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路决定出路1
3076800000032

第32章 突破瓶颈的制约(2)

人有逆向思维是很正常的,每个人的生命伊始,都是头向下而出来的,因此人类拥有逆向思维也是顺理成章的,从反方向思考,或把问题颠倒过来看一看,往往能导致别有一番洞天的见解,这种事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由于它能出奇制胜,灵活多变,“反其道而思之”,结果是取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智慧之源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有的时候改变自己才能真正的清除了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而逆向思维又是成功路上的一种捷径,它缩短了行动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它的匠心独具、别出心裁,往往为你的理想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当然,通向成功的大道,绝不止逆向思维一种方式,每个渴望成功的人,都应具有突破常规的思维,结合具体的行动,才能达到自己既定的远大目标。

越过思路的局限

我们做什么事都不要先给自己设置障碍,若出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而不是用坏的一面否定一切。

绝大多数人一遇到困难,还未曾仔细思量这个困难的程度到底如何,就预先在自己心底放下了栅栏。一旦栅栏放下之后,再想跨越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事了。遇到阻碍时,只要找出问题真正的关键所在,就可以很轻易地征服它。其实跨越栅栏,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尤其是要跨越思想上的栅栏。

要想创意思考,你首先必须彻底抛弃旧习,拒绝维持现状。事不分大小,从变换午餐的新花样到测试公司由来已久的问题解决方案,都可以有变化。

换句话说,有创意的人愿意接受风险。如果不冒一些风险、不跌几次跤,就不可能有所进步。

日本知名的企业家通口俊夫领导的企业执医药界的牛耳,分店遍布全国。

然而当初刚刚开始经营时,他也曾遭到严重的瓶颈。创业初期,他沿着铁路沿线开了三家店,但是生意却非常差。这一天,他垂头丧气地从店中出来,坐上火车回家。“怎么办呢?店里的生意这么差,就快要撑不下去了!”通口先生心里嘀咕着。坐在前排的几个小学生的嬉笑声,打断了他的懊恼。他抬起眼来往前看了一看,目光被一个孩子手上抡转的三角板给吸引住了。“是了,我的三家店位于同一条直线之上,所以有效客源无法集中,应该要呈三角鼎立,如此三点连线起来,就能确保中间的客源了。”不久,他关闭了两家店,另外又开了两家新店,三家店鼎足而立。果然,过了没多久,业绩直线上升。通口先生用这种三角经营法陆续地开了上千家分店,成了全国知名的企业。

所以,遇到阻碍时,应该仔细反转地推敲思考,找出问题真正的关键所在。在不为人知的一个角落里,永远藏着一个通向光明的出口,等待聪明人去发现。这就是通口俊夫给我们的启示。

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有可能会给我们心里制造更高的栅栏,就像今天有成千上万的推销人员徘徊在路上,疲惫,消极,收入不足。于是有太多的人抱着希望踏进来,又有大批的人带着失望走出去。为什么?因为他们所想的一直是他们所要的,而不是让大家知道他的服务或商品将如何能帮助民众解决问题,为民众带来方便。欧文梅说:“一个能从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理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于是当第一次碰到挫折的时候也许觉得没什么,第二次,第三次碰到挫折的时候,他就会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做好推销工作,于是当他第四次去推销的时候,他事先已经在心里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心理的栅栏,那么他绝不可能成功,因为他无法跨越心里的障碍。因而我们要学会换一种角度看事情,出现了问题要试着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换位思考,也许会有新的发现,会找到成功的突破点。

有一个男孩,体重不足,拒绝好的饮食,父母对他全无办法。父亲最后对自己说:“这个孩子要的是什么?我怎样才能把我所要的变成他所要的?”

当他开始往这方面想时,事情就容易了。这个孩子有一部三轮车,喜欢在家门口的人行道上骑来骑去。附近住着一个大男孩,常常把他拉下,把车抢去骑。每当小男孩哭叫着跑回去告诉他母亲,她就会立刻出来,把那个大孩子拉下来,把他的小孩再抱上去。小孩要的是什么?这不是明摆着吗?他的自尊,他的愤怒,驱使他采取报复行动。而当他父亲告诉他说,有一天他可以把那个大男孩打得落花流水时,他就不再偏食了。他愿意吃菠菜、泡白茶、咸鱼及任何东西,以便快点长大,把那个常羞辱他的小霸王痛揍一顿。

只要你设定这样的思路,打破固有思维带给你的栅栏,那么机会也许就会在不经意间惠顾你。

智慧之源

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愁眉苦脸,哀叹抱怨,不去想怎么解决。那么你可能永远不会成功。甚至人生都会充满灰色。但是,当你换位思考,放下固有的思维模式的时候,也许会发现,成功就在眼前。

变通让你少走弯路

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要审慎地运用智慧,做最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方向,同时别忘了及时检查自己选择的角度,适时调整。放掉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做正确抉择。每次正确无误的抉择将指引你走向通往成功的坦途。

诺贝尔奖得主莱纳斯·皮林说过:“一个好的研究者知道应该发挥哪些构想,而哪些构想应该丢弃,否则,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差劲的构想上。”在很多时候,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目标和思维会使自己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这时,最明智的做法是穷则思变,变则通,及时地抽身而退,去开辟其他研究项目,寻找新的成功契机。

牛顿早年就是永动机的追随者。在大量的实验失败之后,他很失望,但他很明智地退出了对永动机的研究,在力学研究中投入更大的精力。最终,许多永动机的研究者默默而终,而牛顿却跳出了这无谓的研究,而在其他方面脱颖而出。

当你确定了目标以后,下一步便是要审慎地鉴定自己的目标,或者说确定自己所希望达到的领域。如果你决心做一下改变,就必须考虑到改变后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决定解决某一问题,就必须考虑到解决问题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当描述了理想的目标以后,你必须研究一下达到该目标所需的时间、财力、人力的花费是多少,你的选择、途径和方法只有经过检验,方能估量出目标的现实性。你或许会发现自己的目标是可行的,否则,你就要量力而行,修改自己的目标。

现在有许多满怀雄心壮志的人毅力很坚强,但是由于不会进行新的尝试,因而无法成功。请你坚持你的目标吧,不要犹豫不前,但也不能太生硬,不知变通。如果你的确感到行不通的话,就尝试另一种方式吧。

许多成功人士一生不败,关键就在于用活了为人处世的变通之道,进退之时,俯仰之间,都超人一等,让左右暗自佩服,以之为师。

学会为人处世变通之道是决定你能否从人群中挺立起来的第一关键;反之,凡不知为人处世变通之道者,一定会在许多重要时刻碰得头破血流,跌入失败之境。

两个探险家在林中狩猎时,一头凶猛的狮子突然跳到他们面前。“保持镇静”,第一个探险家悄悄地说,“你还记得我们看过的那本关于野生动物的书吗?那书上说,如果你非常冷静地站着别动,两眼紧盯着狮子的眼睛,那它就会转身跑开的。”“书上是那么写的,”他的同伴说,“你看过这本书,我也看过,可这头狮子看过吗?”

如果这两个探险家真的两眼紧盯着狮子的眼睛的话,后果肯定只有一个。

因此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无论是学习、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该学会应变,学会变通,不可太形而上学。

如果学会变通,遇到事情时对自己说“总会有别的办法可以办到”。那么,做事就会更顺利。

现在每年有许多家新公司获准成立,可是几年以后,只有一小部分仍然继续营运。那些半路退出的人会这么说:“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只好退出为妙。”其实,失败固然有种种理由,但根本的一条是钻进了困难的牛角尖而不知自拔,在困惑的黑暗中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成功者的秘诀往往是随时检查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然后合理性地调整目标,放弃无谓的固执,然后轻轻松松地走向目标。这也就是所谓的变通是成功路上的一条捷径。

在像永动机一类事情上,如果一味的坚持,而不去检查自己的想法到底是否是正确的,那么这个坚持即是无谓的执著,是不知变通的愚昧,因此,当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处理这类事件时,一定要知难而退,见好就收,不做无谓的牺牲,因为错误的决定,只能让你南辕而北辙,离真理之路越来越远,即使是付出百倍的艰辛,也很难达到目标。

智慧之源

一个人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首先是要学习变通,但变通不是无原则的随意行动,它必须是合理的,即合乎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如果只是一味地坚持既定的方针,而不知变通,往往是投入了大量精力,最终还是一事无成。

换个角度,换种心情

俗语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那我们得到的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遇到瓶颈问题而一筹莫展时,如果能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情况就会有新改观,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有些经历失败的人,每逢挫折时总是武断地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而不去积极开启就在眼前的另一扇窗子,看不到可能的机会其实就在眼前,结果却错失良机。因而,走向失败的人,其实是因为丧失了一个又一个的机会,所以才让人生道路艰难而凄苦。倘若能够换个立场考虑问题,情况就会改观。

记住,只要能转换视角,就会有创意产生。因此,当我们每当遇到一个问题无法解决时,就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转入另外一条发展道路上,这样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一个年轻的妈妈想对刚买的婴儿床做一下改造,使它能和自己的大床并在一起,这样就可以省去夜里的担心和麻烦。结果,在她拆除小床的护栏时遇到了麻烦。她想保留一个可以上下伸缩的护栏,而拆除那个固定的护栏,可是那个固定的护栏还起着对床的支撑作用,一拆掉,整个床就散了,这件事只好不了了之,直到有一天,站到床的另一面,这位妈妈才突然发现,由于小床和大床并在了一起,所以有没有移动护栏都是无所谓的,而这个护栏因为在设计时并不起支撑作用,拆了以后,小床依然牢固,这个问题就得以解决了。如果她不换个角度看问题,恐怕只能使自己陷入烦恼。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往往能够带来新鲜的感觉,带来另一种分析结果,甚至改变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让自己的工作、生活充满活力。有些复杂的事物,你换一个角度去观察,它就会变得简单明了。所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往往能够带来思维和分析方式的“升华”。

王凯因病住院做手术,结果第一次手术失败,原因是主刀大夫居然是个实习生,第一次握刀,可能由于紧张或者技术不精而导致这个结果。大家都到医院看望,对医院的行径感到愤愤不平,有出主意状告医院的,有建议转院的,也有建议赔偿的。王凯心情沉重,躺在病床上一言不发,眉头紧皱。

他的一个朋友对他说:“没关系,就在这里做第二次手术,第一次手术失败了,医院肯定要高度重视,派一名业务骨干给你主刀,而且对你肯定会特别精心护理,手术肯定能圆满成功。”王凯听了,眼睛一亮,微微点头,同意了朋友的建议。果然,医院在第二次手术时请来了省里著名的专家来亲自主刀,结果非常成功。

我们看问题的时候往往只善于从习惯的角度出发,而不善于转换位置,因为我们脑子里充满了定向思维。就像在脑筋急转弯里问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很多人都会说1+1在什么情况下都得等于2。正确答案是,在算锘的情况下1+1不等于2。这个简单的急转弯问题,揭示了非常深刻的道理。

如果按照一般的角度看问题,1+1铁定等于2,但如果跳出了这个思维定式,答案就会出现另一种情形。当一个人的思路受到束缚时,往往不能十分清楚地找寻到一切问题的根源——逻辑。要想找到逻辑,就要跳出习惯上的桎梏,避开思路上的习惯,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当你思考问题时,不妨也可以“避开大路,潜入小径”,也就是说,躲开那些热门的问题,而把眼光转向那些不被人们重视的角落。一条发展道路被封死了,不必绝望。如果能够在新的发展道路上全力以赴,那么,取得巨大的成功,也并非异想天开。

俗语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什么导致不幸、什么产生幸福,不可预知。因此,不论在什么时候,一定不要绝望。挫折和困难正孕育着将来取得成功的种子。有一位老师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在白板上点了一个黑点。然后,他问班上的学生说:“这是什么?”大家都异口同声说:“一个黑点。”老师故作惊讶地说:“只有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板大家都没有看见吗?”这个实验说明了,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但是你看到的是哪些呢?是否只看到别人身上的黑点,却忽略了他拥有了一大片的白板(优点)?

这就像人们在寻求幸福的同时,常常以远离幸福的“消极”式思维处理问题。

把事情往坏的发展方向想象、往“消极”方向考虑,结果必然是不断地感到不平、不满、担心、恐惧,最后因积郁成疾而将身体搞垮,而且,还哀叹什么“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如此之不幸、如此之困苦呢?”。一个人在漫长的一生中,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危机,这时,如果对未来感到绝望以致灰心丧气、一蹶而不振的话,那么你再也无法爬起来。只要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你就会发现每个人必定有很多的优点,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智慧之源

在危机时感到绝望,原因在于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不能够把事情往好的发展趋势上考虑。这种消极式思维法,无法令人产生出冲破铜墙铁壁的强大的能量。因此,不要简单地认为挫折、疾病这些人生中遭遇的各种危机都是令人讨厌的,应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你一定要相信,人生中每一次经历都具有某种深刻的含义,所以,即使看上去是“负”面的事情,也应该往“积极”的发展方向去设想。

转变思路,出奇制胜

当我们面对新知识、新事物或新创意时,千万别拒之于千里之外,应该将你的思路打开,接受新知识、新事物。一个奇妙的想法,一个小小的改变,往往会引起意料不到的效果。

纵观商业发展的历史,很多成功的企业,究其经营的秘诀,无不是靠推陈出新制胜。尤其是从20世纪中后期以来,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推陈出新作为经营方法和竞争手段更是赫然在目。发展的契机总是伴随着独创的头脑而来的,独创并不是高深莫测的神秘的东西,关键是我们要有这种独创的意识。

松下幸之助是由生产电插头起家的,助创业之初,由于插头的性能不好,产品的销路大受影响,不多久,他就陷入三餐难继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