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茁壮成长的智慧(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3078700000037

第37章 善于动脑筋(2)

培养和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就要培养孩子掌握多种思维方法。一是求同思维:就是从同一来源探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培养孩子进行综合、概括思维能力。二是求异思维:就是从同一来源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培养孩子从不同的方面,探索问题的各种答案的能力。三是求证思维:就是用学过的知识,得到的生活经验,证明结论的思维过程,也就是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直接思维:就是在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后,引导孩子一次性接触事物的本质,然后再对事物的本质提出证明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培养孩子从目的出发,归纳出答案。五是认知思维:就是按照孩子的认识规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感知到理解,经历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的思维,也就是培养孩子分析问题的能力。六是判断思维:就是逻辑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也就是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七是逆向思维:就是一种敢于和善于突破思维常规束缚的反向思维式,也就是培养孩子寻根究底思考问题的能力。

跳出“非此即彼”的怪圈

我们可以由读书而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

——富斯德

公司招聘职员,有一道试题是这样的:

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你开车经过一个车站,发现有三个人正苦苦地等待公交车的到来:第一个是看上去濒临死亡的老妇,第二个是曾经挽救过你生命的医生,第三个是你的梦中情人。你的汽车只能容得下一位乘客,你选择谁?

每个人的回答都有他的理由:选择老妇,是因为她很快就会死去,我们应该挽救她的生命;选择医生,是因为他曾经救过你的命,现在是你报答他的最好机会;选择梦中情人,是因为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也许就永远找不回她(他)了。

在200个候选人中,最后获聘的一位答案是什么呢?“我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他赶紧把老妇送往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着我心爱的人一起等候公交车的到来。”

我们常常会被“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所限,自己“从车上下来”,抛开思维的固有模式,我们可以获得更多。在创新的过程中,知识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是想像力的贫乏,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可以这样说,人的一切发明与创造都源于想像力,充分展开你的想像,才能够有与众不同的想法,才能有与众不同的收获。

干别人所不干。这个世界上,创新就是成功之门。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形成某种程度上的思维定势,以后再改变这种思维定势就不是件容易事了。看到牙签,就想到了是竹子做的,殊不知韩国人用土豆淀粉制作的牙签不仅可以用来剔牙,而且还是可以用来吃的。据报道,启发韩国人生产能吃的牙签,是因为当时有些养猪场的猪吃了酒店混进竹子牙签的残羹剩菜,常有伤猪现象,于是一些聪明人就改用土豆淀粉制作牙签了。多么有趣而有益的创意呀。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丰富的想像力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1.增加孩子的感性认识

孩子的想象水平是由他们的表象数量和质量决定的。任何想象都是以感性材料为基础的,生活内容越丰富,越有利于想象力的发展。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为孩子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扩大他们的视野,“见多识广”,不断增加孩子的表象储备,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如认真学习语文知识,引导孩子阅读、欣赏文艺作品,增强孩子对艺术的感受;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引导孩子观察、认识自然界的植物的形态、结构等变化,以及小动物的叫声、形状、生活习性等。让孩子在活动中广泛地接触事物。仔细地、全面地、准确地观察,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新奇感和敏锐观察力,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积累,丰富他们的表象知识。

2.注意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想象是在孩子的语言调节下进行,通过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仅有想象而无法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样想象的结果也会如无鱼之水付之东流,孩子的思维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注重孩子的语言能力的培养,使孩子的想象变得更宽广、深刻,更加富有逻辑性。如可以讲故事给孩子听或让孩子讲故事给家人听,通过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事物,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其想象力。

从篱笆上的木牌谈起

不深思则不能造其学。

——杨时

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林园。每到周末,总会有人到她的林园摘花,拾蘑菇,有的甚至搭起帐篷,在草地上野营野餐,弄得林园一片狼藉,肮脏不堪。

管家曾让人在林园四周围上篱笆,并竖起“私人林园禁止入内”的木牌,但均无济于事,林园依然不断遭践踏、破坏。于是,管家只得向主人请示。

迪梅普莱听了管家的汇报后,让管家做一些大牌子立在各个路口,上面醒目地写明:

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15公里,驾车约半小时即可到达。

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林园。

“私人林园禁止入内”和“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有什么不同——有时成败只在于一个观念的转变。

人成败的奥秘在哪里?美国杰那德勒和日本日比野省三合著的《心灵软件——自我成功技巧》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思维能力上的差异是直接影响到他的成功与失败的,因为任何人的处境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由此就会有不同的遭遇,也会带来种种难题和困惑,有必要从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面临的许多问题。这里主要指突破性思维。思维是人的变化着的智力活动,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而具备洞察力,能鉴别优劣并善于作出抉择的思维方法才具有创造性即突破性。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超常思维的好习惯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1.鼓励孩子进行奇异思想

当孩子提出任何奇怪的想法,家长应该立刻鼓励,说“了不起”。鼓励孩子的奇怪想法,就是鼓励孩子多思考,而批评则只能让孩子的思维能力萎缩。

2.和孩子做思维比赛练习

父母可以和孩子比赛,看谁想的歪点子多。这种趣味性的练习,可以极大地提高孩子的思维活跃性,并让他逐渐养成非常规思维的习惯,在难题面前永不言败。

父亲和他的两个女儿

有想像力而无鉴别力是世上最可怕的事。

——歌德

一个父亲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左邻的园丁,一个嫁给右邻的砖瓦匠。有一天,父亲到嫁给园丁的女儿那里去,问女儿的近况,女儿说:“一切都很如意,只希望老天能下一阵大雨,使花草得到灌溉和滋润。”第二天,父亲到嫁给砖瓦匠的女儿那里去,也问她的生活怎样,女儿回答说:“我没有缺少什么,我只希望天气继续这样晴朗干燥,阳光充足,那么,我丈夫的砖头就可以很快晒干!”父亲便对她说:“你妹妹希望下雨,而你却希望晴天,我如何让你们两个人都满意呢?”

人的希望是不同的,而且常常彼此冲突,因此这位父亲当然没有法子满足这两位女儿的要求。这也说明了做一国之君,或是一位主管的为难所在,像这两位女儿的问题,连老天爷也无法解决哩!所以这两位女儿也没有必要抱怨。

生活是复杂的,也是多变的。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惊涛拍岸;有时晴空丽日,有时风雨雷电;有时鲜花盛开,有时满路荆丛。面对多样的生活,理智者从不幻想一帆风顺,坚强者从不畏惧风急浪恶,勇敢者从不胆怯坎坷峥嵘。理智地看待生活,坚强地投入生活,勇敢地挑战生活,这样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真谛,从而排除时代和历史的局限,超越个人的荣辱得失,呕心沥血于既定目标去成就伟大的事业。

那么,怎样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培养孩子辩证思考的好习惯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培养正确的利害观

1.利与害是相互对立,互相排斥的。首先是它们的含义不同,利就是得,害就是失。其次,对同一个人来说它们的流向总是相逆的。如市场交易,买方付出金钱,买到货物;卖方售出货物,收到金钱。再次,利和害直接关系到人们利益上的有无和多寡,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主观感受,并使人们进行不同的行为选择。如喜获丰收,村民们会把酒庆祝;国失千城,百万人泪洒长街。

2.利与害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首先,二者互相依存,互相依赖。有利必有害,有害必有利,它们互为存在的条件。如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不是几番寒彻骨,怎有梅花扑鼻香”就是这个道理。再如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二者的利害也是相互依存的。个体的利害包含在群体的利害之中,但它们之间也时常发生矛盾,这就需要以一方的害保证另一方的利。

从烟囱里爬出来的工人

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对学生说:“有两位工人从烟囱里爬出来,一位很干净,一位很肮脏,请问谁会去洗澡?”

一位学生说:“当然是肮脏的工人会去洗澡。”

爱因斯坦反问说:“是吗?干净的工人看见肮脏的工人,他会觉得的确很肮脏。肮脏的工人看到干净的工人很干净,就不这么想了。我想再问你们,哪个工人会去洗澡?”

另一位学生似乎发现了答案:“因为干净的工人看到肮脏的工人,以为自己也是肮脏的,肮脏的工人看到干净的工人,就会以为自己是干净的。所以干净的工人会去洗澡。”

在场的学生都认同这个答案,爱因斯坦笑说:“答案是错的。理由很简单,两个工人从烟囱里爬出来,怎么可能一个工人干净一个工人肮脏?”

人们习惯着老师的教导或前人的经验成长,这不是不好,却是一种不足。传授而来的知识都只是第二手的而不是第一手的,所谓师傅带进门,刚开始藉由他人的教导或启蒙,帮助我们进入知识的领域,但那却不是惟一的途径与目的,真正的成长和突破必须来自个人最深的体认和领悟,这正是所谓的修行在个人。

别人的经验对我们而言,常会有隔靴搔痒之感,总是隔了一层,惟有自行突破才有惊奇的发现。填鸭式的教导,长了考试的技巧,少了自我成长的机会。在亲身发掘和突破的过程中,智慧的火花才会进裂出来,瓶颈才得以挣脱突破;只是依附别人的火炬前进,终有一天会迷失方向,他人的经验应该只是迈向成功的阶段,撷取成功的果实还是必须自己来,因此尽信书不如无书,人云亦云,只会让自己失去准则与主观的判断,只有第一手的经历,才会让自己更上一层楼,这也正是人类进步的原因。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批判思考的好习惯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1.鼓励孩子独立从事操作性活动

尽量要让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取得一定的结果,使孩子体验到独立完成某一活动又取得较好结果的积极情绪。在这过程中,责任心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是什么事也做不好的,事情不在大小,也不在做得好坏,只要让孩子去做,就能逐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孩子趋向成熟的基本成分。

2.训练孩子进行独立思考

通过设置一些问题,对孩子进行独立思考、自我判断能力及自信心的锻炼。

二十做事用心专注

生命的最后三件事

每个人生下来都要从事某项事业,每一个活在地球上的人都有自己生活中的义务。

——海明威

大连市公汽联营公司702路422号双层巴士司机黄志全,在行车的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第二件事,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

第三件事,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

他做完了这三件事,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他只是一名平凡的公汽司机。他在生命最后一分钟里所做的一切也并不惊天动地,然而许多的人却牢牢地记住了他的名字。

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人,我们没有想过要成为什么名人、英雄,有点敬业精神、负责任的态度,就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世界,就是一个充满责任的世界。

敬业精神不仅要求我们全身心地投入,积极热忱,而且往往要勇于为事业付出代价,甚至是生命。

以《平凡的世界》、《人生》而为大众熟知的作者路遥,是一位以伟大精神感召后人的先驱。

凡看过《平凡的世界》一书的人们,没有一个人说这本书不好,许多人在阅读此书的时候,常常感动得热泪盈眶。然而,路遥创作此书的艰苦历程比书中故事的感人成分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写这本书,他花去了六年时间,三年准备,三年付稿,走过了一段悲壮的人生,路遥写作的艰辛困苦是常人难以想像的。正如路遥所言:“写作整个地进入狂热状态,身体几乎不存在;生命似乎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变为机器人性质。”

长期的伏案与生物钟失调,使其身体每况愈下。当书稿进入第三部分时,路遥面临了生与死的选择。最终他难以割舍自己的作品,用年青的生命换来了一部不平凡的《平凡的世界》。他悲壮而辉煌的一生告诉我们:只有超越了生命本身,人才可以不朽。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具有敬业精神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1.让他们从事他们所喜欢的学习或事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好之者”。

2.热忱要单纯

要让孩子摈弃贪婪与自私,以虔诚单纯之心对待学习与工作,如此,他们就会在人生的正途上勇往直前。

誓言本来没有意义

一个人如要起飞,必须双脚踩在坚实的大地上。

——王西彦

一个猎人有个习惯,爱立誓言:一天他去打猎的时候,便立下誓言:今天只打野兔,然而,这天他遇到的全是山鸡。于是这天他便空手而归,晚上,躺在床上十分后悔,发誓明天一定只打山鸡。

第二天他便按他的誓言打猎。然而,这次他遇到的全是狐狸。于是,又发誓明天只打狐狸。

第三天,但又按照他的誓言去打猎。而这天他遇到的全是野猪。于是晚上又空手而归。

后来,这猎人便在自己的誓言中死去了。

誓言本身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设立的,如果誓言成了达成目标的桎梏,那么,这个誓言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一个人对于目标幻想得太过度,而忘却了自己的实情,就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离目标又近些,这很容易造成他的自满情绪,而忘却眼前的工作。

在向目标前进的道路上,一种危险因素就是分心于其他的问题,而把目前的问题疏忽了。年轻人有许多失败,就是因为把目前的工作看得太容易太简单,以为不值得用他全部的精力去干。

一个远大的目标不可能掩盖目前的需要。固然,一个人要晓得往何处去是重要的,晓得自己与那目标的距离也是重要的,但却必须有一种切实可行的计划,按照计划从目前的工作开始起步前进,以达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