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打开心灵的锁
3077700000040

第40章 今天的路(7)

“书上说的都是为你好”,有位作者这么说。所以你应该“把墙上的书架排满”。想想看,别人会给一个年轻女孩子什么样的劝告呢?有人告诉她,好男孩都喜欢文静、温柔、爱读书的女孩子——所以她只好以欺骗来吸引他了。

不管这个策略是否成功——不管别的男孩是不是更喜欢她——她只有愈来愈不喜欢自己。由自己的行为表现,她会使自己认为,对她所喜欢的男孩子而言,她实在不够好。

即使有哪位男士真的爱她,也爱她那坐拥书城的沉静,她还是不可能觉得被爱,因为她根本分不清楚他到底是爱她,还是爱她的书。

这种事情到处都可能发生。我们为了和别人相处得更愉快,往往给自己戴上一层假面具,把真正的自我掩藏起来。我们把自己伪装成另一种人——看起来很直爽、乐于助人、非常优雅。这样下去,不管别人对我们反应多好,我们也就无动于衷了。因为别人根本不知道我们真正的面目。如果我们戴了太久的面具,可能连自己真正的样子都忘了。

如果我们不断努力使遇上的人都喜欢我们的话,我们也会增强自己被人喜欢的需求。这样下去,每当我们碰到陌生人的时候,都会产生一股讨厌的焦虑。就算是碰过几回面的熟人,如果无法透视他们对我们赞许的程度,我们还是会感到焦虑。

有时候,这种力求别人喜欢的策略,可能还会招致与预期相反的不利后果。当我们全力使别人重视自己的时候,可能会使自己看来微不足道,因为我们缺乏个人的冲劲,无法留给别人深刻的印象。

就算不发生后果,即使我们的一贯方法大为成功,我们还是可能增强了一项最糟糕的信念——没有人会喜欢我们真正的样子。

感悟:

不可否认,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也可能遭遇厄运和不幸。但是,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宁可遭遇厄运和不幸,也绝不会放弃高尚的人格,因为他们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才保持高尚的人格。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失误,不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不足以存。

26.邱吉尔的成功秘诀

没有失败,只有放弃,不放弃就不会失败。我们获胜不是靠辉煌的方式,而是靠不断努力。

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成功秘诀”讲座,邀请到了当时声誉已登峰造极的伟人邱吉尔来演讲。三个月前媒体就开始炒作,各界人士引颈等待,翘首以盼。

这天终于到来了,会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全世界各大新闻机构都到齐了。人们准备洗耳恭听这位大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邱吉尔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成功秘诀。

邱吉尔用手势止住大家雷动的掌声后,说:

“我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我的讲演结束了。”

说完就走下讲台。

会场上沉寂了一分钟后,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青年时人要有敢拼、敢闯,不惧怕困难的精神:要用自己的勇气征服生活。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少小离家,云山苍苍,心里难免有几分惶恐。他动身后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旅长,请求指点。

老族长正在临帖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随手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前来求教的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过了中年,他有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近乡情怯,他又去拜访那位旅长。

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封套来对他说:“这是老先生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密。拆开封套,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感悟:

抛弃你的依赖,做自己的主人,从现在就努力吧。

27.理直气壮地年轻

当年惊世骇俗的玛丹娜转眼已经40岁,进入了生命的成熟期。但是她一样有惊人之论。她表示说虽然生理年龄40岁了,但是她却认为自己必需减五岁,实际上是35岁才对!

她的理由有四个:当年与西恩潘的婚姻,可说是有一整年是浪费掉的,因此必须减去一岁。她与女喜剧演员珊德拉·班哈特为争女儿而翻脸,因此两年的友情算是空白,又要减两岁。接下来是她曾经演出过大烂片《赤裸惊情》,所以这一年也不能算。最后是演出《狄克崔西》时与华伦比提的恋爱谣传,那一年等于是浪费她的生命,因此必须要减掉那一年。

如此推算下来,果然她又多了五岁!真的可以理直气壮地再年轻一次了!

想想看,你是否也有些岁月是浪费掉,需要重过的?花了五年时间爱错了一个男人?减掉五岁吧!因为失恋而消沉了一年?减掉一岁!花了两年时间做了一个不喜欢的工作,减掉两岁!这样算下来,你是不是又年轻了几岁?时间对你再也不是压力了!你是不是又可以重新开始尝试崭新的生活?你是不是又有勇气另起炉灶了?

其实时间是供我们垂钩的溪流,在这条溪流中,我们想要抓住星星、月亮或鱼群、水草,完全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汩汩的河水流逝了,年轻的心境却永远不会磨损。

感悟: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我宁愿有一个短促的老年,也不愿在我尚未进入老年期就老了。”好好掌握自己的生命,运用减岁哲学将使你的心情永远不会衰老,永远有机会重新开始。

28.做好出头鸟

研究生毕业以后,李红干劲十足地进入了市一级的政府机关工作。由于研究生的李红学历高、能力强,很快就获得了上面领导的赏识,而政府机关的工作官僚特点是:工作不能太冒尖,要求职工循规蹈矩,对于职工的上下班时间也有着严格的规定,李红作为一个新同志能力强,给同事们和上司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再加上她生性心直口快,工作没多久,就把顶头上司和几个同事得罪了。

一开始李红对于上司和同事对她的看法并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上司和同事们了解到她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工作,并非为了私利,就会理解她。而且她也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正努力地克服,于是总认为时间长了上司和同事们一定会重新对她做出评价的。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李红渐渐发现自己的想法十分天真,刚到走上工作岗位时留给上司和同事们的坏印象就仿佛扎下根了一般,总在不经意之间提醒着别人。她提出的一些合理化建议,也要比别人提出来的更难通过,孰不知,她的顶头上司怕她出头超过他,她的同事怕她出头压制他们。

在这种排挤中,李红毅然地决定让他们找不到任何借口,毫不在意他们的刁难,认真工作,尽量在工作中不出现一点差错,终于在一次市级领导下来调查工作时发现了她的才能,给她连升三级。

在新的工作环境,她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出现,基于上次受到排挤的教训,她面对新的同事和上司,努力的发展好人际关系,对以前的同事和上司也不计前嫌,使自己的工作进展得更加顺利,也摆脱了过去的小错误给工作留下的阴影。

是的,受人排挤是一件很窝囊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去计较它,跟那些人做对过不去,也许受伤的反而会是自己,只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更大的麻烦,我们何不化打击成动力呢?

感悟:

走自己正确的路,总有一天你会出头的,别人能排挤你今天,但是排挤不了你的明天,只要勤奋耕耘,是金子,你一定会发出更辉煌的光芒。

29.人生没有草稿

有个叫伊凡的青年,读了契诃夫“要是已经活过来的那段人生,只是个草稿,有一次誊写,该有多好”这段话,十分神往,打了份报告递给上帝,请求在他的身上搞个试点。

上帝沉默了一会儿,看到契诃夫的名望和伊凡的执著份上,决定让伊凡在寻找伴侣一事上试一试。

到了可婚年龄,伊凡碰上了一位绝顶漂亮的姑娘,姑娘也倾心于他,伊凡感到非常理想,他们很快结成夫妻。

不久伊凡发觉姑娘虽然漂亮,可她一说话就“豁边”,一做事就“翻船”,两人心灵无法沟通,他把这第一次婚姻作为草稿抹了。

伊凡第二次的婚姻对象,除了绝顶漂亮以外,又加上绝顶能干和绝顶聪明。可是也没多久,他发现这个女人脾气很坏,个性极强。聪明成了她讽刺伊凡的“利器”,能干成了她捉弄伊凡的手段,他不像她的丈夫,倒像她的牛马、她的工具。伊凡无法忍受这种折磨,他祈求上帝,既然人生允许有草稿,请准予三稿。

上帝笑了笑,也允了。

伊凡第三次成婚时,他妻子的优点,又加上了脾气特好一条,婚后两个和睦亲热,都很满意,半年下来,不料娇妻患上重病,卧床不起,一张病态黄脸很快抹去了年轻和漂亮,能干如水中之月,聪明也一无是处,只剩下了毫无魅力可言的好脾气。

从道义角度看,伊凡应厮守终生,但从生活角度看,无疑是相当不幸的。人生只有一次,一次无比珍贵,他试探能否再给他一次“草稿”和“誊写”。上帝面有愠色,但想到试点,最后还是宽容他再作修改。

伊凡经历了这几次折腾,个性已成熟,交际也老练,最后终于选到了一位年轻漂亮能干温顺健康要怎么就怎么好的“天使”女郎。他满意透了,正想向上帝报告成功,向契诃夫称道睿智,不想“天使”竟要变卦,她了解了伊凡是一个朝三暮四贪得无厌连病中人也不体恤的浪荡男人,提出要解除婚约。

上帝很为难,但为了确保伊凡的试点,未允。

“天使”说,我们许多人被伊凡作了草稿,如果试验是为了推广,难道我们就不能有一次草稿和誊写的机会。满肚狐疑的伊凡,正在人生路上踟蹰,忽见前方新竖一杆路标,是契诃夫二世写的:“完美是种理想,允许你十次修改也不会没有遗憾!”

感悟:

生活中处处都有遗憾,这才是真实的人生。因而人不能苦闷于那种“完美”的追求之中,这样可能会留给我们更多的遗憾。

30.工作诞生乐趣

当我们在做一些很有乐趣,令人兴奋的工作时,很少感到疲倦。

如果你“假装”对工作有兴趣,这一点点假装会使你的兴趣变成真的,可以减少你的疲劳、忧虑和烦闷。

如果他没有设法把份内的工作变得有意思的话,那么他也许一辈子只是一名工人。

你对工作感到厌烦吗?为什么不跟自己玩个“假装”的游戏,也许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产生疲劳的另一大原因是烦闷。

打字员爱丽丝小组工作了一天之后傍晚才回到家中。她腰酸背痛,疲惫不堪。她不想吃饭,只想睡觉,正在这时,男朋友打来电话邀他去跳舞。顿时她的眼睛亮了,精神来了。她换上衣服,冲出门去。一直跳到凌晨三点才回来,这时她一点也不疲倦,正相反,她兴奋得睡不着觉了。

看得出来,傍晚时分她觉得疲劳是工作让她烦倒,使她对生活也产生厌烦。世界上这的的人很多,你也许就是其中之。

约瑟夫·巴马克博士在《心理学学报》上有一篇报告,谈到了他的一次实验:

他安排一大群大学生参加一连串的实验工作,这些工作都是他们不感兴趣的。结果所有的学生都觉得疲倦、头疼、眼睛疼,而且总打瞌睡、想发脾气,甚至有几个人胃不舒服。通过给他们化验得知,一个人烦闷的时候,他身体中血液的氧化作用会有所下降。一旦人们觉得工作有趣的时候,其新陈代谢作用就会加速。

当我们在做一些很有乐趣,令人兴奋的工作时,很少感到疲倦。

比如,我最近在加拿大落基山的路易斯湖畔度假,钓了好几天的鲤鱼。我还要穿过长得比人高的树丛,跨过很多横卧在地上的横枝,可是如此辛苦了8个小时之后,我却丝毫不感到疲倦。为什么呢?因为我非常兴奋,兴致勃勃,而且觉得自己真的不虚此行:抓到了6条个头很大的鱿鱼。但是如果我觉得钓鱼是一件很烦闷的事情,那你想我会有什么感觉呢?我一定会因为在海拔七千英尺的高山上这么来来回回地奔波而感到筋疲力尽的。

即使像登山这类消耗体力的活动,恐怕也不如烦闷那样容易使你疲劳。明尼那不勒斯农工储蓄银行的总裁。金曼先生的故事正好可以证明这一点。

1943年7月,加拿大政府要求加拿大阿尔卑斯登山队协助威尔士军团做爬山训练,金曼先生就是被请来的教练之一。他和其他一些教练——年龄大约都在42岁到59岁之间——带着那些年轻的士兵长途跋涉。越过很多冰河和雪地。再利用绳索和一些简单的工具爬上40英尺悬崖。他们在小月河山谷里爬了许多高峰,经过15个小时的登山活动之后,那些非常健壮的年轻人(他们刚刚受完六个星期的严格军事训练)全都筋疲力尽了。

他们感到疲劳;是否因为他们军训时肌肉炼得不够结实呢?任何一个接受过严格军训的人都会认为这种问题是荒谬的。他们之所以觉得疲劳,是因为他们对登山感到厌烦。许多士兵疲倦得等不到吃饭就睡着了。可是,那些比士兵年龄要大两倍的教练们又怎么样呢?不错,他们也感到很累。却不会筋疲力尽。他们吃了晚饭后,还坐在那儿聊了个把钟头。他们之所以不会疲倦到倒下的地步,是因为他们对登山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