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客气地说,中国有很大一部分父母是不合格的。“养不教,父之过。”人生的成败,在其起步阶段无疑是由其父母造成的。面对人生失败的孩子,父母难辞其咎。
什么是合格的父母,也许每个人各自都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但什么是不合格的父母,我们却能明确感知出来。
只管生不管养
我个人觉得那种有能力却因各种原因,比如嫌麻烦,嫌影响个人的生活而不愿管孩子的父母是最不合格的父母。
记得一次送儿子去幼儿园,碰到一位打扮艳丽的女子,牵着一个大约3岁的男孩,在门口和老师聊天。她说:“请问你们幼儿园可不可以两周接一次孩子?”老师回答说不能。她又试探说:“我可以加钱,你们能不能行个方便呢?这半个月我实在有事没时间来接我儿子。”老师无奈地说,这是幼儿园的规定。只见她微蹙眉头抱怨道:“哎,看来我和他爸爸的欧洲旅游又要泡汤了,上一次说去埃及就没去成。”说着拽起儿子,扭着腰肢走远了。
不记得在哪一期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上,关于想不想要孩子的问题,一位女嘉宾说自己想生不想养。主持人孟非说:“你是不是希望,生个孩子,放冰箱里,等7岁的时候打开,一拍屁股上学去吧,多省心。”这种想生不想养,或者叫管生不管养的父母,就像那位打扮入时的妈妈,为了欧洲游,迫切把儿子送出去半个月,现实中,像这样总想对孩子大撒把不管的父母仍然大有人在。
前几日在网上看到一组宝宝图片,这些孩子不是被父母放在微波炉里,就是放在了射击场、行李箱下等各种奇怪的地方。不知是粗心大意,还是故意搞怪,或者是不想承担起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责任。
忙,没时间陪孩子
如果那种有能力却不管孩子的父母是最不合格的父母,那么我觉得其次就是那种每每拿工作忙为托词的父母,其中父亲占的比例较大。他们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忙。每天忙得云山雾罩,三天两头出差,哪里有管孩子的精力和时间?
其实,就像我们说的不必为孩子牺牲太多而完全失去自我,也不能因为忙碌而失去照顾、陪伴孩子的时间。读朱自清的文章《儿女》,似乎能看到五个孩子吵闹、哭泣、争夺演绎的战争画面,场面如朱自清所说的那样:“我们家是成日的千军万马呀,有时不但是‘成日’,连夜里也有兵马进行着,在有吃乳或生病的孩子的时候,也会让人心烦,失去耐心,但这又何尝不宛如旧时的一幅古画,这幅画中的主角是一群大小不一的孩童,外加他们的父亲和母亲,在一座旧时的房子里生活着,一切是那么的喧闹,一切又是那么的温馨自然。”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习惯了向前奔跑,习惯了不断地索取,同时不同程度地失去了舍弃的勇气和能力。但我们要知道,有些钱可以等一等再赚,孩子的童年却不会等你,失去它,将是我们一辈子的遗憾。朱自清在《儿女》的末一句说:我只希望如我所想的,从此好好地做一回父亲,便自称心满意。
不愿主动学习教育知识
有人说,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去学习、去修炼、去成长的过程。也许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作为父母都是不合格的。犹如我们刚刚踏入驾校的时候,都不能很好地操控那辆车一样。但今天我们不能像几十年前那样,有养育第二个、第三个孩子的机会,我们多半只有一次机会。所以,我觉得一个父母如果不主动、自愿去学习和接纳新的教育理念和知识,不和孩子一起成长,那真的是很遗憾。
一次,爱人和我说起大学时的一位好友,五六年没见了,想不到她还是老样子,只是身边多了个孩子。教育孩子,也只知道斥责打骂,不曾用一点现代的教育手段,还和农村旧时的教育一样。我都不明白,现在网络那么发达,家里也有电脑,怎么不去接受一点新知识?
其实,站在一个新的时代回头看,在任何一个过去的时代,人们在教育孩子上大约都是存有弊端的,但贵在一些父母愿意去学习并接受新思想。鲁迅深受西方现代思想观念影响,他批判了古老的“父为子纲”的价值理念,主张以平等、自然、宽容的心态代替传统的“父为子纲”的观念。他不只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对他的孩子海婴,倾注了所有的爱心和责任,实践了他的“新型”的父子观念。
缺乏耐心
我记得初中的一位女生物老师,大约是刚刚毕业年轻气盛的缘故,脾气暴躁得很,几乎每一堂课都要发一次火;但自从怀孕生了孩子后,整个人就彻底变了,脾气好到我们都不能适应。我们猜测大约是有了孩子的缘故,现在想想,也估计是被孩子磨得没了脾气。
耐心,我觉得是做父母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或者能力。教育孩子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没有耐心真的不行。而很多父母都缺乏这一点,尤其是工作累了一天,刚被领导批过还烦恼着呢,回到家孩子又是哭又是闹,哪里还有耐心,甚至已经顾不上个人形象,斥责、打骂、压制便纷纷出笼。
就如朱自清在《儿女》中,写自己曾因为孩子爱哭又怕见客而骗出妻子,将孩子按在地上打了一顿。妻子说他手太辣了,到底还是两岁半的孩子。心痛是真的,但苦恼也是真的,他给叶圣陶写信说孩子们的折磨,实在无可奈何,有时竟觉着还是自杀的好。当然是气话,但心情可以想象。只是随着后来孩子多了,折磨久了,变得能够忍耐了,觉着自己以前真是个不合格的父亲。
顺其自然,放羊式管理
在教育越来越被注重的时代,仍然有一些父母过于顺其自然,这多半发生在农村的偏远地区,受一定的经济条件限制的父母或者城市里思想观念过于陈旧的年轻人身上。
去年夏天,我和朋友去坝上草原游玩,给儿子选了一匹马,由马主人牵着闲逛,我在一旁负责照相,儿子做着各种搞怪的姿势。马的主人是一位50多岁的农村妇人,她说:“瞧瞧你们城市的孩子就是比我们这儿的强,听说你们城里的孩子两岁就送幼儿园了?”我说:“是呀,很早就送了,不过太早了也不好。”她说:“啧啧,怪不得看起来比我们这里的孩子聪明呢,我们村的人都不送孩子去上幼儿园,没啥用瞎扔钱。我孙子今年7岁了,还没上一年级。”
我不敢确定说这些孩子的未来必定如何,但他们在教育上已经缺失了关键的第一课。也许,有人认为那是父母因为生活所迫,而忽略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其实我觉得更多的是因为观念,老一辈的观念认为“多个孩子不过就是多双筷子多个碗”,管与不管总是会长大的,干脆放羊式管理吧,盲目乐观“儿孙自有儿孙福”。
这种崇尚放养孩子的父母,无非是希望孩子各自成才,各自享福,而忽视了后天的教育和影响。虽然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天生是什么模样就不会改变了。蔡元培认为幼时的教育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而且幼儿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一生之事业,多决于婴孩”。如果我们任其自由发展,恐怕就成了不经修剪、疯长的树苗。自由是自由了,但未必能够成才。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这句话似乎也有点偏激,但不可否认的是,父母对子女确实有很大影响,对其成长会起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