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杰出青少年应具备的30种能力
305400000008

第8章 能力三 适应环境的能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

任何人都不可否认,现实环境确实困难重重。

生活从来就是一条曲折而漫长的征途--既有荒凉的大漠,也有深长的峡谷;既有横阻的高山,也有断路的激流。

生活从来就是一片广袤的天地,绝不会永远鲜花繁盛、蜂舞蝶飞;它还会有风刀霜剑、冰雪封路。

生活从来就不只是斑斓的彩梦、荣誉的鲜花、成功的微笑;它还会有酸涩的泪、紧锁的眉、徘徊的心酸、断肠的苦涩……

是的,适应能力的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茫茫戈壁中,能生存下来的生物,都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仙人掌为了抵御烈日暴晒下的水分损失,将叶子进化为针状;骆驼为了适应长时间缺乏水和食物的环境,开辟了将营养储存在驼峰里的生存方式;波尔山羊能在干旱季节、缺乏饲料的情况下生存,它还能爬上树干采食,它也是世界上适应性最好的山羊品种,几乎能适应多种类型气候。

归根结底,这些物种的延续与自我保护,都有赖于一种很强的适应能力。同样的道理,人类也要做到在哪里生存就在哪里扎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生存得更加惬意。

青少年更该从小就培养自己极强的适应能力,以变应变,战胜种种险境危情,方显人生的本色。若能在美丽中欣赏美丽,在痛苦中觉醒痛苦,在烦恼中关照烦恼,在悲伤中超越悲伤,适应生命历程中的每个片段、每个章节,相信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适应能力让你独领风骚

卓越的人的第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

生物界有一种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社会更是逃脱不了适应环境这一关。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它要求每个人尽可能地紧跟时代节拍,以变应变,寻找出路,不然就会被淘汰。

曾国藩的成功无人不晓,而他的成功与成名主要就取决于他灵活的"三变"。

"其书字初学柳宗元,中年学黄山俗,晚年学李黄海,而参以刘石,故挺健之中,愈饶妩媚。"这是说习字的三变。"其学问初为翰林辞赋,即与唐镜海太常游,究心儒先语录,后又为六书之学,博览乾嘉训诂诸书,而不以宋人注经为然。在京为官时以程朱为依归,至出而办理团练军务,又变而为申韩。尝自欲著《挺经》,言其刚也。"这是说学问上的三变。

曾国藩的同乡好友欧阳北熊也认为,曾国藩的思想一生有三变。早年在京城时信奉儒家,治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时采用法家,晚年功成名就后则转向了老庄的道家。这个说法大体上描绘了曾国藩一生3个时期的重要思想特点。

曾国藩的儒家思想,形成于他在京做官时。他用程朱理学这块门砖敲开了做官的大门之后,并没有把它丢在一边,而是对它进行深入研讨,同时又得益于唐鉴倭仁等理学大师的指点,这使他在理学素养上更是有了巨大的飞跃。他不仅对理学证纲名教和封建统治秩序的一整套伦理哲学,如性、命、理、诚、格、物、致、知等概念,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进行了理学所重视的修身养性。这种修身养性在儒家是一种"内圣"的功夫,通过这种克己的"内圣"功夫,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他还发挥了儒家的"外王"之道,主张经世致用。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被任命回到湖南组建湘军。在对待起义军和管理湘军的问题上,他的一系列主张和措施表现了他对法家严刑峻法思想的极力推崇。他提出要"纯用重典",认为非采取烈火般的手段不能为治。而且,他还向朝廷表示,即使由此而得残忍严酷之名,也在所不惜。他确实也是这样做的,他设立审案局,对所捕农民严刑拷打,任意杀戮。他还规定,不纳粮者,一经抓获,就地正法。在他看来,儒家的"中庸"之道,在战争与治军上是行不通的。

曾国藩在为官方面,恪守的却是"清静无为"的老庄思想。他常表示,于名利之外,须存退让之心。在太平天国败局已定,即将大功告成之时,他的这种思想愈加强烈,一种兔死狗烹的危机感时常萦绕在他的心头。他写信给弟弟说,自古以来,权高名重之人没有几个能有善终,而要将权力推让几成,才能保持晚节。天京攻陷之后,曾国藩便立即遣散湘军,并做功成身退的打算,以免除清政府的疑忌,这不失为明哲保身的高招。

正是曾国藩的"三变"铸就了他一生的辉煌。顺势而行,灵活地适应环境、适应变化,既无须碰壁还走了捷径,这何乐而不为!

所以,青少年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灵活适应能力,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正确分析环境。

内因是变化的本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客观的环境是首要的、基础的条件,是一切生存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所以说,正确地分析环境对适应生存至关重要。

青少年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对环境的判断能力,学会在繁杂的外界环境中整理、分辨、选择、规避伤害,更精确、更有效地把握现实环境中有利于自己生存发展的信息;更善于抓住复杂事物的关键,认识事物的本质,淘汰那些与我们生存发展关系不大的无用的刺激。那么,我们就会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更能把握生存的自由。

第二,要学会在陌生的环境中保持微笑。

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接触或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在陌生的环境里,人人都习惯板起一张面孔,保护着原本脆弱的尊严,以免受到来自外界的侵犯和伤害。

结果,一段时间过去情况也没有改善,陌生的环境照例还是陌生的,我们所担心的那种"危险"依旧潜伏在周围,而我们自己却已经感到疲惫不堪了。

其实,如果我们换一副表情,而尝试着与陌生的一切都微笑一下,会不会更好些呢?

微笑是人类面孔上最迷人的一种表情,是社会生活中美好而无声的语言,它来源于心地的善良、宽容和无私,表现的是一种坦荡和大度。

微笑是成功者的自信,是失败者的坚强;微笑是人际关系的黏合剂,也是化敌为友的一剂良方。微笑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爱心和诚心的一种礼赞。

学会在陌生的环境里微笑,也就学会了怎样在陌生人之间架一座友谊之桥,也就掌握了一把开启陌生人心扉的金钥匙,也就取得了赢得成功的多方赞助!

第三,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

任何环境中都存在着有利于个人成长的积极因素和不利于个人成长的消极因素。积极的适应就是要正确地分析自身的特点及环境的特点,从对这二者的分析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从而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

天下谁能不走弯路?哪个没有遇到过困难?青少年朋友只有在客观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与环境的不适应行为,增强自己在环境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自身得到发展。

第四,学会在陌生的环境中学习。

在新环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地学习,使我们跟上社会的步伐,紧跟节拍,才能以变应变。

引爆机智,以变应变才有机会

智慧充斥着海洋和大地的纵深处,使我们的思维直冲霄汉,穿过茫茫宇宙给我们指明道路。

--洛克

天地间没有不变的事情,在生命的周期中,变化已经成为生命旋律的基调,不把握这个基调,整个旋律就会走调,那你的人生也就会出差错。所以,在变化面前,我们最好随时引爆自己的智慧,做出合理的判断,适时调整前进的方向,把握住每一次好的机会。

两个贫苦的樵夫靠着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在山里发现两大包布匹,两人喜出望外,布匹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这两包布匹卖掉,足可供家人一个月衣食无虑。当下两人各自背了一包布匹,急急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衣服,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衣服,足足有十多件。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要一同放下肩负的布匹,改背衣服回家。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想法,认为自己背着布匹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布匹,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衣服。先发现衣服的樵夫屡劝同伴不听,只得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衣服,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衣服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待近前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邀同伴丢下肩头的布匹,改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他同伴仍是不愿丢下布匹,以免枉费辛苦,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一场空欢喜。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布匹的伙伴赶路回家。

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湿透。更不幸的是,背布匹的樵夫肩上的大包布匹吸饱了雨水,重得他无法再背得动。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布匹,空着手和挑着黄金的同伴回家去。

一个人在遇到新出现的问题时,总是容易用过去处理这类问题时的方式或经验来对待和解决新出的问题。如果在一切条件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会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但是如果在条件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然照搬过去的老办法,固执己见,以固定的模式去应付多变的生活和学习,就会走许多弯路,使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

所以,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眼前的一切变化征服。如何以变应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