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巴菲特投资微语录
3066400000003

第3章 投资哲学篇追求简单,化繁为简(2)

对股票一窍不通的张大妈选择向小李求助,因为她知道小李没事的时候经常玩股票。小李兴奋地支持张大妈炒股,说自己可以全权代劳。于是,从开户到选股,张大妈全权委托给了小李。然而,看到小李给自己选的股票价格连续5天下跌,张大妈傻了眼。

隔壁的老王也遇到了同样的状况,他说去年小李帮他选的一支股票现在已经退市了。这下可好,老王和张大妈都不停地抱怨小李没眼光。

听了两人的抱怨,金融专家钱教授说:“亏了也不能怪别人。投资决策得自己拿,投资风险也得自己担,不能光听别人的。”

这可给新入市的张大妈上了生动的一课——投资要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享收益。

的确,别人赚钱,你不一定赚钱。别人说好,对于你可能就不适合。巴菲特从不盲目跟风,他有自己的看法。2000年,全世界股市出现了所谓的网络概念股,一些亏损、市盈率极高的股票一沾上网络的边便立即身价倍涨。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他称自己不懂高科技,没法投资。1年后全球出现了高科技网络股股灾,人们这才明白“不懂高科技”只不过是他不盲目跟风的借口。

但是,巴菲特不跟风,崇拜巴菲特的股民却跟风严重。“听别人推荐”和“随大流”是新入市者中普遍存在的两类现象。很多新手尚未掌握基本的投资知识就急于投资,并对周围一些获得较好收益的投资者、专业证券机构存在“崇拜心理”,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都出现了仅听别人推荐就购买一支股票或追随大多数人购买同一支股票的情况。这正是投资者对自己的判断、决策能力缺乏信任的表现。要想树立自己对投资决策能力的自信,投资者就必须学习并掌握相关投资理财的知识。在不懂的情况下,或者没有深入研究时,最好不要盲目跟风。

现在“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已经被众多投资者所接受,甚至于追捧。虽然巴菲特的确创造了惊人的投资回报率,所取得的成就足以证明了其投资理念值得广大投资者去研究、学习。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尤其是中国的投资者,往往对其投资理念理解不够深入,更多地纠结于巴菲特又投资了哪些股票,盲目跟风严重。拿中国香港为例,近些年来,中国香港有不少股票都和巴菲特联系上了,凡是被传巴菲特投资的股票,其大盘皆有不错表现。但是,这些消息扑朔迷离,有很多甚至就是纯粹的炒作。所以,投资者在面对巴菲特入股相类似的传闻炒作时,切不可盲目跟进,需在详细了解、分析相关上市公司基本情况后,再理智分析传闻属实的可能性,从而正确选择投资方式。即便传闻是真,也要考虑巴菲特买入时和现在价位的差距,根据自身的实力来决定。

另外,现在坊间流行的小道消息也同样值得投资者戒备。随着网络的普及,2007年以来入市的多是一些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新股民,他们最喜欢从各种网站的股票、基金论坛上捕风捉影,有的人甚至愿意花不菲的价格购买“机密信息”——这样就使很多人陷入了炒股只炒“代码和简称”的误区,一不知道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二不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只是凭借一些似有似无的小道消息贸然投入自己辛苦积攒的资金,结果损失惨重。对于这种小道消息带来的“羊群效应”,投资者还是避而远之为好。

冷静面对股市动荡,不要头脑发热,人云亦云。真理有时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的,当大部分人都疯狂购买所谓的“热股”时,不要再跟着去投资了,因为下一步的趋势就是变冷。很多人喜欢盲目地跟风随大流,因此导致了投资失败。要想在投资行业取得成功,必须先把基本功练好,学会利用市场信息去买进或者卖出,而不是随风向而动。

多份耐心,收获更多

【巴菲特说投资】

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主要是反映在我们把股票市场当成是财富重新分配的中心,而钱通常由积极分子手中流到了有耐性的投资人那里。

——巴菲特致股东函(1991)

【活学活用】

巴菲特是“能赚钱”的典型,而他能赚钱的原因,在于能够长期坚持投资理念,不因市场诱惑而改变。巴菲特认为:“投资要有耐心等待,只有等‘市场先生’犯错误,股票被严重低估时才买进。”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需要很大的毅力,因为比买入和卖出更加困难的是等待,这个等待可能是非常漫长的历程。特别是看到别人轻松地快速赚钱,自己却一股不买,确实需要耐心。

巴菲特1973年和1974年进入股市,大量低价买入股票前,曾经耐心等待了3年之久。

股票市场1970年上涨3.9%,1971年上涨14.6%,1972年上涨18.9%,股市一路牛市,竟然持续了长达3年。终于到1973年股市下跌了14.8%,1974年又大跌26.4%。这时,巴菲特高呼:投资股票的好时候到了。他“趁火打劫”大量买入,1975年股市大涨37.2%,1976年又大涨23.6%,巴菲特两年分别轻松大赚21.9%和59.3%。

1982年8月到1987年8月,标准普尔500指数从最低的102点上涨到最高的338点,5年上涨3倍以上,又出现一个大牛市。

看到这种情景,巴菲特在1987年初致股东的信中警告说:“当我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整个华尔街还没有意识到一丝恐惧,反而到处充满了狂欢的气氛。是啊,有什么能比赶上一个大牛市更让人兴奋的呢?虽然公司的业绩增长已经缓慢不前,但大牛市的股价却照样狂涨,涨幅已经远远超过了企业的业绩涨幅。要知道,股价的增长不可能永远超越公司业绩的增长。”

巴菲特陆续把手中的股票卖掉,静静地等待下一个投资机会。1987年10月19日,股市暴跌,道琼斯指数一天下跌508点,与前日收盘相比一天下跌超过30%,创下历史上最大跌幅。巴菲特平安躲过了这一劫。

但就在1987年10月,股市暴跌后不久重新反弹。1987年年底除了永久性持有的3支股票和短期套利持股之外,巴菲特并没有任何投资举动。他相信,市场先生一定会给他机会的,一旦机会成熟,就大量投资。

市场先生终于在1988年兑现对巴菲特的承诺,巴菲特瞅准时机,在1988年和1989年间,先后大量买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累计买入13亿美元,而在10年后,其买入的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升值到134亿美元,一支股票就赚了100多亿美元。

这些生动的实例,让我们看到了巴菲特的耐心。这份耐心,这份执著成就了“股神”巴菲特。

但是,我们很多股民通常一入市,总是迫不及待地想买进股票,没有考虑股市是否正处在高风险期,也没有考虑此时的股价是否偏高。等到买完股票,就一心盼着它快快上涨。若发现股票稍有下跌,就方寸大乱,失去耐心,急着出售。随后,又去买正在涨价的股票,但是,往往刚买进热股,股票就开始大跌,结果损失惨重。

其实,股市都有这样一个规律,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涨过了头,就一定要回档进行强制性调整,然后再重新上涨;跌得过多,也必然会调整,随后上升。

另外,股市中有这样一个规则,有一些大户炒作某支股票,为了顺利吃货,就会集中力量,在股价涨跌的节骨眼上售出股票,将股价压低,这样很多散户会被吓跑,大户就可以用低价买入,然后重新拉抬。所以,股票下跌时股民要多一分耐心,等待一下,看清形势,如果是整个大势真正转坏,再出售也不迟。稍有点风吹草动,或一些小道消息,耐心持股,即便被套牢,也一定会有机会解套。

有时候,股市就是一次耐心大考验,谁能多一分耐心,谁就能够赢利。缺乏耐心,频繁买卖,常常得不偿失。

为了能够让自己有耐心等待,巴菲特办公室里都没有安装电脑,也没有股市行情机。另外,巴菲特办公室远在偏僻的奥马哈小城,远离纽约华尔街,少了很多喧哗,多了几分平静。心平才能气和,这样思路才能更加清晰。我们也可以让自己所处的环境变得宁静一些,让自己的心情恢复平和,让自己的思路更清晰,更加理性。

遇到亏损不要沮丧自责

【巴菲特说投资】

任何人想要研究1964年伯克希尔资产负债表的健全性,那么,他将得到和臭名昭著的好莱坞大亨一样的答案:“放心好了,所有的负债都会如假包换。”

——巴菲特致股东函(1994)

【活学活用】

由于投资涉及个人利益的得失,投资者因此长期处于极度紧张状态。如果赢利,还有一点满足感聊以自慰;如果身处逆境,亏损不断,甚至连连发生不必要的失误,很容易头脑发涨失去清醒和冷静。此时,最佳的选择是抛开一切,离市休息。等休息结束时,暂时盈亏已成过去,思想包袱也已卸下,相信投资的效率会得到提高。做股票需要有健康的心态,有一定的抗压能力,能够心平气和地对待得失,这样才不会让情绪影响自己的决策,才能更容易做出正确客观的决定,扭转逆势,重获新生。

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不失误,况且股市涉及方方面面,变化瞬息万变,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出人意料的损失。即便是股神巴菲特,也同样投资失误过。

巴菲特自我披露,2008年是他接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来状况最差的一年,公司净收入下滑62%,账面损失达到9.6%,账面价值损失115亿美元。而造成这样巨大损失的原因,是自己未能预计到国际能源价格在2008年下半年时急剧下降,以至于他在油价接近历史最高位时,增持了美国第三大石油公司康菲石油公司的股票。

此外,巴菲特还坦言他在投资爱尔兰银行时犯下错误,出资2.44亿美元购买的两家爱尔兰银行的股票,到2008年年底,股价都纷纷狂跌89%。他戏谑道:“我的投资组合原本想实现一个‘便宜的买卖’,但形势的演变超出想象。当市场需要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决策迅速采取行动的时候,我还在啃自己的拇指。”

可见,没有永远不失败的投资者。要把眼光放长远,经过冷静分析,认为自己的股票还有可能重新升值,就坚决持有。如果发现还会下降,那就果断售出。要给自己犯错的机会,只有经过失败,自己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才能为以后的成功做好思想准备。想要成功就必须付出代价。所以,几次的失败,不要看得太重,这是很平常的事情。

另外,我们心中一定要给自己定一个成败的标准。不要随着市场股价的下降,就立刻抛售。有些人认为下降60个点算亏损,有人的股票即便下降80个点,他也不认为是亏损。所以,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标准,这样,自己做决定持有还是售出时,就有了一个衡量的标准,不容易频繁地患得患失,影响情绪。

此外,还要有自救措施。必须在开始的时候就考虑周全些,谨慎些,不要一下子把全部资金投入进去,手头要经常留有数量较大的备用资金。“如果经济状况欠佳,那么,第一步要减少投入,但不要收回资金。可以先投石问路。当重新投入时,一开始投入数量要小。”巴菲特如此告诫投资者。

最后,在理财时,使用自己的闲散资金,不要把应急的资金,或者保命的资金全投入到股市里,这样,哪怕损失,也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第2章理性思维战胜动荡股市

投资前制订周密计划

【巴菲特说投资】

这个目标有很高的难度,但是,仍然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我们,在过去我们经常批评这些管理层,因为他们总是先把箭射出去,再去画上准心。不管这支箭将来射得有多歪,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仍然愿意先标出准心,然后再进行瞄准。

——巴菲特致股东函(1993)

【活学活用】

计划是为实现某个目标而事先拟订采取的方法和策略。就像完成某项任务,人们的目标是实现这个目标,获得成功,但是该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研究,然后决定采取怎样的措施。只有目标,没有计划,人们很容易走弯路,就像是只有目的地没有路一样,很难到达目的地。

智者常常会在拥有目标后,再制订一个实现目标的周密而详尽的计划方案,给实现目标分个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中途遇到问题该怎样解决,这样就能逐步地实现目标。

一位不知名的新人在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出人意料地夺得了冠军。记者们问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他说:“在每次比赛前,我都要沿着比赛线路走一遍,把沿途出现的醒目标志标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百货商厦,第二个标志是商业银行,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在比赛的时候,我就以跑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过了第一个目标后,我就想着到达下一个目标,这样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实现后,我就很轻松地跑完马拉松了。开始,我并不懂得这样做的道理,常常把我的目标定到最后的终点,但因为途中路程太长,目标太远,我常常在半途就疲惫不堪,没有了向下跑的耐心,结果自然不佳。”

把一个大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有计划地,按步骤地一个个实现,就能最终到达最后的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