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的陷阱全集
309400000008

第8章 一场没有硝烟战争—国际金融的陷阱 (1)

为什么人民币汇率被一再要求改革

作为一国内政,人民币汇率改革本应取决于我国政府的决策,但不知从何时起,美国人也参与进来,并且忙得不亦乐乎。

2010年6月初,美国国会举行一场“意义非凡”的听证会,会上主要讨论人民币汇率问题。美国财长盖特纳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等人发表言论,认为人民币必须升值。一场针对人民币的汇率风波愈刮愈烈。

近期,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美方展开一轮轮新的攻势,自从4月份,一些美国学者指控中国操纵汇率开始,不同层次的美方人物代表都开始在这一问题上揪住不放。大有将其炒作成世界级问题的趋势,他们这样做,到底为什么?

解释这一问题,要先从货币汇率的基本原理讲起。所谓汇率,就是指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它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经济元素。人民币汇率指的就是人民币兑换其他货币的比率。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一国生产的商品都是按本国货币来计算成本的,当产品输入国际市场的时候,它的商品成本就会通过汇率转化成他国货币,汇率的高低就会影响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和价格,增强或者削弱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以往,中国的人民币汇率较低,同美国、欧洲等国家相比,其产品就在出口时具有价格优势。促使中国出口的产品增加。长期以来,中国出口的低端产品因物美价廉而在各国广受欢迎,在交易中一度维持着大幅的贸易逆差。

自从世界陷入金融危机后,除了中国外,各国经济都出现严重的衰退。尤其是昔日的金融霸主美国,其经济一直处于疲软状态。这时,为了转移人们对政府无能的抱怨,有人将批判的目光投向中国之间的贸易差。近几年来,中美交易中,美国一直是贸易逆差。这一发现引起很多人的不满。美国学者伯格斯滕表示,人民币兑美元币值被低估了40%,因此美国应当对中国施加必要的压力,敦促中国的人民币提高汇率。否则,美国在对华的贸易中,将受到“更严重”的损失。

真实的情况是,让美国“受伤害”的并不是中国较低的人民币汇率。众所周知,中国正在生产的多是低端消费品。美国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几乎已经绝迹,所以,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实际上是为美国人民带去福利。根据较低的人民币汇率,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具有便宜的价格,或者有人指出这就是产生顺差的原因,但应看到中国工人的工资很低。

根据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学者们指出若美国能让中国的货币汇率走高,就会影响产品对外的价格,即迫使中国的商品涨价,从而导致出口减少,以换取美国对华的贸易顺差。可惜,美国人忽略的是,若人民币的汇率提高,一方面他们将无法再购买到便宜实用的中国商品,另一方面,他们因自己不生产这些低端产品而不得不从其他国家进口。结果就是,增加生活成本,人们经济状况更加恶化。

美国要求人民币提高汇率的压力正不断增加。在一些美国人眼里,要想让美国的经济迅速恢复,从对华的巨额贸易赤字上就能找到突破口。因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人民币汇率提高。

一些知名学者对中国汇率体系恶意攻击,给人民币带来巨大的压力。事实上,只要中美之间还存在着大幅贸易差额,美方就会不断为人民币的汇率施压。即使美国政府清楚,人民币升值对改善它自己的经济态势并没有多大作用,抑或美国只是想牵制中国的经济发展,保护某些行业的利益。

就如美国经济学者科文所说,其实在大多数问题上,西方人对中国的指控是出于行业利益。中国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对全世界都有利,假如美国人对此有所微词,那只能说明他们是“可怜的失败者”。

【陷阱提示】提高人民币汇率,成为许多美国人认定的扭转贸易逆差的关键,但真相是,人民币汇率的提高除了会抑制中国的出口外,对中美双方并没有任何益处。

热钱的流动究竟会烫伤谁

2009年11月,中央银行公布最新外汇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我国外汇占款达18.766万亿元,月度新增2286亿元,增量大大超过9月份,显示出较高的增加水平。同时,10月份我国国际直接投资(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外国资本)增量达71亿美元,贸易顺差达240亿美元,是9月份的两倍。

诸多迹象表明,从美国陷入金融危机、中国日益凸显其大国地位那刻起,中国就变成国际热钱的集中冲击地。自2006年中国股市和楼市形势大好以来,大规模的热钱就开始源源不断地汇向中国。

热钱,又称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是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这些短期流动的资金主要以套取汇率变动差额的投机行为来获利。举例来说,即投机者通过对某种通货价格的预期来出售或者收购该通货的远期外汇,期满之时,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入或较高价格卖出来赚取此通货汇兑差价的利益。在外汇市场上,投机者通常选择有升值倾向的货币,并随时从有贬值倾向的货币处抽回资金。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人民币持续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形势形成较高的市场预期。正值中国不断放宽货币政策、面向世界金融市场的时机,更大大刺激了热钱的逐利行为。在国内外各种舆论的炒作下,热钱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然而,热钱的灵活性和逐利性常给外汇市场增加诸多不稳定因素。很难想象,如果一夜之间所有的热钱都撤出中国,将对国内金融市场造成多大的伤害?涌窜的热钱,是否会烫伤中国的经济?

答案是肯定的。热钱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的巨额和不确定性。其踪迹常让人无法捉摸,背后的掌控者往往也不为人所知。由于无法确定它的规模和流动方式,根本无法预测它将带来的冲击。但凭其威力及历史上发生的案例,可知它的流入能造成一国资本项目顺差、外汇储备激增、本币大幅升值、流动性过剩等问题;流出则会造成一国资本外逃、外汇储备骤降、本币大幅贬值、流动性紧缩甚至国家金融危机等问题。

1994年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震慑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都是在大量热钱的迅速涌入和涌出的作用下,造成社会经济震荡,形成的严重货币危机。可见,热钱的流动,尤其是流出必须要引起政府的高度警惕。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我国要求各地加强和规范对外商投资项目的管理,规范国际直接投资,以减少热钱流入的可能性。

通常热钱会以下列渠道进入一国,因此这些方面成为当前政府主要规制的目标。

1.外商企业的增资扩股。即外商投资企业在原来的基础上,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投资项目”的名义进入一国,实际上却用于游资四处套利。由于有一定的实体企业做掩护,热钱进出都非常方便。

2.虚假贸易投资。个别国内企业和国外投机者,可能通过伪造合同、虚构交易等方式,将境外的资金带入中国。

3.利用货币兑换管制的真空地带。在流入中国的热钱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在香港等地的转换和跨区政策来寻找政策管制的真空地带,以“从容”地进入中国。

4.地下钱庄。这是利用内地的地下钱庄,将外币转换成人民币,在不需要外币近来的情况下完成资金的运作。

日益复杂的国内外金融环境,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提出巨大的挑战。加强外汇监测体系保持理性政策,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将是中国政府今后要注意的重要事项。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国宏观经济的安全性,保证长期经济的稳定。

【陷阱提示】热钱具有灵活性、数额巨大的特点,它既能刺激市场上的投机行为,又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面对不断涌入我国的热钱,加强对其的管理将是当务之急。

高额外汇储备是块“烫手的山芋”

路透社曾对中国公布的2009年外汇储备数据进行报道,并声称,“中国外汇储备原本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而2009年又增加了23%。”。这样的文字,无疑将给中国的经济带来很大压力。

至2009年末,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23万亿美元之多,仅仅2009年一年,国家外汇储备就增加了4531亿美元。四个季度分别的增量为77亿美元、1779亿美元、1510亿美元和1266亿美元。

高额的外汇储备,受到国内外学者和政府的关注。每个人都想弄清楚,中国拥有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到底是福是祸?

所谓外汇储备,指各国官方持有的可以自由支配的储备货币。(储备货币是指在国际支付时被普遍接受的货币。)它的主要用于支付清偿国际收支逆差、干预外汇市场等。它的作用体现于维持本国支付信用的基础。在国际社会,外汇储备被视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志。

一般,一国会保持同国内经济相互平衡的外汇储备。不过,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往往带有较强的潜在需求,常常会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外汇贮备的规模受一国经济规模的影响,并非越多越好。以目前中国23万亿之多的巨额外汇来看,它对中国的经济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显现。在人们感叹中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的时候,可能需要担心它变成一块“烫手的山芋”了。

经济学者厉以宁指出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经济发展有许多负面影响。一方面,过多的外汇储备意味着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并给中央银行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另一方面,有外汇储备的流入就会有一部分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不利于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且,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有很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若遭遇美元贬值,财产就会严重缩水。

有专家指出,根据中国的需求,外汇储备的需求最多不超过7000亿美元,现今实有的规模远远超过此数目,的确没有必要。适度规模的外汇储备是一国保持本国汇率稳定的良好工具,但过度的外汇储备就常常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据分析,高额的外汇储备会造成下列影响:

1.承受高额的机会成本。中国每年大约引进几百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一方面为外商提供税收优惠,减少了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又持有二十多万亿的美元储备不用,其付出的机会成本巨大,损害了经济增长的潜力。

2.带来利差损失。保守持有巨额外汇储备,而不用相应的资金进行投资,可能会造成几百亿美元的损失。如果加上美元贬值的风险,这一损失将愈发巨大。

3.影响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效果。外汇储备的增加,对中央银行调控货币,实施货币政策具有不良影响,它使央行分身乏术,没有更多精力进行更多的宏观考量,而是时刻担心庞大外汇储备随时可能带来的风险。

【陷阱提示】贸易环境不断改善的情况下,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财富增加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过,正所谓“物极必反”,政府需要时刻警惕高额外汇将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金融风暴的阴霾,仍在世界延续

2010年的希腊,再无旅游胜地的姿彩,反而变成各类罢工、游行的聚集地。走在雅典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游行的宣传海报。希腊两个分别代表公私部门的总工会ADEDY(公职人员总工会)和GSEE(希腊劳工总工会)一直在组织工人们抗议政府所采取的紧缩措施。

看到关于希腊的报道,很多经济学者嗟吁不已。在金融状况的影响下,希腊成为世界金融风暴中的又一牺牲品。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发展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金融海啸。两年时间让很多人认为,那场巨大的灾难已经成为过去,可事实证明,金融危机的阴影仍盘绕在世界上空。

先回看这次金融危机,其势如暴风骤雨,所过之处,国家经济放缓、百姓收入下降、失业裁员的景象遍布。而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即使是被经济学者看好的金砖四国,其经济也受到或多或少的波及。

在各国中,损失最为惨重的应为冰岛。2008年10月6日,冰岛总理哈尔德通过电视讲话,通告全国人民,国家已经处于极其危险的状态,不排除国家破产的可能。因为此时的冰岛肩负超过1300多亿美元的外债,经济前景难以预测。

鉴于亲眼见证冰岛的严重经济衰退,全球的国家都行动起来进行大规模救市。然而,也正是这次救市,使希腊积累的巨额债务危机一触即发。这次,国家级的警报,又要重现在希腊的身上。据悉,希腊已成为新一轮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并可能成为引发欧元区受感染的短板。

对此,芬兰的官员表示,如果不终止希腊目前面临的危机,一轮新的金融危机将会以希腊为切入口,向其他欧元国家蔓延,并重新把各国带入经济衰退。一时间,希腊的债务危机,再次撼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