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3100700000035

第35章 太平天国走上末路(5)

1865年(同治四年)五十五岁。1月,选汉唐以来各臣奏疏17首,编《鸣原堂论文》。3月,主持修葺种山、尊经两书院。收养八百孤寒子弟,并从自己养廉银中捐款课奖。5月26日,接上谕:率军赴山东剿捻。6月,主持整理《王船山遣书》完稿,共三百二十卷,交金陵书局出版。6月18日,北上剿捻之策:重镇设防,划河圈围,清野查圩,马队追踪。9月,经扬州、清江浦抵徐州。一路调兵布防堵围,沿途又张榜招员。10月,将金陵制造局迁往上海虹口,和李鸿章原设的炮局及购自美国人的铁厂合并,再加容闳购回的百多部机器建成江南制造总局。12月,核定长江水师永远章程及营制营规。

1866年(同治五年)五十六岁。3月,由徐州赴济宁,沿途谒孟、孔、曾诸圣墓。9月24日,捻军突破防线,进入山东。连续二次请假,在营调养。10月,奏陈:剿捻无效,病难速痊,请开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之缺。12月,回任两江总督。

1867年(同治六年)五十七岁。3月,在江南制造总局下设造船所试制船舰。同时拟设译书馆。5月,会同李鸿章将江南制造总局由虹口迁高昌庙,征地扩迁,规制大增。6月,补授体仁阁大学士。

1868年(同治七年)五十八岁。4月,奉上谕改授为武英殿大学士。5月31日,至上海视察江南制造成总局。8月,奉命调任直隶总督。9月,江南造船厂试制的第一艘轮船驶至江宁,曾登船试航,取名“恬吉”。12月,抵京师,陛见那拉氏与同治皇帝。

1869年(同治八年)五十九岁。2月27日,奏陈直隶应办事宜,以练兵、饬吏、治河为至要。6月,奏请按湘军制改造直隶练军。8月,作《劝学篇示直隶士子》,提出儒学有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四科,唯义理为治学根本。12月,奏陈:“直隶清理积狱……计审结并注销之案四万一千余起,多作尘牍,为之一清。”

1870年(同治九年)六十岁。4月,肝病日重,右目完全失明。奏准病假一月。5月续假一月。6月,天津教案发生,奉命前往处理。7月11日,抵津。出令放告,要求津民据实检举揭发。23日,法国公使罗叔亚来见,要求杀天津道员、知府、知县为法领事抵命,并以战争相威胁,曾国藩严词拒绝。24日,奏陈:挖眼剖心,全无实据;津民生愤,事出有因。8月,奏陈:本案凶犯已拿获九名,唯罗叔亚意欲“三员议抵”,断难允求。府、县本无大过送交刑部已属情轻法重。9月,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身亡,曾国藩调任两任总督,李鸿章调补直隶总督。10月17日,起程南下。11月3日,六十大寿,御赐“勋高柱石”匾额。24日,作家训日课四条:一曰慎读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说,四曰习劳则神钦。

1871年(同治十年)六十一岁。8月19日,挈李鸿章联衔会奏《拟选子第出洋学艺折》。9月,视察水陆各营防务、训练情况。11月抵上海,23日在沪设宴庆祝六十一岁生日。

1872年(同治十一年)六十二岁。2月27日,领衔上奏:促请对“派遣留学生一事”尽快落实。并提出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推荐陈兰彬、容闳为正副委员常驻美国管理。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荐举刘翰清“总理沪局选送事宜”。3月1日,时发脚麻之症,舌蹇不能语。3月12日,午后散步署西花圃,突发脚麻,曾纪泽扶掖回书房,端坐三刻逝世。是月,清廷闻讣,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文正。6月25日,灵柩运抵长沙。7月19日,葬于长沙南门外之金盆岭。次年12月13日,改葬于善化县(今望城县)湘西平塘伏龙山。与夫人欧阳氏合葬。

曾国藩语录

1.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2.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3.无为名尸,勘破幻妄也。无为谋府,无思也。无为事任,无为也。无为知主,地知也。然须定得性了,方行得四者,不然实行不去。庄子曰:“吾以无为为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大颠曰:“众人而不思不为,则天下之理几乎息矣。”应事接物只是一个情字为累,若无情则无累矣在,故曰圣人无情。

4.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5.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6.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7.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

8.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践,必亲而近之。

9.善人固可亲,未能知,不可急合。恶人固可疏,未能远,不可急去。

10.小人如虎狼蛇蝎,殆又甚焉。虎狼之威,蛇蝎之状,皆知其足以害己,深避而预防之。小人则心如虎狼,其貌驺虞,念如蛇蝎,其言鸾和,人不知其将害己而狎之,鲜弗及矣。

11.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

12.闻人之善而掩覆之,或文致以诬其心。闻人之过而播扬之,或枝叶以多其罪,此皆得罪于鬼神者也,吾党戒之。

13.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该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

14.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15.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16.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17.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18.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19.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20.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21.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22.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23.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24.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25.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26.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27.凡遇事须安详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详,为处事第一法。

28.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29.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30.择友乃人生每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贤否,不可不慎也。

31.人之所资,须自挣而勿待人予。成大事者须善用时机,借梯而上。

32.予人一分面子,人必予两分面子。伤人一分面子,人必损十分面子。为人处世,面子不可不慎。

33.概天下无无瑕之才、无隙之交。大过改之,微瑕涵之,则可。

34.尝自虑执德不宏,量既隘而不足以采天下之善,矿不敢执一律求之。虽偏长薄善,敬其有裨于吾,示尝不博取焉以自资益;其有以谠言急论陈于前者,既不必有当于吾,未尝不深感其意,以为彼之所以爱我者,异于众人泛然相遇情也。

35.人生在世,个人不可成事也。欲成大事,须营运关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

36.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情愿人占吾便宜,断不肯吾占人的便宜。

37.雅量由于性生,然亦恃学力以养之唯以圣贤律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度量闳深矣。

38.观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有人相助相扶,力单者无以成大业。

39.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隆盛之规,而日高即明。贤否智愚,所由区也。

40.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则决不甘心为下流;有识则知道学问没有止境,不敢以一得就自足。如河伯观海,如井蛙看天,都是无识之人。有恒心则决无不成功的事。这三条缺一不可。

41.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

之事。

4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至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至败。

参考书目

[1] 马东玉著.曾国藩本传.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

[2] 史林,迟云飞著.曾国藩大传.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

张锋,天舒.人镜:曾国藩的人生智慧.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3] 司马宽解译.曾国藩的做人艺术.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4] 史晟解译.曾国藩阴阳谋略.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

[5] 李贺编著.曾国藩成功全集.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6] 牛贯杰著.原来曾国藩.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7] 成晓军著.曾国藩家族.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8]

刘绪义著.历史给谁来酿酒:湖湘才子品读曾国藩.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9] 张云,韩洪泉著.曾国藩与湘军.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10] 赵月华编著.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11] 赵焰著.晚清有个曾国藩.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2]

施宏哲著.藏露:曾国藩的那套办法.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13] http://tieba.baidu.com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等奏请选子弟留学.

[14] http://tieba.baidu.com曾国藩如何处置天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