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1
3089600000063

第63章 阿姥①

城南倒社下湖忙,②阿姥龙钟七十强。③犹有尘埃嫁时镜,东涂西抹不成妆。

【注释】

①姥:年老的妇女。②“城南”句:倒社:社是古代时令名,有春社、秋社等。倒社,未详其义,似倾社之义。下湖:会稽风俗,三月五日相传是禹的生日,禹庙游人最盛,士民皆乘画舫,具酒食,设歌舞,乡语谓之“下湖”。③龙钟:叠韵形容词,老态或衰惫貌。

【品评】

诗作于庆元六年(1200),时诗人家居山阴。

越地有许多古老的文化习俗,如祭神活动就包括社祭、蚕祭、水神祭等,直到20世纪,鲁迅先生的笔下还多次记载了家乡的风土民情,像《社戏》、《朝花夕拾》中所描写,为处在异质乡土文化熏陶下的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越地风情画卷,读后令人耳目一新。比鲁迅早八百多年的乡贤陆游也为后世留下了不少这类诗篇。“下湖”,是越地的一种祭祀风俗,对常年面对土地的乡民来说,既是祈神保佑的必要仪式,又是难得的文化娱乐方式,在当时称得上隆重的节日,所以即使是这位上了年纪的乡村老妇,也不想错过这个难得出门的好机会,还特意翻箱倒柜地拿出陪嫁时的镜子,涂脂抹粉,穿戴整齐地赶热闹去了。

作者用一位古稀之年爱赶热闹的老妇的外在肢体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她的内心世界,从而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农村普遍流行的节庆风尚,把农村的风俗民情写活了。“犹有”,意思为“还有”,换言之,老妇除了还精心保留昔日的嫁时镜以外,就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阿姥当年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如今是“桑之落矣,其黄而殒”,五十多年的风刀霜剑在她脸上留下多少沟沟壑壑,无论怎么照怎么抹,也改变不了鹤发鸡皮的宿命;但对老妇自身而言,“嫁时镜”具有魔幻镜的功能,通过这么一照、一抹,似乎自己又回到了青春时代,失落的心理得到了补偿。通过老妇敝帚自珍地保留嫁时镜这一细节,我们还可以读出,这位乡下老妇很珍惜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当年出嫁的场面似乎永远成为心底的记忆,精心保留这面嫁镜,可看出她的淳朴、真挚的婚姻观。另外,老妇的心态和少妇或少女又有所不同,老妇应该超越了人们对其美丑的评价,而仅把化妆当做是自我满足的一种方式,所以“东涂西抹”只是一种形式,至于实际效果是不必在意的;相反,少妇或少女的态度则比较娇羞,应该是“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未许看”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