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3121600000033

第33章 情感需要是不图回报利他的根源(3)

孟祥斌是伟大的。据他妻子说:“他跳水之前,我拉住他说太危险了,要救也要从岸边游过去,他说来不及了。”从10多米高的桥上跳入江中,需要何等的勇气。相信,这种勇气决不会来自想从中得到什么好处,而必然是他内在早就形成的源于自尊心的强大的道德责任的驱使。孟祥斌出生在山东一个农民家庭。1997年高中毕业后到兰州军区某高炮团当兵。两年后,由于表现突出被部队推荐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兰州分院,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分配到了金华某部工作。后又被推荐考入某工程学院参加专升本学习,2007年7月份学成归来,4个月后英勇牺牲。生前为机要科副连职中尉参谋。部队10年的教育激发了他的自尊心、好胜心等情感,“见义勇为”、“为人民服务”等道德要求已成了他自尊的警示牌。

2011年7月2日,杭州一位母亲英勇救人的事迹引发海内外集体感动。这天中午,杭州市滨江区一住宅小区,一个两岁多的女孩趴在10楼窗台上(窗子开着)。此时此刻,楼上楼下一片惊呼。此间,有人急得团团转,有人想办法救援。9楼一住户搭了一个梯子,可就在梯子刚伸到女孩脚下,女孩突然掉落。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位路过此地的年轻妈妈吴菊萍,踢掉高跟鞋,快速靠近,向空中张开双臂。结果,她接抱了女孩,女孩得救了,可女孩砸中了她的左臂,造成粉碎性骨折。很快,年轻妈妈英雄行为传到了网上,网友称她为“最美妈妈”。网友用公式计算,那一瞬间吴菊萍接住了相当于335.4公斤的物体。她所在医院的院长说,如果孩子掉落偏差一点点,落在她的脖子上,她可能要高位截瘫;落在头上,就可能当场死亡。

一时间,全国上下为“最美妈妈”的事迹所感动,许多人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同时许多人在思考“最美妈妈”行为的原因。其中有“传统美德”、“母爱”、“人性大爱”、“对生命的尊重”和“本能反应”等观点,阿联酋国家报网站评论说:“虽然我们无法解释,这样一种应付突发事件的本能反应,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那这个世界肯定会变得更美好。”我以为,这些观点确实是无法解释“最美妈妈”行为的。她的行为与道德有关,但道德不是根本;与母爱有关,但母爱只爱自己的孩子;与人性有关,但人性中只有对其他生命的同情,没有普遍的爱;人没有舍己救人的本能,所以也不可能有舍己救人的本能反应。

[人性百题]

“最美妈妈”吴菊萍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我认为,“最美妈妈”行为的原因是:第一、与孟祥斌相同,有着强烈的源于自尊心的道德责任,而这是主要的。她1980年生,一贯积极上进,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接受了良好的道德教育;第二、源于同情心,当她亲眼看到一个幼小的生命遭遇危险时会产生同情,更重要的是,她也是一个孩子(7个月)的母亲,她心里早就装满了养育孩子的不易以及孩子的可爱,面对一个即将死亡的可怜的孩子,她必然会对孩子及其父母产生强烈的同情。一位网友妈妈说,“看到报纸的时候,我都哭了,可能因为我也是刚当上妈妈的缘故。我宝宝和最美妈妈的宝宝差不多大,那样的感触真是太深了”。

顺便指出,救人者在救人的过程中受伤、甚至牺牲生命是经常发生的。应该看到,人在投入救人行动之初,往往并没想到情况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更没有想到自己可能会受伤或死亡。受伤或死亡常常是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瞬时造成的。

可见,这种利他不是道德、理智的问题,而是母爱、情爱、同情、正义感、自尊心等情感需要的驱使。这里,并不企求别人的报答,而直接是在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自己在获得快乐或解除痛苦。这是一种直接为他人做事、或做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事、不图回报、主观上没有自私动机的利他行为。

五、激情而利他

人的情感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被激起后有时会产生激情。有了激情都能利他吗?不是,有的利他,有的则害人害己。但利他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论其原因,其一,人的母爱、同情、自尊心、正义感是直接利他的情感,一旦成为激情就更加利他。其二,公众的事情有巨大的刺激力、吸引力,如民族危亡、外敌欺扰、国家兴衰、人民疾苦、科学研究、重大自然灾害、汹涌澎湃的革命事业、充满正义与邪恶的战争风云等等,必然会激发人们积极投身爱国家、爱社会、爱他人、爱科学的激情。其三,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与每一个人自身的需要紧密相连,所以人们关心国家存亡、社会兴衰和他人疾苦的情况是经常的、大量的。

前面说过,人的多种情感一旦被外界情景强烈的激发,会聚集形成一种热衷于某件事情的兴趣、爱好或理想的激情,且这种激情有一定的稳定性,使人长时间的生活在激情之中,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此间,这种激情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时强时弱。比如,一个热衷于某科学研究的人,会常常处于思考之中,吃饭、走路、乘车、睡前会思考,半夜醒来也会思考,如感悟到什么,会异常兴奋;如与人谈起自己所热衷的事业,则会兴致勃勃、滔滔不绝。激情特别敏感,一切与激情有关的事物都会激起它。

2005年有电视报道:上海有位70岁的退休教师,多年来一直坚持在他家附近的街道上清除垃圾广告,这是他自觉自愿不取报酬的行动。其间,他曾邀了两位退休老人参加,不久就剩他一人。情感需要人人都有,为什么自发的不图回报的利于社会的事,许多人能做而不去做,而有的人却能坚持这样做?

应该看到,情感需要尽管人人都有,但各人情感的强度是有区别的。有的人好胜心强一点,有的人弱一点;有的人自尊心强一点,有的人弱一点;有的人同情心强一点,有的人弱一点;有的人有强烈的爱好或理想,有的人情感很平淡。为什么情感人人都有而强度会不同呢?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各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包括所受的教育不同。当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特别强烈时,这个人的一个或几个情感经过无数次刺激(条件反射)的强化,就会变得特别强烈和敏感,长期以往这些情感就可能在一些事情上形成相对稳定的兴趣爱好或理想。除此,人的脾气性格有一定的遗传性,而脾气性格乃是人的某一个或几个情感经过几代人强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定势。

这也就是说,生活环境(包括道德教育)可以激发、强化人的情感。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社会文明、社会风气、道德水平、道德教育等。这位老先生与其他两位退休老人有着不同的经历。他20世纪50年代当兵,在部队表现突出,获得多枚奖章。后来长期在学校任教。我们知道,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中国,特别是部队和学校进行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热爱新社会、崇拜革命英雄、学雷锋做好事的热情。当时全国洋溢着革命的激情,军人和教师更是如此。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强化,好胜心、正义感、自尊心和荣誉感特别强烈。正因为如此,这位老先生在那条街上,每当他看到那些贴在墙上或电线杆上的办证、治癌、治性病“秘方”之类的广告,就一肚子气。为了平息这股气,他每天不辞辛苦、不怕偏见地清除广告。

这使我重新审视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突然发现,思想道德教育有两大作用:一是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二是激发人的情感。经常的激发可以强化人的情感,甚至形成激情。事实上,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并不是单一的平静的说理,而多是配合大量的煽情性的活动。如榜样激励、英模报告、忆苦思甜、誓师大会、情景感化之类。激发和强化的对象都是人的情感。不同的是,一时或不切实际的教育激发起来的情感往往是短暂的,不会长久,会在其他需要的作用下慢慢冷静下来;而长期的切合实际教育的激发可以强化人的情感,使人产生激情,这种激情有时会使人达到狂热的地步。

人在充满激情的时候,激情起主导作用,人的享乐和生存等欲望就会退居次要的地位。此时,人们会不辞辛苦、甚至不怕牺牲地“时刻准备着”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正因为如此,历史上才会有千千万万不怕牺牲、为人民事业奋斗的志士仁人。

让我们看看科学家、革命家、艺术家、思想家们的激情吧。

[人性百题]

科学家对科学的兴趣和迷恋原因何在?

科学家对科学的兴趣和迷恋,正是好奇心、好胜心等情感的作用。人人都有好奇心、好胜心等情感,科学家更是有着“永不满足的好奇心”。美国一位作家在说到爱因斯坦时说,他的“好奇心像附体的魔鬼那样,驱使他去寻找真理的最后藏身之处”。而科学本身的奇异,对人们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诱惑力。许多科学家说,从事科学犹如探险,“充满着浪漫的气息”。大自然的神秘、事物的五彩缤纷、斗争的错综复杂,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好胜心等情感。于是,科学家对有些事物和问题的兴趣就渐渐地或突然地产生了。

有了兴趣,好奇心、好胜心就驱使人们去更多地关注和探索这些问题。随着接触的广泛、研究的深入,人们的兴趣越浓,研究的劲头就越足。而一旦有了发现,好奇心、好胜心就会被进一步激发,人们会急切地、忘我地去寻找真理。科学是无止境的,研究中还会发现更多、更美的东西。新东西层出不穷,吸引着科学家永不停息地研究下去,以致一些科学家如痴如狂,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许多科学家的生命不正是在书房、藤椅、实验室中结束的吗?达尔文在临终时说:“我难过的只是我已经没有力气把我的研究继续下去了。”似乎更令人不可理解的是,一些科学家为了不中断“我的研究”,竟讨厌荣誉、头衔。居里在让他领取勋章时说:“我丝毫没有领取勋章的愿望,但我却迫切需要有个实验室。”1933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爱因斯坦移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当时最高年薪16000美元聘请他。他却说:“这么多钱,能否少给一点,3000美元就够了。”人们大惑不解,他脱口道:“依我看,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是给我创造的原动力。”他一心所想的是研究的继续,他担心多余的钱会影响他的研究。

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1867—1934)是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1897年她开始研究放射元素镭,继而成了她一生不懈的追求。她的追求源于她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当时,居里夫人在巴黎一所学校实验室工作,其丈夫、物理学家居里在该校任教。一次居里夫人在检验一种矿石时,发现其中有一种未知的元素,其放射性远远超过铀和钍,于是她和她的丈夫以极大的热情穷追不舍,经过一年多对铀沥青矿的分析研究,1898年12月宣布发现了镭。

紧接着,他们开始了更重要的把镭元素从矿石里提炼(分离)出来的工作。没有矿石原料,他们费尽周折、不辞辛苦地从外地弄来几吨铀沥青矿废渣;没有实验室,他们利用自己所在学校废弃的木棚。设备很差,经费不足,靠自己的决心和勇气。木棚雨天漏水,夏天闷热,冬天阴冷,如她所说“我们就是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之下,拼命地干着”。为了不中断实验,他们整天待在实验室里,午饭常常是随便凑合一下,有时累得“像是散了架似的,连话都懒得说”。经过4年艰苦的工作,1902年他们终于提炼出一分克纯净的氯化镭。1903年,居里夫妇及贝克莱尔因发现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1906年丈夫居里车祸去世,居里夫人强忍着巨大的悲痛,以坚强的毅力继续她的研究。1910年终于提炼出了纯净的金属镭。1911年她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在《居里夫人自传》中,到处可见她强烈的激情、她的喜怒哀乐:“急不可耐地想尽快证实我的这种假设”,“极大的兴趣”,“有时候,我们夜晚也跑到木棚里去”,“惊诧不已”、“苦恼至极”,“高兴得跳起来”,“眼看令人满意的结果即将获得时,我们会激动不已,说不尽的欢欣鼓舞”,当看到提炼出来的宝贝“那微微发光的身影”,我们“感到无比激动和迷恋”。尽管研究非常辛苦,可她说“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相反,她说:“如果放弃科学研究,对我来说,不啻是一种巨大的痛苦。”

居里夫妇在强大的激情驱使下,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不为名利,一心一意。他们不愿在自己的科学发现中获取任何物质利益,并反对接受任何荣誉。他们不仅把提炼出来的极其昂贵的镭无偿地贡献出来,而且把提取镭的方法公布于众(放弃专利)。在荣誉方面,她和她的丈夫都曾被提名授予法国荣誉骑士勋章,但面对种种劝诫拒不接受。他们把大部分时间用于无报酬的科研,甚至不顾自己的物质生活,弄到一度“生活难以为继”,而且不顾长期的放射性毒气对身体的伤害,以致居里夫人死于白血病。

宋庆龄(1893—1981),是我们熟悉的伟大女性,她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和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了一生。其中,她投身革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经历。