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并流露出对中原,对丈夫的怀念和苦思。其辞句中悲凉的气氛,让人感受到了这位女词人的凄零境遇。她的《永遇乐》一词,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中州盛日”,全词流露出对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后来宋末词人刘辰翁读及此词,不禁“为之唳下”。而她最著名的一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情调凄婉,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感伤,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其中自然也有对已故恩爱丈夫、昔日美好伉俪的追忆和痛亡。
但据不十分可靠之史料,李清照晚年(1132年,四十九岁)孤身苦楚,渴望抚慰,一时失察,还被骗再嫁过在朝为官的常州人张汝舟。张是个势利小人,无非觊觎她的金石书画,并不是真心爱她。故女词人婚后常被打骂,过了一段更苦难的日子。好在很快她便认出其狼子野心,于是断然离异,却也付出了代价。因她要告发张(此人除妄图侵占李清照的文物,还另有贪污受贿之举),根据宋朝古怪无理的法律,妻子告发丈夫还得坐牢,而让她亦身陷囹圄数日,颇受耻辱。
好夫人是他抗金的得力帮手——韩世忠与梁红玉
“万里长江,淘不尽壮怀秋色。漫说道秦宫汉帐,瑶台银阙,长剑倚天氛雾外,宝弓挂日烟尘侧。向星辰拍袖整乾坤,难消歇。龙虎啸,风云泣。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耿耿,泪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管笛,鸾舆步老辽阳幄。把唾壶敲碎,问蟾蜍,圆何缺?”——梁红玉
韩世忠(1089—1151年),南宋著名爱国将领。字良臣,陕西延安(一说绥德)人。韩生于农民家庭,幼时家贫;但勇气过人,能骑未驯服的马驹,好喝酒,不受约束。年十八即从军,应募为本州敢勇乡兵;身体魁梧、风度潇洒、双目有神,时而挽三百斤强弓飞马射箭,时而舞铁槊急驰峭壁之间,勇冠三军。
梁红玉(1102—1153年),南宋抗金女英雄。原籍池州(今属安徽),生于楚州(今江苏淮安)。梁是个很有见识、又懂武艺的女中翘楚、巾帼豪杰。梁少时家贫,自小聪颖,与家人编织蒲席等卖钱度日;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闲暇时常随其习武弄棒。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梁随其母避乱京口,沦落为军中艺人,在此认识了韩世忠。她十分爱慕韩的英武气概,两人感情甚笃,不久便结成了夫妻。有人称其为中国第一“武妓”。后来韩的抗金斗争功勋赫赫,与有个这样的得力帮手是分不开的。后文中凡提及“韩”处,基本上都有“梁”在。
崇宁四年韩世忠参与进攻西夏银州;征战有功,补守缺进义副尉。宣和二年浙西方腊起义,率部随征。翌年攻克杭州,擒获方腊;但为人掠为己功,后经申述,超转承节郎。宣和四年宋金“海上之盟”,派兵攻辽之南京(今北京),韩从征。后镇压大名起义军;又先后镇压尉氏、沂州等多支义军,以功升武节郎。靖康元年守濬州以抗击金兵,后退往京城开封;金兵围攻京城时,韩升任统领,参与守卫;宋钦宗答应割让三镇,金兵撤围退兵,韩任先锋统制;后戍大名,奉命讨伐叛军,以功升领单州团练使,屯驻滹沱河;协助抗击金兵,以功升领防御使;率部回大名,被任命为前军统制。靖康二年康王赵构到达济州,随行大臣劝其即位重建宋朝,韩也率部到达拥构为帝;后韩部击退侵犯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之金兵,韩扈从赵构到达南京。
金灭北宋后,韩世忠曾长期进行抗金斗争。建炎元年赵构即帝位(宋高宗),建立南宋,韩升领观察使、带御器械。南宋创设御营使以统率扈从诸军,韩任左军统制;讨伐单州叛军,以功升领定国军承宣使。建炎二年率部到达扬州,收编流散兵;再至西京洛阳,袭击金左监军完颜希尹失利,收余部;升领鄜延路副总管、加平寇左将军,屯守淮阳。建炎三年金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先后攻占楚州、徐州,派军万人直奔扬州,而自以主力攻韩;韩兵败溃散,退往海边盐城,金兵追袭部队长驱南下,高宗仓促从扬州渡江逃往镇江,到达杭州。不久杭守卫统制官苗傅和刘正彦趁韩与岳飞等领兵在外,发动兵变,高宗被迫退位,孟太后垂帘听政;苗、刘又将梁及其子韩亮扣为人质,胁迫韩“归顺”;梁将计就计,假意答应,暗中伺机反击;韩自盐城收集散卒,乘海船到达常熟,得知兵变,赶往平江;张俊又将所部数千人给韩,遂率军赴杭州;到达秀州时,梁乘马奔至,传孟太后口谕,要韩前往救驾;高宗在多批外援支持下复位,韩等人进入杭州,叛乱平定;韩以功建节,领武胜军节度使,任御营左军都统制,兼任江、浙制置使,与丈夫一起参与平叛的梁亦被封为安国夫人。不久韩擒叛变首领,又以功进领武胜军、昭庆军两镇节度使,升任御营使司都统制。同年金兵完颜宗弼(即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金兀术)部南犯,来势汹汹,朝廷一派投降、逃窜之声,韩义正词严给予驳斥,力主还击,并负责自圌山至福山江防;金兵渡江占领建康,韩退守江阴;高宗自明州乘船逃至昌国。
建炎四年韩世忠奉诏率部进援,到达通惠镇时金兵已攻至明州,韩请求退回镇江以邀击北撤金兵;金兵攻占明州并派海船追击高宗,被宋枢密院提领海船击败;金帅兀术声称“搜山检海已毕”后退兵。金兵退至镇江,韩已屯兵焦山寺,并伏兵金山龙王庙,几乎擒获兀术;兀术拟从镇江渡江,遭韩所率船队邀击。在战斗最激烈的关头,梁支持丈夫的抗敌决心和作战计划,并要求一起参加战斗。她身穿戎装,冒着流矢,在金山上亲自执桴擂鼓以激励将士,士气大振,多次击败企图渡江之金兵(即流传千古之“梁红玉击鼓退金兵”)。时正值元宵,兀术率军转向建康,韩与金兵接战,每次皆站在高大海船上临阵指挥,相持于黄天荡(今南京东北)达四十八天,这就是宋金交战史上著名的黄天荡之战。韩利用长江天堑,以八千水师击败十万金兵,“十万敌兵来假道,八千骁骑截中流”。梁与丈夫仍并肩指挥作战,与全军将士同生共死。在钱彩所著之《说岳全传》中,曾描写韩战败金兵之夜,梁饮酒舞剑并口吟《满江红》词一阕(见文首所引),词风豪壮,可与岳飞的《满江红》媲美。后金兵疏浚小河逃入长江,又乘风纵火烧韩船队,韩战败,兀术逃脱;梁竟不但不居功请赏,反而亲拟奏本弹劾其夫“失机纵敌”(梁曾提请韩乘胜追击,逼兀术就范,但韩未予采纳),“乞加罪责”。举朝为之动色,传为佳话,宋高宗加封其为“扬国夫人”。金兵渡江退回江北;南宋改御前军为神武军,韩改任神武左军都统制。
绍兴二年韩世忠兼任福建、江西、荆湖宣抚副使,镇压建州义军,又于江西招降流寇,以功升太尉;又破白面山义军,升任江南东西路宣抚使,建司建康。绍兴三年韩升开府仪司三司为“使相”,改任淮南东路宣抚使,置司泗州,准备协同进攻伪齐刘豫。不久南宋与金议和,不准进攻伪齐,韩改任宣抚使,置司镇江,负责江淮下游防务。
绍兴四年议和未成,面临金国和伪齐联军渡淮南犯之势。宋高宗虽梦想求和,也不得不部署防务。韩世忠渡江至扬州,金齐军已南下。正当韩奉诏回镇江以守长江防线之时,南宋求和使已自扬州至大仪镇西北金兵,韩率部随后至,击败金兵南侵先头部队,俘将士数百人;追击至天长,再败金兵,又俘数十人。此战规模虽小,但与之前只进行防御战不同,这是宋军主动首次出击,又适逢金兵因雨雪不断、粮运不通而退兵,伪齐也随之退兵,韩率部一直追至淮河。《宋史》称:“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故被称为“中兴武功第一”,后又被列入“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次年韩以功进少保,任淮东宣抚使,置司镇江。绍兴五年废神武军号,改设行营护军,韩所部改为前护军。
绍兴六年南宋再次面对金国、伪齐联军来犯,韩世忠改任京东、淮东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以示兼有收复被金兵占领京东路之责。韩率部围攻原京东路现属伪齐的淮阳军达六天,在联军主力到来之际退回楚州;韩以“淮阳功”进领横海军、武宁军、安化军三镇节度使,赐“扬武翊运功臣”号。韩不仅是南宋第一个领有三镇节度使衔,也是元丰五年废功臣号后,第一个重获功臣号的将领。同年伪齐分道攻宋;韩率军渡淮北上,挡住其东路军攻势。梁协助韩带领将士以淮水为界,布阵扎营抗击来敌。当时楚州遍地荆榛,军民食无粮、居无屋;梁带领将士以芦苇织箔为屋、挖蒲根茎充饥,率三万兵守此处数年。绍兴七年金国主战之完颜宗翰死;宋使至涿州,向主和的完颜昌传达宋高宗“河南地,上国既不有,与其付刘豫,易若见归”的乞和请求。同年金废伪齐;宋使回朝,向高宗转达完颜昌答复:“好报江南,自今道涂(途)无壅,和议可以平达。”
绍兴八年力主乞和的秦桧任宰相;宋金议和(实为对金称臣),南宋成为金朝属国,原伪齐辖区归还之。韩世忠力主其非。次年韩进少师;主战的金右副元帅兀术升任都元帅,不久完颜昌因倡议将原伪齐辖区归还南宋,以“谋反”罪被杀。绍兴十年金败盟犯宋;“顺昌之战”刘锜以少胜多击败金兵主力兀术所部,挡住其南下两淮的矛头;韩以太保兼河南河北诸路招讨使,随后也败金兵于淮阳以南,攻克海州。奸相秦桧乞和罢战,韩遂退兵。绍兴十一年金兵再次南下;“柘皋之战”杨存中、刘锜等再次击败兀术所部。正当宋金激战之际,宋高宗、秦桧的乞和活动也在加紧进行中。不久借赏柘皋之功,韩与张俊任枢密使,岳飞任枢密副使,而收三大将兵权;既而诏韩听候御前委使,实际是将其职务架空。由于韩仍坚持反对向金乞和,力陈秦误国,又怕遭秦陷害而力求闲退,随即罢枢密使,以醴泉观使、奉朝请。自此韩对宋廷彻底失望,与梁归隐,“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童奴游西湖以自乐,平时将佐,罕得见其面”。此年岳飞被秦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后,举朝无人敢出一语,独韩责问秦:“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有人替他担心,劝他不要与秦作对,他回答道:“畏祸苟同,他日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
绍兴十三年韩世忠封咸安郡王,绍兴二十一年去世。临终前他对看望者道:“吾以布衣百战,致位王公,赖天之灵,保首领没于家,诸君尚哀其死邪”,对岳飞被奸相害死之事犹念念在心。不到两年梁亦悒郁而逝,夫妇同葬于江苏吴县灵岩山。宋孝宗乾道四年韩被追封为蕲王,淳熙三年被谥“忠武”。
韩世忠性格耿直、轻财重义,平生战功赫赫,全身刀痕箭疤累累;双手仅余四指,还不能活动。治军严整,韩家军与岳家军齐名。对兵器设计独具匠心,克敌弓、连锁甲,骑马跳涧、洞靶射箭之法都是韩之首创。其实韩与岳飞一样抗金有巨功,满朝名将唯他二人可相颉颃。但近千年来,岳飞之名籍籍人口、震古铄今,而韩之名显然逊色许多。只因岳飞忠荩为国,却在三十九岁时含冤被杀,其际遇更易赢得后世的无限敬仰与同情;韩却毕竟保全了性命,老死于户牖之下,虽被褫夺了兵柄,却还有生活的自由,仍能悠游林泉,逍遥湖山之间。
狼狈为奸,残害忠良——秦桧与王氏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杭州岳王庙楹联
秦桧(1090—1155年),中国南宋权奸。字会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出身贫寒,生活坎坷,聪颖勤学。宋徽宗政和五年登进士第,官至御史中丞。曾于大兵压境之际,慷慨然坚决主张抗金,反对割地求和。靖康元年金军攻占开封,欲立张邦昌为帝,秦进议状,主张另立宋宗室为帝,遂与徽宗、钦宗一起被金军驱掳北去。因招架不住对方非一般的威逼利诱,旋即降敌,在金廷大倡和议,故于建炎四年被放回南宋。迅即得宋高宗信任,官至宰相。不久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主张,被罢相闲居。绍兴七年任枢密使,与宰相张浚劝说高宗收回由岳飞并统淮西等军成命,招致淮西军哗变投敌。八年重新拜相,力主和议,代表高宗向金使跪接诏书。十年金朝都元帅完颜宗弼领兵南侵,岳飞等军大举北伐,屡破金军,进逼开封;秦却怂恿高宗连发十二块金令牌,迫令其班师。十一年与高宗解除岳飞、韩世忠等大将军权,诬构谋反罪状,杀害岳飞,与金朝再次签订屈辱和约。秦再次任相十八年,还被封为太师、魏国公。他独揽朝政,排除异己,大兴文字狱,极力压制抗金舆论,篡改官史;推行经界法,丈量土地,重定两税;又密令各地暗增民税十之七八,使很多贫民下户因横征暴敛而家破人亡。
秦桧颇有学问,曾考过进士头几名(有人说就是状元),后世“莫须有”的罪名,自然是他臭名昭著的发明创造;善书法,今之我们常用的“仿宋体”,据说也是根据他的书法创制的。
王氏,秦桧之妻,夫妻狼狈为奸,密谋陷害中华英雄岳飞的合伙者。跟着丈夫,贵为魏国夫人。据说王氏也是名门之后;见《茶香室丛钞》卷三:“世知秦桧妻王氏,不知亦名家女也。《老学庵笔记》云秦太师娶王禹玉孙女。”
王氏曾与秦桧一起在金军中为虏,后一同投降变节。建炎四年,秦欲南行为金之奸细前,还与她密商计议,作了一番戏剧性表演秀。王氏故意在房里大喊大叫:“家父把我嫁给你,当时有资财二十万贯,要你我同甘苦。现在大金国信用你,你就把我丢在路上。”争吵不休。金国首领的妻子偷听到了,就请王氏到家里问个究竟,王氏全告诉了。这女人又说与其夫,于是叫王氏以及侍从亦同秦南归。两人回到南宋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后,即成为投降派之罪魁、女真贵族驻南宋代理人。
关于王氏与秦桧密谋害岳一事,据野史记载,有一天秦退朝回家,跟她在东窗下一起喝酒。秦桧手里拿着一只柑子,心神不定地用手指甲在柑子皮上乱划着。王氏是个比秦桧还狠毒的人,她看出秦对要不要马上杀岳飞还在犹豫、疑惑,便冷笑着说:“你这老头儿好没有决断,要知道绑虎容易放虎难啊!”秦桧听了王氏的话,狠了狠心,马上亲手写了一个纸条,派人秘密送到监狱。不久后的一天夜里,年仅三十九岁的中华英雄岳飞于囚牢里被害,其子岳云、大将张宪亦同时牺牲。
据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载:“宋元间传说,秦桧欲杀岳飞时,曾与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密谋。”明郎瑛《七修类稿·东窗事犯》载:“岳武穆戏文《何立闹酆都》,世皆以为假设之事,乃为武穆泄冤也。予尝见元代平阳孔文仲有《东窗事犯》乐府,杭之金人杰有《东窗事犯》小说。”明汤显祖《牡丹亭》:“〔旦〕若说秦夫人的受用,一到了阴司,挦去凤冠霞帔,赤体精光……听的是东窗事发。”《剪灯新话》:“建炎南渡多翻覆,泥马逃来御黄屋……东窗计就通和好,鄂王赐死蕲王老。”《说岳全传》第六十一回:“缚虎难降空自疑,全凭长舌使谋机,仗此黄柑除后患,东窗消息有谁知。”清末蔡东藩《宋史演义》第七十五回:“桧偕妻王氏在东窗下,围炉饮酒……王氏笑道,‘这有什么要紧的,索性灭了他免得多口。’桧在沉吟,王氏复道:‘缚虎容易纵虎难。’桧闻此言,私计遂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