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你拿什么改变世界:比尔·盖茨送给年轻人的管理礼物
3078900000036

第36章 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

比尔·盖茨从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商机,这一点使他与其他商业巨子有了很大的差别:其他巨子们的威力通常集中在某一行业里,但比尔·盖茨却借助软件的影响,把触角伸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微软给大众带来了具有复杂技术的产品,尽管他们生产的软件可能不是最成熟、最标准的软件,但比尔·盖茨却有办法使它们被广泛使用,并成为整个行业的标准,比尔·盖茨有能力改变整个IT产业。

在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建立微软之前,并不存在单纯生产软件的公司,因为大多数电脑公司认为,软件是必要的但是开发起来又十分麻烦的附加品。但比尔·盖茨不这么认为,他认定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商机。后来,比尔·盖茨和他的员工把所有的应用软件的优点集合起来,使之成为微软所开发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特点。

微软在挖掘软件市场的商机时,初期工作就是把原来的DOS界面升级成现在的图形用户界面,然后把支持硬盘、支持网络等功能的软件都包含在了自己的Windows操作系统里。

其实在这之前,苹果公司比微软更加成功,它拥有尚未发布的面向图形的“双子星”Lisa和Macintosh。而Lotus公司正在准备借助其用于IBM PC的热门电子表格软件Lotusl-2-3成为最大的软件公司。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比尔·盖茨凭借IBM这条纽带坚持到了最后,并且成为这场争夺战胜利的佼佼者。这也说明,绝大多数的软件生产商往往会被自身实力和层次束缚住,他们往往缺乏某项或某几项能力。如果只是依靠自身进行积累的话,这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一过程中,生产商就很可能因为业务范围狭窄,缺乏抵抗风险的能力而被市场淘汰。所以,生产商不能被动地依靠外部智囊的扶持。

对于微软而言,最初的商机发掘在于比尔·盖茨敏锐的洞察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但在后来的商机发掘中,比尔·盖茨已经学会了“偷懒”,微软研究院成了盖茨发掘商机的最佳工具,他利用研究院拥有的雄厚的研发实力,再加上微软在PC操作系统市场的统治地位来做发掘商机的工作。尽管微软在市场竞争开始时稍显落后,但一样能在最佳的时机中独占市场鳌头。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能够看到的商业机会与企业自身的层次和综合实力密切相关。企业所处的层次高度与搜寻商机的视野宽度是成正比的。当微软成为世界软件行业里的龙头老大时,即使不去主动寻求商机,商机往往也会找上门来。

2004年,微软公司与迪斯尼公司合作来挖掘IT业的商机,迪斯尼公司凭借创造了“米老鼠”等卡通形象而家喻户晓。两家大公司联手向手机、个人电脑及数字电视用户提供娱乐服务。这个举动必将是一场抢占家庭娱乐市场新战役的开始。以“视窗操作系统”独霸个人电脑市场的微软公司,近年来一直试图通过一种可将传统节目转换为数字形式,在互联网上传播的软件来占领媒体娱乐市场。

微软凭借自身在软件行业的绝对优势,与其他行业的领军人物合作,通过他们的眼睛来发现商机,这是盖茨发掘商机的又一条捷径。

当人们在总结微软成功奥秘的时候,客户和增值合作伙伴最关注的,是其领导者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对市场、技术发展方向的把握能力。微软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市场和行业经验,善于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常常能从表面的项目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商机。

心得:

1.把握住了一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台赚钱的机器。

2.通过他人来获取商机不失为一种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