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工作的第一本心理书
3085300000055

第55章 你跟同事总聊不到一起

创造一个与同事能够产生共鸣的沟通情境,这样你们才能聊到一起。

6.1 你跟自己的同事能产生共鸣吗

一部分销售人员反映:自己跟同事除了业务配合,就没别的可聊。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你没有创造一个能够与同事引起共鸣的情境,你们的沟通自然也就不顺畅了。

五金店的小叶就深有体会。就像他自己说的,跟客户不知道怎么搞的,两分钟就可以聊得热火朝天,可是面对同事之间的沟通,他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

小叶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平日里跟同事聊天也多是以客户为话题,要么就是说那个客户的实力,要么就是讲一下自己的一些销售经历,每次讲这些的时候,同事们就会找理由避开他,让他觉得很尴尬。

后来,小叶暗地里听到同事的议论,才知道了原因。那次在走廊里,小叶的两个同事这样讲:其实小叶为人随和,工作能力也强,很想跟他交朋友,可是每次跟他聊天吧,他总会把话题转移到客户身上,要不就是项目上,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在跟我显示自己有多强呢,还是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聊天。所以,现在我都懒得找他说话了,要是有什么购物、娱乐的想法,我就直接找你,都懒得通知他了,总感觉他的生活里只有工作,受不了。

听到这样的议论,小叶找到了症结所在。于是,他决定一改往日的谈资,与同事闲聊时,尽可能地讲一些娱乐性的话题,如哪里的甜品不错,哪个俱乐部价格划算,而且还建议大家有时间一块去看看。就这样,小叶身边的人慢慢多了起来,下班后的业余生活也丰富起来了。

人本身就是一个感情动物,在与人交流时,在交流情境下自然要求产生共鸣,这样才能让交流持续进行下去。细细想来,也确实如此。假设我们在与人沟通交流时,你聊你的,我说我的,怎么可能产生感情的碰撞呢?恐怕只剩下尴尬了吧。

在现实中,这种尴尬的交流,通常会有哪些表现形式呢?

1)交谈的双方各谈各的,对对方的话题不发表任何观点。

2)一方直接表明对交流的话题没有兴趣,试图离开。

3)一方直接反驳对方的话题观点,陈述自己的想法。

4)一方假借事由离开。

6.2 情境同一性心理:引起共鸣才有得聊

心理学家亚历山大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情境同一性原理。他们认为,每个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都有一种合适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表达了一种特别适合于该情境的同一性,故将这种心理模式称为情境同一性。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就是这个心理模式的最好写照。而且,同种心理效应在销售行业中也有着显著的影响。只要你能让你的同事认定你与他是同样类型的人,他的心理就会设置和睦、顺利的沟通情境,对你的想法和意见,他自然也就会认同,并且愿意与你交流。

所以,请记住:在你与同事聊天交流的时候,要试着去创造一种与对方产生共鸣的交往情境,让他进入这样的情境中,在感情上认可你,并且能够在你的谈话内容中,很快找到共鸣点,此时你们交流沟通的话匣子自然就打开了。

销售工作中的情境同一性心理:

1.同事喜欢什么就聊什么。

2.让同事在我身上找到一个曾经经历过的情境。

6.3 创造一个与同事产生共鸣的情境

在与同事进行交流时,要想有得聊,就要找到一个让双方产生共鸣的情境,那么,怎样才能把对方引入这个情境中呢?

6.3.1 情绪共鸣引入

社会心理学家纽卡姆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和对方保持同一个角度,这样才能让双方把彼此当成自己人对待。而要成为客户眼中的“自己人”,就必须和他之间建立起情感共鸣。

通常建立情感共鸣的方法就是情绪追忆和情感换位。

情绪追忆是通过回忆,唤起我们对过去生活经历中亲身感受到的情绪体验,引起他们对当时情境的联想,加强情绪体验与特定情境之间的联系,从而产生共鸣。

情感换位是通过提供一系列由近及远的社会情境,进行分析和角色扮演,从而完成角色的转换,站在他人的角度去体验不同的情绪反应,促使我们迅速进入情感共鸣状态。

通过情绪追忆和情感换位的练习,我们能够很快地把过去的情绪、情感体验移到相应的情境中,并置身其中,设身处地为交往的对方着想,体验对方当时的情绪反应,从而产生共鸣。

6.3.2 找一个共同点引入

实际上,很多话题都可以成为与同事的共同点,如籍贯、住址、毕业的学校、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彼此都认识的某个人、双方都熟知的某个行业等,如果从这些共同点切入话题,一般能够迅速消除与顾客之间的隔阂,拉近彼此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