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深刻而严肃地思索短暂中蕴含的真理,会让人受益匪浅。通过这种思索,我们终将感受到一切事物都有消逝的时日,而且即便在它们尚存之时,它们已经处于消逝的过程中。这种思索将让人的内心更加温和,将增强人的理解力,而且让人更全面地认识到人生的神圣本质。
有的人总爱说:“这东西明天将为我拥有。”在他明天想要拥有的所有东西中,有哪一种不会消逝呢?甚至连思想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旧的特征渐渐消失,新的特征已经呈现。万事万物时刻都处于消逝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东西经久不衰;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得到永久留存。事物呈现,然后消失;它们渐渐形成,接下来日趋消亡。
古代圣贤宣称,看得见的宇宙将成为幻景,不能持久的短暂性是现实的对立面。变化与衰败是可见物的真正本质,而且从它们将永远消逝的意义上来讲,它们是不真实的,是虚幻的。
消亡是门需要掌握的课程
那些想要进入现实领域的人,那些想要领悟真理世界的人,必须首先明确地觉察到万事万物生命短暂的这一本质。他必须不再去欺骗自己相信他可以永远占有他的财产、他的躯体、他的欢乐和能让他享乐的东西。因为就像花儿总要凋谢,树叶总要落下一样,这些东西到它们生命的季节结束时,便永远消亡。
通向智慧的道路只有伟大的几步,而感知事物短暂性这一真理,就是其中的一步,因为一旦这一真理被你感知,它的课程等于已经被你熟练掌握,你不再依赖昙花一现的东西,你将倾尽全力去追求永恒的真理。要知道,依赖缺乏持久性的短暂之物,是一切悲伤的根源。
人世间的悲伤痛苦之所以比较普遍,是因为男男女女醉心于获取缺乏持久性的短暂之物,是因为他们有了得到那些东西的贪欲。殊不知,即使他们得到了那些东西,他们也无法永久地保留它们。
如果人们能够放弃对缺乏持久性的短暂之物的依赖,那么无论什么样的悲伤都可被消除;如果人们能够摈弃占有昙花一现之物的欲望,那么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无论什么样的痛苦都将不复存在。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成千上万的人总想永远拥有他们喜爱的东西。可时过境迁,当这些东西有朝一日一去不复返时,他们便为之而哀泣,让自己处在无尽的悲痛之中。
不要依附于短暂无常
人们在学习经历这门课程并从中获得智慧的过程中,时常显得比较迟钝愚笨,而且数不胜数的苦恼、悲伤、痛苦都未能让他们把事物的短暂无常这一真理铭刻在心。依附于短暂无常的人,无法逃避悲伤,而且他悲伤的程度,随着他依附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那些一门心思花在短暂无常之物上面的人们,注定要与悲伤和哀叹为伍。
世间男女之所以无法发现智慧,是因为他们不愿割裂对短暂无常之物的依附。他们认为依附于短暂无常之物是幸福的源泉,而不是悲伤的根源。
他们无法逃脱苦恼不安,获得平静祥和的生活,只是因为他们的贪欲难以消除,把满足欲望,获得眼前短暂的快感错误地当成持久的快乐。
正是由于人们大都不理解事物的真正秩序,悲伤痛苦才广泛存在。悲伤痛苦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并没有认识到事物短暂无常的本质。
当人们把获取并占有短暂无常之物的欲望从内心彻底清除时,人生的伤痛悲哀也便烟消云散。
能够看清事物本来面目的人,能够认识到短暂无常的本质的人,心中没有贪欲,自然便把悲伤拒之门外。
短暂无常的东西并非一无是处,它们可以被正确的利用,而且一旦它们被正确地利用,它们本身不再成为人们溺爱和占有的对象,那么它们的丧失便不会给人带来任何痛苦悲伤。
在真理中找到永恒的快乐
如果一位富人在内心中想到:我的钱财与物品,并不是我的一部分,我不能把它们称为我自己的占有物。我应当明白,当我听到天国的召唤,离开这个世界时,我根本无法把它们带走。它们被托付给我,是为了让我正确地利用它们,因此我应当尽自己所能把它们利用好,以求给所有的人,给这个世界带来最大的好处。那么他这样一个人尽管被奢华包围,尽管责任压肩,也能够摆脱悲伤,接近真理。另一方面,如果穷人不对钱财与物品垂涎欲滴,那么他的贫穷境况将不会给他带来焦虑不安。
对人生有一个正确理解的人,能够清除内心所有的自私和对短暂无常之物的依附,能够非常明智地利用各种东西,真正做到物尽其用。当一个人历经磨炼,最终把内心的贪欲抛弃掉的时候,他便能够在所有的变化中保持从容镇定,富有主见,这样的人必将找到真理,他将能直面现实。
真理在各种错误中傲然挺立;在短暂无常的核心之处矗立着永恒;错觉遮蔽了永恒的、不变的现实。
那种现实的本质,我在此并不想过多谈论。我只想让它帮助我说明,只有通过在内心摈弃那些既不属于关爱与同情,又不属于智慧与纯洁的东西,它才能够被发现。在那种永恒而不变的现实中,没有丝毫的短暂无常、悲伤痛苦和烦躁不安。
当短暂中蕴含的真理被很好地感知时,当这种真理涵盖的课程被很好地掌握时,人们便为找到永恒真理做好准备,而且能够摈弃盛产悲伤的自私。
拿真理作为珍宝、用智慧指导人生的人,将能找到永不消逝的快乐。他将走出悲哀之地,飞越错觉的宽阔海洋,到达毫无悲伤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