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我家小孩不拖拉: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
3121300000010

第10章 纠正孩子浪费时间的不好习惯(2)

孩子年龄小,爱玩、自律性差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作为父母,我们不要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就横加指责,而要与孩子一起找原因、想办法,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只有这样才会改变孩子的惰性心理,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做事乱糟糟,没有头绪

书、笔、纸、本扔得到处都是,用的时候找不到,还埋怨父母没保管好;自己的衣服不知道洗,脏衣服、脏袜子脱下来就往床上一扔,反正有父母帮着收拾呢;出门总是丢三落四,早上上学,已经走了十多分钟了,又折返回来,原来月票忘带了……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做事丢三落四,总是乱糟糟的,一点头绪都没有,只好跟在孩子屁股后面帮着收拾,父母觉得很累,但又没办法。可是时间久了,孩子竟然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一看到房间乱了,衣服没洗好,就不高兴了,不但自己不收拾,还抱怨父母做得不够。

遇到这种情况,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呢?

孩子做事丢三落四,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孩子没有形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做事有条理的孩子,长大了在工作中会比旁人显得更沉稳,思考问题也更缜密,成功的机会也更大。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怎样培养孩子的条理性呢?

首先,可以帮助孩子列清单。

帮助孩子养成列清单的习惯。清单的对象可以是学习任务、家庭作业、要带到学校的东西、孩子应该做的家务琐事,以及其他提醒孩子要做的事情。给孩子买个能够放在口袋里的笔记本,让孩子带在身边,这样就可以提醒他们不再丢三落四了。

其次,让孩子每天晚上为第二天上学做好准备。

让孩子在上床睡觉之前花十分钟的时间准备一下明天要做的事情。比如检查一下今天的作业是否完成,书包里的文具是否已经放回原来的位置,月票是否已经放在口袋里,校服是否放在枕头边上等等,这样,孩子早上起来就不至于临时抱佛脚,手忙脚乱。长此以往,也可以培养孩子遇事先筹划的好习惯。

第三,让孩子把自己的学习用品分类归放。

从孩子的书桌就可以看出他是否是一个有条理的人。有的孩子,书本、资料乱摆,想查资料的时候找不到,纸笔扔得到处都是,想用的时候抓起一支就用,这都不是好习惯。每天睡觉之前要检查一下孩子的书桌,看看书本是不是按科目、门类归放好了,纸笔是否放进书包。鼓励孩子把自己的东西归放整齐,以便他们在下一次需要的时候能够很方便地找到。

第四,让孩子自己清理房间。

缺乏条理性的孩子总是把自己的房间弄得乱七八糟,所以应该让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日常用品的归类、衣物的整理、房间的清洁,都可以要孩子自己来做,孩子自己的衣服,只要他力所能及的,也应该鼓励他自己清洗。坚持下去,可以帮助孩子形成爱整洁、有秩序的好习惯。

第五,与孩子一起做一个家庭日程表。

与孩子一起把家里的日常事务做一个日程表,比如清扫卫生、做饭、早起锻炼、庆祝家庭成员的生日、周末外出休闲等等,然后和孩子一起遵守这个日程。该是谁做的事情,谁就应该完成,孩子不例外,大人也不例外,坚持下去,孩子就会以大人为榜样,形成遵守计划的好习惯。贴一张日程表在墙上,这样每个家庭成员都对自己要做的事情一目了然。

第六,适当地运用小“惩罚”。

如果孩子做事总是手忙脚乱,没有条理,可以适当地给一点小“惩罚”。

一位母亲,她的孩子做事总是丢三落四,一做作业,书呀、本子呀,铺得满地都是。妈妈提醒他注意一下,他总是把妈妈的话当作耳旁风。这还不算,平时上学,经常忘带作业本、红领巾。好多时候,妈妈看到他丢在床上的小物件,就赶紧追出门去给他带上。这位妈妈暗想:总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就决定停止她的“雪中送炭”。

一次,她发现孩子又忘戴红领巾了,这次没有给他送过去。孩子放学回来后,泪眼汪汪地说,因为他没戴红领巾,班上被扣了一分,同学们都责怪他。妈妈趁热打铁说:“以后你可得把该带的东西都整理好了!”儿子若有所悟地点点头。从那以后,孩子每天早上出发之前都要仔细检查一下自己的物品,做事有条理多了。所以,对于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孩子来说,小小的惩罚反而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七,家长要以身作则才能出效果。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试想,一个自己都是没有条理的家长能够培养出一个做事有条理的孩子吗?一位母亲,在生活上,把三口之家整理得井井有条,餐厅、卧室、客厅一尘不染,就连沙发靠垫也从不乱放。无论她多忙,每次吃完饭,她都会先把锅碗洗干净才离开。这位母亲还很好学,业余时间她报名参加了自学考试,给自己充电。她给自己制订计划,贴在墙上,还让孩子负责监督。结果,在妈妈的影响下,孩子受到启发,也养成了有条理的好习惯,书桌总是整整齐齐的,房间也总是很整洁,学习上从来都不用父母督促……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做出榜样。如果家长做事都是乱糟糟、毫无头绪,那么你训斥孩子没有条理的时候,孩子怎么能够服气呢?

最后,让孩子多向有条理的同学学习。

一位父亲,他的儿子很喜欢玩积木,但孩子玩积木的时候,常常丢得满地都是。有一次,他无意中跟同事说起这件事,同事说:“我有办法,我孩子做事很有条理,到我这里参观一下,会有帮助。”于是,在一个周末,这位父亲带着儿子到同事家取经。来到同事家里,两个孩子很快熟悉起来,两人一起搭积木、做游戏,玩得不亦乐乎。快到晚饭时间,同事的孩子把玩具一一收拢起来,放在原来的位置,然后才来吃饭。这位父亲的儿子果然受到了启发,从那以后,他在玩过积木之后,也不再乱扔玩具了,而是收拾好,然后再做其他的事情。

5.不爱作总结

一位父亲,给我讲述他儿子的情况。

他的儿子十岁,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小家伙,反应快,记忆力强。平时老师讲课,一说他就明白了,上课提问,他也总能够答上。应该说,这样的孩子不论老师还是同学都很喜爱。

但孩子就是有一个毛病,做事不爱反思总结。

也许是因为太聪明的原因吧,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有些放松。每天一回到家里,父母问他这一天学到了什么,他总能很流利地回答上来。可是,如果父亲督促他把这一天的功课再看一遍,加深记忆,同时也总结一下这一天的知识要点的时候,孩子却说:“没关系,作业都写完了,早就会了。”然后就迷到自己的电脑游戏里去了,妈妈不让他玩,他还不高兴。

平时小测验什么的也还不错,可是一到期末,问题就出来了。虽然平时看起来学得不错,可期末考试的成绩却很一般,只在班里排名中游。老师打电话给家长,说:“你的孩子很聪明,但就是不爱总结经验教训,比如这次期末数学考试,里面有一道大题和一个月以前的一次阶段考试的题目完全一样,上次考试你的孩子就答错了,结果,在这次期末考试的时候又错了,错得和上次一模一样。”

孩子不爱总结,只靠平时上课那点时间来学习,对知识点的掌握就不牢固,同时,也没有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没有掌握规律形成牢固的知识网络,学过的知识很容易遗忘,然后又得花时间重新复习,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一定要培养孩子自我总结的能力,那些记忆力不错的孩子,虽然平时看起来学东西很快,但是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总是停留在表面,长远来看,很难取得好的成绩。

那么,孩子如果不爱做总结,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要端正孩子对总结的认识。

当我们要求孩子做阶段性总结的时候,孩子常常会觉得“太麻烦”、“没有意义”,实际上,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体会到做总结的好处。这时,家长不要着急,要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谈,告诉他们做总结的重要性。特别是当孩子的学习情况不太理想、问题较多时,家长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对孩子发火。否则,孩子就会对此产生恐惧与抵触情绪,也就失去了对此项训练的兴趣。

再者,父母应该保持一种轻松的心态。

所有的孩子都会有问题,只是有的问题少些,有的问题多些。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要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来看待孩子的错误,与孩子一起总结经验教训。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以一种朋友式的关怀取得孩子的信任,从而让孩子能够无所顾忌,畅所欲言。

最后,父母还要引导孩子进行总结分析。

做总结的能力是逐渐提高的。孩子由于年龄小,思维能力没有完全成熟,缺乏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所以总结起来常常会丢了西瓜拣芝麻。所以,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从简单的总结做起。比如读完一篇文章以后让孩子说说读后感,做对一道题之后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思路,甚至看完一集电视剧以后让孩子说说剧情的中心概要等等,通过总结这些简单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反思,学会小结。然后,再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的小结,比如一次考试不成功了,让孩子分析一下问题出在哪里;这一段时间自己有哪些知识掌握得比较好,有哪些掌握得不好;还可以让孩子对一周以内的学习内容做一个小结等等。经过这些训练,孩子就会逐步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概括,找到优点,也找到缺点,及时地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更灵活,同时也不再犯以前犯过的错误。

也许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分析训练,你就会发现孩子讲起话来头头是道,条理分明,俨然成了一个小大人了呢。

6.作业不能及时完成

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听到一位中年妇女在打电话。她在电话里说:“我知道我不在家时,你肯定不会认真地完成作业的,我马上就要到家了,如果我到家了你的作业还没做完,看我怎么收拾你!”

老师给孩子布置作业,目的是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当天的学习内容,达到总结、深化、巩固的目的。如果孩子不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不仅这一天的学习内容无法完成,还会因为“欠账”而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所以,督促孩子完成作业非常重要。

督促孩子做作业是每一位家长都感到非常头痛的事情。那么,孩子为什么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呢?孩子做作业不认真、拖沓,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有些孩子不认真完成作业是因为他们在课堂上没有听懂老师讲的内容。

一位老师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在她接任某班班主任工作的初期,她了解到班里的一个孩子上课听讲时注意力很不集中,上自习的时候,别的同学大都能将作业在课上完成,但这个同学一节自习课也写不了几道题。老师及时与家长取得了联系,想了解孩子在家里的学习情况。在与家长交流之后,她了解到,这个孩子是新转到这所学校里的,原来学校的学习进度比现在的要慢,这就导致她有一些内容总是跟不上。由于对老师的讲课内容理解不了,别人一小时能够写完的作业,她要写两三个小时,还经常写错。针对她的实际情况,老师为她安排了一个学习好的同桌,以便能在学习上给予她及时的帮助,从开学到期末,每一次批改作业,老师都特别注意她每一个细微的进步,比如这次作业正确率提高了,这次作业写得工整,在一次又一次的肯定之后,这个孩子的自信心增强了,渐渐地赶上了老师的进度,不但按时完成每天的作业,期末考试中还得了90多分。

如果孩子没有消化理解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他们在写作业的时候速度当然就会慢,而且容易出错。如果你的孩子属于这种情况,一方面可以和老师取得联系,对孩子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补习一下;另一方面,也可以要求孩子自己在课后多复习一下老师讲的内容,理解之后再写作业,就可以改变完不成作业这种情况。

有的孩子不认真完成作业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些孩子,下午上自习课的时候不好好利用时间写作业,搞小动作、聊天,作业没写完就回到家里。晚上吃过饭,本来该是写作业的时间了,可是又想看看电视,家长拗不过,让他看了一会儿,好说歹说总算坐到了书桌前,可他坐在那里,一会儿挠挠头,一会儿看看窗外,心思根本就没有用在学习上。结果,一直拖到晚上十点,作业也没写完。

孩子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很容易就会把宝贵的学习时间浪费掉,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学习计划,严格规定在哪些时间里,应该完成哪些作业,定好计划之后,如果孩子不能够遵守,就要及时地批评指正,通过制定并遵守学习计划,就可以达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的。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督促孩子更好地完成作业呢?

首先要及时督促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