,发展着自己。任何人,无论其好坏、善恶,都要被历史予以审判、评价。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背叛过去就意味着变质。
历史最公正,历史最客观。有的领导由于缺乏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在推动地方发展时不尊重规律,结果走了不少弯路,闹了不少折腾;有的信奉眼前利益,急功近利、不顾后果地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造成劳民伤财,落下了骂名;有的不注重调查研究,仅凭主观行事,造成决策失误,实际工作效果适得其反;有的为官一任,不是造福一方,不是为群众谋利益而是为自己牟取私利,甚至贪污腐败,成为历史的罪人。
作为领导者,强调敬畏历史,应该把握几点:一是要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就是对历史要尊重,对创造历史的前人要尊重。这是前提,也是应有的态度。二是要遵循历史。历史是一种智慧,历史是一种思维方式。因为历史是客观的、公正的,历史的经验,历史所提供的规律,正是后人做人做事的前提和借鉴。三是要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自己的历史。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一个人的是非功过终要交由历史来评判。只有经过历史长河的积淀,政治人物的品德、人格和功绩才看得更清晰。领导者总要思考身后留下点什么,对历史有个交代。历史最公正,对那些没有历史责任感的人,无论一时多么风光无限、做得多么轰轰烈烈,终会昙花一现;对那些敬畏历史、踏实做事的人,即便一时遭遇不公和委屈,历史也会记住他、褒奖他。
一个人的业绩和功德如何,实践和历史是最好的“镜子”。历史犹如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千古风流人物。回顾历史,李冰父子开凿的都江堰、林则徐流放新疆修建的“伊犁渠”、左宗棠驰骋大西北栽下的“左公柳”,历经千百年仍为民造福,他们青史留名,为后人广泛传颂。
敬畏历史,要求领导者所思考的问题、所谋划的事情、所做出的决策、所开展的工作,都必须尊重客观规律,造福社会和民众。敬畏历史,要求领导者要以对历史和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久久为功,放宽胸怀,放远目光,深思熟虑,认真谋划,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多干打基础、利长远、强后劲的工作,从而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政绩。
(2)敬畏群众
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也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群众是领导者的衣食父母,敬畏人民群众,就是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群众。
李瑞环曾讲过:“群众最可敬,群众最可爱,群众最可怜,群众最可畏。”说“群众最可敬”,是说他们是历史的主人,历史上一切大的进步无一不是人民群众的功劳;说“群众最可爱”,是说他们干的事很多,要求却不高,你为他们办一件实事,他们就可能记住你一辈子;说“群众最可怜”,指的是群众最艰苦、最劳累、最平凡;说“群众最可畏”,是说真正把他们得罪了,不管什么人都得垮台,“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有些领导缺乏正确的群众观,在内心里漠视群众,说话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只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只怕领导不开心。最终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贻误事业。领导者手中的权力不是某种资本换来的,更不是上天的恩赐,它是人民群众赋予的。群众在领导心里的分量有多重,领导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
敬畏群众,就是要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郑板桥有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领导要把服务群众当做自己的职业使命,从“一枝一叶”着手,从点滴细节着手,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尽最大的努力为群众服好务,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
敬畏群众,就是要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认真采纳群众的意见、建议。“知政失者在朝野”,把群众的呼声作为自己做事的基调和基础,作为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把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只有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才能在群众心中树起丰碑。
敬畏群众,就是要弄清自己与群众的关系,找准自己在群众中的位置,真正把群众当亲人、当老师。敬畏群众,就是要尊重群众的智慧,放低姿态,坚持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取经。把群众的智慧作为施政的重要参考,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务实不务虚,求真不造假。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排群众之所难,解群众之所困,切切实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让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敬重群众,就要尊重舆论。领导说什么话,干什么事,老百姓都听着、看着、评论着。对于领导的所作所为,老百姓是最有权威的审判官,心里都有一笔账。信息社会、网络时代,舆论是强大的监督,舆论也代表社情民意,领导必须接受舆论的监督甚至是拷问。但一些领导对舆论或是“畏而不敬”,总以为舆论就是“捅娄子”、惹麻烦,抵制、封堵正当的批评;或是“敬而不畏”,装聋作哑、油盐不进,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敬畏舆论,就要时刻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舆论当镜子,防微杜渐,慎始慎终;也要把舆论当平台,了解社情民意,争取各方支持,为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敬畏权力
领导者手中有权力,但要敬畏权力。权力是神圣的,只可以依法行使、正确使用,不可以随心所欲、滥用权力,否则会害人害己。权力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更好地为民谋利;用不好,就会伤及自己。
权力不是个人的,是与岗位相随的,今天在岗位上有权,明天退下来就没权;权力不是无条件使用的,是与责任相随的,权力越大,担负的责任也就越大;权力不是没有制约的,是与风险相随的,用不好可能会影响个人前途甚至葬送自身性命。在权力上,“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所以说,用好权力这把双刃剑,关键要有惧怕之心,不能为所欲为,更不能为非作歹。
权力意味着服务、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压力、意味着辛劳。领导者应知权力越大,担子越重,考验也越多。有些领导胸中就缺少一个“畏”字。有的口无遮拦,信口雌黄,什么话都敢说,结果在嘴巴上惹出麻烦;有的行为失范,什么事情都敢做,什么地方都敢去,钟情于声色犬马,结果在美色面前当了俘虏;有的私心过重,欲望过甚,什么好处都想有,什么东西都敢要,结果在物质利诱中败下阵来。
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用权失误就要受到追究,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滥用权力更要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惩处。要克服对权力的片面认识,防止把权力变成牟取私利的资本,搞权钱交易;克服“与人方便,于己方便”的错误认识,防止等价交换原则侵蚀权力;克服“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的错误认识,防止在公正用权上出问题。以平常心看待权、以责任心用好权、以公众心使用权,做到对上不越权,不阿谀奉承;对下不揽权,不狂妄自大;对同级不争权,不刻薄阴损;对人不弄权,不做违背原则的事,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当然,敬畏权力不是明哲保身,甘做庸官。领导“畏”的对应面是“敢”,两者相辅相成。多虑必多得,多惧方多勇。有所“畏”,正是为了成就领导者的勇于任事、敢于担当,无私无畏、奋发有为,更好地提高领导能力,赢得多方信任,不负组织的重托。
(4)敬畏法度
《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一天早朝时突然问大臣:“天下何人最快活?”群臣一时回不过神来。过了一会儿,有人说功成名就的人最快活,有人说富甲天下的人最快活……答案五花八门,莫衷一是。朱元璋听着这些回答只是颔首捻须,不以为意。这时一个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畏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连连点头,称其见解“甚独”。
所谓“畏法度”,就是害怕受到法律制裁的意思。“快活”者,自由且快乐之意也。细细想来,万钢的回答颇有见地。大凡畏惧法度者,必然遵纪守法,令行禁止,不会因自己做了什么违法乱纪的事而担惊受怕,自然吃得香、睡得稳,这样的生活岂不快活?倘若没有对法律的敬畏,视法律为儿戏,早晚都有牢狱之灾降临,何来快活。
立法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秩序,树立一种意识。这种秩序,是用法律调整出来的有条不紊的社会关系秩序;这个意识,是人们在进行某种具体行动时,不忘法律规范的制约。正如马克思所言:“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畏法度者”时刻用法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制度、规则的约束下,行得端,立得正,不做与法律规定相违背的事,就会拥有自由,就会感到“快活”;相反,不畏惧法度的人,我行我素,为所欲为,置国家法律于不顾,最终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欲寻自由,欲感“快活”,就应做个“畏法度者”。
从古至今,因不畏法度而胆大妄为,做下违法乱纪的事后日不安食、夜不安寝的事例,数不胜数。和珅是乾隆王朝最得宠的高官,被抓进死牢后写了一首诗:“夜色明如许,嗟余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和珅因为他无视法度,贪得无厌,在狱中惶惶不可终日,这首《狱中对月诗》,真实地写出了他失去自由后度日如年的痛苦,但他错把“怀才”看成“误此身”的原因,可谓到底没有悟透人生,没有懂得违法乃痛苦之源的道理,尤其可悲。
法律既是对个人的约束,又是对个人的保护。法治国家要求国民对宪法和法律具有虔诚的信仰。一个人如果无视法律,行为就容易出轨,甚至惹上牢狱之灾。敬畏法纪,就是要敬畏法律和制度。领导者要树立法律意识和制度信仰,始终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带头遵纪守法,始终在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履行职责、开展工作。
“法律最无情,人要知进退。”权位越高,越要警钟长鸣,时刻有畏法之心。领导者都要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遵纪守法,谨慎言行,做守法公民,做清廉官员,从而享受真正的自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