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师的作文课
3101200000038

第38章 运思篇(34)

同样性质的或者相同的地方很多的两种东西,不宜互相作比。例如“这间房子很像个饭厅”,这个比方就不大好。“饭厅”是“房子”的一种,当然是同样性质的东西。“这间房子”什么地方“像个饭厅”呢?很大?还是桌椅很多?还是里面放了些吃饭用的家具?人家想不出来。这类比方最好不用,如果非用不可,也得把相似之点说出来,如“这间房子里横横竖竖的摆了许多方桌,很像个饭厅。”可是相比的两样东西如果并没有一点十分相似的地方,也比不出什么道理来。“各炮齐鸣,炮弹像刮大风样的倾泻到店村敌人的阵地”,这是拿“刮大风”和“炮弹掉到敌人的阵地”来相比的。但是这两件事有什么相像的地方呢?尤其是再用了个“倾泻”,就更不对了,因为“大风”是不会“倾泻”的。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相比的两样东西,最好是本质不同而有一点(并且只有一点)是非常相似的。从前常用“虎背熊腰”作比,来描写武士。“武士”的背腰和“虎”“熊”的背腰是不同的,人家不会以为“武士”的背上和腰上长满了花毛和黑毛,唯一可能相像的只有“粗壮有力”那种形象。所以,这类比方是可用的,甚至都用成了成语。可是老用现成的比喻也不行。一个比喻无论多么贴切,用滥了也就失去作用了。这就要求我们从两方面来用心:既不能随心所欲地乱造奇特的比方,又不能老用陈旧的比方,也就是说,既要运用想象,创造新鲜的比方,又要老老实实,创造平易贴切的比方。

此外,还要留心一点。用来打比方的本物,除去和被比的事物有相似的地方以外,一定有许多不相似的地方。如果不相似的地方很多,很显著,而且可能引起不正确的想象,这个比方也就用不得。一个正常的聪明人,不应该比成一个“狐狸”,因为“狐狸”给人的主要印象是“狡猾”“阴险”。口语里有个常用的比方,“死马当作活马医”,意思是“明知希望很小,姑且尽人事来试一试”。如果一个人的母亲病重了,他对医生说,“死马当作活马医,您给开个方子试试吧!”这个人恐怕是很缺少教养的。

二进一步的比方

工人戴的一种帽子叫“鸭舌帽”,煤矿里用的一种锄叫“鹤嘴锄”。有一种花的名字叫“鸡冠花”,一种草的名字叫“含羞草”。在修辞学上讲,这些名称都是些比方。“鸭舌帽”就是“(帽檐)像鸭舌似的帽子”,不过把“像……似的”省掉了而已,其余的三个,也是同样的。“有什么话就干脆说什么话,别那么吞吞吐吐的”,“干脆”“吞吞吐吐”也是比方。两个坏人勾结起来做坏事,我们说他们是“狼狈为奸”;工作人员不热情,没有责任心,敷衍搪塞,我们说他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些,也都是比方。“狐假虎威”“根深蒂固”“各人自扫门前雪”,和前面这几句属于一类。就连一些政治思想方面的名词,也是用打比方构成的,如“尾巴主义”“关门主义”等等。

这种比方有一个特点,就是省去了“像”“似”之类的词,直截了当把打比方的和被比的事物连在一块儿,甚至单说个比方,连被比的部分都略去不管了。这样一来,比方的作用当然就更进了一步,更直接了一点,也更经济了一点。这种比方,有的修辞学书上叫作“隐喻”和“借喻”;上一章说的用“像”“似”等词的比方,就叫作“明喻”;合起来都叫作“比喻”或“譬喻”。

(一)干脆说“是”,不说“像”

隐喻的普通形式是说“甲是乙”,不说“甲像乙”。例如:

(1)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朱自清:《荷塘月色》)

(2)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

(闻一多:《给臧克家先生》)

例(1)“渴睡人的眼”是无精打采的,从树缝里漏出的路灯光是昏暗的,因此用“渴睡人的眼”来比喻很恰切。现在不说“像”而说“是”,在语气上更肯定,更能帮助读者想象和理解。没用“像”这类词,而“像”的意思却隐含在全句里,所以叫作隐喻。例(2),全句是一连串三个隐喻,例(3)也是个隐喻。

隐喻有一种倒装法:把本来作比方的事物当作主体来说,而把本来的主体放在比方的位置。这样,比喻的力量更强了一点,意思也更深进了一层。不过,这种比喻只能在适当的地方偶然一用,用得不好,会使人费解的。

隐喻也常常用成语或比较普通的典故:

(4)我心里全明白,就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去!

(老舍:《龙须沟》)

(5)“什么好劳动?男人有男人的活,女人有女人的活,她那劳动呀,叫我看来是狗捉老鼠,多管闲事!”

(赵树理:《传家宝》)

(6)简体字本来没有权威性的规定,你不简的我可以简,你简的我可以不简,你可以那样简,我可以这样简,简体字层出不穷,人人都成了仓颉(传说里创造中国字的圣人)。把中国字的已经相当混乱的局面弄得更加大乱而特乱。

(吕叔湘:《中国字》)

“胳膊”的力量小,“大腿”的力量大,两个“拧”起来,总是“胳膊”吃亏。这样打个比方,也比说成“就是抵抗不了”更加生动。以下两句的比方,都是同样的性质。例(5)是用歇后语打比方,例(6)是用传说典故打比方。

打这类比方,不一定非用“是”字不可,和“是”有类似作用的字也行,例(6)就是用的“成了”。下面我们再举两个例子:

(7)如果我们连党八股也打倒了,那就算对于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最后地“将一军”,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8)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了,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孙犁:《荷花淀》)

肯定的说法可以打比方,否定的说法也可以打比方。

(9)因此我要强调这一点,思想与创作方法必须一致,作为一个作家必须把思想、生活、创作打成一片。人不是照相机,不能说毫无主观便可以把客观世界忠实地摄取得下来。就是照相机也还须得有人调度,如无人调度,根本不会发生作用,调度不良也必然要生出歪曲。人是照相师和照相机合为一体的,分不开来,照相师糊涂了,照相机会自动地产生优秀的作用吗?这是不可能的事。

(郭沫若:《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

例(9)先用一个否定的隐喻(“人不是照相机”),来说明作家不能像照相机似的那么“毫无主观”,只管把“客观世界”摄取下来;然后再用一个肯定的隐喻(“人是照相师和照相机合为一体的”),来说明“作为一个作家必须把思想、生活、创作打成一片”。像这种否定的比方和肯定的比方交互使用的办法,在说明事理的文章里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明喻不大适于用否定的说法。因为,说“不是甲”,就隐含着“是甲的对面”的意思;字面上是否定的,可是含义是肯定的。“不像甲”,却并不能肯定地暗示出“像什么”,所以它的确只有否定的效用,并不能给人一个积极的肯定方面的印象。“请客吃饭”是件文绉绉的事,“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那么革命当然就是一件不文绉绉的事。如果说成“革命不像请客吃饭”,最自然的是先引起这么一个问题:“那么革命像什么呢?”所以,尽管否定的明喻在适当的地方也可以用,究竟效果要差一点。用的时候,也得特别当心:如果它只能否定,不能肯定,还是以不用为宜。

(二)连“是”都不用

比隐喻更进一步的比方,就连“是”字都不用了,干脆把被比的事物当作打比方的事物来说,或是干脆只说打比方的事物,却把被比的事物本身省去。例如:

(10)我猜他把那封信总该看了几十遍,每个字让他嚼得稀烂,消化了。

(叶圣陶:《春联儿》)

吃东西的时候,我们总是来回咀嚼,嚼上好多遍,一直把它嚼得稀烂,然后咽下去,消化了。现在“他”看“那封信”,就像吃东西一样,来回“看了几十遍”,背得透熟。前面这个句子,就是这么个比方——拿吃东西时的咀嚼来比他反复仔细看信的情景。可是“吃东西”这回事根本没说,直截了当就说“每个字让他嚼得稀烂”。这样打比方,当然比隐喻又进了一步,又直接、经济了一点。这就是有些修辞学书上所说的“借喻”。下面也是用借喻的例子:

(11)……脑子给古今各种马队践踏了一通之后,弄得乱七八糟,但蹄迹当然是有些存留的,这就是所谓“有所得”。

(鲁迅:《人生识字胡涂始》)

“古今各种马队”:像马队似的古今各种书籍。

(12)你们是年青的,从出生的年月计算,你们的确是年青的。然而看你们额上的皱纹,我知道你们已经走过很长很长的艰苦的道路了。

(巴金:《一封未寄的信》)

“走过很长很长的艰苦的道路”:遭遇过许多艰难困苦,像走了很长的艰苦道路似的。

(三)联合的比方

为了发挥得透彻,让人家更容易理解想象,隐喻、借喻和明喻可以联合起来运用。

(13)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始终没有能力(就是技巧)炸开那禁锢我的地壳,放射出光和热来。

(闻一多:《给臧克家先生》)

“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是隐喻,以下接着这个隐喻,用借喻的说法把上文的意思补充发挥出来。

(14)人说你是“小飞蛾”,怎么一见了我就把你那翅膀搭拉下来了?我是狼?

(赵树理:《登记》)

“你是‘小飞蛾’”是隐喻,“就把你那翅膀搭拉下来”是借喻,“我是狼?”又是隐喻。

比喻可以用来构成修辞上的其他形式。如:

(15)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盯着我,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预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

(鲁迅:《祝福》)

“遭了芒刺一般”是个明喻,之后用比喻来作比较,是一种联合的修辞方式。

(四)逻辑问题

从字面上看,隐喻和借喻的说法是不合逻辑的。“我”怎么会是“火山”呢?“信”上的“字”怎么能“嚼”呢?字面上不合逻辑的说法而能成为很好的修辞手段,是因为这样说的时候,人家一听就知道是打比方,不但不会引起误会,反而能加强效果。从逻辑的观点看,我们也并不否定隐喻和借喻,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显然地,能不能让人一听就知道是打比方,正是判断是不是好的隐喻或借喻的主要标准。

从原则上讲,隐喻、借喻和明喻的条件是一样的。不过明喻里有“像”一类的词,明明白白的是打比方,比方打得不好,人家不容易理解想象,可是根本错解的可能比较小。隐喻和借喻里没有这类字眼儿,弄不好,轻者是让人家完全不懂,重者是使人彻底错解。上次我们说“这间房子很像个饭厅”不是个好比方,如果说成“这间房子是个饭厅”岂不更糟?所以,前次所说的打比方的那些条件,用隐喻和借喻的时候,更得特别注意。至于那些条件既已说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五)关于事理的比方

比喻是个很广泛的字眼儿。这两章说的打比方,就包括了两类:一类是用一种事物来比另一种事物的形象、声音、气味、情景等;另一类是用一种事情来比另一种事情的道理。这两类打比方的办法,显然有点区别。有的修辞学书上管前一类叫作比喻,管后一类(用事理打比方的)叫作“讽喻”。关于讽喻,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一下。

一般的比喻总是把相比的两样事物一齐说出来,不是说“甲像乙”(明喻)就是说“甲是乙”(隐喻)。讽喻却多半是先把一件事说出来,然后再把另一件事说出来,既不说“甲像乙”,也不说“甲是乙”,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两件事情在道理上的相似处。

(16)这是五四运动后,提倡了妇女解放以来的成绩。不过我们还常常听到职业妇女的痛苦的呻吟,评论家的对于新式女子的讥笑。她们从闺阁走出,到了社会上,其实是又成为给大家开玩笑,发议论的新资料的。

这是因为她们虽然到了社会上,还是靠着别人的“养”;要别人“养”,就得听人的唠叨,甚至于侮辱。……

……拿一匹小鸟关在笼中,或给站在竿子上,地位好像改变了,其实还只是一样的在给别人做玩意,一饮一啄,都听命于别人。

(鲁迅:《关于妇女解放》)

这后面的一段就是个讽喻,拿鸟的情形来说明当时(1932年前后)所谓妇女解放的不彻底。

(17)赶大车的老孙头的那个小组五个新会员,都是赶大车的。鲤鱼找鲤鱼,鲫鱼找鲫鱼,一点也不假。

(周立波:《暴风骤雨》)

“鲤鱼找鲤鱼,鲫鱼找鲫鱼”也是个讽喻,用以解释为什么老孙头那个小组里的新会员都是赶大车的。

有时,甚至只说打比方的事,由读者自己去悟解其中的道理。而这道理的本身,却干脆不提。

(18)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常在学习这一种方法,可惜学不好。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