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肠是怎么做饭的呢?它坐在锅子旁,看着锅里煮着的食物。煮熟了,它在粥里或蔬菜里穿过一遍,就算加了油,撒了盐,饭就好了,味道鲜美。
一个人生活太顺畅,就会想着法子玩新花样。有一天,小鸟遇到了另外一个朋友,它向朋友很自豪地谈起自己生活的惬意现状。那只鸟却嘲笑它是一个可怜的傻瓜,说它辛辛苦苦在外面干活,另两个伙伴待在家里干轻松的活:老鼠每天生火、担水之后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里躺下休息,到了吃饭的时候才去摆好桌椅,铺上桌布。香肠则坐在锅子旁,除了看食物烹煮的情况外,什么事都不做。到了要吃饭的时候,只加一点油、盐就算了事,不到一分钟就干完了。小鸟听了这些话,心里很不是滋味。它飞回家,把柴担放在地上。大家和平时一样一起坐在桌子边吃饭。进餐之后又都回房睡觉,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起来。
还有什么生活比这种默契、合理分工的生活更令人满意呢?
可是小鸟受了朋友的挑拨,第二天不想到森林里去了,还说自己一直在服侍它们两个,做了很久的傻子,现在应该交换一下工作,家务事应该大家轮着来干。尽管老鼠和香肠苦苦劝说,讲明它们这样分工最合理,这样才可能继续维持正常的生活,但小鸟听不进去,坚持它的提议。最后,它俩只好顺着它。
它们用抽签的方式决定了这样的分工:香肠去背柴,老鼠做饭,小鸟去生火担水。
人要是离开了适合自己干的工作岗位时,会有什么结果呢?
香肠出发到森林里去了,小鸟生起火,老鼠架好锅子,只等香肠回家担来第二天用的柴枝。但香肠去了很久都没有回来,它俩意识到它一定出事了。小鸟马上飞出去沿着小路去找香肠,但它飞了不远就发现路上有一条狗,狗说它遇到了可怜的小香肠,把它当做可以捕食的猎物抓起来吃掉了。小鸟指责狗公开抢劫,行凶杀人。但一切话都已毫无用处,因为狗说它发现香肠从事的工作与它的身份不符合,断定它是伪装的间谍,这样才把它杀死的。小鸟非常伤心地衔起柴枝回到家里,把自己所看到和听到的都告诉了老鼠。他和老鼠都很悲痛,但它们两个商定,最好还是住在一起。
小鸟把桌子铺好了,老鼠把菜也做好了,但当老鼠去盛菜时,热气一冲,它一下子就掉进了锅里,连淹带烫死去了,小鸟来到厨房想把饭菜端到桌子上去,可它没有看到厨师。它把柴枝翻来翻去扔得到处都是,这里叫,那里喊,每个地方都寻遍了,就是找不到厨师。就在这时,灶里的火掉到柴枝上,柴枝马上燃了起来。小鸟急忙去担水,但匆忙间又把木桶掉到井里去了,它也跟着一起掉了下去。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就这样完了。
小故事里的金点子
喜剧为何成悲剧
《老鼠、小鸟和香肠》的故事,本来有个喜剧的开头,结果却成了一个悲剧。这个悲剧是从鸟开始的。从哪只鸟开始的呢?是捡柴的鸟,还是遇上的鸟?要我说,是从捡柴的鸟开始的。它太容易听信别人议论。其实另一只鸟说几句“可怜的呆子”之类的话是很正常的,生活里总会有人在你面前说说坏话的,说你辛苦,说别人舒服;说你老实,说别人狡猾;说世界不公平,你太吃亏了……可是你不一定要听的,如果你总是听信,那么你就总会心怀不满,要求换工作,无事生非,把好好的事情弄乱,老鼠掉到锅里,香肠被狗吃掉,小鸟自己也跳井。每个人都应该干适合自己的事情,待在适合自己的位置,就像马走马路,车走车道,一盘棋才不会乱掉。现在香肠对狗说,它是去捡柴,狗不怀疑才怪呢!
这是一个讲分工的故事。这是一个讲总会有人在你面前挑拨离间的故事。这是一个讲不要轻信别人的故事。
《老鼠、小鸟和香肠》的故事是童话,但也会从童话里走出来。我们其实就是生活里的老鼠、小鸟和香肠,挑水的就挑水,做饭的就做饭,捡柴的就飞到外面的林子里去捡柴吧。
身边的故事
慧心善用小干部
北京市房山区张坊中心小学赵玉宝
少先队小干部的科学分工是不少辅导员需要面对的难题,也是少先队的集体组织在组建之初和运转之中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无论是大队还是中队,如果分工设置不合理,或用人不当,就会在少先队小干部开展工作时出现各种障碍和困难,诸如小干部队伍积极性不高,彼此之间存在沟通障碍,团队合作精神不能很好发挥,工作能力停滞不前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了解每个小干部的特点,知人善用,用人之长。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少先队小干部也都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每个孩子的个性、特质和为人处世之道都是不一样的,怎么办呢?性格外向活泼的孩子,可以请他们担任宣传、文娱委员;稳重老成的孩子,可以请他们主持大局;爱憎分明果敢负责的孩子,可以请他们担任纪律委员、组织委员等。在对进入小干部队伍的孩子们的脾气性格和优势不足等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辅导员要用自己的一颗慧心,引导他们走上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和最大潜能。作为辅导员,一定要注意避免凭着个人的喜好对待孩子,而忽略了岗位的合理性,那只会给少先队的工作设置更多的绊脚石。
小干部加油站
队干部如何巧分工
1.队干部要有清晰的自我认识,根据自己的性格、特长等自身条件,申请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小干部岗位。
2.尊重队员们的意见,尤其在选举队干部、任命队干部的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3.辅导员积极引导,结合自己对队干部的观察,提出较为科学和全面的分工方案,供新上任的队委会参考。
4.既量才而用,又留出空间。有的队干部愿意挑战自己的弱项,比如自我约束能力差的想挑战纪律委员岗位,平时比较内向腼腆的想挑战宣传委员岗位,要尊重他们的意愿,给他们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5.用事实说话、经过一段时间,结合队干部的“磨合”情况,可以重新考虑队干部的分工,组建一支战斗力强的小干部团队。
不给他人贴标签
一则小故事
军犬黑子
军犬黑子目光如电,精神饱满,威风凛凛,每逢甄别嫌疑犯时,总能让做贼者先心虚起来。
随着训导员的一声号令,黑子很快就用嘴把丢失的东西从隐秘处叼出来,接着又向站着的人群跑去,没费多少工夫,就叼住了那个小偷。
黑子兴奋地望向训导员,等待着嘉奖。但训导员却摇着头对黑子说:“不,不是他!再去找!”
黑子大为诧异,眼睛里闪出迷惑的光。平时对训导员的绝对信赖,又使它转回头重新开始了更为谨慎的辨认。专业水平告诉黑子,自己的判断没错!于是它重新又把那个小偷叼了出来。可是训导员却不容置疑:“不对!再去找!”
黑子迟疑地盯着训导员,然后转回身去花更长时间嗅辨。最后,它还是站在了那个小偷的身边,向训导员望去:就是他,不会是别人!
“不!绝对不是!”训导员大声吼着,表情也严峻起来。
黑子的自信心被击溃了,他相信训导员超过相信自己。它放弃那个小偷,去找别人。它焦急地踱着步,在每个人的脚边都停一会儿,忽而急促地嗅辨,忽而扭回头去窥测训导员的眼神……最后,它根据训导员的眼色,把一个假小偷给叼了出来。
训导员与那些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黑子糊涂了,愣在当场。这时,训导员连说带比划地告诉黑子:“你本来是对的,可错就错在没有坚持。”
当黑子明白这是一场骗局之后,它极度痛苦地“嗷”了一声,几大滴热泪流了出来。
从此以后,黑子不再信任训导员,不再信赖任何人,不再目光如电,不再疾奔如风,不再虎视眈眈,更没有了威风凛凛……小故事里的金点子都是玩笑惹的祸这是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一只出色的军犬,毁于一次灰色的玩笑。
或许,训导员只是想考验一下黑子;或许,训导员想教给黑子一些“人生哲理”。
但是在黑子那边,整个世界都变了,变得不可理解,不可信任。一个没有准则、没有对错的荒唐的世界,把它所有的信念击得粉碎。
亲爱的小干部朋友,你可曾扮演过这个训导员的角色?
当然,我们对于普通队员,没有训导员对于军犬这样的绝对领导权;我们与普通队员之间,也不存在训导员和军犬之间极不平等的人与动物的关系。
但让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引以为鉴的起码有两点:
第一,心灵都是敏感的,我们有时哪怕出于无心的错失,也会对别人造成伤害。
第二,作为少先队小干部,我们对队员的看法和评价,直接影响到队员的情绪,以及我们与队员之间的关系。
我们少先队小干部是少先队组织的领头雁,我们代表着少先队组织的形象,传达上级少先队组织的指示,带领队员们学习、锻炼、成长,为少先队组织服务,为全体队员服务。如果我们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肆意拿队员们开玩笑;如果我们不从积极的一面看待队员,眼里只盯着他们的缺点;如果我们不珍惜队员们的劳动,只想着表现自己;如果我们不信任队员们的态度和能力,什么事都自作主张;如果我们是非不分,凡事只凭借自己的好恶;如果我们言行不一,说话前后矛盾——我们必然会打击队员们的信心,影响队组织的士气,破坏整个团队的氛围,让我们的队伍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
也许这些话有点危言耸听,事实远没有这么严重,那当然好啦。亲爱的小干部朋友,我只想告诉你,不管你说什么话,做什么事,请想一想,我是否会给别人带来伤害?
身边的故事
“天天错”小记
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五(5)中队李楷“叮铃铃”,下课铃响了,不等老师说下课,我拿着数学大本子,像出膛的子弹“嗖”的一声冲出了教室。为什么我蹿得这么快呢,答案是我正在上每天的必修课——改错!
镜头一:教学楼上狂奔的小孩
“报告——”“请进!”里面传出杨老师的声音,我小心翼翼地打开门,诚惶诚恐地把大本子放在杨老师面前。
杨老师连头都没抬,一看我的笔迹就说:“是‘天天错’又来了吧。”一旁正在用电脑的高老师盯着屏幕接着说:“李大聪又来改错了。”看着杨老师手中的红笔圈圈点点,我不禁望了望那不知被红笔无情地摧残过多少遍、伤痕累累的大本子。我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地望着杨老师手中的笔锋,心中暗暗祈祷着:千万不要再错了。可是老天总是喜欢捉弄人,心中的期盼还没落下,眼前又出现一个大大的红叉。
镜头二:趴在窗台上的身影
惨,又错了!我的手心在冒汗,下意识地摸了摸鼓鼓的口袋。老师看完了,一句话也没说。我已明白,拿着大本子知趣地退了出去。
由于我是多年改错的“老油条”,经验当然很丰富。那些新手菜鸟就知道一遍遍地往教室跑,而我口袋里总是揣着铅笔、尺子、橡皮。一看大事不好——一遍没改对,就趴在老师门外的窗台上“八百里加急”改错,这样下来自然就节省了很多时间。
镜头三:上课铃响了
我的脑袋里就像装着一只闹钟,改错的时间从不会超过5分钟。但也有偶尔失误的时候,今天下午我垂头丧气地来到窗台边正准备改错,急促的上课铃打响了。
来不及多想,我撒腿就往班里跑,气喘吁吁地来到教室门口,我敢打赌,那是我有史以来最快的短跑记录。到了班里才想到下午是两节阅读,不用再“喊班”了,虚惊一场!
唉!
几乎每天都去改错。从教室到老师办公室,我都能闭着眼走过去。要经过多少级台阶,我也一清二楚。
提起数学来,我的成绩并不差,在班里也是前几名。可不知为什么,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才被老师安上了“天天错”这个雅号。
由于天天错,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做完作业根本不愿意检查,就等着改错了。什么时候,老师才给我摘掉这顶“高帽子”呀!
指导老师:陈延龄
小干部加油站
队干部如何评价队员
1.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队员身上的闪光点。
2.唯才是用,让每个队员都有展示自己长处的机会。
3.不用“有色眼镜”看人,不给队员“贴标签”,不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
4.在工作和活动中,牢记“对事不对人”,只说怎么把事情做好,不说某人如何如何。
5.永远不把队员的表现和道德挂钩,不给队员的失误和不足戴“高帽子”。
带刺的玫瑰怎么摘
身边的故事
代理中队长
刘殿学
中队长兼班长的王昕在学期中途转学走了,班上要产生一名代理中队长。班主任老师考虑来考虑去,想让小个子仲子凌当。
仲子凌很为难,当还是不当呢?当的话,他知道班上刘以娜、朱明明、王冰冰、曾小曾,四只美丽的“小黄蜂”很厉害。不当吧,老师那么信任,不该让老师失望啊!
仲子凌还没考虑好,老师就进了教室,说:“大家安静一下。我宣布一个临时决定:仲子凌同学,为我们班临时中队长并代理班长。正式竞选等到期中考完再进行。”
仲子凌一听,心里扑扑乱跳,偷偷转过脸,下意识地对后排的刘以娜看了看。
刘以娜马上对仲子凌一歪嘴,一瞥眼,然后跟旁边的王冰冰躲到桌子下边笑。
老师听到那几个女生在笑,就大声说:“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仲子凌个子是小一点,平时是老实一点,可人家学习成绩在那儿摆着,谁不服,敢站出来试试?有吗?”
老师一认真,刘以娜她们几个鼻子里抽响了几下。
仲子凌觉得,刘以娜她们对他的这种藐视情绪,完全是班主任老师的权威压下去的,以后肯定还会爆发。
第二节美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